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712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docx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策划

(工作方案)

 

1准备阶段

1.1领导决策,统一思想

企业最高管理者(或任命副职、总工程师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者代表,以下简称管代),按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见《基本规范》4.1原则)。

 

【4.1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1.2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最高领导组织,组长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副组长由管代担任,成员应覆盖企业各行政、职能、生产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中至少有1名班组长代表,负责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工作小组

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推进组织,组长由管代担任,成员应覆盖各部门,成员中至少有1名班组长代表,主要负责安全标准化建立(见《基本规范》4.2建立和保持)。

 

【4.2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运行模式

戴明模式是将企业管理活动分为:

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P

D

C

A

图1戴明模式

 

(1)策划阶段(Plan)

对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包括确立组织的方针、目标;配备必要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等;建立组织机构,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识别安全标准化运行的相互活动或过程,并规定活动或过程的实施程序和作业方法等。

 

(2)实施阶段(Do)

按照计划所规定的程序(如组织机构、程序和作业方法等)加以实施。

 

(3)检查阶段(Check)

为了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并报告结果。

 

(4)改进阶段(Action)

采取措施(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以持续改进管理过程。

 

1.3编制工作计划

编制安全标准化工作计划,

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可以制定达标计划。

 

2培训

按照《基本规范》要求培训。

培训进度可以与其他过程并进。

 

2.1培训要求

1)高管层、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掌握《基本规范》,能合理分配要素,必须掌握达标企业标准和考评细则及考评量化指标。

 

2)工作小组全面掌握《基本规范》,掌握建立和保持要求和考评量化指标,重点是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标准化全程予以技术支持。

 

3)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掌握《基本规范》,理解各要素的意义,明确安全标准化赋予本部门(负责人)要素的职责和考评量化指标。

 

4)班组(员工)应理解安全标准化的意义,明确安全标准化赋予员工的职责,基本掌握本岗位(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表(1~2种评价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员工考评量化指标。

 

2.2培训分工

1)辅导组(可以外聘)

(1)重点做好高管层,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培训,完成首次会议上的辅导报告和《基本规范》宣贯。

(2)向企业工作小组提供培训资料,便于企业开展第二、三层次的自主培训工作。

(3)完成专题培训(如风险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其他阶段的培训和辅导。

 

2)工作小组

(1)企业培训应当有人力资源部或指定的部门主管。

(2)企业至少应安排1~3人参加安全标准化外培(建议具有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参加自评员培训)。

(3)企业培训师资可以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外培取得合格证书)的成员担任。

 

2.3培训方法

1)辅导组举办专题(专业)讲座。

2)工作小组组织分期分批全员培训,宣贯《基本规范》。

3)采用培训班、讲座、宣传(板报)、发放资料、班组学习及员工自学(员工手册)等多种形式。

 

2.4记录

1)培训计划书、培训计划变更、培训通知、培训实施记录;

2)培训签到簿、外培登记表;

3)培训现场的拍摄(录象、图片资料);

4)培训论文、宣传报道、刊物(专刊);

5)培训资金、购置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

6)台帐、档案及其他。

 

2.5培训效果评价

1)企业组织考试和测试

(1)分三个层次(按培训层次)举行培训考试(试卷);

(2)员工岗位“练兵”现场答题卡测试(可以设计问答100题,抽题)。

 

2)效果评价

(1)考评指标

培训率统计(高管100%,各部门≥98%);

参加考试率统计(高管100%,各部门≥98%);

考试合格率统计(高管≥98%,各部门≥90%)。

(2)培训管理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3)效果评价报告书(给出明确的结论或整改意见)。

(4)整改后的验证记录。

 

3评估

【5.4.4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应进行初始评审,根据企业情况查找不符合项(差距)。

 

3.1初始评审基本要求

1)初始评审是现状评价的一种分析方法,是企业安全标准化重要阶段,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2)评审范围

对企业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文件(管理制度)、管理活动(作业行为管理)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3)初始评审目的

①依据《基本规范》识别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不符合;

②识别和获取适用于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其它法律、法规、基本规范、标准和文件等;

③总结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绩效,明确推进安全标准化需要改进的目标。

 

4)研究和分析企业存在安全风险

(1)识别企业的危险源,评价重大风险;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5)为建立企业的安全方针、目标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提供改进的依据。

 

3.2初始评审实施步骤

1)收集适用于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建立清单,作出适用性、符合性评价;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计划,作出项目优先控制(措施)的排序,建立清单,形成现役生产装置安全可靠性评价;

 

3)现行管理组织机构体系与《基本规范》要求的符合性评估,建立机构清单、网络图表;

 

4)现有文件(制度)的适用性和符合性,建立文件、记录(表)、档案的清单;

 

5)企业的年度安全计划,制定安全方针、目标和改进计划,对照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或行业指南)的要求,形成符合性评价;

 

6)上述各项评价编制报告。

 

3.3初始评审组织工作

1)管代负责组织领导工作;

2)各部门负责部门初始评审并形成评价报告;

3)班组(员工)负责各自岗位的初始评审并形成检查表(公司统一格式设计、部门统一汇总和分类分析);

4)工作小组负责公司初始评审并形成评价报告。

 

4策划

4.1策划的依据

1)策划是依据初始评审的结论,制定安全方针,指定企业中短期安全目标和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并重新划分和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

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5.1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与企业的其他方针和目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5)公众易于获得。

 

 

4.2策划的要求

1)方针在内容上至少包括两个承诺:

对持续改进的承诺;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安全生产要求的承诺。

 

2)阐明安全生产总目标应适合企业的两个属性:

安全风险的性质;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3)确定安全生产指标(计划)

①指标应与方针和总目标保持一致;

②根据识别的危险源以及评价的风险确定安全目标的内容:

目标类型包括:

风险级别的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事件的减少等。

③可行时目标应予以量化,并形成文件;

④目标应逐渐细化,分解到有关的职能部门及层次;

⑤应为目标的实现设定具体的时间限制;

⑥目标应是合理的和可以实现的:

目标的实现可通过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加以实现;

⑦目标应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持续改进可见证性的数据反映在每年不断更新的目标上;

⑧对于违反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风险需要制定目标;

⑨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⑩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

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经营适应性。

 

4.3安全标准化方案

4.3.1方案要求

1)制定安全标准化方案,是执行安全标准化成功的关键,安全标准化方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标准化管理要素的分配及资源配备,根据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2)安全标准化体系与其它体系组织机构的协调或运行;

(3)组织机构覆盖基本规范的要求;

(4)安全标准化一级要素职责划分不出现重复或空白;

(5)企业人数较少、组织机构简单的企业,也应注意合理分配要素和职责划分,应避免“安全标准化就是安全部门的事”错误做法。

 

2)将各项安全标准化要素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编制职能分配表,分配时注意各部门之间的接口。

 

3)识别资源要求,配备必须的资源。

 

4.3.2要素分配

表某企业各部门安全标准化要素分配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主管部门▲相关部门△

办公室

宣传科

人事科

财务科

供销科

生产科

技术科

设备科

安全科

环保科

后勤科

5.1目标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组织机构

5.2.2职责

5.3

安全生产投入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4.2

规章制度

5.4.3

操作规程

5.4.4

评估

5.4.5

修订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5.5

教育培训

5.5.1教育培训管理

5.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5.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5.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5安全文化建设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5.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5.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5.7

作业安全

5.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5.7.2作业行为管理

5.7.3警示标志

5.7.4相关方管理

5.7.5

变更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8.1隐患排查

5.8.2排查范围与方法

5.8.3隐患治理

5.8.4预测预警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9.1辨识与评估

5.9.2登记建档与备案

5.9.3监控与管理

5.10

职业健康

5.10.1职业健康管理

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5.10.3职业危害申报

5.11

应急救援

 

5.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5.11.2应急预案

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5.11.4

应急演练

5.11.5

事故救援

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2.1

事故报告

5.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

绩效评定

5.13.2

持续改进

 

5程序

5.1文件体系

 

图2体系文件构架

 

5.2文件控制

5.2.1企业安全标准化手册

1)编制《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1)《管理手册》,是企业推进安全标准化的指南,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最高层次文件;

(2)把有关安全标准化文件、组织、安全方针目标、计划、各部门职责和要素划分等重要内容集中在《管理手册》,便于文件控制;

(3)便于考评机构考评;

(4)《管理手册》应发放至管理人员及基层安全员,并建立发放记录。

 

2)编制《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

(1)《员工手册》,是全员安全标准化培训的教材,是全员安全标准化的指导书;

(2)把最高管理者的安全承诺、企业的安全方针目标、安全标准化赋予员工的要素、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等信息集中在《手册》,便于向员工告知和员工获得信息;

(3)便于考评机构考评;

(4)《手册》应发放至全体员工,并建立发放记录。

 

5.2.2程序文件

1)编写或确定企业有效的“文件控制”程序,就文件的格式、内容和支持性文件以及记录予以格式化;

2)建立文件清单,特别是建立体系(ISO9000、14000、18000)等的企业;

3)制定文件编写计划;

4)确定文件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文件发布、文件发放和培训等程序应予以明确规定。

 

5.2.3可执行文件的修订

1)企业现有文件与《基本规范》要求规章制度的对照表;

2)根据初始评审输出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完善、补充或修改;

3)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的修订。

 

5.3文件管理

1)各部门配备文件管理员(或兼职);

2)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3)建立文件管理记录。

 

6安全标准化体系试运行

6.1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

体系文件编制完成,执行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执行人员的理解会存在偏差,因此,可以采用试运行,重点进行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或培训,使各部门人员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6.2试运行前的准备

1)检查资源配置;

2)宣传;

3)现场标志、标识;

4)下达计划,宣布试运行。

 

6.3试运行符合性检查

试运行时间一般要求1个月。

1)提出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持续改进;

3)效果评价。

 

7建立和保持

经过试运行效果评价,改进和提高;对程序文件、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正式发布,进入实施运行阶段。

1)下达计划,宣布实施运行。

2)在组织实施过程,应再次体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基本规范性。

3)实施运行过程,组织内部成果发布与经验交流,加深对《基本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力。

4)完善运行和考核机制。

5)完善运行模式和有效性。

 

8绩效评定

企业申请安全标准化考评前,必须提交安全标准化自评(内部评审)报告。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

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8.1组织自评

1)自评工作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代负责;

2)企业的自评工作由工作小组负责,自评工作根据《基本规范》覆盖《行业考评细则》的内容,形成的报告提交领导小组评审,最高管理者批准;

3)各部门的自评工作由部门负责人负责,自评工作根据《管理手册》覆盖部门划分的一级、二级要素和《行业考评细则》的相关内容,形成的报告提交工作小组评审,管代批准。

 

8.2自评报告

1)自评报告内容包括:

(1)企业简介(企业概况、产品生产能力和规模、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绩效(近三年事故伤亡人数、十万人死亡率、事故起数、职业病发生等情况);

(3)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主要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5)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计划和档案、教育培训内容);

(6)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投入、安全设施“三同时”履行情况);

(7)事故及应急管理(机构、队伍、预案及演练等情况);

(8)自评结论及申请考评等级。

 

2)对照适用的安全标准化考评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自评,逐项给出自评分值,并形成自评报告。

(1)按照考评细则,进行自评。

(2)提出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3)对整改项进行验证。

(4)编制自评报告。

 

3)确保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9改进与提高

1)企业申报安全标准化考评,应将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报相应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接受审查。

 

2)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安全标准化运行进行自评,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并接受抽查。

 

3)持续运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按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循环和持续改进,实现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