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卷语文四教师版.docx
《高考冲刺卷语文四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卷语文四教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冲刺卷语文四教师版
2010年高考冲刺卷语文(四)(教师版)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对下面文段的字形及加点字字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梁漱溟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在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 己内心的关系。
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要想修练成功,需要漫长的过程:
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xiōng),像无赖般叫嚣(xiá0)街头的小混混;第二阶段,紧张好胜,俨(yán)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轻人;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全泯(rnǐn),但是 眼睛里精气犹存;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密不示人。
这样的鸡踏入战场,才能真正所向披靡(mí)。
A.有一个错误字音和两个错别字 B.有两个错误字音和三个错别字
C.有三个错误字音和三个错别字 D.有三个错误字音和四个错别字
1.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有些人对中国的某些不适应,很大程度上在于对中国了解得还不够,对中国的内忧外患还缺乏感同身受。
B.赵本山的小品《说事》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C.走过场是不行的,一定要认真自查,查出问题后,再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D.令人瞩目的110米栏比赛结束了,我国选手刘翔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美国、法国、古巴等选手只能望其项背,眼睁睁的看着刘翔冲刺。
2、C(A.感同身受:
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B.付诸东流:
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C.走过场:
比喻敷衍了事。
D.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事实告诉我们:
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今年,河南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3、B(A.“这”指代不明;C.成分残缺;D.句式杂糅。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被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他的体型?
他的亲切?
还是别的什么?
B.近年来,恒大集团相继赞助广州国际龙舟赛、女子世界杯乒乓球赛,并连续两年举行以《支持2008北京奥运及20lO广州亚运》为主题的万名员工运动会等大规模体育活动。
c.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D.“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如今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
4.C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等桢祥意义。
饕餮这种兽面纹,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它可能就是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
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其为主体的青铜器其它纹饰和造型,都突出了这种神秘威吓的残酷和凶狠。
它们远不再是仰韶彩陶纹饰中的那些生动活泼愉快写实的形象,也不同于尽管神秘毕竟抽象的陶器的几何纹样。
它们完全是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
它们呈现给你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
这些怪异形象有雄健的线条,深沉凸山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2S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
炫耀暴力和武功是氏族、部落林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
的以继原始的神话、英雄之后的,便是这种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种种野蛮吞并战争的歌颂和夸扬。
殷周青铜器也大多为此而制作,它们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与当时大批杀俘以行祭礼吻合同拍。
《吕氏春秋·先识览》说: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款咽,害及其身。
”神话失传,意已难解。
但“吃人”这一基本含义,却是完全符合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的。
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祗。
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
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在今天是如此之野蛮。
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它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
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
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崇高美的。
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
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
这个动辄杀戮千百俘虏、奴隶的历史年代早成过去,但代表、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青铜艺术之所以至今为我们所欣赏、赞叹不绝,正在于它们体现了被神秘化了的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
正是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
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不可分割,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
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在夸耀威吓恐惧,却徒显其空虚可笑。
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青铜饕餮》,有删节)
5、下列有关“饕餮”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饕餮是神话传说中一种有首无身的食人怪兽,经由巫、尹、史们的宗教幻想演化为了青铜器上的兽面纹饰。
B.饕餮这种风格化了的、可怖的形象,比概念语言更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原始宗教的情感、
观念和理想。
C.作为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青铜器上各式的饕餮纹样对本氏族、部落有保护的神力,
对外则有威慑之力。
D.继原始的神话、英雄之后,歌颂和夸扬自己氏族部落的祖先成为殷周时期青铜器上雕刻饕
餮纹样的主要目的。
5、C(A.它可能就是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B.属无中生有;D.夸扬祖先只是目的之一,原文并没突出其“主要性”。
)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从夏铸九鼎开始,青铜器中就凝聚了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
以及客观历
史前进的超人力量。
B.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经不同于陶器纹饰中生动活泼愉快写实的形象以及神秘抽象的几何纹样。
C.殷周时期大批杀俘以行祭礼,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其饕餮纹饰传达了对于野蛮吞并战争的颂扬。
D.因为毕竟身处原始社会,狞厉的青铜器纹饰稚气未脱,仍然保持着人类童年时期的造型艺术原始、拙朴的美。
6、A(双重性的宗教观念凝聚在怪异狞厉的饕餮形象中,选项的表述扩大了范围。
)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狰狞的青铜器纹饰大量涌现于早期宗法制社会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离开这个时代则难以成为艺术审美的主流。
B.历史经常要践踏着干万具尸体前行,当时的野蛮年代必须通过m与火的凶残、恐怖来开辟道路向文明跨进。
C.在远离了巫史文化的今天,青铜器已经成为审美对象,摆脱对暴力杀伐的感伤.今人才可能领略其中崇高狞厉的美。
D.缺少了青铜艺术中深沉的历史力量和人类甲.期的童年气质,后世的造型艺术再夸张变形也难掩其空洞乏味。
7、D(过于绝对化。
)
一、
5、C(A.它可能就是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B.属无中生有;D.夸扬祖先只是目的之一,原文并没突出其“主要性”。
)
6、A(双重性的宗教观念凝聚在怪异狞厉的饕餮形象中,选项的表述扩大了范围。
)
7、D(过于绝对化。
)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
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
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
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
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
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其不为妄人者几希!
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
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
昔人有言曰:
“有志者,事竟成。
”又曰: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
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
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
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①正鹄:
靶心。
②准的:
标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 审:
清楚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
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慑:
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党:
同类
答案 B 解析 谕:
通“渝”,改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D.援笔书所欲言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 A 解析 A均是介词,替B表语气/兼词C表判断/疑问语气D所字结构/表被动。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鹊”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
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
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
答案 B 解析 原文“夫予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强调圣人为学亦需立志。
文言译文:
你曾观看射箭吗?
箭靶子,是射箭人瞄准的目标。
于是要使你的弓好,使你的箭直,养好你的精神,蓄积你的力量,使你的身姿正.遵守你的射箭方法,来面临箭靶。
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
如果不设立箭靶,就没有专一的志向目标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将要施箭何处呢?
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善于治学的人,如衰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
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
不拿圣贤作为标准来学习的人,这和不设立靶子来射箭的人一样。
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随水漂浮漫无边际,没有到底的去处,他们不论为平庸人的很少!
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
所以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都是追求达到目的的途径。
由是平时闲居没事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懈怠;待人接物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杂乱;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被意气用事;患难忧愁的时候,志向不被困顿胁迫;一定要求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罢了。
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啊。
因此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到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
古人说过:
“有志向的人,事业最终能成。
”又说:
“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
”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微学问这么大的事呢?
从前孔子凭着在生通晓的天才资质,他开始求学的时候,还一定要立志,何况我们后辈极度愚昧困惑的人呢?
我们不能不把立志作为最重要、紧迫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士开封浚仪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且有规制,严格却没隔阂。
曾教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替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他。
有一天他暂时回乡,又来我这里求教。
我挥笔写出想说的话,不以黄济的要求为烦劳。
黄济还要想想(怎么)立志吧。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1)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译文:
(1)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
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译文:
(2)“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
”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不立志,即使(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做学问这么大的事呢?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
①决明:
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4分)
答:
①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革度衬决明)。
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
(两种手法各1分)
②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
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外在形象1分,内在形象1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分)
答:
①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
(2分)
②“凉风萧萧然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1分)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元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衽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1分)
13、填写下列横线处的空缺部分,任选一小题。
(5分)
按要求填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不要说你没有尝过幸福的滋味。
要知道,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的牵挂,就是“(祖母刘) , ”(李密《陈情表》)的深恩;也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祝愿,还是“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的坚贞。
其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的闲逸,“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的自得其乐,甚至“ , ”(白居易《琵琶行》)的同病相怜,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2)曹操在《短歌行》中说:
“ , 。
”这是以前人自比,表示愿意殷勤接待贤才,渴望有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建功立业之意。
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杜甫在《兵车行》中用“ , ”强烈谴责了统治者长期穷兵黩武,给百姓造成巨大灾难的罪行。
(1)悯臣孤弱 躬亲抚养 两情若是久长时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淡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 .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
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
我要开花!
我要结果!
⑤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
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⑥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
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⑦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⑧真的是空的吗?
不。
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⑨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⑩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
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
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⑨他可以很入世。
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可以很出世。
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⑥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⑩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⑩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
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
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12)
14.文章③一⑤段,用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4分)
14.作者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
(1分)用其他事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
争,反衬出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
(3分)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2)他可以很人世……他可以很出世。
15.
(1)“空”,指的是竹笑忘功名利禄。
(1分) “盈满”,指的是淡竹满怀坚
持、智慧、感恩、爱和友情。
(1分)
(2)“人世”,是指淡竹身为济世良材,不论活着还是死后,都能对社会做出
贡献。
(1分) “出世”,指淡竹超脱俗尘,融于自然,优雅散淡。
(1分)
16.第⑩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这一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6分)
16.运用了排比、引用、比拟等修辞方法。
(2分)
作用:
①表现了淡竹不慕富贵名利、坚贞不屈、自守高洁的品格,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的士大夫风范。
(2分)
②象征历史上自守高洁、不被世俗所容的人,深化了主题,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2分)
17.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他哪些特点?
请你联系全文,分条 概括。
(8分)
17.①外形清瘦且憔悴,与众不同。
②身为济世良材,笑忘功名利禄,与世无争
③不被世俗所容,但坚守自我,爱憎分明(有节而直,不愿费心机)
④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可以很人世,可以很出世)
⑤淡泊功利,身处孤寂,融情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快乐(其表面虚空,实则盈满)。
(答对其中4项,计8分)
14.作者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
(1分)用其他事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反衬出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
(3分)
15.
(1)“空”,指的是竹笑忘功名利禄。
(1分) “盈满”,指的是淡竹满怀坚持、智慧、感恩、爱和友情。
(1分)
(2)“人世”,是指淡竹身为济世良材,不论活着还是死后,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1分) “出世”,指淡竹超脱俗尘,融于自然,优雅散淡。
(1分)
16.运用了排比、引用、比拟等修辞方法。
(2分) 作用:
①表现了淡竹不慕富贵名利、坚贞不屈、自守高洁的品格,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的士大夫风范。
(2分)②象征历史上自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