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30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docx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

期末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总体单位

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B、总体标志总量

5.抽样误差是指(C)。

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A)。

A.基础环节

3.次数分配数列是(D)。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5.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D.整群抽样

6.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B)

B.时期数列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总体单位

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全面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B、总体标志总量

5.抽样误差是指(C)。

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1.下列分组中那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

A.人口按性别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一个月

3.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A.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

总量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抽样平均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C)。

完全相关关系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总体单位

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一个月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全面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

总量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C)。

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C)。

C、完全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普查中,(BCE)。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1.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商场职工某年平均人均销售额

D.某地区近几年出品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2.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CE)。

A.正相关B.负相关C.线性相关D.不相关E.非线性相关

3.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ABD)。

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4.下列数列属于(BCDE)。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企业数

80—9015

90—10030

100—1105

合计50

A.品质分配数列B.变量分配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

1.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BDE)。

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

1

B、人口出生率14.3%C、粮食平均亩产量500斤

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BC)。

A.劳动生产率指数B.产量总指数

C.销售量总指数D.价格总指数

E.单位成本总指数

1.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普查中,(BCE)。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

1.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对)

2.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错)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

(对)

4.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对)

5.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因此增长量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

(错)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X)

2.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3.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要程度。

(√)

4.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5.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6.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7.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X)

8.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

(X)

9.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Σp1q1-Σ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X)

10.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X)

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分组界限,其核心问题是分组小指的选择。

(对)

2.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拥有54名医生。

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错)

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对)

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5%,因此相应的定基增长量的计算方法为(103%×102%×107%×105%)-100%。

(对)

5.总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个体指数。

(错)

1.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错)

2.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对)

3.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错)

4.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错)

5.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对)

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

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

(错)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对)

4.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对)

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5%,因此相应的定基增长量的计算方法为(3%×2%×7%×5%)-100%。

(错)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

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

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

在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报告单位也称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

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每一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工业企业职工收入状况调查,全部职工是调查对象,每一职工是调查单位,每一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2.简述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

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

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

轻重工业比例。

结构相对指标是部分和整体进行比较,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比较。

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的区别和联系?

答:

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如学习成绩是标志,80分是标志表现;性别是标志,男是标志表现。

2.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推算吗?

为什么?

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推算,要想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必须先将其还原为发展速度,再根据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出定基发展速度后减1(100%),才能求得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1.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每一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工业企业职工收入状况调查,每一个职工是调查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2.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和特点。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特点:

(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

(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工业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

为什么?

1、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区队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时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

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2.简述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

2、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

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是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是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因为,只有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同一时期,才能考察另一个指标的变动情况。

1.什么是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在什么条件下应用?

2.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

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见学习指导书)

五、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本题共50分)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

单位规定:

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的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20分)

.解:

解:

(1)

成绩

职工人数

频率(%)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7.5

15

37.5

30

10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

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平均成绩:

(分)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4

5

6

3

4

5

73

69

68

要求:

(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2)假定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15分)

设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

月 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xy

4

5

6

3

4

5

73

69

68

9

16

25

219

276

340

合计

12

210

50

835

(1)配合回归方程:

y=a+bx

=

=-2.50

即当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2.50元

=

80

故单位成本倚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x=10,代入回归方程:

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单位

产量(件)

单位成本(元/件)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产品(件)

1000

1100

10

12

乙产品(公斤)

3000

4000

8

7

要求:

(1)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

(2)总成本指数及成本变动总额。

(15分)

解:

产量总指数=

单位成本总指数=

总成本指数=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车间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件)单位产品成本(元/件)

第一车间90%19815

第二车间105%31510

第三车间110%2208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1.

(1)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2)平均单位成本

(元/件)

2.某部门5个企业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资料如下:

企业编号产品销售额(万元)销售利润(万元)

143022.0

248026.5

365040.0

495064.0

5100069.0

试计算产品销售额与利润额的相关系数,并进行分析说明。

(要求列表计算所需数据资料,与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2.设销售额为x,销售利润额为y

企业编号

产品销售额x

销售利润y

xy

1

430

22.0

9460

184900

484

2

480

26.5

12720

230400

702.25

3

650

32.0

20800

422500

1024

4

950

64.0

60800

902500

4096

5

1000

69.0

69000

1000000

4761

合计

3510

213.5

172780

2740300

11067.25

相关系数

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产品销售额和利润额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3.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降低百分比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单位

销售额(万元)

价格降低%

上月

本月

4

5

3

20

18

2

18

21

1

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3.价格总指数

销售量总指数

4.某工厂某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时间

上年末

2月初

5月初

8月初

10月初

12月末

职工人数

354

387

339

362

383

360

(人)

试计算该年月平均人数。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月平均人数

(人)

5.某工厂有20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方法抽出100个工人作为样本,计算出平均工资560元,标准差32.45元。

要求:

(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该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区间。

(1)

(2)

即553.67~566.33(元)

所以有95.45%的可靠性保证该厂工人月平均工资在553.67~566.33之间。

1.(20分)甲、乙两个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

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2

6

25

12

5

要求:

⑴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⑵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

(1)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分)

(分)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因为0.129>0.120

故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2.(15分)从某年级学生中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名作为样本,对会计学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z=2)的可靠性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解:

(1)样本平均数

样本标准差

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2×1.4142=2.828分

总体考试成绩的置信区间:

下限:

=75.6-2.828=72.77分

上限:

=75.6+2.828=78.43分

3.(15分)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

(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计算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解释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解:

建立回归方程为:

计算相关系数:

计算相关系数说明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高度相关关系。

1.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

(1)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t=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2)以同样的概率估计全乡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20分)

解:

(1)重复抽样:

(元)

(2)抽样极限误差

=1.96×200=392元

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下限:

=12000-392=11608元

上限:

=12000+392=12392元

以同样的概率估计全乡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11608×50005804万元;12392×50006196万元)

2.某农贸市场三种农产品的价格、销售量资料如下:

农产品

基期

计算期

零售价

(元/公斤)

销售量

(公斤)

零售价

(元/公斤)

计算期

大白菜

牛肉

小黄花

1

20

18

1000

60

50

0.8

18

20

1200

80

40

试计算零售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带来的影响。

(15分)

解:

(1)价格总指数=

销售量总指数=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