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620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

最新202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板书反思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

无论是理解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具体到我们班,大部分孩子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端正,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比较牢固,但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特别是有2个学生,不仅智力低下,学习习惯也很差,不肯按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家庭作业更是不做。

因此,本学期的数学课,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也要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孩子们会愉快地完成数学学习,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学期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内容与课时安排工作备注12.25-3.3四则运算23.4-3.10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及分析33.11-3.17观察物体

(二)、单元检测及分析43.18-3.24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53.25-3.31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单元检测及分析64.1-4.7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74.8-4.14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84.15-4.2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94.22-4.28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104.29-5.5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及分析115.6-5.12三角形125.13-5.19三角形、单元检测及分析135.20-5.2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45.27-6.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检测及分析156.3-6.9图形的运动、单元检测及分析166.10-6.16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及分析176.17-6.23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单元检测及分析186.24-6.30总复习、期终质检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2022年3月5日总第__1__教时教学内容第一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__1__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

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师:

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

(小组讨论)(3)小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

(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师:

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小结: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减法的意义)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练习“做一做”四、总结师: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4、5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课堂作业本P1.教后反思本节课同学们自始至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冰天雪地”的出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得到答案。

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2022年3月6日总第__2__教时教学内容练习一第__2__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练习一25+16=41()

()

()

321-100=221()

()

()

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1、复习旧知。

(1)出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05+56=161400-175=225161-□=56225+□=400□-56=105□-225=17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练习一。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3、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

总结后,让学生在同桌内互相出题,玩猜数游戏。

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填表。

反馈时重点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

三、巩固拓展1、师:

我们学过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小结后说明:

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2、加法的验算。

出示前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并思考可以如何验算。

3、减法的验算。

出示后两道题算式,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

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验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1、巩固知识。

(1)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师生共同小结。

课后活动与作业课堂作业本P2.教后反思主备教师:

__SXM__执教教师:

___SXM_课堂教学设计(详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总第_3___教时课题章节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__3_课时教学时间第周星期内容第三课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022年3月8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任务定位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任何数加上0还是0。

任何数乘0都等于0。

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

(1)

用加法算:

3+3+3+3=12用乘法算:

3×4=12师:

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

(2)(3)

(1)问: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算?

列式计算:

12÷3=412÷4=3

(2)问: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

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

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

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做一做5、教学例3.关于0在除法中的特性,启发同学想:

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什么数?

引导学生自己举例。

老师提问:

为什么相除的结果都是0?

教师强调:

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0.学生讨论:

0能作除数吗?

为什么?

教师说明: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0不可能得到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三、课堂巩固。

完成练习二1-3题。

四、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二4、5题。

学生课后活动和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P3.教后札记教后反思本节课同学们自始至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冰天雪地”的出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得到答案。

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2022年3月9日总第__4__教时教学内容第四课练习二第__4__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练习二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师生谈话,引入练习师:

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生交流后明确:

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

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二”的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板书课题:

练习二。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7题。

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由学生独立填写。

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巩固拓展出示“练习二”第7~9题。

1、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

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

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和依据。

四、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完成了很多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的相应练习。

通过这节练习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

课后活动与作业课堂作业本P4.教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2022年3月12日总第_5___教时教学内容第五课带括号的四则运算第__5__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带括号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出示例4:

96÷12+4×2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96÷[16×2]=96÷32=3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练习三第1、3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课堂作业本P5.教后反思本节课内容是乘除混合的运算,教学内容是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着重在于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先算乘除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决,要先出哪一部分。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算式的解读和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这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方面还要加强。

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2022年3月13日总第_6___教时教学内容第六课租船问题第_6__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租船问题方案一:

如果尽可能多的租大船;32÷6=5(条)……2(人)

5条大船,1条小船一共;30×5+24×1=174(元)方案二:

如果全部都租小船:

32÷4=8(条)24×8=192(元)

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小朋友们,大家好!

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

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出示例5:

(1)师:

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分析:

如果都租小船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

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

20×6=120(元)1条大船:

35元。

共花:

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P11第4题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跟大家分享一下。

五、作业练习三第4、5题。

2、进一步巩固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练习三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师生谈话,引入复习师: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练习三。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梳理知识。

提出问题: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2、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3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反馈时,师生共同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完成教材第11页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出综合算式的。

(3)完成教材第11页第3题。

题目出示后,引导学生对比上下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后,再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总结括号的意义及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巩固拓展出示“练习三”第4~6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独立解决,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2页第5题。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完成教材第12页第6题。

交流时,让学生写出三四个不同的算式后,组织交流、评价。

最后归纳出在凑数过程中主要运用8×3、4×6、12×2等基本算式。

五、课堂小结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受?

师生共同小结。

课后活动与作业课堂作业本P7.教后反思主备教师:

__SXM__执教教师:

___SXM_课堂教学设计(详案)

(正反面打印,原有内容不得删减,如学科需要可以增加)

总第__8__教时课题章节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二)

第_1__课时教学时间第周星期内容第一课观察物体2022年3月16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过程设计个性化修改

(一)情境引入1.师:

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

2.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

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生:

方便全面观察3.师:

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生: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

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

(板书题目:

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

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生:

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

到底对不对呢?

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

(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

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

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

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

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