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347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docx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821

行业动态信息摘报2011。

8。

21

药品定价体系将变价值定价取代利润定价

“从全球趋势来看,价值定价将取代原来那种由限制企业利润来定价的办法。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主任卢凤霞在8月6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医院药学论坛上表示。

随着“临床价值”概念的推出,我国药品的定价机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期,国务院和发改委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临床价值”要作为定价考虑的因素之一。

这样的思路与《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依然以成本定价为主的思路并不相符,这也意味着我国定价的基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尽管药物经济学并未作为我国药品定价的主导思想,但发改委已经明确要更多地采用“药物经济性”评价的方式来定价。

据卢凤霞介绍:

“随着医疗保险不断推进完善,新的药物和治疗技术不断地使用,价格已经成为矛盾焦点。

从我国市场建设来看,体制还在变化中,价格矛盾亟待解决。

而建立一个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很紧迫的事情。

”来源:

医药经济报(贾岩)

41个基药试水统一定价招标风向渐变

基本药物统一定价正在加速被提上议事日程。

自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官员公开表示拟对部分基本药物实施统一定价以来,《关于对基本药物制定统一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在业内流传数月。

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的一则消息明确显示,对部分基本药物实施统一定价已被纳入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的工作范畴。

国家发改委网站15日的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已分别于8月11日、12日在京召开了统一定价座谈会。

据业内人士透露,首批拟实施统一定价的基本药物约为41个。

41个品种或先行先试自去年12月传出“风声”的基本药物统一定价,日前已经圈定首批试点名单。

“依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此前的说法,首批实施全国统一定价的基本药物将包括50个品种。

不过,最终圈定41个品种实施统一定价,并非空穴来风。

国家发改委不仅在基本药物统一定价工作企业座谈会上向企业透露了这一信息,还在赴石药等大型制药集团调研时提了这个数字。

”一位与会的行业专家说。

“双信封”将变“单信封”此前,因为各地基本药物招标中,由唯低价引发的恶性竞价,已逼得部分一线药企退出了基本药物市场。

以安徽省为例,在唯低价的制度设计下,国内石药集团、哈药集团、广药集团、华药集团等国内一线药企在该省的中标率都相当低。

来自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一些地区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的结果,甚至出现了“每袋12片牛黄解毒片标价仅1毛钱,每片1分钱不到”,“500毫升大输液价格不到1块钱”的极端现象。

“若基本药物统一定价覆盖至所有品种,即意味着现有的基本药物招标中的‘唯低价’中标将成为历史。

有了全国统一价后,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的‘双信封’将变为‘单信封’,即原本的经济技术标和商务标,将压缩为一个经济技术标。

由于价格是既定的,这就会倒过头来看经济技术标,以这一指标作为能否中标的依据,所以质量权重将被大大强化。

注重药品质量控制的一线药企或许将因此翻身。

”一家国有医药集团运营管理部的人士如是对记者说。

统一定价如何定是“技术活”依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其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召集相关西药和中药企业举行的座谈会,旨在落实基本药物统一定价政策。

国家发改委为此已经在向企业征集有关基本药物统一价格的制定,以及执行所需相关配套政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不过,有药物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仍认为,基本药物即便全国统一定价,要完全杜绝价格虚低和虚高的问题,仍面临考验。

因为如何制定合理的统一价将是一件“技术活”。

由于一系列的降价,并未考虑当前通货膨胀因素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成本压力,加之各地招标也是唯低价,由蜀中制药问题引发的部分品种价格“虚低”隐患也在逐步被社会所关注。

时下,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牵头制定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目前已经定稿,但是否会被用于今后的基本药物资质招标,并发挥把关人的作用,目前还是未知数。

据悉,这一评估体系将从创新能力、药品质量、药品质量保障体系、企业盈利能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和企业诚信体系等7个方面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进行综合打分。

基药或将走向“三统一”“事实上,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一开始就是要统一定价,后来因为一些企业反对,认为缺乏评判的依据,会有失公平,才没有实施。

不过,基本药物在经过各地近两年的招标实践后,哪些产品质量好,哪些不好,已经大致有了结果,因此,统一定价的时机已经成熟。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医改专家胡善联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南都记者了解,此前不少人认为统一定价是回归到计划经济,但在经历一次次疯狂压价之苦的国内企业,目前对于“三统一”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冬晨就认为,国家基本药物如“三统一”,并实行“国家买单”,可能问题要简单得多。

来源:

南方都市报(马建忠)

仅7省完成新一轮招标基药制度纠结前行

“目前大概有七个省份开始按照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进行新一轮招标采购,更多省份还处于制定本省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上。

”卫生部基本药物政策司司长郑宏如是说。

“由于制度在推进过程中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差异,实际上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新旧机制在发挥作用。

”郑宏说,“因此我们看到各地的进度不平衡,反映出的现象既有老问题,又有新情况。

”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透露,解决以药补医的问题仍是未来五年规划当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降低药占比仍是努力的方向。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下半年重点推“带预算采购”

 尽管上海模式走出了基药集采的新路,但是双信封的推行还将继续下去。

“双信封的争议很多,但是目前全国也只有7个省执行了双信封招标制度,很多省份还在制定具体的措施,因为很多关于双信封的争议,都是各种机制造成的老问题。

”卫生部基本药物政策司司长郑宏在8月6日召开的主题为“国家药物政策:

促进优质与创新”北大光华卫生经济论坛上如是说。

国务院颁布《关于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已经半年,关于双信封招标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多次讨论,双信封的评价机制也在完善。

但是,双信封评价标准之外的老问题依旧需要解决。

如招标和采购不统一、带量采购无资金保障、配送等招标采购中的老问题也成为卫生部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郑宏表示:

“我们在分析如何落实好国务院文件时需要注意一条:

带量采购相比过去那种只招标采购是很大的进步,但光是带量采购还不够,必须要把带量和带预算结合起来,需要多少用量就准备多少钱。

第二,就是要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评价体系。

第三,要把握医改的方向和原则,鼓励创新和探索。

”  

 “招采合一”全面推广   在《意见》出台之后,由于各地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方式和时间不统一,很多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今年9月份,基本药物将实现全覆盖,卫生部将重点解决各地基药招标中的顽疾。

郑宏表示:

“过去在药品招标采购这个问题上有一些关系没有处理好,就像大家经常讲的‘只招标不采购’,在省一级招标中设一个门槛,大家拿着门票,但最后企业要分散推销、分散采购,从市场机制来讲,买和卖之间是不公平的。

”郑宏表示:

“从归纳梳理各省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来看,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过程中,落实‘招采合一’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减轻药品生产企业负担方面,需要政府采取集中支付的办法,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因为企业被占压的资金比较多,很多医疗机构长期拖欠药款不还。

当然,这也是以药养医的一种形式,医院通过这种方式谋自己的发展,但对企业产生了很大压力。

”  

  “带量采购”变身“带预算采购”  “量价结合、带量采购”是双信封模式中的一大亮点,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根据安徽省统计显示,该省招标办在企业投标前公布了每个品规的参考采购量,根据公布的采购量与中标价进行测算,其承诺的采购总额高达388亿元,而从2010年9月20日~2011年4月1日190天内,安徽全省实际采购额仅4.45亿元,完成参考采购额的1.14%。

据记者了解,带量采购的目的正是为了提倡合理用药和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二次议价等不正之风,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以药补医”的体制下,难以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从制度层面分析,同品种最多有6个规格,加之同类品种之间的替代竞争,二次议价现象依然存在,其表现形式是返点返利、现金回扣、采购点单费等。

从目前来看,基本药物“量价结合、带量采购”亟待完善,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即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没有资金保证,带量采购就无法实现。

目前,大部分省份的招标文件都规定:

原则上在30天内结算货款,但是实际上无法做到。

据调查,一般都要60~90天,有的达120~150天,甚至有的县市拖的时间更长。

郑宏强调:

“带量采购相比过去那种只招标采购有很大的进步,但必须把带量和带预算结合起来。

这是国外和我国香港提供的经验,每年的药品采购是有名额的。

”由于过去基本药物都是分散采购的,卫生部很难拿到数据,随着今年9月份基药制度实现全覆盖,卫生部可以把基层基本用药作一个统一预测和汇总,由政府所属的招标机构测算出来,形成地区基本药物的用量和预算标准。

在制定采购计划的过程中,兼顾数量、质量和价格,同时也要考虑品牌和规模。

此外,针对基本药物目录的问题,郑宏也指出:

“随着制度的全覆盖,随着基层基本用药趋于稳定,我们应该把带量采购纳入带预算采购,这也是在基层采购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资金,为百姓采购到适合当地药品的措施。

采购机构应该回归到使用有限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采购恰当、足量、合理的药物,而不是把降幅作为指标。

”信息来源:

米内网

医保总额预付制阻力大药业竞争将加剧

作为医改的核心参与部门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一直在酝酿更大的改革,新医改三年新增财政投入8500亿元,之前两年主要投向了医疗保险,也就是“补需方”而随着新医改进入第三年,今年挂在人保部心头的是,如何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上升。

6月初,人保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曾被指为导致“看病贵”主因的按诊疗项目付费,将全面变革为“总额预付”,由医保基金对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总额预付”,参保患者的医疗负担有望被有效控制。

不过,记者发现,在推进门诊统筹和按人头付费启动之后,目前在各地进行试点的“总额预付”正遇到不少阻力。

近日,人保部医疗保险司司长姚宏在公开场合表示:

“文件下发之后,很多地方还不知道怎么做。

针对按人头总额付费的方式还要探索,探索的方向就是给医院更多的用药自主权。

总额预付与按病种结合据记者了解,去年卫生总费用已达到19600亿元,人均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率已达到14%,医疗保险基金面临着医药费用上涨的压力,在这时候,人保部希望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能够做到风险共担,也就是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的风险共担机制。

医保总额预付制是医保部门在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计算出人均医疗费用,按此费用标准向医院预付定额的医疗费,如果实际发生费用超支,超支部分由医院自己承担。

这项制度为欧美各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所采用,对控制医疗费用有良好效果。

总额预付制度也存在其问题,广东省中医院某副院长对记者指出,总额预付的方法通常是给医疗机构一年的支付总量,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风险承担是最大的,医疗保健机构则是最小的。

另外,一旦医院进入了总额控制的付费机制之后,在费用固定的情况下,诊疗标准如何确定,医疗质量如何保证,医疗机构将为此大伤脑筋。

高端仿制药或走俏“这是卫生部的一个大课题,我们参与了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的制定,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单病种结算。

”选了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的试点范围的南方医院院长耿仁文告诉记者。

在总额预付与按病种付费的双重限制下,医院将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高端仿制药,为国产高端仿制药生产企业腾挪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对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上海医药、丽珠集团等品牌药企会构成利好,但市场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钟可芬林小昭)

2011年1-6月份医药制造业经济指标

来源: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

位:

亿元

医药制造业

化学药品制造

6月

同期增长

(%)

1-6月累计

同期增长

(%)

6月

同期增长

(%)

1-6月累计

同期增长

(%)

总产值

1410.47

31.50

6848.79

28.23

677.74

25.24

3431.45

24.27

工业销售产值

1341.08

34.44

6504.50

29.78

636.14

26.80

3248.57

25.63

出口交货值

98.82

19.66

517.04

15.13

56.06

10.44

324.62

10.85

增加值

-

18.40

-

16.60

-

15.80

-

15.20

单位:

亿元

中成药制造

生物、生化制品制造

6月

同期增长

(%)

1-6月累计

同期增长

(%)

6月

同期增长

(%)

1-6月累计

同期增长

(%)

总产值

328.67

34.13

1572.44

31.96

162.51

34.66

740.79

25.40

工业销售产值

310.23

39.83

1475.16

33.57

159.21

39.48

705.71

26.88

出口交货值

4.21

50.46

21.43

22.97

22.11

19.61

95.32

18.14

增加值

-

20.30

-

19.40

-

19.40

-

13.20

规避轮流坐庄卫生部将严控抗生素购销

   核心提示:

谈到此次调研的情况,用马旭东的话说就是“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大部分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情况并不理想”。

如南方某家医院虽执行“50、35”的两项指标,采购目录也只有48种抗生素,但却每隔3个月就调整一次目录名单,这样一年下来,各类抗生素将轮流坐庄,加起来有100多种,根本起不到限用的效果。

来源:

医药经济报

重庆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三级医院不超50种

 15日,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我市将对抗菌药物滥用出重拳,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并在品规数量上作出明确规定:

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超过35种,并于近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同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也将进行控制,比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重庆日报

5年内我医药研发将增加60亿美元

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从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规划中,生物制药产业被明确列入七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有关部门表示在期间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资金将在40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

“十二五”期间专项资金的投入,无疑对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据统计,近5年内,仅在美国就有销售收入为82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陆续过期;到2012年,全球将有139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专利保护。

因此,仿制药市场将保持非常高的活力,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九五”期间,科技部有关创新药物“1035”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以仿制新药为主、创新药物为辅的政策导向,开始向“仿创并重”并逐步过渡到以创为主。

ims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2010年之间对新特药的研发投入为27亿美元,未来5年内还将增加60亿美元。

信息来源:

时代医药招商网

医药产业四规划将出台或改以仿为主局面

      核心提示:

记者日前从科技部获悉,由科技部牵头、其他相关部委合作起草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先进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预计八月底九月初将公布。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北京医药分开方案9月出台将进入政策密集期

事实上,近三年来,在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等方面,北京已有不少领先之举,而今年北京正力求在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分布等方面探出一条道路,正基于此,结合官方表态,业内普遍预计北京多项医改新政将在下半年进入发布密集期。

2011年是全国三年新医改的收官之年,也是北京冲刺全市2010-2011年医改目标的攻坚之年。

在本月12日召开的北京市医改工作专家座谈会上,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北京市医药分开的改革方案将在9月出台。

事实上,近三年来,在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等方面,北京已有不少领先之举,而今年北京正力求在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分布等方面探出一条道路,正基于此,结合官方表态,业内普遍预计北京多项医改新政将在下半年进入发布密集期。

来源:

北京商报

血液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检测将提速

    据新华社讯(记者吕诺)记者近日从卫生部获悉,到“十二五”末,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将基本覆盖全国。

这项技术目前可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和22天缩短到25天、59天和11天,血液安全将更有保障。

如何降低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窗口期”感染风险,已成为血液检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酶联免疫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抗原或抗体,而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的是病毒核酸,能更早地发现病毒感染,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

在日前举行的卫生部2011年血站核酸检测暨血液安全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表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已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纳入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

科技日报

我国自主研制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本报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品盐酸埃克替尼近日上市,将主要用于晚期肺癌的治疗。

在该药的成果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给予该药品高度评价。

盐酸埃克替尼于今年6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证书。

据了解,靶向抗肿瘤药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特异性差、毒副作用大特别是骨髓造血的抑制作用。

该药标志着我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完全依赖进口的状况成为历史,也是“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成果。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士孙燕介绍,盐酸埃克替尼经历了10年的开发研究,在三期临床试验中,选择国际品牌专利药易瑞沙为阳性对照进行头对头的随机双盲实验,全国27家医院参加。

结果显示,盐酸埃克替尼与易瑞沙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好,给药剂量和方案更适合中国人。

这个研究结果于今年6月7日和7月4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年会和世界肿瘤领域学术大会上获得高度评价。

这在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历史上也属首次。

长期以来,我国的西药市场基本以仿制药生产和销售为主,品牌专利药基本被欧美跨国制药企业垄断。

在盐酸埃克替尼上市前,我国肺癌患者治疗使用的靶向抗癌药全部依赖进口,每片进口药品的价格为550~660元,患者每月的费用需要16500~19800元。

在我国,每年的肺癌新发病例在50万人以上,死亡多达30万人,能用上这类药物的病人不足3万。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盐酸埃克替尼的价格有可能明显低于同类进口药。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松涛

华润系中药整合下死令三主要业务被指内斗

核心提示:

华润三九因为立下在下半年完成中药业务整合的军令状惹人注目。

然而,在整合三九集团耗时五个年头的背景下,业内人士对其立下的下半年军令状最终能否顺利完成表示质疑。

而华润系也面临着厘清三大业务单元角色纷争的挑战。

三主要业务被指内斗华润医药集团通过多年的整合,手里拿着华润三九、东阿阿胶以及北药集团三大筹码。

这种通过不同的途径把分散的医药资产进行集中整合的力度为业界所惊叹,但一位熟悉华润三九的分析师向记者透露,华润系药企的三座大山有业务重叠之嫌,因角色不清常出现内斗风波。

华润三九正式掌权华润系的中药和非处方药业务大权之前,内斗的绯闻早已不断。

早前曾有媒体报道,以阿胶产品为主的东阿阿胶,此前多依靠OTC渠道销售。

但华润三九随后取代了该地位,东阿阿胶也只能退守保健品和生物制药两大业务。

据了解,经过重组,原三九医药资产已经划归华润医药集团,集团的医药平台逐步向北药倾斜,后者旗下的北京医药股份医药商业平台优势明显。

但也有分析师指出,医药商业平台不能只依靠某一边的力量,不然容易出现割据之势,不利于其他新品种的培养和壮大,更损耗华润系药企整体的内力。

另外,在化学及生物制药平台方面,也有业内预测指出,这也是双鹤和东阿阿胶必争之物。

对于整合的难题,一行业内分析师表示,当务之急除了把更多资产注进三九,更应该梳理清楚并统筹华润系三大药企及其分管公司的中药和非处方药资源,一味的并购也许可以帮助完成今年的任务,但未必是健康发展的上策。

来源:

华夏时报(刘力图)

九州通医院医药物流模式获商务部全国推广

      核心提示:

经过两年试验,九州通医院现代医药物流服务模式,得到了商务部、卫生部高度肯定。

如今商务部等部委将九州通模式正在向全国各大医院推广。

九州通昨晚发布中报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30亿元,同比上升17.01%。

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7.49%。

来源:

长江商报

力生制药拟收购中央药业100%股权

    核心提示:

力生制药8月14日晚间公告,拟用超募资金同时收购天津医药集团持有的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49%股权和中新药业所持有的中央药业51%股权。

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央药业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上海医药中期净利13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大增65.69%

    

上海医药披露2011年半年报。

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2.1亿元(未含抗生素业务),同比增长36.1%;净利润为13.03亿元,同比大增65.69%;每股收益为0.6027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海医药的总资产为453.27亿元,同比增长6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8.45元,同比大增84.38%。

制药业务方面,上海医药的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42.1亿元,较上年同期扣除广天普同口径比较增长11.0%;毛利率为45.3%,较上年同期扣除广天普同口径比较下降3.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上海医药的化学和生物药品实现销售收入18.83亿元,同比增长8.0%,现代中药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同比增长9.0%,其他药品及医疗器械实现销售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25.5%。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医药未含税销售收入500万至2500万的产品121个(含抗生素品种),销售收入2500万至5000万的产品24个,销售收入5000万以上的产品共有16个,其中,参麦注射液、头孢曲松钠、青春宝片、培菲康、瑞舒伐他汀等7个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亿元以上。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向医药制造商及配药商(包括医院、分销商及零售药店等)提供分销、仓储、物流和其他增值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

医药分销及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1.7亿元,同比增长46.2%;毛利率6.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此外,上海医药已全资收购的上药科园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6633亿元,同比增长47.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915万元,同比增长30.3%。

广药携手和黄医药挺进中原医药物流

 

2011年8月13日,白云山和黄中药与南阳冠宝药业合资成立的“南阳白云山和黄冠宝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这意味着华人首富李嘉诚携广药率先在河南南阳进军中药商业流通,白云山和黄中药进一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跨国药企入华以平缓专利到期风险

      核心提示:

郭凡礼同时表示,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