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04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docx

合淮阜路面施工总结

合淮阜高速公路路面工程01合同段

竣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合淮阜01合同段由新疆新疆兴达公路工程部承建,合阜高速公路工程,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本项目将成改善皖北、中心城市阜阳、淮南、六安的对外交通,加强合肥市周边地区的辐射、加快皖北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为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路线起讫桩号为—K1+083~K24+000,全长25.083公里。

我部于2006年11月15日进场,于2007年11月15日完成沥青路面摊铺,2007年12月29日交工通车。

合同总价为167772250元。

1、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及地形类别:

全封闭、全立交、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

2).设计速度:

120公里/小时;

3).路面宽23.5米(包括硬路肩部分),为双向四车道,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桥梁、涵洞与路基同宽。

4).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一I级。

5).本合同段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8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沥青上面层全宽为2×11.75m,路面结构为:

4cm厚SMA-13型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厚AC-20I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8cm厚AC-25型粗粒式沥青混凝下面层,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石灰土底基层。

匝道路面仍采用三层沥青砼结构。

2、主要工程数量完成情况

主要工程数量为:

4cm厚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50863m2,6c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53619m2,8cm厚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06713m2,38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92880m2,2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9250m2,粘层沥青1261560m2,透层631129m2,封层沥青640279m2,260mm水泥砼面板8880m2。

二、施工组织情况

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通过现场考查,结合工程特点,我们准备投入四个施工中队参与合阜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分别部署在k5+300路线右侧、k12+200路线右侧、占地150亩,项目经理部设在105国道六十里铺镇。

根据工程规模和路线长度,合理确定混合料拌合场地。

拟建两座水泥稳定碎石粒料拌合站,分别建在k5+300路线右侧50m处和K12+200右侧50m。

拌和站各设一台YC1-600型稳定土粒料拌和机,供两台摊铺机,占地60亩,场内道路长300m,宽12m,铺筑15cm厚水稳碎石,料场场地硬化采用15cm厚的水泥砼处理,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沥青拌和站设在K12+200右侧50m,投入一台5000型沥青拌和楼(各含六个沥青储存罐,一个240T成品贮料仓)一座,50T地磅一台,沥青混和料试验室200m2,办公室、会议室、生活用房共600m2(详见施工场地布置图)。

水泥砼拌和站设于阜阳南互通立交K0+500左侧25米处,占地2500m2,设JS500砼搅拌机一台,场内以15cm厚水稳碎石进行硬化处理。

沥青拌和站于2006年12月15日开始建设,2007年2月15日完成调试。

2、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在合同期内向业主交付满意的工程产品,我公司精心选配行政管理、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成立安景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计划科、工程质检科、财务科、物资装备科、行政办公室,并建立一个乙级资质的中心实验室。

 

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物资装备科

财务科

试验室

工程质检科

计划科

项目总工

 

行政办公室科

水泥砼面层及附属工程施工队

沥青砼面层施工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队

 

3、人员设备投入

我公司在本标段投入各类施工人员计680人,其中管理人员51人,技术人员80人,各类机械操作手、高(初)级技术工人和技术熟练工人等549人。

本项目共投入机械设备93台套具体数量。

4、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完成情况

本项目计划工期12个月,进场时间为2006年11月16日,实际开工日期2007年4月9日,施工结束时间2007年11月15日,历时12个月,我部按期完成总体施工任务。

2007年4月9日进行了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2007年9月15日全线底基层施工结束;

2007年4月16日进行了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2007年9月25日全线水稳基层施工结束;

2007年7月12日进行了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2007年9月13日全线沥青下面层施工结束;

2007年7月26日进行了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施工,2007年9月27日全线沥青中面层施工结束;

2007年8月30日,进行了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施工,2007年11月15日全线沥青上面层施工结束。

2007年12月29日交工通车。

三、工程质量情况

1、工程质量自检情况:

项目部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现行部颁施工规范和业主下达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心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积极主动的出主意,想办法,使路基、路面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本工程为复工项目,还剩余不少路基土方、桥涵及附属工程。

共划分为二个单位工程,即路基剩余工程、路面工程;29个分部工程,223个分项工程。

自检223个分项工程,合格为223个,分部29个,合格29个、单位五个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整体评分为98.9分。

工程质量等级优良。

2、质量控制机构和创优规划:

项目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副经理、质检工程师、实验室主任、施工队长组成,制定整个合同段工程质量创优规划、方针、措施。

3、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2)、建立技术复核、验收制度;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4)、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5)、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A.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B.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

6)、计量器具管理:

A.工程质检科和试验室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B.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C.损坏的计量器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D.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核对过的量具。

7)、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四、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

本项目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采用集中厂拌粒料,机械摊铺的方法施工。

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本项目填方或土质挖方路段底基层为20cm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上下层均为19cm。

1)测量放样:

摊铺机摊铺前,在单幅路基或底基层、下基层顶面立模(钢模或木模),每10m设一基准桩,按试验路取得的松铺系数悬挂基准钢丝绳,选用Φ(2~3mm)的钢丝作为基准线,基准线两端用紧绳器同时拉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用弹簧称拉至80kg力(800N),钢丝绳长度以每施工段100~200m为宜。

钢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18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

固定架采用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应打在离铺设宽外30~40cm处,钢钎间距一般5~10米,(直线段不长于10米,曲线段不长于5米),并打好厚度控制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高度,挂好控制线。

内外侧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间。

2)拌合:

我部采用的是“自动计量的强制式粒料拌和机”WDB500型600型各1台,生产能力500t/h,拌和机配5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31.5mm)及杂物。

根据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随时控制好混和料拌和含水量,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在夏季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5点以后,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增加0.5%~1%左右,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增加0.8%~1.5%左右。

3)混和料的运输:

为了节省倒车及摊铺时间,我部采用载重18T以上自卸汽车不少于15辆运输混和料,自卸汽车的数量可根据运距随时增加。

运输车辆每天开工前,检查其完好情况,排除故障,保证在运输过程中车况良好,车上的混和料采用蓬布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4)摊铺机摊铺:

开始摊铺时要先调整熨平板下面的垫木,按摊铺标高增加4~5cm为垫木的总厚,要注意路拱横坡的变化,按设计要求调整垫木横向厚度。

用水准仪控制摊铺机启动时熨平板的标高,垫木厚度调整准确后,将熨平板放在垫木上,固定牢固,调整摊铺机,使之达到正常摊铺状态。

当拌和好的混和料运至现场,立即开始摊铺。

开始摊铺前,将两侧分料器接头处(约50~60cm宽)离析混和料清除,同时检测摊铺时混和料含水量,及时反馈拌和场进行适当调整。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两台型号福格勒摊铺机呈梯队作业,摊铺机起步时工作仰角为2°,螺旋布料器中轴距地面30cm,刮料板的宽度50cm,距螺旋布料器中轴40cm,摊铺机熨平板拼接紧密,摊铺过程中两台摊铺机夯锤开度均为4级,螺旋布料器内混和料表面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和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以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相隔为5米左右,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摊铺保证下一层高程、宽度、厚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开始摊铺3~6m长时,立即检测摊铺面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时适当调整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两台摊铺机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台摊铺机接缝平整,再通过双纵线传感器找平控制(外测用钢线,内侧用铝合金线材作为找平基准,便于找平基准的调整和前移,在接缝处采用纵向滑靴传感找平,找平基准选在前面已摊铺的层面上)进行摊铺,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10m,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路面标高、横坡,并做好松铺厚度记录。

摊铺中严格控制摊铺机前进速度,应考虑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中途不必要的停机,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要使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确保摊铺连续进行。

摊铺机停机中断2~3小时或当天工作段结束时必须设置横缝,摊铺机应驶离摊铺混和料末端20m左右,以便压路机作业,应尽量减少施工中的横向接缝。

5)碾压:

从水泥稳定碎石拌合到最后碾压成型,总时间控制在2.5h以内,施工流水段长度50~80m,成型时间不超过3.5h。

超过规定时间仍未摊铺完成的混和料废弃处理。

摊铺后的混和料立即碾压并保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压实工作,碾压时,由高位到低位,由边到中,先胶轮静压1~2遍,后振动、再静压的原则,配合人员要跟机作业,要求碾压时碾压轮横向错半轮,压路机行走速度为1.5~2.0km/h,密实度增大后,碾压段末端折返位置要形成45度斜线,在下一个碾压段开始前要先斜压1遍再正常碾压。

往返一次为一遍,碾压遍数:

一台XP261静压1遍,3台徐工220各振动压2遍。

XP261收光1遍。

碾压结束后满足对应结构层压实度底基层97%、基层98%以上,外观平整、密实、无轮迹。

6)养生及交通管制:

每段水稳层碾压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立即进行养生。

底基层、下基层水稳养生采用双层式土工布(重250g/m2无纺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

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洒水车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采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结构层。

养生期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

养生期内将封闭交通,洒水车应在另外一侧通行,人工手持水龙带,跨过中分带喷洒养生水。

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7天,经验收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三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间间隔不宜长于30天。

对于上基层养生,在施工期表面稍变干时直接采用透层油加细集料办法养生。

运输车辆在已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面上通过时,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