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390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ocx

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013-2014学年度政治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漫画《不偏不倚,大步流星》告诉我们

A.权利和义务是谋生的手段

B.权利必须在前,义务理应靠后

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2、对漫画《厚此薄彼》中人物的做法,你的认识是

A.正确的,他充分享有了权利

B.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C.正确的,充分享有权利才能更好履行义务

D.错误的,他应该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3、八年级学生小杨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逃学。

老师批评他,他却说:

“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别人管不着。

”小杨的言行

①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②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认为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④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这是由公民权利和义务的

      决定的。

A.真实性

B.广泛性

C.一致性

D.强制性

5、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②义务具有强制性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图告诉我们(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②公民的一切权利受法律保护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的实施受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刘某生前与妻子吴女士单独居住,平时由儿子照顾生活,其女儿从不过问,甚至刘某生病住院也不来探望。

刘某去世后,法院按照吴女士的要求,判决女儿不能继承遗产。

法院的判决告诉我们(   )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B.女儿出嫁后无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C.遗产继承时应注重情义,互谅互让

D.这一判决违背了我国遗产继承的法律原则

8、下列关于右边漫画启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

C.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9、下列能反映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有(  )

①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公民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不得侮辱他人人格 ③公民有通信自由权,但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丁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

B.战士小李在边境执行巡逻任务

C.刘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D.张老师写信向市工商局反映校园周边小商贩的不法行为

11、“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马克思的这段名言表明                    (   )

①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应履行自己的责任 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逃避、推卸自己的责任 ③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有社会责任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在税收问题上,我们中学生应  (    )

①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②加强税法宣传③参与税法制定④参与税收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自习课上,王飞要背育语文课文,他希望周围的环境安静,于是他用手指把耳朵堵上,张开口大声背诵起来。

王飞的做法(  )

A.是不正确的,自己希望周围的环境安静,也应给他人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B.是正确的,是热爱学习的表现,是他人学习的榜样

C.是错误的,他不就应该把自己的耳朵堵上来背诵课课文

D.是正确的,背诵课文就应该像他那样的大声,这样效果更好

14、懂得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

下列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②公民所尽义务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充分

③权利和义务是彼此制约的

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种看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     )

A.公民没有真实的自由和权利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公民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D.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和权利

16、午休时小陈大声朗读课文,同学多次劝阻,他却说:

“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小陈的言行

A.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B.是依法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D.强调了权利与义务的相互联系

17、“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

A.应当享有权利而未享有

B.不应当履行义务而履行

C.不应当享有权利而享有

D.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18、下图中人物的说法(    )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

19、有人说:

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

这种说法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分离的

20、右图中的人物的说法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C.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21、20XX年9月1日,《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正式实施。

但是一位在餐馆吸烟的人说:

“我在这里消费,抽烟是我的权利”,请你劝阻这位烟民,理由是

A.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作为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三、简答题()

22、走进生活,简要回答。

(6分)

(1)图一和图二中的行为人被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图一中的行为人提出劝诫。

(2分)

(2)图二中的行为人应增强哪些意识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

(2分)

23、在我国,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结合下列情境,运用法律有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①小区内,人们在投票选举新一届人大代表;

②学生在上课;

③休息日,游客在公园里赏花;

④适龄青年应征入伍;

⑤成年子女赡养父母;

⑥工人在劳动;

⑦夫妻双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1)上述情境体现了公民享有的哪些权利?

履行什么义务?

(4分)

(2)上述情境中哪些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2分)

24、材料一:

我国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公民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材料二:

一中学生张某受到李某的非法侵害,本应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此事,但他却纠集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张某因“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一受聘于某外国商社的高级工程师,在外商提出为其子担保出国留学的诱惑下,主动为外商提供我国的机密信息资料,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4分)

25、对话分析(3分)

你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系怎样?

26、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对吗?

为什么?

(4分)

(2)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认识图中的这对关系?

(6分)

27、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们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可以自由浏览信息,

自由发表观点,自由交流思想。

但是,网络世界同样没有绝对的自由,在网上传播谣言、散布虚

假信息、制作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传播他人隐私等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

法权益的行为,同样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

阅读以上材料联系教材回答问题。

(1)请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看待网络上的言论自由?

(4分)

(2)“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与网友聊天要多个心眼,不要随便透露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请你就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谈谈你的看法。

(2分)

28、材料一:

小明学习了八年级《思想品德》“民族情民族魂”后,对“思诚者,人

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有了更深的理解。

材料二:

微博作为一个新的交流互动平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微博的“客”流量不断呈爆炸式增长,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人们利用它及时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展现自己。

近年来,一些人利用微博“炫富拼爹”,引来网友强势围观和声讨,有些网友对这些人进行人肉搜索,并公开他们的真实身份、家庭地址、社会关系等信息。

(1)结合材料一,请从个人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分)

(2)小明认为,网络是个自由的空间,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而网友的做法无可非议。

请结合“权利和义务及其关系”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探究题()

29、释疑解惑 关注生活(16分)

潍坊某校九年级二班课题组以“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为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

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请你参与其中:

【倾听声音】调查组针对学生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了解了下列一些声音:

武打、动漫、言情、恐怖小说很刺激,容易着迷;读书没计划,没恒心,随大流;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没时间读书。

(1)针对上述声音,请你为青少年的阅读指点迷津。

(4分)

【解惑引领】调查组通过搜集信息发现:

虽然读书的人少了,但上网的人多了。

部分青少年认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想说就说,甚至可以制造和传播谣言。

(2)针对上述观点,请对这部分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

(4分)

【雅安加油】地震无情人有情,调查组非常关注雅安地震的最新资讯。

同学们了解到:

四川芦山牵动了亿万人的心,4月20日四川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后,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心系灾区。

尽管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让人倍感温暖。

(3)假如你有机会与灾区的同龄人对话,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4分)

【正能量】调查组发现:

“正能量”绝对是20XX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

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

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

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

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

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

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

(“正能量”引申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

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4分)

30、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刚与老家同学通信的三个片段,叙说了几件令他感到幸福的事情。

片段一:

爸爸妈妈从江西农村老家来温州打工好几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