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67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7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docx

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w

江陵县郝穴镇颜闸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上篇村域规划

一、概述

(一)地理位置

颜闸村位于江陵县郝穴镇南部,东、南两面与熊河镇接壤,西边与公安县隔江相望,北与荆江村相邻。

全村耕地面积2180亩,总户数460户,总人口1892人。

由十二个村民小组构成。

(二)自然条件

本地区位于江陵县郝穴镇南部。

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

全年日照时数1827~1897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3~110千卡/平方厘米。

全年平均气温16℃~16.4℃,极端值最热39.2℃,最冷-19℃;无霜期246~262天。

全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

据郝穴镇水文站气象资料1964~1982年雨量统计,郝穴镇年平均降雨量为1184.3毫米,最高年份1980年为1658.7毫米,降水日数133天;降水量最低年份为1971年,639.5毫米,降水日数为96天;月降水以6月为最多,平均152毫米;月最高降水量399.3毫米(1980年8月),日最大降水量251毫米(2001年6月8日);平均降水日数120天左右,6、7、8三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

春夏多为东南风,秋冬多为东北风,一般风力5级,最大风力7级,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东北风次之,境内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霜冻,暴雨,对村庄的工农业生产有所影响。

(三)社会经济

颜闸村地处郝穴镇南部,村域版土面积1.7平方公里,全村下辖十二大片组。

总人口189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984人,常年外出劳动力376人。

拥有耕地面积2180亩。

颜闸村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级经济发展日趋壮大,村级积累也逐步增强并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

现年人均纯收入达4780元左右,村民正逐步过上安详和谐的生活。

由于离县城较近,村内居民进城务工较多。

村党支部、村委会正围绕新农村建设“四新一好”为目标,秉承诚招天下客,共谋发展之大计,推进颜闸村又好又快发展。

(四)村庄建设

村内村级道路已硬化,但各个小组仍有8千米道路尚未硬化,路面为碎石路面,目前部分村民出行较为困难。

村民居住缺乏规划,且相应配套设施较为落后。

村内现无村委会,卫生室,文化站,图书室等。

(五)编制背景

为了落实中央和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江陵县人民政府在全县范围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本村实际,编制颜闸村建设规划,用于指导村内各项建设的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颜闸村的现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现有居民点公路进行了建设,但是未形成较好的村容村貌。

2.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人行道空间等。

3.村内无雨污水排放沟、管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

4.缺少统一规划的公墓,浪费了大片土地。

5.居民点生活垃圾缺乏管理,严重影响了村镇的环境卫生。

6.村内属于血吸虫病疫区,人和耕牛感染率较高。

7.宽带入户不足。

8.缺少自来水供水系统

9.村内现无村委会,卫生室,文化站,图书室等

三、规划依据和原则

(一)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3.《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导》

4.《湖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1996.10.)》

5.《鄂发(2006)1号文件》

6.《江陵县郝穴镇总体规划》

7.颜闸村村委会设想与公众意见以及现状收集的基础资料

8.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走硬化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烧燃气灶、住整洁房、种高效田、做明白人、办文明事”的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1.规划目标

(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剩余劳动力,着立发展农业,同时发展传统农业的订单业务。

(2)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4)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颜闸村、和谐颜闸村。

2.规划定位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视自然人文环境、节约农业土地资源、优化用地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综合效应,按照“追求现代功能、鲜明地方特色、保护自然风貌”的原则。

把颜闸村建设成为一个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和重点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道路、水源、水面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合理利用开采后的土地,使其发展为农田或林地,美化村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服从总体安排。

3.有利于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规划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体现人性化,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4.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要与郝穴镇总体规划、郝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

5.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的原则

坚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以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首要目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要把绿化美化与发展林业经济有机结合,发挥绿化的经济效益,保护乡村乡土绿化树种。

规划通过现状调研,了解村民们的关注焦点,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定规划重点如下:

1.道路沿线环境整治。

2.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疏通硬化主要排灌沟渠。

3.提高村庄主要道路等级和路面质量。

4.配套建设村民文化休闲场所,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5.充分保护和改善村内现有的生态环境条件,注重整个村庄的生态环境效应。

以人为本,营造多层次的公共活动空间,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6.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规划期限

近期:

2010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20年。

四、建设规划

(一)人口发展规划

城市化率逆推法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42%,预计2030年达到85%,国家对于城市化率的预测为年1%的增幅,参考江陵县总体规划,其增长率与国家整体发展同步,城市化率取1%,以此为基础,农村人口每年减少1%。

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导致人口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根据顔闸村具体情况预计到2020年颜闸村总人口为1800人。

规划参照村镇用地标准,确定人均村庄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

因此,规划村庄总建设用地面积为:

18公顷。

(二)村域总体布局

1.总体布局原则

采用以旧村改造和产业基地建设为主,新村开发建设为辅,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和生产用地。

2.产业布局

根据现状产业分布特点,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及发展趋势,形成颜闸村村域产业布局网络构架。

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搞好水利配套,建设田间道路、林网。

具体产业布局如下:

(1)稳定农田的种植,实现品种优质化和产业化经营。

①改造现有耕地。

②发展订单农业。

在实施优种优育和“一品化”的前提下,积极与有关公司合作,探寻订单农业的路子,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订单率,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2)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①发展,培育和壮大名牌,形成以农业为主的支柱产业。

3.居民点布局

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和用地条件,结合村内主、次干道采用组团式空间布局形态。

村庄用地布局根据现状自然村落分布情况,结合整个村庄的发展条件和分布均衡性,规划安排1处主要集中的居民点,主要安排迁村并点的散户。

新建一处集中的居民点主要有:

中心居民点片区:

194户居民,其中新建174户,保留20户,以近期引导建设型为主。

近期建设引导型村庄建设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近期引导建设型村庄要进行详细规划。

加强规划管理,镇政府依据详细规划审批村民宅基地;要统一规划、分片建设;要控制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保证不被侵占。

(2)政府对村庄的投资要重点投入此类村庄,以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吸引村民,以财政资金补助村民拆建,以宅基地审批手段促进村民到此类居民点建房。

引导周边散户及城区居民到此建房居住。

近期控制型村庄以整治为主,主要工作为:

(1)疏通村庄道路,拆除阻路建、构筑物;

(2)提高村庄与外部交通道路的质量;

(3)环境治理,建立垃圾收集点、垃圾池,禁止垃圾乱堆乱放,建设村庄雨水、污水排水沟,有组织排放进附近污水塘;

(4)绿化美化村庄,沿村庄主要道路、房前屋后等处绿化,拆除废弃房屋、整理村庄中的空地进行绿化,绿化可结合果林进行。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1.逐步完善公共设施,重点建设完善村委会、文化室、活动室和商业服务网点。

2.在各集中居民点均新建一处村民活动中心。

(四)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设施规划

(1)理顺村庄内部主要道路,拆除妨碍道路通畅的建筑物、构筑物,增加路灯、候车亭、垃圾桶等街道设施;

(2)按照要求种植行道树,树种选择本地常青树种,建议采用樟树作为行道树;

(3)在村内主要道路设置路灯。

2.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农村人均日用水量为120升,则1800人用水量为216吨/日。

(2)水源

接江陵县郝穴镇自来水厂。

(3)管网布置

综合考虑给水管道与其它各类管线之间的协调关系,合理布置。

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埋设,干管DN100—150接自来水主管沿道路埋设。

接户管管径采用DN50—75。

3.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村庄排水近期采用雨污合流体制,改直泄式合流制为截流式合流制,规划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

村内渠道淤积闭塞,内涝严重,要对现在的各渠进行治理改造,继续发挥作用。

(2)雨水排放

排水规划根据就近排放的原则,各区块由雨水明(暗)渠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

(3)排污规划

①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以总用水量的70%计,则日产生污水量为151.2吨/日。

②排污设施和管网

本村排污规划分近远期实施,近期采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或采取集中式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经过处理后就近排入水塘或水沟。

远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排水管网采用d500,达标后排放。

4.电力规划

本村规划采用户均负荷法预测,用电负荷指标取6kw/户。

总户数为460户(本村村民加集镇外来人员),取用电同时系数为0.3,小型企业总用电取100KW,则可以得到用电负荷约为928KW。

5.电信规划

加强信息网建设,完成农村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在中心村内设邮政服务网点,满足农村居民的邮政需求。

规划考虑在规划村委会内设一专一控制室,将广播、有线电视和电信线路通过光纤从江陵县郝穴镇接入,通过村内控制室转换后再用现有线路输出,同时可通过控制室在村内进行电视会议、讲座、学习等。

(五)环境卫生规划

1.公厕

村民集中活动的地方设置无公害公共厕所,颜闸村中心居民点共设有1处。

该处占地面积60平方米。

2.垃圾处理

村庄垃圾处理坚持“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的原则,按服务半径100~150米设一收集转运点。

积极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

(六)绿化与生态环境

村民应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地方经济树种及绿化植物,形成户户门前有花,家家后院有果的良好生态景观。

村庄按人均1.5~2平方米的用地标准布置相对集中的绿地。

村庄绿化应点、线、面相结合,使村庄绿化与周围坡地、农田、水系融为一体。

具体措施有:

(1)农田整治

通过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完善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硬化渠道;加强农田林网绿化。

(2)林业工程

林业发展与经果林、用材林、风景林、水土保持林结合,提高森林覆盖率。

(3)生态农业工程

①推广“畜—沼—果—菜—粮”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循环利用工程

②发展循环农业,一方面,沿“食物链”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沿“加工链”循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七)防灾规划

1.抗震:

颜闸村属地震烈度6度区,建筑按规定设防,充分利用开阔场地、中心绿地、道路等开敞空间,以减少灾害。

2.在村庄内设置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救治室。

3.充分利用天然水体。

建立义务消防队,人员按2~3人配置,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组织扑救火灾。

五、规划项目实施时序

近期建设项目:

村域道路建设,村委会及医务室的建设,重点建设中心村,沟渠的硬化,污水管的铺设,新建村委会周边公共活动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的完善。

远期建设项目:

一般居民点的整治,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未保留居民点土地的复垦。

村庄建设应集中力量、优先进行基础设施及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创造良好的村庄面貌。

具体项目如下:

1.对8公里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加强绿化建设。

2.修建村委会会议室一间,新建文化室和活动中心一处。

3.新建公墓,公墓规模大小由村委会决定。

4.卫生厕所的改造。

5.对23公里的沟渠进行疏通与硬化,修建电力排灌设施。

6.完善有线电视、宽带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加强电改、增加容量。

7.建设自来水供水系统,改造饮水设施,解决饮水问题。

 

下篇村庄建设规划

一、规划思路

居民点位于主要道路沿线,交通区位条件优越,除满足现状村庄建设外,也适当考虑附近自然村村民未来房屋建设需要。

尊重现有村庄建设肌理,尊重自身环境要素,通过“改造+新建”的方式,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路网清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农村。

规划村庄规模约194户,其中新建住宅174户。

改造包括以下几个重点:

1.三类建筑基本拆除,原址新建住宅或改为村庄公共用地;2.对二类建筑的改造;3.道路的梳理,形成贯通方便的交通体系。

新建的主要内容有:

1.村民住宅的建设;2.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晒和行道树的建设;3.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给水管网的敷设、垃圾收集点、公厕等设施。

二、居住建筑

住宅单体设计考虑本村的房屋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以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方便施工为设计原则,设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村民住宅。

对于现状需要整治的住宅,以经济、适用、便于实施为原则。

整治包括建筑整治、住宅设施整治和院落整治。

包括以下内容:

表1:

建筑整治项目一览表

项目

作用

整改方式

特点

适用对象

保护、装饰墙体,改善墙体热工性能、改善建筑构件

抹灰装修

材料广泛、施工简单、造价低

砌筑外墙未做抹灰的住宅

涂料装修

施工简单、工期短、维修更新方便

外墙已做抹灰处理,对住宅有较高要求

面砖饰面

容易擦洗、美观耐用、吸水率低

保护、装饰墙体,改善居住条件

抹灰装修

材料广泛、施工简单、造价低

满足基本居住要求

面砖装修

容易擦洗、美观耐用、吸水率低

墙已做抹灰处理,对住宅有较高要求

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卫生

水泥地面

构造简单、坚固、防潮防水、造价低

室内地面未硬化的住宅

地砖、水磨石或其它材料地面

耐磨耐久、防水防潮、表面光洁不起尘、易清洁

室内地面已硬化,需要提高居住质量者

外墙周围排水

墙身防潮,提高墙体耐久性

明沟或暗沟

适用屋面有组织排水

散水

构造简单、易和场地结合

屋面无组织排水

内外交通联系,采光和通风

木门窗更新升级

施工简单、造价低

与住宅整体风格协调。

成品防盗门

安全性高、密封性好

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

铝合金窗

质量轻、性能好、耐腐蚀、色泽美观

对通风采光要求较高

塑钢窗

硬度高、密封性好、造型美观

防水、保温隔热、丰富建筑造型

更换机瓦,加防水卷材

构造简单、取材便利

对已形成坡屋顶的住宅

平屋顶改坡屋顶

构造简单、造价低、不改变屋顶结构

对未做隔热层的平屋顶住宅

增加保温隔热层

保持住宅造型

保证使用安全

木制栏杆

造型丰富、质感好

主要用于室内栏杆

金属栏杆、成品水泥栏杆

造型美观、经久耐用

主要用于室外栏杆

表2:

住宅设施整治项目一览表

项目

改造内容

照明设施

白炽灯更换成日光灯,并加强推广节能灯

热水设施

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厨房灶具

改造已有柴火灶,推广液化气灶、沼气灶

表3:

院落整治项目一览表

项目

改造内容

晒场整治

结合实际,采取独户晒场和集中晒场相结合布置形式。

场地采用水泥砂浆地面,根据地形情况组织排水。

门前便道

入户路的建设,宽度3.5米,可采用混凝土路面、块石路面或沥青路面

门前绿化

种植地方经济植物,结合房前屋后布置,打造宜人小环境

后院整治

主要涉及“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

新建村民住宅以二层独院式联排住宅为主,每户占地不大于1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80平方米,新规划户数174户。

建筑朝向基本以南北向为主,通风透光性都比较好。

住宅单体设计以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方便施工为设计原则,尊重地方特色和居住习惯,结合本地区地形和地区气候,充分考虑村民生产生活需要,设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村民住宅。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完善的公建配置是创造精品村庄的重要手段,也是村民日常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邻里氛围,聚集人气。

主要公建分布如下:

一、村中修建村级活动场地,文化活动室,给村民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建设绿地、球场和配套设施等,规模约1000平方米。

二、垃圾转运点的设置,共3处。

垃圾处理应按照“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的原则,按服务半径100-150米设一收集转运点,每处占地不小于30平方米,距住宅大于20米。

每70米设一垃圾桶,占地4平方米。

三、晒场沿道路布置,基本保证每户有一个小型场地作为晒场。

四、临时停车场地结合公建布置。

表4:

主要公共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

规模

建设内容

村级活动场所

1000m2

活动室、文化室、铺地、绿化

晒场

每户沿道路布置

水泥铺地

垃圾收集点

3m2,共15处

垃圾转运点

60m2,共3处

四、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的梳理原则

(1)满足消防需要;

(2)满足未来生产生活的需要。

2.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由省道、村内主要道路、村内次要道路和入户路构成,内部形成环状道路系统,局部道路设置回车场地。

村内主要道路:

道路硬化宽度3.5米,设有排水边沟。

村内次要道路:

联系村民住宅组团的道路,道路硬化宽度为2.5米。

表5:

道路建设项目一览表

道路

村内主要道路

村内次要道路

入户路

长度(m)

4600

8000

宽度(m)

3.5

2.5

五、绿地系统规划

颜闸村最大的公共绿地在文化活动室周围,公共绿地结合房前屋后进行建设。

村民应利用村旁、宅旁、路旁及宅间空地,种植地方经济树种及绿化植物,形成户户门前有花,家家后院有果的良好生态景观。

同时沿河沿路建设绿化带,通过点、线、面相结合,使村庄绿化与周围山体、农田、水系融为一体。

六、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村庄各类建设用地符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各类指标详见建设用地平衡表、规划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3公顷

户均占地面积

140平方米

总户数

194户

容积率

0.42

绿地率

29%

户均人数

3.5人/户

总人数

679人

 

七、居民点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

居民点由江陵县郝穴镇自来水厂提供水源。

2.用水量预测

人均日用水量为120升/人·日,则679人用水量为82吨/日。

3.管网布置

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上敷设供水干管,管径为DN100,形成环状管网,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支管枝状布置在其他道路上,覆盖到所用用户。

(二)排水工程规划

1.设计原则

(1)排水体制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为雨污分流制。

(2)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再由管渠统一收集,就近排入水体。

2.排水量预测

污水量以总用水量的70%计,则日产生污水量为57.4吨/日

3.排水管网规划

本区按照水体分布、地势高差划分排水地块。

以沟渠排雨水,管道排污水。

近期污水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并由氧化塘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远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

雨水规划根据就近排放的原则,各片区由雨水明(暗)渠收集后就近排入溪流或水沟。

(三)电力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本村规划采用户均负荷法预测,用电负荷指标取6千瓦/户。

总户数为194户,由此估算用电负荷1164千瓦,取用电同时系数为0.3,则可以得到估算用电负荷为350千瓦。

2.供电设施

电源由江陵县的电力主线引入该居民点变压器,再由变压器出线至各户,满足村民用电需要。

(四)环境卫生规划

1.垃圾收集

设垃圾转运点设置在道路的两旁和路口,共三处。

2.粪便处理系统

粪便经化粪池处理后,可就近排入水体,也可作为农肥浇灌农田。

(五)场地规划

规划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方及防护工程量;重视生态环境,增强村庄景观效果。

在村庄场地设计中规划采用台阶式与缓坡式相融合的设计手法。

并要求规划场地的适用坡度,满足如下规定:

1.密实性地面和晒场:

0.3—3.0%

2.运动场:

0.2—0.5%

3.娱乐场地:

0.3—2.5%

八、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村庄规划是村庄未来发展与建设的宏伟蓝图,将这蓝图变为现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村庄规划的实施既有赖于外部力量的支持,也必须依靠村自身的不懈努力。

(一)管理措施

村委会作为一级自治组织,应切实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推进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

1.严格宅基地管理。

村民在村庄规划区建住宅,必须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依法办理相关规划及土地手续。

2.严格村民建房管理。

对村民的建房管理,建议村委会制定相应的村民建房管理程序,要求村民建房时应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并经村民会议通过。

建房过程中,加强对村民建房的跟踪管理。

3.控制不在规划居民点的村民建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向引导村民进入规划居民点内进行建设。

4.制定滚动式近期建设规划,明确每年的建设项目、位置、土地投放数量,投资估算等,有效指导和监控城镇建设。

5.凡在规划区内进行各种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服从本规划。

6.实施过程中除执行本规划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二)群众监督

村庄是所有村民生活的共同家园,村庄的建设好坏与每个村民息息相关,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是对村庄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

1.对经过批准的村庄规划,应向全体村民公布,使更多的村民了解村庄未来的发展,便于群众监督。

2.对村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