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6869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docx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验收评估申请材料的公示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7〕16号)要求,现将重庆科技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评估申请材料(见附件)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7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

公示期内,对申请材料有异议的个人或单位,可以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市学位办提出。

公示期结束后,我委将对申请材料有异议的内容进行复核。

无异议和复核通过的,将报送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杨琴,60393066,1377514976@,重庆市江北区北滨一路369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

 

重庆市学位委员会

2017年10月16

附件1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验收评估总结报告

特需项目名称:

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

高等学校名称:

重庆科技学院

一、项目简介与特色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领域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领域之一。

现有在校研究生171名,已毕业研究生61名。

项目试点以来,对接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和重庆市作为全国唯一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急需,以政产学研用为途径,创新培养模式,健全管理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完善培养条件。

项目试点实现了预期目标,形成如下特色:

一是创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461”培养模式。

二是试点项目被列为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项目,从招生、培养、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整体推进实施。

三是与重庆市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局联合组建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共同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人才培养。

四是在重庆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拨中首次实施工程能力测试。

五是研究生课程实施平时和期末考核“双及格制”,加强过程管理。

(一)围绕特需科学设立试点目标

坚持“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特需、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油气、化工行业和重庆市安监系统对安全评价与应急管理、安全工程设计和安全工程技术研发、安全监管执法等高层次人才特殊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培养适应行业及地方经济安全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同类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示范。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综合改革

一是创建2461培养模式。

依托重庆市安监系统、油气和化工行业企业,建立了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2461”培养模式,实现了重庆市安监系统、油气和化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推进招生选拔改革。

坚持政校企共同组建招生工作组,将工程实践能力测试作为复试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大招生宣传、完善奖助政策、深化培养改革等,吸引更多优质生源,2017年第一志愿录取比例达100%。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对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要求,先后3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政校企共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体现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本领域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衔接。

四是着力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起导师及任课教师遴选、培训、考核、激励、退出机制,政校企共同组建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80%专任教师具有安全评价等执业资格证。

遴选聘用了60名校内导师和105名校外导师。

五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实施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和企业专家上讲台计划,建设3个教学案例库,建成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2门,市级研究生优质课程2门。

六是规范培养过程管理。

制订覆盖所有培养环节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大监控力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改进培养工作,扎实推进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考核实施双及格制,强化过程管理。

(三)差异发展筑牢不可替代地位

一是培养领域具有唯一性。

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培养高层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对重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领域在重庆市属高校中能够填补安全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空白,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是培养定位具有差异性。

充分发挥依托政府和行业办学优势,面向重庆市安监系统,培养主要从事安全评价与应急管理、安全监管执法、安全检验检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面向油气和化工行业,培养安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安全工程高层次应用型生产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培养定位和培养方向实现与其他高校的差异发展。

三是培养经验具有引领性。

依托政产学研用平台,坚持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为纽带,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效果显著。

相关成果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已公示)、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二等奖,学校成为全国“服务国家特需”硕士培养试点单位联盟和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引领了全国同类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二、人才培养与质量

(一)需求导向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落实国家“科技兴安、人才强安”战略要求,面向油气、化工行业和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紧缺高层次安全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政校企协同育人为途径,培养具有先进安全理念、良好职业素养、达到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水平,能够在政府安监系统、油气和化工行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适应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生产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以生为本培养德优品正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爱学生,强化导师育人作用。

坚持用“大庆精神”和“红岩精神”育人,同时将职业道德、工程伦理、学术诚信教育贯穿全过程,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

(三)创新模式形成协同育人特色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和特点,构建了校企“双主体”,教学研用“四结合”,校企合作“六共同”,职业道德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的“2461”培养模式(见下图),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四)对接能力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对接重庆市安监系统、油气和化工行业企业对安全工程高层次应用人才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能力、生产现场安全设计能力、安全生产风险控制能力的特殊需求,政校企共同构建了课程体系,工程素养课程占比47%、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课程占比53%,其中,《作业危害分析》《HSE管理体系》《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5门课程由政企提出,政校企共同建设,实现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安全工程领域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衔接。

(五)持续改进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制订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标准,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健全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教学管理制度、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和学位论文抽检制度;与市安监系统、油气和化工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委员会,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建立了研究生导师考评机制和退出机制,每年12月对校内外导师进行考核,3名导师被终止导师资格,每年6月对校内外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资格审查,并根据导师承担的研究课题确定指导学生人数。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形成了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的质量保障体系。

(六)深入改革取得试点丰硕成果

一是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突出。

承担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0项;发表教研论文35篇。

建成《安全学原理》等2门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分别获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二等奖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公示)。

在2013年、2014年全国“服务特需”项目硕士培养单位高校联盟年会以及重庆市2013年教育工作会上做主题交流报告,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同。

改革实践成果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报刊杂志专题刊载。

二是研究生产出成果突出。

试点以来,安全工程领域研究生参与导师企业项目216项;获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获批市级、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8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0篇);在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获得国家级奖励23项,省部级奖励24项。

80%的研究生参加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培训,其中20%左右获得执业资格。

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情况

(一)培养紧缺人才助推“人才兴安”

2012年试点以来,本领域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15名增加到2017年的65名,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高,2017年达到了100%。

至2017年7月,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32名,每年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针对行业及地方特殊需求,培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油气和化工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61名。

3届毕业研究生共61名,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100%。

第三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48%,满意的占32%,比较满意20%;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非常满意的占23%,满意的占42%,比较满意35%,适应工作时间平均为8.5个月,赢得了社会良好声誉。

学校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国家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国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乙级资质、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乙级资质以及重庆市消防安全评估二级资质。

每年为重庆市安监系统、油气和化工等行业企业开展安全工程技术培训、执业资格取证等10000人次以上。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助推“科技兴安”

项目试点以来,本领域教师共计承担科研项目309项,完成科研经费11840.5万元。

纵向项目122项,经费2412.5万元,其中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12项,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11项,主要为安全发展规划、安全技术研发和安全工程技术服务项目。

来源于油气和化工行业企业工程技术项目187项,经费9368万元,占比79.1%。

在油气生产及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等跨学科方向优势明显,为增强重庆市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

(三)产教融合培养领域“特需人才”

政府安监部门、油气和化工行业企业参与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校企共同制定导师管理办法、学位论文实施细则等制度;至少有3名政府和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招生复试环节、专业实践环节、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学位论文的选题答辩等环节均实现了校企共同考核评价;参与授课企业专家12名,授课15门;每个硕士生均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校外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管理与考核,参与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审阅、答辩等工作;研究生全部参与企业工程实际,毕业论文选题74.8%来源于横向合作项目,解决现场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

四、条件支撑与管理

(一)健全机构统筹试点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特需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党团支部、督导专家委员会等机构和组织。

领域所在学院由党总支书记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立研究生教育分管副院长,配备专职研究生管理秘书和辅导员岗位。

形成了学校统筹、培养学院具体负责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二)确保投入支撑项目实施

投入900万元实施“研究生导师培养工程”和人才引进;投入2500万元建设专业实践及科技创新平台;投入研究生培养经费960万元:

校内外导师费用332万元、研究生科技创新168万元、奖助学金350余万元、学术交流60余万元、科技成果配套资助20万元。

(三)建章立制保障培养质量

先后制定了覆盖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培养方案制订、学籍学位管理、导师选聘与管理、科技创新、研究生督导、课程建设、学位论文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制度35项,梳理完善管理流程26个。

在此基础上,安全工程领域细化实施办法15项,形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制度体系。

(四)长效多元构建奖助体系

构建了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和“三助一辅”、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等研究生奖助体系(见下表),覆盖率100%;重庆市安监局设立了重庆市安全工程奖助学金,覆盖率30%。

(五)打造平台完善培养条件

一是强化科教融合,政校企共同建成了国家职业危害防护工程试验基地、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建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17个,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000余万元。

二是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市化医集团、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了8个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站。

三是依托重安市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工程学院,学校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安全工程学院+研究院+产业公司”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科研与服务模式。

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一览表

奖助类别

奖助金额

备注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

2万元

限额

学业奖学金

生均1万元/年

100%覆盖

新生奖学金

1.6-2万元/生

100%覆盖

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

0.6万元/生・年

100%覆盖

学校助学金

0.6万元/生・年

100%覆盖

“三助一辅”岗位

400元/生・月

100%覆盖

国际交流学习

2万元/生

择优选拔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项目

校级:

1万元/项

80%覆盖

市级

1:

1配套

成果资助奖励

论文专利竞赛

成本资助,成果奖励

纵向课题立项奖励

排名前2位

课题经费的1%-10%

行业奖助学金

重庆市安全奖助学金

2000-4000元/生

30%覆盖,1年级助学金,2-3年级奖学金

(六)配套资源全员服务成才

一是在图书资源方面服务学生。

学科专业中文藏书量53057册,外文藏书量520册,有SAFETYSCIENCE、RISKANALYSIS、《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中外期刊;中文电子图书6130册,外文电子图书399册,中文电子期刊24种,外文电子期刊91种,能够满足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和教学的需求。

二是在公共资源方面服务学生。

学校是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配套齐全。

拥有各类设施功能齐备的研究生专用多功能教室、翻转教室、研讨室、研究生自习室、学术交流工作室等,有省部级创新创业基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为研究生提供良好学习生活保障。

五、试点经验

(一)树立先进理念是做好试点的先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走新路、立规范、建机制、保质量、促发展”试点工作思路,以产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合作开放为途径,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服务特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明确质量标准是做好试点的前提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学位质量标准,优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有机衔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评价标准有机衔接。

(三)创新培养模式是做好试点的核心

学校持续推进培养模式改革,“246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得到充分的体现,形成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机制,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

(四)建设优质课程是做好试点的关键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

充分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建设课程,适应工程领域的快速变化,加大教学内容更新力度,紧扣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

(五)形成培养合力是做好试点的基础

学校党政高度重视,配齐配强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

国务院学位办、市学位办、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程给予指导。

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联合组建导师队伍。

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形成合力,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整体推进。

(六)健全培养机制是做好试点的保障

深入实施校企“双主体”办学,为提高企业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构建了以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项目)为纽带,以明晰的校企责、权、利关系为保障,企业专家及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形成了科教紧密结合、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确保“2461”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六、努力方向

(一)充分发挥联合培养工作站的作用

进一步健全联合培养工作站管理机制,完善企业专家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落实校企管理职责。

细化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加强实践考核评价,构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强化导师责任,完善导师管理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风建设,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二是加强导师培训,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度,探索建立导师团队制度,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导师队伍。

三是改革导师评定制度,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校内外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

(三)持续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是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建立完善课程体系改进、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

二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三是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实施非标准答案考核,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验收评估总结报告

特需项目名称:

工程硕士(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

高等学校名称:

重庆科技学院

一、项目简介与特色

2011年,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领域之一。

现有在校研究生195名,已毕业研究生79名。

项目试点以来,紧扣石油行业及重庆区域能源产业发展急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创新培养模式,健全管理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完善培养条件。

项目试点实现了预期目标,形成如下特色:

一是创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461”培养模式。

二是试点项目被列为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项目,从招生、培养、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整体推进实施。

三是在重庆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拨中首次实施工程能力测试。

四是研究生课程考核实施平时和期末考核“双及格制”,加强过程管理。

(一)围绕特需科学设立试点目标

以“服务特需、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以石油行业和重庆区域能源发展对复杂油气藏开发、复杂地层控压钻井、油气储运安全高效运行高层次人才特殊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新机制,培养适应石油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庆区域能源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同类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示范。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综合改革

一是创建2461培养模式。

为适应行业及地方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提出并实施了“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对接职业能力需要,先后3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现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全过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

三是改革招生选拔方式。

坚持校企共同组建招生工作组,将工程实践能力测试作为复试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大招生宣传,完善奖助政策,深化培养改革,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

第一志愿录取率由2013年的44%上升到2017年的96%,专业相关度由2012年的80%上升到2017年的93%。

新生报到率保持在100%,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四是着力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导师及任课教师遴选、培训、考核、激励、退出机制。

校企共同组建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现有校内导师62人,79%具有博士学历,100%具有工程实践经历;企业导师124人,均为企业高级技术或管理专家。

通过考核,退出导师队伍的校内外导师6人。

五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实施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和企业专家进课堂计划,建成5大教学案例库,建成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8门,市级研究生优质课程4门。

六是健全校企协同机制。

形成了联合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和申报项目的协同创新机制、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互挂职务的人才交流机制和共建共享的平台建设机制,实现企业专家参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就业、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差异发展打造不可替代地位

一是培养领域具有唯一性。

重庆是国家重要战略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页岩气资源。

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有效对接重庆能源工业支柱产业和页岩气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填补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空白,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为重庆区域及石油行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是培养定位具有差异性。

学校具有66年行业办学历史和经验,致力于培养现场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享誉石油行业。

学校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将行业常规需求与特殊需求相结合,面向石油企业基层,培养石油工程生产、管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缓解石油行业基层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匮乏状况,实现与国内其他石油高校的差异发展。

三是培养经验具有引领性。

借助深厚的行业背景优势,推进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服务国家特需项目试点主要成果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公示),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二等奖1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形成了比较优势。

是全国“服务特需”硕士培养试点单位联盟和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在全国同类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引领性。

二、人才培养与质量

(一)需求导向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坚持以石油行业和重庆区域能源发展对复杂气藏开发、复杂地层控压钻井、油气储运安全保障等方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用”合作为途径,培养面向石油企业基层,基础理论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能胜任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用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工程人才。

(二)以生为本培养德优品正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用“大庆精神”“红岩精神”育人,通过参观红岩魂陈列馆和校史陈列馆、收看石油工业艰苦创业纪录片、深入石油企业实习实践、开展学术诚信及工程伦理教育等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

(三)创新模式打造协同育人特色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和特点,构建了校企“双主体”,教学研用“四结合”,校企合作“六共同”,职业道德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的“2461”培养模式(见下图),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四)对接能力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石油行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管理能力的特殊需求,构建了课内外交互、多层次递进的“平台+模块+必修环节”课程体系。

与石油企业共建了《钻井工程设计方法与应用》《油藏工程设计方法与应用》等4门市级优质课程,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衔接。

(五)建章立制全程保障培养质量

制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