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075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docx

教学实录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一、知作者、解诗题

1、师:

我们先来认一个字,甲骨文,认真看,仔细想,(课件“天”的甲骨文),这个字,下面是一个人的形状,其实是一个大字,上面圆圆的头,最早指的就是头顶,后来就形容很高很高,那古人认为很高很高的就是——

生:

“天”

师:

那个圆圆的头就成了一横(师板书:

天)。

2、师:

再看一个字,看清楚了,(课件“门”的甲骨文)

生:

师:

左边一扇,右边一扇,的确是一个“门”字。

(师板书:

门)

3、师:

老师再加上一个字(师板书:

山),汉字是表意的,那就根据这三个字,你们想想那叫天门山的山是怎样的?

生:

样子就像一扇门的,左边一座,右边一座,非常高耸的山。

师:

说得好,就像你们说得这样,(出示“天门山”的图片)天门山在安徽两个县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颇有气势。

所以叫天门山。

4、师:

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书:

李白)乘船经过这儿,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师板书:

望),什么叫望?

生:

师:

没错,找了一个近义词,那怎样的看才是望呢?

咱们一块来看看“望”的古字(课件:

望),你看,它的甲骨文非常传神,就像一个人,站在土堆上,抬起头,向远处看,这就是望,带着你们的理解去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

(若没注意停顿)向远从看,“望”再来(生齐读课题)真好!

二、学生字、诵古诗

1、师:

这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呢?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第84页,自由地反复读上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这是古诗,还要注意诗的节奏,读完了,还可以结合注释,再看看插图,想想它的意思。

生自由读古诗

2、师:

读几遍了,反复读了,谁能够独自地、响亮的读读这首诗,咱们一起认真听,她是不是字字吐准了(指名读),评:

(读得好)读得很流利,吐字也很准确,这两个字,你读的非常好,能带大家读读吗?

(读得不好)读的很认真,吐字也比较清楚。

有两个词,谁能读读。

生:

齐读词语

师:

(课件:

中断,至此回),中断,后鼻音,至,翘舌音,此,平舌音,来,这两个词,一起读。

(生齐读)

3、师:

好,就这样,字字吐准,是不是还能读出他的节奏,谁来试试,咱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指名读

评:

(读得好)声音真好听,真有当播音员的潜质。

(读得不好)读的很认真,能不能按这样的节奏试试。

师: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叫223,同学们,读古诗啊,咱不能小跑,也不能快走,要慢一点,再慢一点,你跟着老师手势,来,第一句,开始

指名跟师手势读

师:

有一点味道,来,后面三句,大家轻声的读,跟着老师的老手,注意跑到我手势前面去了啊!

(生齐读)

4、师:

老师也想读,行不行,这样吧,我和你们合作着读,老师读前4个字,你们读后3个字,试试看,(师生合作读),我们换一下,你们先来,我读后三个字,(师生合作读)

我们连起来把这首诗读一遍,老师给你们读题目,“望天门山,李白”(生齐读)

三、明诗义,悟诗情

(一)1、师:

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有人说它是连环画,这样请我们找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看看它每一句都写了什么景,用你的笔圈画出来(板书:

景)

生边默读边画出景物

师:

你都找到了哪景?

(没找全)有没有补充?

再读读-----一句,(指名补充)

师:

把你们的回答综合起来,就写了这些景(课件)“天门山、楚江、白帆、红日、青、绿、红、白、色彩艳丽”,这其他的景物不必多说,天门山课的开始,咱们也有了一个了解,这楚江,有同学知道吗?

(指名说,生:

读注释)

师:

怎么知道的?

(生:

看注释)对看注释是对学习古诗非常有帮助的,你们看(课件),长江流过的古代的楚国这一段就叫楚江,那么楚江以北,是吴国的地段,流过的那叫吴江。

2、师:

说到长江,这江水的气势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

你有什么印象?

生:

风号浪吼、惊涛骇浪……

师:

说到好!

我们都感觉到江的气势,作者就是从这气势不凡的天门山和楚江入手,第二句的碧水指的也是楚江,第三句的青山,指的也是(生接:

天门山)三句,反复地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天门山、楚江,最后一句,拉开视野,写了白帆和红日。

3、学习第一句

师:

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小船,一起去感受一下天门山的景,去感受天门山雄伟的气势。

(课件第一句)读(生齐读)从什么字,你感受到了那种气势?

(若找不到:

师:

哪些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雄伟的气势?

(若找到)生1:

评:

读古诗,很有感悟力

生2:

(断)

师:

真好!

就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断”字,什么叫“中断”?

(生:

从中间断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断”的小篆写法,你们看,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就这个“断”字,你们想像到天门山是怎么分开的吗?

(师可提示:

就这个字呢,这里面有刀有斧)你感受到了,那把斧子,那把刀就是(生:

长江水),

说得好,这就是李白大胆的想像。

4、师: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开”字,(课件)你们看,一双大手把门闩给拉开了,如果说天门山是这扇门的话,谁是这双有力的大手?

(生:

楚江)是楚江,楚江是利斧,楚江是大手,咱们把这个“断”和“开”送进这句话,闭上眼,(课件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你想像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

楚江的水,波涛汹涌,把天门山冲断了

评:

这就是李白独特的想像。

生2:

我仿佛看到了楚江一浪接一浪,像一把利斧一样,把天门山给劈断了。

……

师:

真好,楚江把天门山都劈断了,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名读),(读不好时)这力度够吗?

谁再来,可以加上你们动作(生读)男同学(男生齐)全班,咱们一起来试试(齐读)。

(二)学习第二句

1、师:

小船近了,李白又看到了,读(课件第二句,生齐读),又从什么字感受到了那种气势?

(生:

回)

评:

真有感悟力,又找到了一个动词,“回”,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回”字,非常有意思,它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字本身就像一个旋转的旋窝,(课件:

回的三种解释)它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谁给大家读一读(生读)在诗句中“回”字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说说你的理由,(生说想法)同学们,你们看,假如这天门山,这碧绿的江水,滚滚流到这里的时候,碰到山势险峻的天门山,由于天门山两山之间非常狭窄,特别是天门山伸向了江水里,这江水与天门山之间发生撞击,它只有掉转头,绕山而行,是第二种意思,那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能够硬生生的把江水给掉转方向,你觉得天门山怎么样?

生:

紧不可摧、非常坚硬山就是……

2、师:

水冲山阻,山水在较量,谁来读出这种气势?

(指名读),感受到山水在较量了,(指名读)愿意读得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3、小结:

同学们,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相互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课件一二句)(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句

1、师:

小船更近了,李白看到了(课件第三句,指名读)“两岸青山相对出”什么叫“相对”?

(师指两排的中间)假如这就是楚江的一段,这是岸边的一座山,与它相对是(指另一边)与这座山相对的是?

(生接:

是这座山)

你们看这两两相对的山,是不是像一扇一扇的门。

2、师:

同学们,乘过船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就是一座青山,李白乘船行到这,虽然山没动,但李白的小船在动,坐在船上的李白,看到青山扑面而来,就像出来迎接他一样,这就是相对出。

同学们,一个“出”字化静为动了。

3、师:

如果说李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座座青山就是……(生:

主人),这山都有灵性了,这多座山像主人,像朋友一样迎接他,你感受到李白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

高兴、兴奋、激动……

师:

(板书:

情,)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李白会说什么呢?

(生1:

景色真美啊!

……)是啊,也许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景色呢?

他还会怎么说?

生2:

这天门山为我而开,他们好像在迎接我呢?

多么浪漫的李白,也许他就是这么想的。

(四)学习第四句

1、师:

当船在青山间穿行的时候,李白抬眼向远处望去,他的眼前一片开阔,映入他眼帘的是(指名读第四句)

2、师:

如果说两岸青山是李白看到的近景,那“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远景,远到什么地方?

(日边)

3、师:

日边、天边,那也让我们放眼望去,站在远处,我们望去,一条小船从天边驶来,从那边望去,天的尽头是水天相接,从那边望去,天的尽头是水天相接,李白眼前的水那是非常的广啊!

也用上一个词,那叫?

广阔的水面(生:

一望无际,无边无际,水天一色……)

师:

穿过青山,他的眼前是如此开阔,此时,李白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心旷神怡),带着你的感受送进来读。

4、小结:

李白陶醉在山水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三、四句)

四、巧拓展,厚积累

1、师:

山水装进李白的心中,李白融进山水中,此时,李白的心情非常愉快,他的愉快仅仅是因为山水的景色美吗?

让老师来给大家听听。

(师讲述李白的生平)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他20岁的时候就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总有一天自己会和大鹏鸟一样直上云霄,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出示句子)读(生齐读)

2、师:

25岁的李白,又经历了什么呢?

(出示课件)你们自己来读一读。

师:

读明白了吗?

25岁的时候,李白离开家乡四川,一年多以后,他到达天门山,天门山离南京水路上只有几十里了,你知道李白为什么高兴了吗?

生:

李白为自己的才华能被人赏识而高兴。

师:

是的,实现抱负,指日可待,这样的情怎么表达呢?

只有通过山水来抒发,这就叫借景抒情(师板画←)。

师:

让我们带着这种即将被举荐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这句(出示三、四句)生齐读

3、师:

同学们,可事与愿违啊,40岁的李白真的有机会接近皇上,但是才华横溢的李白并没有被重用,而是被找了一个理由撵出了长安,你知道这时候李白的心情怎样吗?

生:

失望、难过、苦闷、伤心……

师:

因此他在行路难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诗句,生读)。

4、同学们,一切情不同景不同。

当他心情苦闷时,黄河的水都被冰阻住了,他动不了(分组读,出示)情不同景不同,当他抱负远大,心情愉悦时,这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他(出示另组读)

5、师:

同样写山,当他心情苦闷时,太行山堆满雪,他登不上去(生读)

师:

情不同景不同,同样写山,当他抱负远大,心情愉悦时,这青山相对的迎接他(生读,两岸……)

师:

这就是情由景生,只有心情愉悦的李白,远大抱负的李白,他的笔下才会有“望天门山”(生接背)

6、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些古字已经演变成了楷书,但这些古诗已经富予了这座山太多的灵性,如今的游客,来到天门山,都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配乐,生齐读)

7、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座山还是这座峻拔的山,但它已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文化,如今来郊游的孩子们,来到此地,也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课件)。

8、今天,也让这字、这首诗、这首歌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景←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