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docx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
目录
第一篇实验动物学基本知识2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2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2
第二篇动物实验的相关知识4
第一章实验动物给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4
第一节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4
第二节动物间剂量换算4
第三节动物给药剂量的确定5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5
第三章生理溶液的配制5
第四章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6
第五章动物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6
第一节有效数字及其误差的传递6
第二节实验数据的分类6
第三节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7
第六章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7
第七章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7
第八章动物实验报告与论文的撰写及注意事项8
第三篇动物实验的常用实验技术9
第一章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9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编号9
第二节动物的捉持和固定9
第三节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9
第四节动物的性别鉴定10
第五节动物处死方法10
第二章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10
第一节大鼠、小鼠的血液采集方法10
第二节家兔、豚鼠的血液采集方法11
第三章动物实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11
第四章动物尸检的方法12
第五章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12
第四篇实验讲义13
实验一大鼠、小鼠的实验基本操作练习13
实验二家兔血清转氨酶的测定13
实验三剂量的计算和大鼠、小鼠的采血练习14
实验四家兔血压的测定14
实验五大白鼠肾上腺和小白鼠卵巢摘除术14
实验六离体蛙心实验15
实验七药物的抗惊厥作用15
实验八药物的镇痛作用17
实验九奎尼丁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18
附表19
表一不同动物采血部位与采血量19
表二不同动物的最大安全采血量和最小致死采血量(ml)19
表三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19
表四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19
表五常用非挥发性麻醉药的剂量20
第一篇实验动物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动物的定义
实验动物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
通常将用于实验的各种动物称为实验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家畜(禽)和野生动物三大类。
二、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内容
1、实验动物育种学:
实验动物育种学主要研究实验动物遗传改良和遗传控制,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的实验动物化。
2、实验动物医学:
实验动物医学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它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如何应用的科学。
3、比较医学:
比较研究所有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的异同。
4、实验动物生态学:
研究实验动物生存的环境与条件,如动物房舍、动物设施、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5、动物实验技术:
研究动物实验时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也包括实验动物本身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各种监测技术等。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
一、按微生物学标准分类:
㈠按国际标准分类:
按微生物控制的程度,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
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和常规动物。
1、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s,GF):
机体内外均无任何寄生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采用当前的手段无法检出一切其他生命体,它是在全封闭无菌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如隔离器)。
2、悉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s,GN):
机体内带有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故又称已知菌动物,它是将已知菌植入动物体内,因植入的菌类数量不同可分为单菌动物、双菌动物、多菌动物。
这两类动物必须饲养于隔离环境(全封闭无菌条件下)饲养内,饲料、饮水、笼严格消毒,确保无菌。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必须齐全,满足无菌动物的需要,特别是维生素类营养物质。
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适用于作一些特殊的研究试验,如病原研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宿主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研究、营养与代谢、抗肿瘤研究等。
3、SPF动物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SPF),它是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但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允许存在的,所以实际上就是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SPF动物必须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必须灭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普通动物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s,CV),又称常规动物,是指在一般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允许带有寄生虫和细菌,但不允许带有人畜共患病的动物。
普通动物应具有健康动物的外貌和正常的饮食,毛色光泽、贴身,皮肤有弹性,无瘢痕及缺损,头、脸、四肢不肿胀,无弓背吊腹的表现,呼吸平稳,不气喘和咳嗽,无眼观的病灶。
普通动物饲养与普通环境中,饲喂全价饲料,饮水应符合城市饮水卫生标准,饲料、垫料要消毒,饲养室温度、湿度能人工控制,能防止蚊虫的昆虫进入。
饲养室内外环境应定期打扫、消毒。
病死的动物要焚毁。
普通动物对实验的反应性差,实验结果不可靠,它只能供教学和为预备试验时用,不宜搞科研。
㈡国内按微生物学标准分类
我国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标准分类:
一级动物、二级动物、三级动物、四级动物。
一级动物即普通动物。
二级动物为清洁动物,这类动物除一级动物要求不能带有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及体外寄生虫外,还需不带有动物传染病原体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
清洁动物外观无病,不允许出现临床症状和脏器的病变和自然死亡。
清洁级动物是我国自行设立的一种等级动物,这类动物因在实验中可免受动物疾病的干扰,其敏感性和重复性较好,适宜作大部分的科研实验,目前我国已逐步广泛应用。
清洁级动物必须饲养于半屏障环境中,饲料,饮水,垫料等均须消毒。
工作人员需要更换灭菌工作服、鞋帽、口罩等后才可进入饲养室操作。
饲养室必须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三级动物为SPF动物又称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四级动物为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
二、按遗传学分类
按遗传学控制方法,根据基因纯合的程度,可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远交系、突变系、系统杂交动物四类。
1、近交系动物
近交系动物一般称之为纯系动物,是按血缘关系采用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
如小鼠或大鼠等啮齿类同胞兄妹连续交配20代以上而培育出来的遗传上具有高度纯合性和稳定性的纯品系动物,成为近交系。
其近交系数可达99.8%。
近交系的优点是可以获得精确度高的试验结果,而且各项实验结果极易重复,具有可比性,对各种应激反应均一,周期短,使用动物少,可作病理模型,遗传背景明确。
但是由于近交系动物是高度近交培育而成,必然造成近交衰退,如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产仔少,饲料中营养要求也高等。
2、远交系动物
远交系动物也称“封闭群”动物。
1973年日本实验动物研究会规定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种,指在一定群体中进行繁殖,为经常提供实验动物而进行生产的群体叫做“封闭群”。
它是以群体遗传学为基础包括封闭年限、群体大小、群体结构等。
由于封闭群繁殖率高,具有杂合性,适用于大量繁殖,以满足生物制品、制药厂各种药品的安全性和效价等多动物的大量需要。
3、突变系动物
动物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引起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而育成某些特殊性状表型的品系,称之突变系动物。
有的突变系动物与人的疾病相似,如肥胖小鼠具有与人类极相似的肥胖病和糖尿病;肌肉萎缩症小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肌肉萎缩症等。
许多模型是由自然突变和自发突变而产生的。
这就需要由实验育种工作者去发现、研究并留种育成。
4、系统杂交动物
系统杂交动物是指两个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动物之间杂交产生的第一代杂交动物。
此系统杂交动物又叫F1代动物,也可以叫“杂交一代”或“子一代”、“杂种一代”动物。
F1代动物是由两个不同品系的近交系杂交培育而来,具有杂交优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产仔率高,克服了因近交繁殖引起的各种近交率退现象;但也具有近交系的优点,具有与纯系动物基本相似的遗传均质性,虽基因不是纯合子,但基因是整齐一致的,遗传性是稳定的,表现型也一致,基本上具有近交系动物的特点,具有遗传上的均一性,实验结果易重复,便于国际交流,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如干细胞的研究、移植免疫的研究、细胞动力学研究、单克隆抗体等。
第二篇动物实验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实验动物给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一、一般药物或试剂浓度的表示方法
1、百分浓度:
①重量/容量(W/V)法:
每100ml溶液中含药物的克数。
②容量/容量(V/V)法:
每100ml溶液中含药物的毫升数。
2、比例浓度:
“1:
X”,指1g固体或1ml液体溶质,加溶剂配成xml溶液。
3、摩尔浓度(mol/L):
1000ml溶液中含溶质的摩尔数。
4、百万分浓度(PPM):
指一百万份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中所含药物或毒物的份数。
5、单位(u)和国际单位(IU或iu):
通过生物检定,并与标准品比较,以确定检品药物一定量中含有多少效价单位。
凡是按国际协议的标准品检定得的效价单位称为国际单位。
二、中药制剂浓度表示方法
1、单味中药粗制剂浓度表示法通常以mg·mL-1或g/ml表示液体制剂;如果是固体制剂,则通常以g·g-1或g/g表示。
2、复方制剂浓度表示法:
除表明药物的制剂与浓度外,还应附上药物的组成及相当的生药量。
3、浓度表示法:
如果成分和含量清楚,一般以含量表示。
三、动物实验药物剂量的表示方法:
一般按mg/kg或g/kg体重计算。
四、给药溶液的配制与换算
1、溶液配制时的换算
①用纯药品或试剂配制溶液时,求所需的药量:
所需药量=所需溶液量×所需浓度
②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求所需浓溶液的量:
所需浓溶液量=稀释溶液浓度×稀释溶液量/浓溶液浓度
2、动物给药溶液的计算
①已知给药剂量和给药浓度,计算给药体积。
②已知给药剂量计算给药浓度
第二节动物间剂量换算
1、同种动物间等效剂量的换算:
①按动物体重给药;②按体表面积用药
2.不同种属动物间剂量的换算
⑴标准动物的等效剂量折算系数法:
举例:
小鼠1mg/只,由表可知人用量为387.9/人,
人用量为387.9÷70Kg=5.5mg/kg
⑵等效剂量的直接折算法:
对于任何体重的动物:
用折算系数和体型系数进行公式计算
公式中dB是欲求算的B种动物(包括人)的公斤体重剂量,dA是已知动物(包括人)A的公斤体重剂量;WA、WB是已知动物A、B的体重,RA、RB是已知动物A、B的体型折算系数,KA、KB是折算系数。
不同动物的剂量折算系数
动物种属小鼠大鼠豚鼠兔犬人
R(体型系数)0.060.090.0990.0930.1040.11
K(折算系数)10.710.620.300.320.11
⑶人与动物用药量的比例换算
不同动物剂量换算可遵循以下系数换算:
人一1,犬、猴—3,兔、猫一5,大鼠、豚鼠一7,小鼠一9的折算系数为依据,推算出等效剂量。
第三节动物给药剂量的确定
一、动物给药剂量的确定
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1/l0~1/5。
2、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剂量。
3、已有临床经验的药物(中药或西药)可按临床剂量推算。
4、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5、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l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
6、确定剂量后,可根据与实验结果调整剂量。
二、给药量的计算应考虑的问题
1、若已知给药浓度和给药剂量,则可计算给药体积。
2、若仅知给药剂量,应查出最佳给药体积范围,确定给药体积,再计算给药浓度。
3、已知给药剂量,查出最佳给药体积范围后,有时需摸索出适宜的给药浓度,求给药次数等(如中药粗制剂)
4、对难溶的溶质应考虑助溶问题。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
1、根据动物种类与麻醉方法的选择:
鼠类动物一般都选择腹腔麻醉,也较适宜吸入麻醉;兔、犬、猴等都比较适合静脉麻醉。
2、根据实验长短选择麻醉药物和方法:
时间短的可选择吸入麻醉,或短效静脉麻醉;时间较长的可选择腹腔麻醉和肌肉麻醉;时间很长的宜选用静脉输液连续麻醉。
3、根据实验内容选择试验方法:
如失血性休克不宜麻醉过深,否则容易发生死亡;做心电图的实验多用乌拉坦等。
二.常用的麻醉剂
1、挥发性麻醉剂如:
乙醚、氯仿等。
2、非挥发性麻醉剂
(1)戊巴比妥钠:
戊巴比妥钠麻醉时间不很长,一般可持续3~5小时,十分符合一般实验要求。
所以是最常用的麻醉剂。
(2)硫喷妥钠:
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短,一次用药仅可维持数分钟。
(3)水合氯醛:
其麻醉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故安全围小。
水合氯醛的常用浓度1%。
(4)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
此药是比温和的麻醉药,安全度大。
乌拉坦常用浓度20~25%。
第三章生理溶液的配制
进行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时,必须给离体的器官或组织提供一个与其在机体内所处环境相似的外界环境。
各种不同的生理溶液,就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在机体内所处环境中的化学成分、离子强度、酸碱性、能量和氧气供应、温度等的不同而配制的,以提供给不同的器官或组织一个适宜的体外。
一、配制人工生理溶液的主要条件
1、渗透压:
配制人工生理溶液要等渗。
不同的动物对同一物质的等渗浓度要求不相同。
2、各种离子:
溶液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不同电解质的离子Na+、ca2+、K+、Mg2+、OH-是维持组织和器官功能所必需。
组织器官不同,对生理溶液中离子成分和浓度要求亦不同。
3、pH的影响:
人工生理溶液的pH值一般要求在7~7.8之间。
4、能量:
葡萄糖能提供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但需临用时时加入溶液中,特别是气温较高时尤应注意。
各种细胞培养液还需加入多种氨基酸,血清等营养物质。
5、氧气:
有的离体器官需要氧气,如离体的子宫、离体的兔心、乳头肌等,一般用95%氧气、5%C02;在肠管实验时可以用空气。
二、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
详见附表表四。
三、配制人工生理溶液的注意事项
1、蒸馏水要新鲜,最好用重蒸馏水。
2、配制时要用无水氯化钙
3、配制时如有碳酸氢钠或有磷酸二氢钠则必须充分稀释后才可以加入已经溶好的氯化钙中,边加边搅拌,以免产生混浊和沉淀。
4、含有碳酸氢钠或葡萄糖的溶液,储存的日期都不能过长。
第四章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性原则
对照性原则是要求在实验中设立可与实验组比较,用以消除各种无关因素影响的对照组。
实验研究一般都把实验对象随机分设对照。
可以采用同体对照,即同一动物在施加实验因素前后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和数据各成一组,作为前后的对照,或同一动物在施加实验因素的一侧与不施加实验因素的另一侧作左右的对照;也可采用异体对照,即一组施加实验因素,一组不施加实验因素。
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给生理盐水进行比较的对照组称“空白对照’’或“阴性对照”;施行正常值、标准值处理进行比较的对照组称“标准对照”或“阳性对照”。
对照各组均应在同一条件下,否则失去对照意义。
二、重复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是指同一处理要设置多个样本例数。
一般估测的样本数:
小动物(小鼠、大鼠)每组10-30例:
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10例,计数资料每组不少于20例。
中等动物(豚鼠、家兔)每组8-20例;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8例,计数资料每组不少于20例。
大动物(犬、猫)每组6-20例;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6例,计数资料每组不少于20例。
三、随机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就是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进行分组。
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尽量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管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随机化的手段可采用编号卡片抽签法,随机数字表或采用计算机的随机数字键。
第五章动物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第一节有效数字及其误差的传递
一、有效数字
有效效字是指包括本位数在内的各位数字,它不包括数字前的零,但包括数字后的零,它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
记录读数时应由仪表最小刻度值向下估读一位。
二、有效数字的误差传递
1、尾数取舍
计算值常含有多位小数,其有效位数末位数后的尾数取舍,应按“四舍六入,逢五化偶”的规则(不是四舍五入)。
当尾数是五时,如前一位数是偶数则将五舍去;如为奇数则进一,使末位数化为偶数。
2、加减计算
加减计算时,得数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各实测值绝对误差之和。
亦可按实用简法计算,即加减得数的小数位数等于或小于实测值中最小的小数位数。
3、乘除计算
乘除计算时,得数的最大相对误差是各实测值相对误差之和。
亦可按实用简法计算,即乘除得数的有效位数等于或小于实测值中最小的有效位数。
第二节实验数据的分类
1、计数资料
此类资料对于每一观察个体而言;没有量的差异,只存在质的区别,故称为质反应资料。
它指某一特定反应出现或不出现(例如,死亡或存活、有效或无效、呕吐或不呕吐、惊厥或不惊厥等)的个数。
如扭体数、成活数、死亡数、产仔数等。
这种指标值的大小是以各组受试中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的出现例数来表示,故又称为计数资料。
2、计量资料
计量资料是药效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资料类型。
它通过直接计量而得来的以数量为特征的资料,是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定的。
如血压、体重、血糖、尿量、血细胞数等。
常用于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都基于测量数据符合“常态分布”这一前提,故作统计学处理之前应进行资料是否符合常态(或正态)分布的检验。
3、计时资料(时反应资料)
计时资料是以时间为指标的特殊计量资料。
因都以时间为指标,故特称为计时(或时反应)资料。
观察指标是某种质反应出现所需的时间或持续时间,这类资料称计时资料。
计时资料的概率分布不如量反应的概率分布对称,其特点是常不符合常态分布,而呈右偏态,因而计时资料的数据处理不同于一般计量资料。
4、等级资料(半定量资料)
当观察指标有等级关系的称为等级资料,如:
用药后疾病的变化可分为痊愈、显效、改善、无效和恶化;组织的病变程度可分为+++、++、+、±、-;疼痛的缓解可分为高度、中度、轻度、无效等。
等级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可比计数资料获得更多的信息,但不如计量资料及计时资料准确,且常偏离正态,因而需要应用非参数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节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配对资料——t检验
两组对比例数等:
t值简法
基本正态方差齐
无配对关系例数不等:
t值法
方差不齐:
校正t值法
计量资料多组对比:
综合对比用方差分析,两药对比用q检验
数据偏态:
秩检验或序值法
计数资料两率对比——χ2(2×2法)确切概率法
等级资料——秩和法、Ridet法或等级序值法等
第六章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1、相似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是指利用动物与人类某些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的相似性选择实验动物。
2、特殊性原则:
利用不同种系实验动物机体存在的特殊构造或某些特殊反应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和要求的动物。
3、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指动物实验中选择和使用与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只有选用经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及营养控制的标准化实验动物,才能排除微生物及潜在疾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排除因遗传污染而造成的个体差异。
4、规格化原则:
规格化原则是指选择与实验要求一致的动物规格。
由于不同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选择时,除了注意动物的种类及品系外,还应考虑到动物的年龄、体重、性别、生理及健康状况等,符合规格,这也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尽量选用容易获得、价格便宜和饲养经济的动物。
在不影响整个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方法简便和降低成本,选用易于获得、最经济和最易饲养管理的实验动物。
第七章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一、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研究中
促智药研究一般使用健康成年的小鼠和大鼠。
除非特定需要,一般不选用幼鼠或老年鼠。
镇静催眠药研究一般选用健康成年小鼠,便于分组实验。
镇痛药研究均需在整体动物上进行,常用成年小鼠、大鼠、兔,必要时也可用豚鼠、犬等。
一般雌雄兼用,但在热板法或是跖刺激法试验中,不用雄性动物,因为雄性动物的阴囊部位对热敏感。
解热药研究首选家兔,因为家兔对热原质极为敏感。
此外,也可用大鼠进行试验。
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研究
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可选用犬、猫、家兔、大鼠和小鼠。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可用豚鼠,因小鼠不便操作不宜选用。
降压药物研究一般选用犬、猫或大鼠,大鼠是肾血管型高血压良好的模型动物。
降压药研究,不宜使用家兔,因家兔外周循环对外界环境刺激极敏感,血压变化大。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研究常用犬、猫、豚鼠、也可用家兔,一般不宜用大鼠。
调血脂药物研究一般选用大鼠、家兔,尤其是遗传性高脂血症WUHL兔是良好的模型动物。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一般可选用家兔、鹌鹑。
这两种动物对高脂日粮诱发脂代谢紊乱极为敏感,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形成。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一般选用家兔和大鼠,个别试验选用小鼠。
为避免动物发情周期影响,宜用雄性动物。
抗凝血药物研究常用大鼠和家兔,也可用小鼠、豚鼠或沙鼠等,也以雄性动物为宜。
在研究药物对心脏的作用时,可选择青蛙和蟾蜍,因为它们的心脏在离体情况下仍有节律地搏动很久。
三、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研究
镇咳药筛选的首选动物是豚鼠,因为豚鼠对化学刺激或机械刺激都很敏感,刺激后能诱发咳嗽,刺激其喉上神经亦能引起咳嗽。
兔对化学刺激或电刺激不敏感,刺激后发生喷嚏的机会较咳嗽为多,故兔很少用于筛选镇咳药。
小鼠和大鼠给以化学刺激虽能诱发咳嗽,但喷嚏和咳嗽动作很难区别,变异较大,实验可靠性较差。
尽管目前也有人用小鼠初筛镇咳药,但应尽量少用。
支气管扩张药物研究最常用的动物是豚鼠,因其气管平滑肌对致痉剂和药物的反应最敏感。
祛痰药研究一般选用雄性小鼠、兔或猫,用来观察药物对呼吸道分泌的影响。
家兔因气管切开时容易出血,会影响实验结果,不宜采用
四、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研究
胃肠解痉药物研究可用大鼠、豚鼠、家兔、犬等,雌雄均可。
催吐或止吐药一般选用犬、猫、鸽等,而不选用家兔、豚鼠、大鼠,因为这些动物无呕吐反射。
五、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研究
利尿药物或抗利尿药物的研究一般以雄性大鼠或犬为佳,小鼠尿量较少,家兔为草食动物,实验结果都不尽如意。
六、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研究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可选用大鼠、小鼠,雌雄均可。
但做有关代谢试验时,宜选用雄性动物,便于收集尿样。
Hl受体激动药物或阻断药物研究首选动物是豚鼠,其次为大鼠,雌雄各半。
第八章动物实验报告与论文的撰写及注意事项
一、动物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动物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材料
4.实验步骤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和数据的原始记录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加工而成的资料。
原始记录是实验结果的根据,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随时在有页码的记录本上详尽地进行记录,除记录实验过程及其产生的现象和数据外,还应记录实验的日期、时间、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或其他特殊条件)、偶然情况,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更不能撕毁脱页。
在实验完成之后,应对原始记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