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964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docx

地理导学案第二课时3

课题:

1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自学二次阅读并回答;

2•若预习完可对合作探究部分认真审题,做不完的正课时再做,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预习案】

课前热身、自主预习

【四、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厂大量占用

城镇、工业过度密集

1.工业化问题s严重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

(1)城市建设殛待完善

(2)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3)水质恶化

(4)城市严重

(5)城市污染加剧

3.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建设相对

落后和。

4.珠江三角洲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日益加剧;严重;

;耕地锐减,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日益严重。

5.对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

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

和,走道路,采取的整治措施有、构建

一、选择题

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已减少到0.04公顷以下,其主要原因是()

A.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良田B.水土流失严重

C.土地的沙漠化D.土地的盐碱化

2•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在于()

A.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D。

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是:

()

A.城市建设落后

B.重工业与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C.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D.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降低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招商引资的力度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原因是()

A.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优势

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扩大市场规模转变为追求降低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较大

D.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它地区

5.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轻工业不发达B.电子工业不发达

C.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D.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发达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回答6—7题。

6.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9%,城镇人口占全省

总人口的比重约45%,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B.明显过快C.发展比较合理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7.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据此回答8—9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9.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人才基础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

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2题。

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10.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11.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探究案】

问题一。

P82页思考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试分析其原因。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1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②资金密集型工业③技术密集型工业④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灰霾是指空气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拉等,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

近年珠江三角洲及国内

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

灰霾天气严重,引起广泛的关注。

读图,田答13—15题。

广拥虑.疵无蜒194卑一200-1平逐年牴祀囲

问题二。

P84页活动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1).读图4.28,如果按人口规模>500万人、100万〜500万人、50万〜100万人、20万〜50万人

和<20万人将城市分为五级的话,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这对其城市的

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2).结合图4.23,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

13.有关广州灰霾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1954.年至2004.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迅猛递增

C.灰覆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长最快是1991年至1994年

14.灰霾的出现天数

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②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与工业废水排放置有关④与大气中C02浓度增大有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B.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消费总量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D.完善环境空气质置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我的疑惑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

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4).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扩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近域扩散,即向中心城市的周围地区扩散;另一种是等级扩散,即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扩散,二级城市再向三级城市扩散,依此类推。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属一级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属二级城市,但是,二级城市与其他各级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扩散方面处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邻近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

你认为南京市应该怎么办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额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同的趋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如何确立分工地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训练案】

乘风破浪一一展示你的才华】

“9+2”的“泛珠三角”计划,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

“泛珠三角”的形成,使该地区的资源、技术、劳力、信息优势得以互补。

据此回答1—2题。

1.“泛珠三角”地区的资源优势有()

①煤炭资源②水能③有色金属④太阳能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调查发现,珠江东岸和西岸的经济差距在绝对额和相对量上逐渐拉大。

造成珠江西岸落后的原因主

要有()

A.没有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B.基础设施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C.地形闭塞,自然环境恶劣

D.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及行政区域间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沟通”“重复建设”的情况读下图,完成3—4题。

人民币(亿兀)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值增长示意图

3•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夯实基础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缓慢是因为这一阶段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外商投资额增长较慢

B.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模小,工业生产总值提高缓慢

C.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机会较多,增长也较快

D.政策和侨乡优势,使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很迅速

4•在经济稳步发展阶段,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出现的问题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劳动力资源严重紧缺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密切

②拥有了极佳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④广东省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管理技巧

C.①③D.③④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排放量大

D.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不发达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5—7题。

33

23

15

Ilk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7.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中的I、H、川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8—9题。

8.与i、n走廊相比,川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9.促进川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广东省的电子、轻工业产品与通讯设备完善,加工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广东省

汽车出口量正式跃居全国第一。

随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进驻(如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加上近百

家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使得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

据此回答10—11

题。

□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小脱车

■其他出口戢车的生产方式

曰外贸金业

f[11H有企业和私姦企业

10.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政府扶持

③珠三角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②④

11.广东省汽车产业的不足是()

.综合题(56分)

12.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泛珠三角”简称“9+2”,“9”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

“2”指香港和澳门。

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九省区及港、澳两个特区共同签署了《泛洙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材料二“泛珠三角”略图

材料三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哪

种能源)的输入方向。

(1)天然橡胶水电(或电力)

(2)香港:

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

(答对其中两项即可)

(4)①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②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

(5)四川、贵州、云南

(6)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

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7)大大扩展了香港的经济腹地

13.【答案】:

(1)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同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国内经济腹地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

(3)主要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主要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4)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台地区,靠近东南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侨乡便于吸引外资及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土地价格低廉;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14.【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BC

(7)“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

13.读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乙)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

7.

(2)“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

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3)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4)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4)①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②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

(5)“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泛珠江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

(6)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3s3o252f)]5lo5o〔舉)*兰军K芒■_七

□轻纺匸业

■倩斯技术严业

1997-20022007年

(1)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3)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⑷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

(52.2%)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

产业结构比重

6:

52.1:

41.

9

4.9:

49.8:

4

5.3

10.0:

45.7:

44.3

12.8:

49.7:

37.5

2003年三大

产业结构比重

5.1:

54.6:

4

0.3

4.1:

52.4:

4

3.5

9.5:

47.2:

43.3

12.5:

50.4:

37.1

14.6:

52.3:

33.1

材料二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

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

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

②。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

②。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

A.劳动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

参考答案:

【扬帆起航一一试试你的身手】

1.A2.D3.D4.D5.C6.A7.A8.D9.A10.C11.B12.B13.C14.A15.B

【合作探究】

问题1.【点拨】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

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

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

观而理性的规划。

问题2.【点拨】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

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

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点拨】2.【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

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

【点拨】3.【点拨】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

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

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

【点拨】4.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

首要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

“二元经济“格局。

其次要经济开展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

【点拨】5.【点拨】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乘风破浪一一展示你的才华】

1.A2.D3.B4.C5.D6.B7.A8.B9.C10.A11.A

12.【答案】

(1)天然橡胶水电(或电力)

(2)香港:

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

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

(答对其中两项即可)

(4)①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②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

(5)四川、贵州、云南

(6)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

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7)大大扩展了香港的经济腹地

13.【答案】:

(1)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同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国内经济腹地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

(3)主要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主要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4)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台地区,靠近东南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侨乡便于吸引外资及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土地价格低廉;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14.【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