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779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x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㈠教育学的概念

2。

中国语境下的3种解释

⑴是一门科学,即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概念)

⑵是一个学科门类

⑶是一门课程,即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㈠萌芽阶段

⒈代表性著作

中国及世界教育史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先秦教育经验总结。

西方最早教育专著:

《论演说家的教育》古罗马,昆体良(晚300多年).

⒉特征:

经验或现象的描述总结

㈡独立阶段

⒈标志

近代最早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捷克,1632年.

成为学校课程: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德国,1806年,现代教育学之父。

⒉特征

从其他学科分离,形成独立理论体系。

㈢科学教育学阶段

1。

主要流派

实验教育学:

把调查、观察、统计、实验等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科学研究,代表人物:

拉伊、梅伊曼

文化教育学:

采用文化科学方法研究教育科学,代表人物:

狄尔泰、福利特纳

实用主义教育学:

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生在做中学,代表人物:

杜威、克伯屈

传统教育→赫尔巴特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旧三中心)

现代教育→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新三中心)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评价

传统教育:

知识扎实全面系统,缺少创新,扼杀个性。

现代教育:

注重儿童个性和创新培养,但学习不系统,基础知识薄弱。

马克思主义教学: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教育问题。

西方最早:

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等

中国最早: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主要观点:

教育是社会化现象,具有历史性;

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教育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

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活教育理论:

1。

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第一,生活还有教育的意义;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

社会即学校

3。

教学做合一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和含义

㈡教育的起源

1。

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

利托尔诺认为,人类产生前教育现象及活动就存在于动物界;沛西能认为,教育源于生物生存本能.

错误之处:

把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等同,将教育机械化,简单化,抹杀了人类教育的能动性,有意识性,有目的性.

2。

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与生俱来的.

错误之处:

否认教育的有意识性。

3。

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

凯洛夫,康斯坦丁诺夫

主要观点:

教育源于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

㈢教育的含义

1.广义:

影响或者增进人们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

2。

狭义(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教育.

二、教育的发展

㈠原始教育(原始性平等性)

1。

教育内容浅显,教育方法简单

2.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为一体

3。

教育权利平等,男女教育有差别

无阶级性:

人人接受教育,人人都受平等教育

4.没有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

㈡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⑴生产力水平极高,促进体脑分工,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专门从事教育和学习活动-—专职教师

⑵国家机器和社会组织的建立,需要有机构培养统治管理人才

⑶人类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文字的出现与运用

2.古代教育特征

⑴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⑶学校教育专门化

⑷学校教育盛行死记硬背和体罚

⑸学校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⑹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施教

义务教育:

依法律规定,所有适龄的青少年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三、教育的结构和特性

㈠教育的结构

1.教育活动的结构(基本构成要素)

⑴教育者⑵受教育者⑶教育内容⑷教育手段

2。

教育系统的结构

⑴整体上分:

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

⑵性质上分:

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⑶形态上分: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⑷阶段上分:

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⑸形式上分:

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学校

㈡教育的基本特性

1。

社会性2。

生产性3。

民族性4。

历史性5.永恒性6。

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本质:

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规律:

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及教育内部要素与外部事物之间本质的必须联系。

教育的基本规律:

①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并且促进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

㈠人的发展的概述

1。

什么是人的发展?

⑴狭义:

青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⑵广义:

个体全部人生中身心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⑴生物因素(遗传)⑵环境⑶教育⑷个体的实践活动

㈡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1。

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

个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机体形态结构,感官系统,神经系统等。

⑴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⑵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⑶存在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环境的作用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对客体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⑴环境是人生发展的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人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进程.

⑵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实现的.

3。

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

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

⑵能促进遗传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⑶能对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

⑷青少年时期最适宜和最需要接受教育

⑸主导作用是有限的

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措施)

1。

统一性(和谐发展)

2。

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

3。

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

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互补性(生命教育)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规律性联系:

教育与社会是双向关系。

㈠教育与经济

1.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

⑴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受教育人口,受教育程度

⑵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投资水平

⑶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2.教育的经济功能

⑴教育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满足经济发展对有效劳动的需要

⑵促进科技的传播,生产与应用

⑶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㈡教育与政治

1。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⑴制约教育权,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⑵制约与影响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⑶制约与影响教育资源分配

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⑴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⑵培养和造就政治与管理人才

⑶传播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制造社会政治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⑷提高公民民主意识,推进政治建设

㈢教育文化

广义:

一般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

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科学、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宗教、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1。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⑴文化内容制约着教育内容

⑵文化观念制约着教育观念和思想

⑶文化传播手段变革,促进学校教育手段方法变革

2.教育的文化功能

⑴传递文化的功能

⑵传播文化的功能

⑶选择文化的功能

⑷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㈣教育与人口

1。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影响教育的数量,质量与结构.

2。

教育的人口功能

⑴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受教育程度高低与人口出生率高低成反比.

⑵提高人口质量与基本手段

⑶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⑷能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个性)

三、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

教育系统所具有的功效和作用。

㈠个体发展的功能(育人功能)

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⑴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⑵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⑶促进个体职业与身份的社会化

2。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⑴教育促进主体意识的发展

⑵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

⑶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⑷促进个体地位的提升

㈡教育的社会功能

1。

教育的政治功能

2.教育的经济功能

3。

教育的文化功能

4。

教育的人口功能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㈠教师的社会地位

1。

经济地位

2。

政治地位

3。

职业声望

4。

专业地位

㈡教师的社会角色

1。

传统角色

⑴人类文化的传递和传播者

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⑶人类智慧的启蒙者和开发者

⑷学生集体的管理者和教育者

2。

教师现代角色

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⑵健全人格的示范者

⑶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

⑷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⑸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㈠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未成熟性

㈡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㈢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㈣劳动时空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㈤劳动成果的长效性和迟效性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素养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指出,教师是专门职业,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我国1993年《教师法》中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1995年和2000年分别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方法》,通过职业资格认定来体现和保证教师职业的专门性.

㈡教师的专业素质

素质:

个体一系列的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及品质特征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

1.专业信念——教育信念

2。

专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

3.专业知识

⑴通识性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⑵本体性知识: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⑶条件性知识:

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

⑷实践性知识:

4.专业能力

5。

专业性向——人格特点

四、学生

㈠中小学生的基本特征

1。

是发展中的人

2。

是能动的独特个体

3.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4。

是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人

㈡初中生的生理特点

1。

身体迅速增长,进行巨变

2。

性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

3.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

㈢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

认知方面

⑴对事物的感受性提高,出现逻辑知觉

⑵观察积极主动

⑶注意日益集中稳定

⑷抽象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⑸意义记忆开始占优势

2.个性方面

⑴富有热情,但易冲动、偏激、情绪变化快、自制力差

⑵自我意识大大增强“成人感”突出,自我评价不稳定

⑶富于幻想,理想尚不稳定

⑷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时期,世界观孕育时期

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㈠师生关系概述

1。

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2。

类别

⑴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人际关系,法律关系

⑵教育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

⑶心理关系(认知,情感)

3.师生关系的演变

⑴以教师为中心

⑵以学生为中心

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⑷师生双主体

⑸交往与对话关系

㈡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1。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

3。

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㈠教育目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1。

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

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总的要求,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2。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家庭教育的目的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社会教育的目的③一门课程的目的(课程目标)

④一单元一节课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

㈡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依据

1。

社会现实依据

⑴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⑵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政治经济制度

2。

人的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在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时,必须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才能使目标具有实际可行性和针对性,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㈢教育目的的特点

1。

客观性

2.抽象性

3.理想型(观念性)

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

基本观点:

⑴教育目的应当从人的本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出发;

⑵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其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⑶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应以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作用来衡量教育价值。

主要代表人物:

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等。

2.社会本位论

基本观点:

⑴教育目的应当从社会需要出发,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⑵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公民,是其社会化,保证社会长治久安;

⑶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应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教育价值。

主要代表人物:

德国的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㈠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㈢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

素质教育

三、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㈡五育的组成

1。

德育:

全面发展教育方向和动力,对其他各育起灵魂与统帅作用。

广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狭义:

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坚定的道德信念,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

2。

智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核心,为各育的实践提供科学知识的基础和认知基础。

目标:

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智力与才能.

3。

体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目标:

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4.美育:

蕴含在各育之中,对各育都有促进作用。

目标:

正确审美观念、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目标:

传授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育的关系:

相互独立,依存,渗透和促进,不能互替。

第六章课程论

一、课程概述

㈠课程的含义

2.课程的含义

广义:

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知识和经验。

狭义:

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规范,分量,进程等的总和。

㈡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

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㈢课程理论(详见书本P169)

1。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知识中心课程,要素主义,永恒主义

代表人物:

布鲁纳、施瓦布

目的:

培养学者

基本主张:

⑴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⑵重视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和逻辑结构

2。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弗莱雷,布拉德尔梅

目的:

培养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基本主张:

课程是以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为基础的,内容,应围绕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而不是学术性科目或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和成长.

3。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杜威

基本主张:

课程要以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通过基于学习者探索机会、尊重他们的好奇心,给予他们进行个人化选择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帮助他们有自由和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4.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多尔

二、课程开发与形态

㈠课程目标

3。

课程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课程目标的设计

⑴目标分解

⑵任务分析

⑶起点确定

⑷目标表述

5。

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4个要素(ABCD)

⑴行为主体(Audience)

⑵具体行为(Behavior)

⑶行为条件或情境(Condition)

⑷表现程度(Degree)

㈡基础教育课程形态

1.课程计划

2。

课程标准

3。

教科书

㈢教学评价

2。

评价类型

⑴根据评价主体:

他人评价,自我评价

⑵根据评价运用的方法和标准: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⑶根据评价的作用: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⑷根据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㈡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转变课程功能

2.改革课程结构

3。

革新课程内容

4.改进学习方式

5。

改革评价制度

6。

改变课程管理

第七章教学论

一、教学概述

㈡中小学基本教学任务

1。

传授和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⑴双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础性

⑶科学性

2.发展智能与体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3.培养积极情感,科学价值观与世界观,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

㈠什么是教学过程

1。

定义

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培养良好道德与个性品质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⑴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⑶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

㈡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本质

1.特点

⑴主要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

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⑶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

2.本质

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认识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

②特殊性:

认识对象,认识途径

⑵是一种师生间特殊的交往过程

⑶是一种师生发展性过程

㈢教学模式

2.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

⑴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我国中小学教学常用模式)

三、教学原则

㈠什么是教学原则

定义:

依据一定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㈡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朱熹提出“因材施教”)

四、教学方法

㈠教学方法概述

1。

定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教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的方式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

2.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

实行启发式教学是运用教学方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对一切教学方法总的要求.

启发式教学:

凡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维,主动实践,教会学生学习的一切方式方法.

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

传授和引导学生学习间接知识的方法

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提供直接知识和验证间接知识的方法

①演示法②实验法③参观法

3。

动手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习法

五、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

备课,上课(中心),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㈡上课(中心环节)

2。

评课的标准

⑴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⑵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⑶教学方法运用恰当

⑷教学组织有条不紊

⑸教学基本功扎实全面

⑹教学效果好(教学目标实现)

3.课的类型

⑴单一课(一节课完成一项任务)

⑵综合课(一节课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教学任务)

六、教学组织形式

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

⑴定义

将年龄或知识程度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按照学校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⑵优点

①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③利于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⑶不足

①教学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②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③脱离学生现实世界,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2。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复式教学

指在同一节课的时间里,在同一教室对两个以上不同年级学生交叉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

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

⑴个别教学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和有益的补充。

⑵分组教学(小组教学)

针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水平,将同类型的学生编成小组.

⑶现场教学

打破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将学生带到生产或社会生活现场,密切联系实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4。

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

⑴小班化改革运动

⑵与其他组织形式优化组合

⑶班级授课制的弹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