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08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井施工方案.docx

提升井施工方案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废物处置场工程

一期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

浙江二建古雷港工业废物处置场工程项目部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单位: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日期:

二O一二年月日

 

一、施工条件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废物处置场一期工程(渗滤液提升井及地下水提升井)

BT业主:

漳州市古雷环卫发展有限公司

BT投资建设单位:

城建院(漳州)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福建漳州市漳浦县沙西镇蓬山村

本工程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废物处置场一期工程中的渗滤液提升井及地下水提升井工程,提升井分为收集填埋库区10-1、10—2以及10-3区的渗沥液提升井,以及收集整个填埋库区地下水的提升井.渗沥液提升井的井顶标高为35。

20m,其中10-1与10-2提升井井底标高为23.90m,10—3

(1)提升井井底标高为22.6m,10—3

(2)提升井井底标高为21.9m;地下水提升井的井顶标高为35.2m,井底标高为19。

3m。

渗沥液提升井的外径为2.6m,井壁厚300mm;地下水提升井的外径为3。

6m,壁厚300mm。

本工程由城建院(漳州)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福建省漳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勘查,福建越众日盛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浙江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2、地质水文情况

2。

1、本工程位于樟浦县沙西镇蓬山村西南侧岩内,地貌基本属冲积一级或冲积二级阶地地区,局部属残坡积台地.区内主要为砂丘地带,部分为农作耕地。

2。

2、本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21℃,全年最热为6、7、8三个月,月平均气温28℃,最冷为12、1、2三个月,月平均气温12℃.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1200mm之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季风较明显,冬季多为东北风,夏季则为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5.4m/s,主导风向的风速较大,东北风的年平均风速均在7.0m/s以上。

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达328天。

根据东山气象台(地理坐标117°30′E,23°47′N)1954~1980年观测资料统计,本地区的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2.2。

2。

1气温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6。

6°C(1956年8月1日)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3.8°C(1957年2月12日)

多年平均气温20。

8°C

月平均最高气温27.3°C(8月份)

月平均最低气温12.8°C(2月份)

2.2。

2.2降水

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1%,而11月至翌年2月降水较少,仅占年降水量的9%。

累年平均降水量1071.2mm

累年最大降水量1583。

7mm(1961年)

累年最小降水量674。

2mm(1962年)

累年最大月降水量458.2mm

累年最大日降水量229.5mm

降水量≥25mm的降水日数年平均为13.1天。

二、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现场施工图

2、《组合钢模板施工手册》

3、图集02S515—26页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5、《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给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41)

8、《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

9、《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工程》(TJ302——74)

三、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包括结构强度,整体稳定及抗渗防漏等,且砼表面不允许出现任何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由于渗沥液处理构筑物的特殊性,要求同一个施工断面砼必须连续浇筑,浇筑过程中不允许产生冷缝,这就要求在砼施工中建立一个连续作业的保障体系,包括砼供应、人员配备、机械设备等组织.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

1.根据验收标准,对进场的钢筋原材、模板进行严格检查验收;钢筋由钢筋加工场统一下料加工,运至现场绑扎安装。

钢筋的制作和安装必须符合现行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1)钢筋原材

采购入库钢材应有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并按不同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存放,加工完待安装的钢筋也同样堆放。

每批不大于60T的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如有无裂纹、机械损伤、氧化浮锈、外形尺寸,外观检查合格后钢筋做力学试验。

工地试验室做抽样检查,试验不合格的钢材不得使用。

钢筋工和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加工前应调直,并将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盘条钢筋用卷扬机拉直,≥8mm其他钢筋用调直机调直,调直后的钢筋外观检查应无死弯。

利用冷拉方法矫直时,矫直伸长率:

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大于1%。

(2)钢筋加工

钢筋下料以结构物具体部位为单位,按设计的钢筋数量表,首先核对类型、直径和数量。

然后分别对各种标号的钢筋取样下料试弯,进一步核对其下料长度,并在实施中用模具控制下料尺寸,其下料容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钢筋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成型:

钢筋在常温状态下加工,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遂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弯起处不得有裂纹、鳞落和断裂现象.

各编号钢筋应先在水泥地面或平板上按1:

1的比例放大样。

在平台上按1:

1的比例标明各弯折点.

钢筋成型后应逐一检查,然后分类捆扎、挂牌标识存放.

(3)钢筋的接头及焊接

施焊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水锈和油污,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正或切除.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单面搭接焊缝不小于10d,双面搭接焊缝不小于5d,且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净距小于1.5d或+30mm和45mm(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帮条电弧焊的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

帮条与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4)钢筋的绑扎及安装

加工成形的钢筋运至施工现场,现场进行绑扎,绑扎前应核对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形状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2,绑扎钢筋和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垫块采用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

垫块绑扎的先后顺序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

(5)模板采用钢模,厚钢板面板。

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加固应经过受力检算,加劲肋采用钢管并用拉杆加固。

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整严密。

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均匀支架结构的立面、平面安装牢固,并能抵挡振动时偶然撞击。

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部分安置在可靠的地基上.模板整体拼装时要求错台〈1mm,拼缝<1mm.

模板使用一次要把整修模板作为一道重要工序,凡使用的钢模,每次使用前,模板应认真修理平整,不平要扎平,开焊处要补焊磨光,上紧扣件,方能灌注混凝土.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模板加固情况、调整,以保证外观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4.1.2.核对施工图纸,施工前复测水准点高程,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4.2、机械设备及物质准备

主要设备及机具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砼运输车

10m3

1

2

汽车泵

100m3/h

1

3

吊车

16(25)t

1

4

装载机

斗容大于3m3

1

5

长臂挖掘机

斗容1m3

1

6

钢模板

3

7

发电机

150kw

1

8

振捣棒

2

9

钢筋弯曲机

1

10

钢筋切割机

1

11

电焊机

2

12

全站仪

1

13

水准仪

2

14

脚手架

若干

4.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3.1.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

4.3。

1。

1。

基坑开挖,进行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上提供的控制点,测设出提升井中心位置,并用白灰放出提升井井轮廓线.

4。

3。

1.2。

井壁制作

井壁制作分为四段,2m~5m为第一段,5m~7。

5m为第二段,7。

5m~9m为第三段,9m~11。

1m为第四段(顶板)。

第一段井壁与刃脚交接处和第一段井壁与第二段井壁以及第三段和第四段交接处均设一道钢板止水带,防止各段交接处的水平施工缝渗水。

井壁模板采用钢摸板、φ48*3。

5钢管、扣件、6*8方木和φ12止水对拉螺杆组装而成.对拉螺杆间距为600*600mm,梅花形布置;5*10方木间距为300mm;井内搭设钢管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1。

0m*1.0M左右,立杆底部向上20cm处设扫地杆,每隔1.2m高处设纵横水平杆,扫地杆和纵横水平杆与沉井壁内侧模板之间用顶托顶紧;沿沉井外围搭设脚手架,纵距1。

0m,横距1.5m,步距1。

2m,每道小横杆与沉井壁外侧模板之间也用顶托顶紧,脚手架(每道大横杆)与地面之间用抛杆顶牢,抛杆水平间距为1.0m

井壁钢筋采用人工绑扎,利用沉井内的满堂脚手架和沉井外围的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

井壁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用泵送管进行浇捣,浇捣时注意以下事项:

(1)应将提升井分成若干段同时对称均匀分层浇灌,每层厚30CM,以免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或产生倾斜。

(2)一段内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灌完成。

前一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浇灌后一段.

(3)上下段井壁接缝处凿毛并清洗处理后,再继续浇灌下一段.

4.4、施工注意事项

(1)灌注井筒混凝土时,预埋孔洞、预埋件、预埋钢筋应埋设及时,并保证位置正确、标高的正确

(2)预埋于井壁的钢筋,当井壁拆模后,立即将该钢筋表面灰浆刮去,使该钢筋露出。

(3)井壁外推土、堆载或回填应均匀对称,防止井筒倾斜,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在工地以加强质量管理制度为基础,以确保工程达到优良品质,努力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各工种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工人岗前技术培训”、“隐蔽工程验收”、“工序交接验收”、“质安员值班”、“质量奖罚"和“技术资料整理”等制度;健全层级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材料试验负责人和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人各负其责,以提高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施工员、质安员在场。

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各项规制进行施工。

4、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作业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制度,将工程质量控制在班组的施工过程中。

5、贯彻“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根据工地施工实际情况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提高工程质量。

6、每项分项工程施工完毕,由施工员、质安员会同作业班组长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评定为合格或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六、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生产指标:

无重大伤亡及重伤、交通、机械设备、火灾、爆炸、中毒事故;项目全员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12‰以下.

2、安全生产方针:

以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为载体,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