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443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世世界近代现代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现代史

重要提示:

以下按生产标准分时期:

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也即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工业革命后世界史梳理线索: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际关系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16世纪到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尽管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很少,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以前的发展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基本线索】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①政策: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工商业城市,他们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②政治:

各城市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③位置:

这些城市处于地中海航运中心。

2、表现:

佛罗伦萨的繁荣?

?

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手工业发达,欧洲的金融中心。

3、影响: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金融家、工场主、商人)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

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3)宗教根源:

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2、可能性(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三)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

葡萄牙和西班牙

(四)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人物时间国家事件

迪亚士1487葡萄牙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1492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1497葡萄牙到达印度,找到通往东方的道路

麦哲伦及同伴1519-1522西班牙首次环球航行

(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

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主要影响)

三、文艺复兴

(一)历史背景

1、经济根源:

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

金融家、手工工场主、商人等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

3、文化因素:

古希腊罗马的大量遗存和文化典籍和汇聚众多人才。

(二)文艺复兴概况

1、时间:

14-16世纪;

2、旗号: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3、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主要内容:

①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②反对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5、表现领域:

1)文学

时期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地位

最早文学但丁《神曲》跨世纪诗人

早期文学彼特拉克《歌集》提出“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艺术?

美术三杰:

拉斐尔(善画圣母像)、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

6、进程:

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6世纪拓展至西欧(如:

英国莎士比亚)

7、影响:

1)思想方面: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精神方面: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文学艺术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4)自然科学方面: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四、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①主要原因:

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②主要表现在: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文化上,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宗教“异端”

1)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异端”形式的原因:

①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的联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

②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③这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各地“异端”运动:

①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②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3)各地“异端”运动的观点:

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4)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使得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3)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

(二)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

3)主观原因:

马丁?

路德立志改革

4)直接原因:

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5)文艺复兴的影响:

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批评日益激烈,要求改革教会。

2、德意志宗教改革概况:

1)揭开序幕?

?

1517年,马丁?

路德(路德教)贴出“九十五条政纲”

2)路德的主张:

信仰上帝便可得救(核心);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圣经》高于教士和教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和教皇。

3、马丁?

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2)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3)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三)加尔文宗教改革

1、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1)受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4)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

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

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四)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进行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拜托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

1)禁止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年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上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1534年通过著名的“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3)没收修道院超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五)宗教改革的影响

1、实质:

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历史意义:

1)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成长和发展。

2)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使得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宗教改革所形成的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以及此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旗号。

5)进一步打破天主教会精神枷锁,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历史条件:

1、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1)性质:

封建性的。

2)构成:

由国王和上下院组成。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光荣革命”(1640-1688)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

苏格兰人民起义

2)革命过程:

1640革命爆发?

?

两次内战?

?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1688“光荣革命”,英国议会中的“托利党”人和“辉格党”人联合起来,他们邀请荷兰执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3)“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

英国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作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代议制:

议会由选举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适应工业革命需要,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责任内阁制:

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沃尔波尔是英国第一位首相。

2、内阁的权力:

主要表现为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

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3、首相的权力:

首相是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等。

4、内阁与首相的关系:

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集体共进退

5、国王的地位: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没有实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作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

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

(或表述为:

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君主立宪制含义:

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六、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

?

荷兰

1、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2、荷兰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

1)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2)袭击葡萄牙、西班牙船只,抢掠财物。

3)探索新的航路,抢占殖民地。

3、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阿姆斯特丹

4、荷兰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权力有:

贸易垄断权、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

5、荷兰的殖民地范围:

非洲?

?

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亚洲?

?

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北美洲?

?

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6、结果: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二)“日不落帝国”?

?

英国

1、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

?

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2)经济优势?

?

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军事优势?

?

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2、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战争: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

(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

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

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4)英法战争:

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

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

弗吉尼亚。

4、导致英荷三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内容:

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三)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

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市场扩大的途径:

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2、对殖民国:

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七、经典力学的形成和发展

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意大利人)

(1)背景

16世纪中期以来,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科学新时期开始了。

(2)成就如下:

①物理学:

发现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

?

?

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

②天文学:

用自制望远镜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3)意义: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微积分+经典力学)

(1)标志: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特点:

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3)影响:

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证明了牛顿理论的科学预见性,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阶段特征】这个阶段是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的时期。

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同时,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殖民主义宗主国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都很尖锐。

这种矛盾状况集中体现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三大历史潮流上,即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

三大潮流中,资产阶级的运动是当时历史的主流,毕竟那时还处于封建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基本线索】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

1)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资金:

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5)市场:

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

?

?

直接原因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8世界60年代?

?

19世纪中期)

1)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2)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

?

提高了织布的速度

3)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结束标志: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4)瓦特(英国)改良蒸气机?

?

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5)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3、英国工业革命的拓展:

1840年前后,英国主要工业部门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早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两国完成工业革命。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提高了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②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产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③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④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5、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

①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

②联邦主义者和其他社会上层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权力

③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的启发

2、美国1787年宪法的目的:

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

3、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87年,北美各州代表在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联邦宪法,习惯上称为美国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

4、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特点):

“分权与制衡”。

5、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1)立法权属于国会

①产生:

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2年。

②权力:

立法权、征税权、宣战权、审批权、众议院还有对总统的弹劾权。

2)行政权属于总统

①总统由民间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②权力与地位:

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3)美国最高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

①产生: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②权力:

联邦法院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6、美国的政体:

一个以“分权与制衡”为原则的、以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为主要机构的、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的、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的资产阶级国家。

7、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

1)积极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它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确立了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2)局限性:

①没有反映人民的权益,经过几年斗争后作为修正案才补充了人民权利进宪法。

②它承认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8、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独立战争中已有民主派和保守派之分

2)建国初形成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1816年联邦党解体

3)19世纪30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自由党,二者交替执政;19世纪50年代,自由党解体

4)1854年共和党成立,内战后曾长期执政

5)19世纪后半叶,两党制正式确立,交互执政,一般以“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国

1、背景: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群众为反对以国王为首的特权等级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②革命初期,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人权宣言》,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1792年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废黜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④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在巴黎发动“雾月十八日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改为终身任职,1804年公布《拿破仑法典》。

1804年底,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共和制变成君主制。

⑤1815年封建专制政权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⑥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

(1830~1848)

⑦1848年2月22日,巴黎又爆发革命。

工人群众占领王宫,烧毁了国王的军政府,驱散了立宪会议,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2月25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国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1848~1852)。

⑧1852年12月2日,路易?

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兰西为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路易?

波拿巴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

⑨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

2、第三共和国的成立(1870)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①行政权:

根据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

立法权方面采取了两院制,包括众议院和参议院。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三年改选1/3;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参议院与众议院共同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①共和派掌握了实权;②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1879年);③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德国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2.《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内容:

①皇帝:

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②首相:

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

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3.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积极意义:

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