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66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6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绪论分解.docx

第一章绪论分解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传染病

B.地方病

C.传染病和地方病

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E.疾病和健康状况

(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是

(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9)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特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10)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

C.提出病因假设

D.检验或验症病因假设

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11)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社会医学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选择题答案:

单项:

(1)D

(2)C(3)E(4)D(5)B(6)E(7)C(8)B

多项:

(9)ABCD(10)ABCDE(11)ABCDE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2)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诊断标准的变化

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3)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4)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罹患率

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

(5)疾病分布是指

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7)发病率指标来自

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8)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9)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10)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11)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感染率

(12)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

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

[(13)~(15)题共用题干]

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9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问

(13)该县的总死亡率为

A.300/10万

B.60/1000

C.60/10万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14)结核的病死率为

A.60/300

B.60/4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

(15)结核的发病率为

A.300/10万

B.400/10万

C.700/10万

D.300/1000

E.400/1000

(16)[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森林脑炎见于春天

B.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

C.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

D.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多有隐性流行

E.霍乱可发生大流行

1.人群分布

2.地区分布

3.时间分布

(二)多项选择题

(17)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A.暴露机会

B.劳动条件

C.民族

D.劳动强度

E.精神紧张强度

(18)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

A.提供病因线索

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

C.提出治疗方案

D.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

E.可以确定病因

(19)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是由于

A.气象条件的影响

B.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人们的劳动条件

D.风俗习惯

E.人们的文化水平

(20)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

A.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

B.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C.同一年龄组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D.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描述不同年代的发病率、死亡率

选择题答案:

单项:

(1)A

(2)B(3)C(4)A(5)B(6)E(7)C(8)A(9)D(10)B(11)B(12)D(13)D(14)C(15)A(16)1B2C3A

多项:

(17)ABDE(18)ABD(19)ABCD(20)ABD

第三章病因和病因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

A.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

B.流行病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

C.医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逻辑标准

D.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的逻辑思维框架

E.人群研究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

(2)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3)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A.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

B.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

C.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

D.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E.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4)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5)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

B.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

C.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

D.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

E.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6)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

B.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

C.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

D.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

E.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7)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8)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方法

E.猜测和求证方法

(9)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假设可能成立

B.假设必定成立

C.假设尚不能成立

D.假设本身难以推论

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

(10)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则

A.先行条件不成立

B.假设不成立

C.先行条件和假设均不成立

D.以上均有可能

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

(11)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

A.求同法

B.差异法

C.同异并用法

D.共变法

E.剩余法

(12)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3)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

A.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

B.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

C.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

D.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合理性

E.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

(14)下列病因判定标准中应当放弃的是

A.前因后果

B.关联的合理性

C.广义关联强度

D.关联的特异性

E.终止效应

(15)广义关联强度包括

A.分类相关、积差相关和分布一致性

B.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等级相关

C.等级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

D.分类相关、等级相关和分布一致性

E.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

(16)病因的生态学模型包括

A.病因网络模型

B.流行病学三角

C.疾病因素模型

D.轮状模型

E.病因链

(17)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

A.外围的远因

B.病原微生物

C.危险因素

D.致病因素的总和

E.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18)Mill准则包括

A.求同法

B.类推法

C.求异法

D.共变法

E.排除法

(19)要判定为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尚需要确定

A.时间顺序

B.关联强度大小

C.无三大偏倚

D.有特异性

E.无随机误差

选择题答案:

单项:

(1)A

(2)C(3)D(4)B(5)E(6)A(7)B(8)B(9)A

(10)D(11)C(12)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