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617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docx

电石车间危险源归纳表

危险源名称

净化系统沉降仓放灰口

1、放灰时,除尘灰温度高,易发生操作人员烫伤、烧伤事故。

2、放灰时,将灰仓内积灰放空,易导致空气进入灰仓发生灰仓爆炸事故,损坏设备,危及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3、放灰时,周围粉尘四溢,并有一定量CO泄露,操作人员吸入易导致身体健康损害和CO中毒。

编号

1、放灰时,穿戴齐全劳保用品,严禁穿化纤材质衣物。

2、放灰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将灰仓内积灰放空,至少保留三分之一料位高度。

严防空气倒灌入灰仓导致灰仓爆炸事故发生。

3、放灰时,佩戴好3M口罩,尽量少在防灰口停留,防止CO中毒和粉尘危害。

可能发生烫伤、烧伤、CO中毒以及灰仓爆炸事故。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净化系统

1、净化系统严禁烟火,电石炉尾气中含有高达80%左右CO气体,易燃易爆。

2、CO气体为毒性气体,当空气中CO浓度超过150PPm时,工作人员即会身体不适,易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a)煤气浓度低于24PPM,可长时间正常作业;

b)煤气浓度为24—40PPM,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

c)煤气浓度为40—80PPM,作业不得超过30分钟;

d)煤气浓度为80—160PPM,作业不得超过15—20分钟;

e)煤气浓度大于160PPM,必须撤离作业地点。

编号

1、净化系统定为公司一级禁火区域,在此区域范围内动火作业和检修作业必须办理“作业票”并经过公司设备、工艺、安环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2、进入净化系统巡检或做其他工作必须佩戴便携式CO检测仪,当检测仪显示CO气体超标时必须立即撤离并及时上报班组或车间领导进行处理。

严禁私自处理煤气泄漏故障。

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出炉岗位操作

1、使用烧眼器时,如站立地面有积水或操作者手脚潮湿则易发生电击伤人事故。

2、吹氧操作时,若吹氧管内有积水则水被吹入炉眼内有爆炸伤人危险。

3、吹氧操作时,若氧管不通或开气时过快过大则有气管爆裂伤人危险。

4、出炉带钎子时,如配合不当或钎子正后方站人,则有扭伤、烫伤、钎子退出是捅伤人危险。

5、用泥球堵炉眼时,如泥球过湿或操作人员用力过猛则有电石爆炸飞溅伤人危险。

6、氧气瓶摆放位置距炉眼高温区域小于10米,则有被高温烘烤爆炸危险。

7、开闭氧气瓶时,如用带油污手套操作,则有气瓶燃爆危险。

编号

1、烧眼前,检查确保地面无积水,操作人员手脚干燥,烧穿器绝缘良好。

2、吹氧操作前,检查吹氧管通畅无积水,操作时开关氧气瓶遵循“慢开急关”原则。

3、出炉带钎子时,确保钎子正后方无人站立,操作人员喊口号步调统一操作。

4、用泥球堵眼时,泥球经过烘烤湿度适宜,操作人员佩戴防火面罩,严禁大力猛推。

5、氧气瓶摆放必须确保距离炉眼高温区域至少10米以上。

6、开闭氧气瓶,不准带手套操作,手上不准有油污。

电击、电石爆炸、氧气瓶燃爆、钎子伤人、烫伤、烧伤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出炉拉锅操作

1、出炉时炉眼及小车轨道周围地面不得有积水,否则一旦电石流落地面易发生爆炸伤人事故。

2、小车钢丝绳若有不符合和要求接头或被高温烧烤强度降低受损部位,则在出炉拉锅时易发生钢丝绳拽断飞甩伤人事故。

3、小车车轮若有螺杆缺失连接不牢固或转动不灵活现象,出炉拉锅时易发生小车出轨砸人或导致锅内电石喷出伤人事故。

4、小车之间连接销若未插接到位或被磨损强度降低,则出炉拉锅时易发生脱节现象,导致电石流地事故。

编号

1、出炉前检查清扫炉眼及小车轨道周围地面,确保无积水。

2、出炉前检查卷扬机钢丝绳,确保接头符合要求,有没有被高温烧烤变色和磨损断股部位。

一经发现及时处理或更换。

3、出炉前检查小车车轮有没有螺杆缺失连接不牢固或转动不灵活现象,有没有连接插销未插接到位现象,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4、出炉拉锅作业时,严禁任何人从正在拉锅钢丝绳上跨越。

操作人员远离满载电石正在运行小车。

5、一旦发生小车脱轨落道事故,严禁野蛮拉车等处理方式,必须立即堵眼,等电石锅中电石冷却后方可安全处理。

小车砸挤伤人,钢丝绳飞甩伤人,电石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天车换电石锅操作

1、天车吊换电石锅时,若天车工与换锅工配合指挥信号不明确,则可能发生换锅工被卡子夹伤手指危险。

2、天车工若在没有卡牢电石锅情况下贸然提升,则有可能造成电石锅滑脱,导致满锅电石飞溅喷出伤人或电石锅坠落伤人恶性事故。

3、天车工在吊运电石锅过程中若不按操作规程响铃警示,或不遵循“低空稳妥”吊运原则,有可能因周围地面工作人员大意而从吊运物底下穿越引发严重事故。

4、天车工在起吊锅中冷却电石时,若没有遵循冷却时间规定,则可能导致起吊电石在空中碎裂爆燃,导致周围地面工作人员被烧伤、砸伤恶性事故。

编号

1、完善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天车工与换锅工指挥手势,天车工必须听从换锅工指挥。

2、天车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换锅工每班接班时应对吊运卡子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卡子完整可用。

3、在吊运电石锅或电石过程中,天车工必须响铃警示,地面工作人员应远离吊物至少5米远,严禁从吊物下穿越。

4、吊运冷却电石,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冷却时间进行,严禁为赶工作进度提前吊运,严防炸坨事故发生。

卡子夹伤、电石锅砸伤、电石锅内电石飞溅喷出烧伤、电石坨炸坨伤人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密闭电石炉二楼炉面

1、密闭电石炉因炉料水分大、炉料粉末多、炉料氧化镁超标、炉内漏水等多种因素时常发生大塌料、喷火、爆炸等事故,若此时人在炉面停留则会导致被高温炉气、熔融炉料烧伤恶性事故。

2、带电测电极长度作业时,如操作人员脚下有积水或手脚潮湿,则易发生电击伤人事故。

3、电炉正常生产,巡视工进行水路和设备巡查时,若距离炉体过近或在炉面停留时间过长则可能被意外塌料喷出炉气烧伤。

编号

1、严格控制炉料指标,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大塌料、喷炉等事故发生。

2、加强水路温度检测仪表和氢氧分析仪表维护和校验,确保仪表显示准确无误指导安全生产,氢气含量超标必须停炉进行检查,严防炉内漏水爆炸事故发生。

3、规范测电极长度作业规程,作业前确保操作地面无积水,操作人员手脚干燥,防止电击伤人事故。

4、巡视工巡检作业时,必须与炉体保持安全距离,时刻提高警惕,巡检工作在认真负责前提下尽量缩短工作时间,不在炉面多逗留。

高温炉气烧伤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密闭电石炉四层接筒平台

1、在进行焊接电极筒作业时,若同时触碰两相电极,则发生电击伤人事故。

2、在料仓周围作业时,若料仓料位被放空未能及时补料,则会发生CO气体自料仓溢出使人中毒或者是料仓爆炸伤人事故。

3、在焊接电极筒时,如有漏焊或焊缝打磨不光滑现象,则电极筒进入炉内后可能发生漏糊或电极刺火等设备事故。

4、接筒平台上绝缘橡胶板若铺垫不齐全,或受磨破损,则操作人员站立其上有被电击伤危险。

5、电极筒密封装置若有缺损,则有异物落入把持器内导致电极刺火事故。

编号

1、在接筒平台上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同时触碰两相电极。

2、在进行作业前,必须首先检查确认各料仓料位情况,及时对缺料料仓补料防止煤气中毒或料仓爆炸伤人事故。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CO检测仪,一旦报警及时撤离。

3、焊接电极筒必须严格执行完工验收工序,确保电极筒焊接质量。

4、接筒平台上铺垫绝缘橡胶板因齐全无缺损,每班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及时更换。

5、电极筒密封装置要每班检查,若有缺损及时处理,防止因密封不严导致炉气上溢或异物下落进入把持器内。

电极伤人、煤气中毒、

料仓爆炸、电极刺火

警示标志

危险源名称

密闭电石炉电极压放平台

1、如果炉压过大,则在此区域工作有CO中毒危险。

2、如果液压系统泄漏,积油不及时处理,则当焊接电极筒时飞溅下落火花或电石炉大塌料高温炉气上喷时,有着火烧毁设备危险。

3、在此区域巡检或做其他工作时,如果同时触碰两相电极筒,则有触电伤亡危险。

4、电极加紧装置运行不正常时,则有撕破电极筒或电极压放不正常导致电极事故从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危险。

编号

1、到此区域工作,操作人员必须佩戴CO检测仪,一旦CO浓度超标应及时撤离,并立即上报当班生产主管。

2、每班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发现漏油及时处理,严禁设备地面有积油现象。

3、在此区域工作时严禁同时触碰两相电极,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每班定期巡检电极压放系统,发现电极压放量不正常,必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CO中毒、触电伤人、电极事故、漏油起火

警示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