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1897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docx

教师招聘资料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q-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美国心里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不遵循(  )。

A.超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2.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检查和规定是(  )。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4.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5.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  )。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7.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B.课外校外活动

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管理工作

8.下列不属德育原则的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9.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10.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1.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12.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小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品德态度的形成过程包括(  )。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5.九年级一女生把一男生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该男生休学。

请问该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什么原则?

(  )

A.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__________为目标,以__________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__________和学校教育。

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__________。

5.教师应以__________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6.美国学者博比特确定了现代课程领域的范围和研究取向,提出了研究课程的__________。

7.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

8.班级授课制在__________(时期)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

10.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

一是“__________”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______”的领导方式。

“__________”的领导方式是目前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标准不无关系。

11.__________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1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要以__________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13.对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在评价实施中注重诊断性评价和__________。

14.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15.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熬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3.普通中学的德育有哪些要求?

4.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5.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6.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在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

2.论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要遵循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阶段。

2.B[解析]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即是培养具有哪些素质的何种人。

3.B[解析]教师能力素质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4.B[解析]拓展型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

5.B[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C[解析]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它主要适用于那些反映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的调查。

7.C[解析]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

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班主任工作等,其中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8.D[解析]主要的德育原则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德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而直观性原则是中学教学原则之一,不属于德育原则。

9.C[解析]班级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

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0.B[解析]健全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班主任长期辛勤培育的结果。

注意对学生培养集体观念、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使他们认识到自己都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整个班集体。

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班风。

11.C[解析]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万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

12.D[解析]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

所以,区分度又叫鉴别力。

 

13.A[解析]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的研究,品德的形成和改变经历

14.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为学生所接受的新的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品挚发展的内部矛盾。

因此,必须深入具体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产生与积极转化,并为此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

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磐主要放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产生与积极转化上。

15.B[解析]该班主任在处理这件事时没有尊重班上学生,没有顾及学生自尊心,严重违背了德育过程中的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二、填空题

1.升学基础科学知识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环境 

4.培养目标

5.课程标准 

6.活动分析法

7.发展智力

8.19世纪中叶

9.个体社会化社会规范个体化 

10.教学中心集体中心教学中心

11.道德行为 

12.学习基础知识

13.形成性评价

14.教学实践

15.教学价值取向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参考答案]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3.[参考答案]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5)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4.[参考答案]

教育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人作为教育的对象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3)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