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164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方案.docx

《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施工方案.docx

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模板设计原则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模板体系进行如下设计。

1)基础模板:

基础形式以独立为主,为减少土方地下基础土方开挖量侧模采用240mm厚砖砌胎模;其余部分为木模板。

2)柱基模板施工

(1)工艺流程

焊接地锚钢筋→支设柱基模板→初步检查→模板校正→项目部三级验收→报请监理验收

(2)施工方法

底板及柱基钢筋绑扎完毕后,放出柱基的位置线,并在柱基四周按1500mm间距焊好地锚钢筋,柱基侧模板采用木模板,现场拼装,并在柱基四周设钢管斜向支撑,固定在地锚钢筋上,模板内侧顶紧在限位钢筋上。

柱基模定位及支撑示意图

三、柱模板施工

1)工艺流程

安装前准备→一侧柱模安装→安装斜撑→清扫柱内杂物→安装就位对面模板→安装斜撑→安装另一方向模板→调整模板位置→紧固抱柱箍→斜撑→项目部三级验收→报请监理验收。

2)施工方法

(1)支设前模板底部板面应平整,沿墙体边线向外3-5mm贴好PE胶条,检查柱模板编号,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门窗洞口模板及预埋件是否安装到位。

(2)由于本工程模板均在室内进行,模板均在木工房制作,施工部位采用人工拼装,故采用物料提升机转运至上一楼层使用。

(3)柱模板钢管支撑体系采用φ48钢管加快拆头斜撑,在斜撑钢管中部设横向钢管及反拉钢管一道,柱每个面设两道斜撑,所有斜撑通过扫地杆顶在距柱边2m的φ32预埋地锚筋上或稳定的支撑点上并加垫底垫或顶托,防止支撑失稳导致模板系统倾斜。

四、梁及板模板施工

1)工艺流程

弹1m线→搭设满堂脚手架(底部垫木枋)→调整梁底钢管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顶撑并调平→安装梁侧模→墙边木枋(贴PE胶条)就位→摆设主次龙骨→铺设楼板模板→支撑架

2)施工方法

①楼板模板施工前应先弹1m线,根据1m线搭设满堂脚手架;扣件脚手架立杆下垫好短木枋,放好梁位置线,采用吊线坠的方式将位置线引至钢管架上。

②调整梁底钢管标高,调平后,铺设梁底模,梁底模两侧用扣件锁紧,防止梁底模跑位。

③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封梁侧模,梁侧模应落在梁底模上,同时安装快拆头,调整板底扣件脚手架高度以满足层高要求。

④铺设主次龙骨,按配置方案将模板摆放好,模板拼缝要严密,用钉子把模板固定。

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上。

⑤梁底模按照梁跨度的1‰~3‰起拱。

⑥梁板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设三道水平连接杆件,立杆在梁的位置进行调整,本工程梁侧模板采用“U型箍”,“U型箍”采用100×100短木枋制作,对拉螺杆穿过“U型箍”进行,边梁梁侧加钢管三角斜撑。

对大跨度梁侧模还需根据梁高来设置对拉螺杆紧固。

⑦主龙骨上铺间距250mm的次龙骨,次龙骨接长时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少于500mm。

梁板支设详见下图。

梁板模板支设图

五、模板支架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9m,

立杆的纵距b=1.00m,立杆的横距l=1.00m,立杆的步距h=1.40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1.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2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4。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5mm。

模板自重0.35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

5.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q1=0.9×(25.000×0.100×1.000+0.350×1.000)=2.565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q2=0.9×(2.000+2.500)×1.000=4.05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00×1.20×1.20/6=24.00cm3;

I=100.00×1.20×1.20×1.20/12=14.4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1.00N/mm2;

M=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0.100×(1.20×2.565+1.4×4.050)×0.200×0.200=0.035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35×1000×1000/24000=1.45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0×2.565+1.4×4.050)×0.200=1.05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050.0/(2×1000.000×12.000)=0.13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0.677ql4/100EI<[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2.565×2004/(100×6000×144000)=0.03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5.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000×0.100×0.200=0.5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50×0.200=0.07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2.500+2.000)×0.200=0.900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q1=0.9×(1.20×0.500+1.20×0.070)=0.616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q2=0.9×1.40×0.900=1.134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944/1.000=1.944kN/m

最大弯矩M=0.1ql2=0.1×1.94×1.00×1.00=0.194kN.m

最大剪力Q=0.6×1.000×1.944=1.166kN

最大支座力N=1.1×1.000×1.944=2.138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10.00×10.00/6=83.33cm3;

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194×106/83333.3=2.33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166/(2×50×100)=0.35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2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570kN/m

最大变形v=0.677×0.570×1000.04/(100×9000.00×4166666.8)=0.103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

5.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2.138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2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1.099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11.884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447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10.16cm3;

截面惯性矩I=24.38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1.099×106/1.05/10160.0=103.02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447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400,满足要求!

5.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5、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38×2.900=0.400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1.000×1.000=0.350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00×0.100×1.000×1.000=2.500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0.9×(NG1+NG2+NG3)=2.92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0.9×(2.500+2.000)×1.000×1.000=4.05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5.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18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0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最大步距,h=1.40m;

l0——计算长度,取1.400+2×0.200=1.800m;

——由长细比,为1800/16=114;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0.497;

经计算得到

=9180/(0.497×489)=37.798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1.200×0.600=0.216kN/m2

h——立杆的步距,1.40m;

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0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0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9×0.9×1.4×0.216×1.000×1.400×1.400/10=0.048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2.925+0.9×1.4×4.050+0.9×0.9×1.4×0.048/1.000=8.667kN

经计算得到

=8667/(0.497×489)+48000/5080=45.138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六、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

先在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及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现场组装。

为了保证踏步板一次成型,踢步模板下口背枋倒45度角,便于铁抹子收光。

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快拆头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侧模固定采用50×100的木枋固定。

详见下图。

 

楼梯模板支撑图

楼梯踏步模板支设图

七、特殊部位施工

1)施工缝的留置及防水处理

墙体施工缝设置位置为底板顶300mm处及每层顶板梁底面往上10mm左右处。

施工缝防水采用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条。

2)墙及柱根部处理

为确保墙及柱根部不烂根,在安装模板时,所有墙柱根部均需加砂浆找平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因漏浆而导致烂根。

2)梁柱接头处理

考虑到梁柱接头处阴阳角多,为确保线条顺直,要求模板接缝平整且缝隙小。

模板边线平直,四角归方,接缝平整;梁底边及二次模板接头处和转角处均加垫10mm厚海绵条以防止漏浆。

八、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规定

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项目工长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生效执行。

(1)侧模:

在砼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

构件跨度大于8m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构件跨度小于8m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2)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方法

(1)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

(2)板模拆除方法为:

将旋转可调支撑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

拆除时人站在碗扣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

(3)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禁止敲击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

(5)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体系不得拆除。

(6)拆除时要注意成品保护,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置整齐。

九、模板维护与管理

1)使用注意事项

(1)墙及柱大模板及梁侧及梁底模板等预先制作的模板,应进行编号管理,模板宜分类堆放,以便于使用。

(2)加工好的模板不得随意在上面开洞,如确需开洞必须经过主管工长同意。

(3)木模板根据尺寸不同分类堆放,需用何种模板直接拿取,不得将大张模板锯成小块模板使用。

(4)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如发现翘曲及变形及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5)结构模板支设后刷水溶性脱模剂

2)木模板的维护

(1)木模板应放在室内或干燥通风处,露天堆放时要加以覆盖,模板底层应设垫木,使空气流通,防止受潮。

(2)拆除后的多层板或竹胶合板应将模板面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将留在上面的钉子起出。

并分类堆码整齐。

十、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安装

(1)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及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钢模板有无严重锈蚀或变形,木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2)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3)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和2m以上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4)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及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5)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

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及搭头及立柱顶撑及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6)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必须佩带安全帽,并且要有充足的照明。

(7)组装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

支设独立梁模应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立侧模。

2)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经项目总工程师同意,不得因拆模而影响工程质量。

(2)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

应按照拆模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应自上而下拆除),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3)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乱捣,拆除困难,可用橇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保持起吊时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4)在拆柱及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拆除顶板模板前必须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应用钢管及安全网封闲,并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已拆模板起吊前认真检查螺栓是否拆完及是否有勾挂地方,并清理模板上杂物,仔细检查吊钩是否有开焊,脱扣现象。

(5)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必须支搭安全网等可靠防坠落措施。

(6)拆除的模板支撑等材料,必须边拆及边清及边运及边码,楼层高处拆下的材料,严禁向下抛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