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docx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3—4岁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并发现其明显特征,而且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设计活动时,我结合小班幼儿“认识靠行动”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在探索中发现”的教育理念。
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以“木耳”为主线贯穿教育活动,通过寻找——观察——操作——表现——探索,引导幼儿在说说、玩玩、做做中,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泡发的变化过程。
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兴趣。
【重点】
感知木耳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塑料杯12个、小毛巾12块、小勺子12把、盘子6个、木耳若干、温水
【活动流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1.通过寻找“宝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请小朋友拿出来,摇一摇、晃一晃、听一听,猜猜里面是什么?
2.观察“宝贝”的外形特征
(1)请宝宝们仔细看一看这件宝贝是什么颜色的?
(2)摸一摸什么感觉?
(3)那这件宝贝到底是什么呢?
3.木耳自我介绍
小结: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木耳,我的身体黑黑的、干干的、硬硬的。
我的营养价值可高了!
我体内除了含有大量的铁和维生素K以外,还可以排除人们体内残留在消化系统的灰尘和杂质呢!
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游泳了,小朋友可以把我送入水中吗?
二、木耳实验、操作感知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感知木耳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小木耳、爱游泳,轻轻一放进水中。
伸伸腰、点点头,转一转,扭一扭,打个滚儿乐游游。
小小木耳有变化,小朋友仔细看看它,用你的小手摸摸它,发现木耳有什么变化?
小结:
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种现象叫作泡发。
三、肢体表现、整理认知
1.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
2.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
小结:
原来,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还可以用这么多的动作来表演,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来的时候看的那些东西跑哪里去了?
四、探索发现、生活延伸
1.引导幼儿观察多种食品泡发现象。
小结:
桌子上这些东西可泡发的食品有……不可泡发的食品有……
2.运用已有经验分辨、讨论,干香菇遇到水会产生泡发现象吗?
延伸活动:
探索生活中更多可泡发和不可泡发的食品。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食物。
食物的变化过程更是他们的兴趣所致。
通过观察发现物体形态变化的过程,孩子们不断收获惊喜和快乐。
在大大小小的这个环节中什么是大?
什么是小?
他们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得出来。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实验,让孩子感受小变大的过程,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活动准备:
1、木耳塑料盒
2、铁观音茶叶,菊花,胖大海,小玉米粒及这四种物品的图片,小筐子,透明玻璃杯
3、电饼铛课件
活动过程:
1、用夸张形象的语言肯定孩子们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观察木耳,和生活中见到的有何不同?
并通过看、摸的形式说出他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表扬让孩子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能够更加认真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孩子在老师的肯定下会更加注意看,注意观察。
而这时老师适时的拿出木耳这一生活中的常见食品,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对这一物品有了总体的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来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木耳的特征。
2、引导、猜测
这些木耳能吃么?
他们长得和妈妈做的饭菜里一样么?
一个个又瘦又小怎么办?
怎么让它变大?
妈妈是怎样把它变成食品的?
引出猜测。
设计意图:
孩子对木耳有了基本的了解,再联系实际,让孩子说出平时吃的是不是一样,联系到生活中来,让孩子通过回忆或猜测来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选取一种方式---泡发,做实验,让幼儿进行对比观察。
把木耳放进杯子,并用热水浸泡。
待一会后将泡好的木耳捞出,请幼儿通过看摸的方式说出泡之前之后的区别。
(一句带过营养)
设计意图:
在猜测的基础上选择孩子们说出的方法来试验,孩子对于这个实验会更有兴趣,从而观察的也会更认真。
在木耳泡发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聚精会神的观察它的每一点变化。
泡发好之后拿出干木耳和泡发好的木耳,通过对比及幼儿的看摸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到到泡发前后的区别,知道泡发的物品会变大,符合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4、讲解可泡发食物
其实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品都是泡发之后才可以吃的(ppt银耳、紫菜等)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加水之后都会很快就变了呢?
设计意图:
在木耳泡发前后对比的基础上,孩子们对食品经过泡发由小变大这一有趣现象有了基本的了解,老师再给孩子ppt来看到更多的食品的泡发图片,让孩子了解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最后老师讲解它们的营养价值,让孩子知道这些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好处,对于某些挑食的幼儿会起到纠正作用。
5、幼儿做实验,并用卡片做记录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东西,请你选自己喜欢的放在杯子里,请老师加上水我们来观察一下。
强调安全问题,轻拿轻放,并让小朋友稍微远离。
(将胖大海,菊花,铁观音,玉米放在塑料盒中,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放在玻璃杯中,老师在加水时请幼儿退后一步,防止幼儿烫伤。
并带好纸巾湿巾以防幼儿将水碰到洒出。
)
如果是会变的请你把它的卡片放在小筐子里,没变的不要动了。
设计意图:
对于泡发食品孩子们已经有了基本概念,而它们是怎么做成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泡到水里就变大了呢?
这时候让孩子动手来进行操作,更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同时它们对自己动手的物品观察也会更仔细。
在孩子观察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记录。
小班孩子能力有限,让他们用写画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改变以往这种方式,让孩子来选取卡片,把变化的放在小筐中。
6、科学解析
拿出幼儿的观察记录,讲解:
谁变化了,变化前后有什么区别,这些物品的功效。
科学解析:
老师拿出幼儿的观察记录来和幼儿一起看ppt,验证幼儿的实验结果,而且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结果正确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会让幼儿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
7、询问探究
拿出幼儿放玉米的试验杯,做爆米花。
设计意图:
幼儿观察后会发现玉米在泡后没有明显的变化,那是不是它就没有办法变化了呢?
玉米有没有变化?
你有什么办法让他变一变吗?
设计意图:
幼儿试着猜想各种会让玉米变化的方法,孩子们的是天马行空的,他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方式,老师在这里对孩子们要给予更多的肯定。
老师有一个好办法能让它变的不一样。
老师要变魔法了,小朋友们看好了。
(做爆米花)奖励孩子认真,积极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在做爆米花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对这里面会有什么,会变成什么充满好奇,爆出玉米花后孩子们会陷在兴奋漩涡中,觉得很神奇。
同时他们也会增长经验,知道有的东西可以通过加温来让它变化。
活动延伸:
我们看了那么多东西经过加水,加温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下课后请小朋友们也找一找,看还有什么东西通过这样会变化呢?
设计意图:
孩子们知道了让物品变化的方式,那是不是只有这些可以用这种方式变呢,还有什么会变呢,孩子会在生活中那个拿出物品进行尝试,将对生活,对自然充满好奇。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3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
设计活动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
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兴趣。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
手。
师:
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
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动手实验师:
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幼:
木耳。
师:
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
一样。
师:
待会儿老师要把两块木耳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杯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小朋友猜一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①木耳变大了;②木耳变小了;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
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很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和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
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
)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
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
8.师幼共同游戏:
变呀变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做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
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与音乐活动相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
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教师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菊花在杯子里慢慢"开放"的过程,体验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由小变大的感知和理解。
)活动延伸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
自从参与了省级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
"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得很顺利,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适用的。
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
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
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
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
三是活动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小百科:
变基本意思是形容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探究科学的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耳、银耳、茶叶、胖大海、紫菜等容易泡发的食品;温水、透明杯子、盘子。
2、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木耳,引起幼儿兴趣。
(1)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
(木耳)每个小朋友一块木耳,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木耳长得什么样子?
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小结:
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
(2)请小朋友把木耳放到盘子里,接下了我们要用木耳变一个魔术。
教师将两块木耳分别放进两个透明的杯子中,往一个杯子里倒入温水,木耳渐渐变大。
师:
木耳变成什么样了?
(变大了)用手摸摸看,木耳有什么变化呢?
请幼儿来摸一摸感受一下,幼儿说出感受(变软了)
小结:
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个现象叫泡发。
2、幼儿动手尝试玩泡发木耳的实验。
师:
下面呢,就请小朋友亲自动手来泡发木耳,观察一下木耳的变化。
由于水温有点热,出于小朋友的安全考虑,老师来帮助小朋友往杯子里倒水。
幼儿人手一个透明杯子,一块木耳,将木耳放入杯子中,观察木耳的变化,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让幼儿摸一摸泡发好的木耳,感受木耳泡发后会变软。
3、游戏“变变变”,幼儿用肢体动作变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
师:
小朋友,你们想做小木耳吗?
我们一起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小木耳们快来老师的身边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干木耳学的最像,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身体抱得紧紧的真像一颗干干硬硬的小木耳。
师:
干干的小木耳准备洗个热水澡啦,快跳进水里,在水里泡一泡,翻一翻,扭一扭,小木耳慢慢变大了啦!
这个小朋友把小手小脚都伸展开来好大啊,我们也来把手脚伸开变得大大的吧。
这样泡的大大的木耳肯定特别好吃!
4、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其他可以泡发的食物。
师:
除了木耳,你还知道有哪些食物在水里浸泡后会变大的?
幼儿想象
(茶叶、银耳、胖大海、紫菜、海参、粉丝、方便面等等)
5、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食物,咱们去看看有哪些吧。
幼儿观看食物,并操作将茶叶放到水里,观看茶叶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
品尝自己亲手泡制的茶叶。
再依次将紫菜、胖大海等泡发食物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
小结:
茶叶、银耳、紫菜、木耳等泡发食物在水中浸泡后会由小变大,变软、变湿。
活动延伸
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
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
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
变了变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耳、银耳、茶叶、胖大海、紫菜等容易泡发的食品,温水,透明杯子,盘子。
2.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木耳,引起幼儿兴趣。
(1)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
(木耳)每个小朋友一块木耳,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木耳长得什么样子?
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
(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
小结:
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闻起来还有股香味呢。
(2)师:
请小朋友把木耳放到盘子里,接下来我们要用木耳变一个魔术。
教师将两块木耳分别放进两个透明的杯子中,往一个杯子里倒入温水,木耳渐渐变大。
师:
木耳变成什么样了?
(变大了)用手摸摸看,木耳有什么变化呢?
请幼儿来摸一摸感受一下,幼儿说出感受(变软了)
小结:
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个现象叫泡发。
2.幼儿动手尝试玩泡发木耳的实验。
师:
下面呢,就请小朋友亲自动手来泡发木耳,观察一下木耳的变化。
由于水温有点热,出于小朋友的安全考虑,老师来帮助小朋友往杯子里倒水。
幼儿人手一个透明杯子,一块木耳,将木耳放入杯子中,观察木耳的变化,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让幼儿摸一摸泡发好的木耳,感受木耳泡发后会变软。
3.游戏——变变变,幼儿用肢体动作变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
师:
小朋友,你们想做小木耳吗?
我们一起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小木耳们快来老师的身边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干木耳学的最像,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身体抱得紧紧的真像一颗干干硬硬的小木耳。
师:
干干的小木耳准备洗个热水澡啦,快跳进水里,在水里泡一泡,翻一翻,扭一扭,小木耳慢慢变大了啦!
这个小朋友把小手小脚都伸展开来好大啊,我们也来把手脚伸开变得大大的吧。
这样泡得大大的木耳肯定特别好吃!
4.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其他可以泡发的食物。
师:
除了木耳,你还知道有哪些食物在水里浸泡后会变大的?
幼儿想象。
茶叶、银耳、胖大海、紫菜、海参、粉丝、方便面,等等。
5.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食物,咱们去看看有哪些吧。
幼儿观看食物,并操作将茶叶放到水里,观看茶叶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
品尝自己亲手泡制的茶叶。
再依次将紫菜、胖大海等泡发食物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
小结:
茶叶、银耳、紫菜、木耳等泡发食物在水中浸泡后会由小变大,变软、变湿。
活动延伸
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作为厨师炒菜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