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130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宁波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22日在余姚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余姚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永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工作情况和“十五”发展回顾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目标,积极谋划“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八八战略”和宁波市“六大联动”战略,在中共余姚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创新发展思路,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合力抗击灾害疫情,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05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2亿元,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80美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37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9.58亿元,分别增长28.8%和30.6%;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9亿元,增长19.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05亿元,增长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61元,分别增长17.7%和10.3%;年末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331.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1.06亿元。

与此同时,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四件实事项目全面启动、进展顺利。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4.7%。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2万亩,粮食总产量19.55万吨。

农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26只、宁波市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7只。

农业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83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8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值55亿元,其中出口7000万美元。

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技术和农机服务切实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5家。

切实加强山塘水库除险保安工作,三类河道疏浚和山区主要溪道三清任务顺利完成。

认真做好防台抗台、森林防火和以禽流感为重点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同时,土地整理、造田造地、标准农田建设、优质园地改造以及海涂围垦取得新成效,新增耕地8227亩,新建标准农田2.2万亩,新围涂7000亩。

工业结构加快转型。

预计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4.6%,实现工业总产值1009亿元,增长20%。

产业集聚稳步推进,全市工业园区及功能区实现工业产值49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6%。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7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90家、超10亿元企业5家,新增整机和最终产品生产企业113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85.01亿元、利税33亿元,分别增长24.1%和11%。

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实现工业技改投入70亿元,实施宁波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44个,其中引进的溅射靶材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使我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半导体工业用高纯度溅射靶材生产基地;新增宁波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

品牌创建取得突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工业名牌产品13只、商标21件,“帅康”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燎原室外灯具等4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品牌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8.4%。

要素制约得到缓解,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新组建5家民营担保公司。

与此同时,大力激励创业创新,设立经济发展功臣奖和科技创新成就奖,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

三产发展成效明显。

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20%,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2%。

城区商贸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华联商厦入围中国服务业500强,并荣获“中国商业名牌”称号,阳明商城投入使用,天一商城建设进展顺利,必胜客、麦当劳等一批国外著名品牌连锁企业成功落户。

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1890”社区服务中心延伸到除四明山以外原区所在地各镇,被评为全国家庭服务业先进社区服务中心。

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工程积极推进,新建大卖场和连锁超市15家、连锁便利店47家、农村生活和农资消费放心店327家。

塑料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部分展馆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全年实现市场成交额210亿元;网上交易市场稳步发展,成交额达到118亿元。

第七届中国塑料博览会及首届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塑博会被商务部评为中国100家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会展之一。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四明山旅游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天下玉苑和丹山赤水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杨梅节、四明山旅游节等活动蓬勃开展,全年接待游客22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元,分别增长41%和38.8%。

同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代理等服务业加快发展,“企业信用”建设不断推进,商贸统计日趋规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加强。

二、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取向,改革开放再创新业绩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开展撤村建居、集体资产分类处置、土地承包权股份化等试点。

全面启动泗门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

圆满完成市农村信用社和盐业公司改制以及二轻工业总公司、模具城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做好原改制企事业单位后续工作。

积极试行城镇企业职工门诊医疗统筹。

有序推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引资质量明显提高。

合同利用外资6.6亿美元,实到外资3.3亿美元,分别增长9.1%和15.8%;新批外资项目117个,其中高新技术项目18个,三产项目10个,增资扩股项目63个。

多元引资格局逐步形成,成功举办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论坛,舜宇集团首次引进境外风险投资基金,捷丰家居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同时,内资引进取得新业绩,实际利用内资33.17亿元,增长8.7%。

外贸结构日趋优化。

实现进出口总额27.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21.6亿美元,分别增长31.2%和30.6%;加工贸易额达到5亿美元,占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富达等3家企业被列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企业。

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工作有效开展,预测预警机制初步建立,企业联合组建的宁波华东电器检测中心运作良好。

“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

接轨大上海步伐加快,与珠三角、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交流协作进一步加强。

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批境外企业14家,累计达到76家,其中有2家企业在境外从事矿产开采业务,成为我市外经工作新亮点。

三、以推进协调发展为目标,社会事业再获新进步

科教文卫事业进一步发展。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新增企业研发机构12家,教育部华东直属高校研究生创业(余姚)基地签约挂牌,名邦科技园全面启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专利授权852件。

搭建科普新平台,成功举办省内县(市、区)第一个学术年会。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引进副高以上高级人才54人,落实人才公寓30套105间。

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高中升学率达到92%,普高与职高招生比例为48∶5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

努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切实加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姚江文化丛书》编纂正式启动,姚剧《母亲》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音乐奖;深入开展城乡文体活动,第六届“舜江之夏”艺术博览月和第十个全民健身月成功举办,梁弄镇被授予省内首个“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弘扬,王阳明故居修缮工程全面实施。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计划免疫、残疾预防、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宁波初审,泗门镇被评为国家卫生镇。

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项目通过中期评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来姚务工人员计生工作不断加强。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着力抓好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2万个,培训城乡劳动力3.4万人次,共有7.2万名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为2.7%。

切实增强社会保障功能,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6万名,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2万名,累计分别达到16.5万名和7.4万名,顺利通过省经济发达县(市)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工作评估验收。

初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有1.9万人次得到合作医疗补助和救助,新一轮参保率达到90.2%。

继续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基本实现集中供养。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其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去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办复率达100%。

深入推进村(社)务公开,扎实抓好第七届村委会直选工作。

大力推进“平安余姚”建设,全面完成“四五”普法教育;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积极落实《信访条例》,制订出台《信访复查(核)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市领导下访、包案制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和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等活动,全年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不断健全应急机制,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开展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泗门镇及其小路下村、谢家路村分别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村。

四、以集聚城市功能为核心,城乡建设再谱新篇章

规划工作切实加强。

进一步深化现代城市规划理念,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日益增强。

《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式启动,《城区中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余姚市电网发展规划》等一批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相继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修编全部完毕,村庄整治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同时,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规划的严肃性得到有效维护。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完成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38.62亿元,增长51%。

甬余公路余姚段、阳明东路(中山路至城东路段)、北滨江路、南雷路、西石山北路及公铁立交、富巷路公铁立交等改造或新建项目全面竣工。

全市县道以上公路已全部硬化,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宁波市下达三年目标任务。

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城区四闸东移及船闸工程、杭甬高速公路至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一期工程、329国道余慈复线工程等进展顺利。

杭甬高速公路和杭甬运河余姚段拓宽、运河东港区码头等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

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等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城区建设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违法违章建筑、无证摊点、马路市场等得到有效整治。

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姚江全线恢复三类水质。

生态绿化建设成果丰硕,我市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马渚镇和梁弄镇被评为省生态镇,新增宁波市级园林村6个、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1%和9.3平方米。

村庄整治改造和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又有34个整治村和5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通过验收,累计分别达到61个和10个。

山区人口“内聚外迁”工程稳步推进,有26个山区自然村实现整体迁移,141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顺利搬迁。

五、以“阳光工程”为抓手,政府工作再现新局面

着力打造阳光政府,制订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阳光工程的决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和《关于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

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创办《相约·沟通》电视专题栏目,全面完成电子政务网接入安装工作,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日益健全。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市长学法和集体学习制度,出台《余姚市贯彻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加快行政许可法实施的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实行行政许可主体、行政处罚主体确认制度;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加强行政层级监督。

继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发展计划局、文体局、药监局、地税局等部门的机构撤并、职能和管理体制调整工作。

切实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等招投标管理规定,在宁波市县市、区 中率先建立了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的招投标分中心,规范有序的招投标体系基本形成。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抑制。

同时,积极做好征兵、安置、优抚和双拥等工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被省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城市”。

顺利实施老城区四个街道更名工作。

审计、统计、档案、史志、保密、外事、侨务、台务、民族宗教、气象、接待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各位代表,200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顾“十五”发展历程,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第十个五年计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97%和98%,年均增长14.5%和14.6%(按现行价计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年均增长3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2000年均为第25位分别上升到2004年的第20位和第11位。

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的五年。

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12.6∶58.6∶28.8调整为7.9∶57.9∶34.2。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7.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宁波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商标分别增加了27只和69件。

累计建成万亩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总面积达到14.7万亩。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五年。

农村改革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心镇改革取得新进展。

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行政审批和招投标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现代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开放型经济发展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进出口总额和自营出口额年均分别增长48%和48.9%,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1.3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6倍。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55项,专利授权3151项,每万名人口人才数由540名增加到1040名。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初中升高中比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了13和17个百分点。

“东海明珠”工程全面达标,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日益加强。

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21‰降低到-0.55‰。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

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城镇功能日益完善,村庄整治、内聚外迁和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交通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公共绿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初步形成。

全市城镇化水平由35%提高到5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增加了10.8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4.2平方米。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07%和58%,年均增长15.7%和9.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各达41.63平方米和54.92平方米,增加了21.35平方米和10.02平方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44%和41%下降到31.2%和37%。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我们面对资源要素制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非典、禽流感、强台风等挑战,依然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实属来之不易。

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劳动、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通力合作、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公安政法干警、驻姚部队、武警官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为余姚发展作出贡献的创业者、投资者、建设者,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余姚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给予政府工作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十五”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现象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区域创新体系仍未真正建立,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相当缺乏;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实现经济既快又好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平衡。

城市和农村、平原和山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住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

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面临较大压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低收入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仍然较多,社会管理难度日趋增大。

同时,政府自身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抓工作落实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述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余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日益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这些都将为我们吸纳国际先进要素、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各项制度将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全面升级,农村人口将加速向城镇集聚,东部率先发展,中西部加快崛起,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从我市看,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使余姚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所有这些带来的新机遇,为我市在新一轮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深刻意识到,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将给我们带来严峻考验,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将更为明显,各类社会矛盾的增多给我们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全市上下特别是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居安思危、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切实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

今后五年,是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制定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十一五”时期余姚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现代和谐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外向强市、商贸活市”战略,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平安余姚”,力争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和宁波市前列。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到2010年,全市经济和社会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经济更具实力、文化更富特色、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趋和谐、人民生活更为殷实、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和谐宜居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5亿元,年均递增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0亿元,年均递增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4%,累计达到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递增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年均递增15%,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5∶55∶40。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置市场化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济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进出口总额和自营出口额分别达到55亿美元和50亿美元,年均递增15%和18%,实到外资累计达到18亿美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区域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城乡教育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科研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每万名人口人才数达到1830名,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中心城区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和中心村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平安余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劳动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

2006年的主要目标及重点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对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330亿元,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24.1亿元,分别增长24%和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与此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今年力争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在继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从今年秋季开始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收学杂费;2、改善山区、半山区9个乡镇(街道)4万农民的饮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