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350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docx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总11页)

口内名词解释总结

1>Dentalplaque:

牙菌斑,一种细菌性生物膜,是基质包裹的相互粘附或粘附与牙面,牙间的修复体。

表面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细菌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依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龈上菌斑与龋病关系密切,龈下菌斑与牙周病关系密切。

在条件合适时,细菌的代谢产物可造成牙体硬组织的破坏。

2>Acutecaries:

此种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病变进行较快,数月内即可形成龋洞;洞内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器剔除,因此又称作湿性龋。

由于病变进展快,髓腔内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修复性牙本质很少,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牙髓感染。

3>Chroniccaries:

慢性龋,一般龋病都属于此型,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病变组织干硬,又称干性龋。

4>Arrestedcaries:

静止龋,龋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病不在继续进行,但损害仍保持原状,这种特殊的龋损害叫做静止龋。

1>Secondarycaries:

继发龋, 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或存在微渗漏,或原有的病变组织未除净就进行充填,这些都可能形成致病条件,再发生龋病,称继发龋。

2>Cavity:

窝洞,指采用牙体外科手术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洞形,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容纳和支持充填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的目的。

3>Resistanceform:

:

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其涉及到充填体和牙体组织两方面,与充填体承受咬合力后应力的分布有关。

4>Retentionform:

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窝洞的固位形必须具有三维的固位作用方能保持充填体的稳固。

5>Lateralretention:

侧壁固位,

在口腔修复学中,侧壁固位是各类洞形最基本的固位形。

它要求窝洞有足够深度,呈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

相互平行,与洞底垂直,并具一定深度的侧壁,借助于洞壁和充填体的摩擦力而产生固位作用,防止充填体沿洞底向侧方移位。

如果洞底呈圆弧形,当充填体一侧受力时,充填体会出现翘动、脱落。

6>Undercut:

倒凹固位,倒凹(undercut)是一种机械固位,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潜入小凹,有时也可沿线角作固位沟。

充填体突入倒凹或固位沟内,形成洞底略大于洞口的形态,从而防止充填体与洞底呈垂直方向的脱位。

7>Dovetail:

鸠尾固位:

是用于复面洞的一种固位形。

如后牙邻(牙合)面洞在(牙合)面作鸠尾,前牙邻舌洞在舌面作鸠尾。

此种固位形的外形似斑鸠的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借助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从水平方向脱落。

  鸠尾的制备须遵循以下原则:

鸠尾大小与邻面缺损大小相适应;鸠尾要有一定深度,特别在峡部,以获得足够抗力;制备鸠尾应顺滁面的窝沟扩展,避开牙尖、嵴和髓角;鸠尾峡的宽度一般在后牙为所在颊舌尖间距的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1/3~1/2;鸠尾峡的位置应在轴髓线角的内侧。

8>Enameloplasty:

釉质成形术,指釉质表面的再成形。

用火焰状金刚砂针磨去浅的沟裂(沟裂的深度小于釉质厚度的1/4-1/3)或将未完成融合的釉质磨圆钝,形成一光滑、蝶形的表面,以利于清洁。

磨去部分应小于釉质厚度的1/3。

9>indirectpulpcapping,IPC:

间接盖髓术,用具有消炎和促进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的盖髓制剂覆盖于洞底,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从而保存全部生活牙髓的方法。

10>microdontia/macrodontia:

牙的大小若与骨骼和面部的比例失去协调,就有过大或过小之感。

个别牙若偏离了解剖上正常值的范围,且与牙列中其他牙明显不相称时,叫做过大牙或过小牙。

11>fusedteeth:

融合牙,有两个正常牙胚融合而成。

在牙发育期,可以是完全融合,也可是不完全融合。

引起融合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压力所致。

若这种压力发生在两牙钙化之前,则牙冠部融合,若发生在牙冠发育完成之后,则形成根融合为一,而冠分为二的牙,牙本质总是相连的。

12>geminatedteeth:

双生牙(geminatedtooth)是牙胚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内陷将牙胚分开而形成的畸形牙,表现为牙冠的完全或不完全分开,但自一个共同牙根和根管。

双生牙是由一个牙胚发育而来,牙曲数目不少。

乳牙列和恒牙列均可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双生乳牙常伴有其继承恒牙的先天缺失。

双生牙与融合牙,尤其是与牙列中正常牙和额外牙之间形成的融合牙难以区分,故有的分类已取消双生牙。

双生牙引起功能障碍时可作根管治辽并切除非功能牙

13>concrescenceofteeth:

结合牙。

为两个呀的牙根发育完全以后发生粘结的牙,在这种情况下,牙借助增生的牙骨质连接在一起。

14>abnormalcentralcusp:

畸形中央尖。

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以第二前磨牙最多见,偶见于上颌前磨牙,常为对称性,一般位于牙合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故称中央尖。

在颌面颊舌尖中间突出一圆锥状尖锐的额外尖,其内有牙髓伸入,很易折断而继发牙髓和根尖周病。

15>densinvaginatus:

牙内陷,为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牙萌出后,牙面可出现一囊状深陷的窝洞。

常见于上颌侧切牙,偶见上颌中切牙或尖牙,根据牙内陷深浅程度和形态变异,临床上可分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和牙中牙

16>bruxism:

磨牙症,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白昼也有无意识的磨牙习惯者。

是咀嚼系统的一种功能异常运动。

上下颌牙接触时间长,用力大,对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组织均可引起损害。

17>abrasion:

磨损,单纯机械磨擦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

若磨损是在正常咀嚼过程中造成的,这种生理磨损称为咀嚼磨损。

其他不是由正常咀嚼所造成的牙磨损,为病理现象,称非咀嚼磨损。

18>wedge-shapeddefect: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因而得名。

19>erosion:

酸蚀症(erosion)是牙齿受酸侵蚀,硬组织发生进行性丧失的一种疾病。

20世纪,酸蚀症主要是指长期与酸雾或酸酐接触的工作人员的一种职业病。

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这种职业病明显减少。

近十几年来,饮食习惯导致的酸蚀症上升,由饮食酸引起的青少年患病率增高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0>crackedtooth: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

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

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

发生于上颌磨牙最多,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前磨牙。

21>verticalrootfracture:

牙根纵裂,是指发生在牙根的纵裂,未波及牙冠者,由于肉眼不易发现,诊断比较困难。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22>dentinehypersensitivity

:

牙本质过敏症,牙齿感觉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或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磨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

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23>acutepulpitis:

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是指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其感染源主要来自深龋,牙髓的感染也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的逆行感染,临床主要特征是剧烈疼痛,一般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疼痛不能定位,后期可发展为牙髓坏疽,治疗主要为牙齿根管治疗.

24>retrogradepulpitis:

逆行性牙髓炎,由于牙周炎症引起的牙髓组织感染,常见病。

牙周组织的破坏如牙周膜、牙槽骨严重吸收时的炎症,可以引起牙根尖的感染,通过根管引起牙髓组织发炎。

症状与一般牙髓炎的症状基本相同,如遇到冷、热水疼痛,白天和夜间的自发痛等。

不同的是,一般牙髓炎是由于牙齿龋坏而引起的,牙齿上有龋洞?

逆行性牙髓炎的牙齿没有龋坏,主要是牙齿周围的组织发炎而引起,可以发现牙周组织内有脓,牙龈可以发炎红肿。

25>acuteapicalabscess,AAA:

急性牙槽脓肿,多由牙源性浆液性炎症发展而来,脓肿最初只限于根尖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

炎症细胞的浸润主要在根尖附近的牙槽骨中。

若炎症继续扩散,感染可由牙槽骨的骨髓腔扩散到牙槽骨的骨外板,并通到骨密质上的营养孔而达到骨膜下。

脓液可聚集在骨膜下,后穿透骨膜达牙龈粘膜下。

26>pulpcapping:

盖髓术(pulpcapping):

是一种保存活髓的方法,即用具有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制剂覆盖在近髓的牙本质上或已穿露的牙髓创面上,覆盖能使牙髓组织恢复的制剂,以保护牙髓,使其病变消除,分为直接盖髓术和间接盖髓术。

27>pulpotomy:

牙髓切断术是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方法。

根据所用盖髓剂的不同,牙髓切断术主要分为两种:

①氢氧化钙牙髓切断术,使断端愈合,保持健康的活髓;②甲醛甲酚牙髓切断术,固定断端下方的牙髓组织。

甲醛甲酚牙髓切断术多用于乳牙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