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427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0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docx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

《公共经济学》上网教案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姜杰

第一部分公共经济学导论

重点与难点:

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特征与研究对象

2、公共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相互促进

3、公共经济学在中西方的发展

1.1公共经济学概述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与特征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两大类:

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前者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后者是指企业和家庭。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目的却不一样。

企业和居民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强烈的利益动机,行为方式也自然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

政府却与此不同,它主要是为了社会目标而存在。

当然政府的经济活动不能完全忽视收益和成本,但它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公正和公平。

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性等原因,会出现失灵的现象。

如何弥补市场失灵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与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影响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等。

总之,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规律与企业和居民一起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

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特征

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

政府与市场也同样存在着失灵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就要解决此类问题,即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生活?

什么时候干预?

怎样干预?

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方式、途径和效果是什么?

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

人们研究政府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进行,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从政治学的角度等。

但是,经济学认为人们是通过理性的利己主义行为、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商品货币关系中完成自己的交易行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服务性的,政府是服务性的政府。

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研究提供公共物品、政府价格管制、外部性与政府行为、政府政策与经济自由度、寻租等问题时,采用了大量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信息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

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既完成社会的目标,又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大致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个人的经济目标,而且还必须满足某些公共目标;

2、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决策,而且也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决策;

3、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是介于自由放任(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集中计划)这两种极端方法之间的“中间方法”;

4、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私人企业、国家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而建立起经济的合作关系;

根据混合经济体制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给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

混合经济是当代国家以社会目标补足私人目标,以政府经济政策补足个人经济决策,以政府调节补足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通过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作为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的区别。

首先是向准负责?

是向选民负责,还是向投资者负责?

一般说来,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非政府部门(企业)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其次是有关强制权的问题。

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通常具有强制性,而非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则不具有强制性。

在区分了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后,我们还有必要进—步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以区分。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首先是行政等级上的。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还表现在它们所承担的不同职能。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虽然都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且有着许多一致的目标和行为,但两者间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即它们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权限和管辖范围,并执行不同的职能。

与私人部门一样,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的存在也会产生一系列相似的经济问题,它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生产什么?

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公共产品生产与私人产品生产的均衡问题,其次也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的均衡问题。

2、如何生产?

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来组织生产还是由私人企业去生产。

许多人认为由政府来组织生产公共产品,可以减少大公司对消费者的剥削。

3、为谁生产?

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公共产出的利益分配问题。

政府关于税收与福利计划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

同样,政府决定生产什么样的公共产品也就同时决定了哪些个人与利益集团可以从中获益。

公共经济学表明该学科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财政学相比较,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

一是该学科增加了政府决策的内容,二是增加了公共部门支出的经济分析。

在学科体系上,传统财政学无法把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统一到帕累托状态,而在公共经济学中则建立了两者一致的理论模型。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

1、重商主义的公共财政思想。

重商主义是在欧洲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它于15世纪初萌芽,到17世纪达到极盛时期。

重商主义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流通领域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的强大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必须以拥有金银货币的数量来衡量其财富的多少。

国家经济政策和活动的一切目的是获取货币,主张实行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干预经济的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换回更多的金银,积累货币财富。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该学派18世纪形成于法国,它主要是反对重商主义和封建特权,其内容有提倡、重视和发展农业,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倡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

重农学派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认为农业是物质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纯产品”,因此,必须发展农业,才能使财源茂盛,增加财政收入。

从这一角度出发,重农学派在财政方面主张实行“单一的土地税”,并由占有“纯产品”的地主承担全部税负,取消其他课税。

同时反对行会限制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倡减轻人头税负担,反对包税制的征收制度。

魁奈在1758年发表的名著《经济表》中着重阐述了社会总产品的交换和流通,对财政和社会再生产的联系进行了最初的考察,提出了他的“纯产品”学说和“单一土地税”的税收主张。

另外,魁奈还认为国家应该把政策重点放在经济的繁荣上。

杜尔哥发展了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他把社会阶级划分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并进一步划分出雇用工人和资本家。

他认为利润、利息、地租都是农业“纯产品”的一部分。

主张实行平等纳税,取消徭役制度和苛捐杂税。

在对外贸易方面,提倡自由贸易,实行平等关税。

同时他还认为除土地所得税之外的税,包括对佃农征收的税,对企业利润和销售商品征收的税,都是来源于农业纯产品,都是由土地所有者负担,因而是间接税,都应废除。

3、古典学派的公共财政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和体系,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

英国的威廉·配第1662年发表的《赋税论》是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主要的理论代表,大卫·李嘉图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古典经济学的终结。

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阿吉尔贝尔、魁奈、杜尔哥和西斯蒙第。

配第是英国从重商主义向古典政治经济学过渡的代表人物,其在财政理论方面的代表著作为《赋税论》,这部著作主张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划分为军事、行政司法、宗教、教育、社会事业和公共土木工程等项目,并认为国家支出应以提高生产率、振兴产业为目标,削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

赋税是将一部分人民财产转移给政府,人民所纳赋税应以其在公共秩序中所享受的权益而定。

他提出了“公平”、“简便”、“节省”的征税标准。

在税收制度上,他主张以地租为主要税源,以单一国内消费税取代其他税种,并倾向于实行比例税制。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财政学体系,被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财政学之父”。

《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

《国富论》产生于英国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期,反映了产业资本同封建残余作斗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

作者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出发点,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使用了双重的研究方法,即一方面探索各个经济范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仅仅描绘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

贯彻全书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是主张自由放任,即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的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李嘉图认为:

(1)赋税的来源。

李嘉图坚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据此,李嘉图认为税收来自劳动产品的价值,赋税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后总是由该国的资本中或是由该国的收入中支付的。

李嘉图将税收归纳为来源于资本和收入两个方面,如果税收的征收使得人们增加生产或减少消费,那么税收来源于收入;如果人们没有增加生产或减少消费,则税收是来源于资本。

李嘉图认为,税收不论来自收入还是来自资本,都是对积累的减少。

(2)税收原则。

李嘉图的税收原则思想主要体现在税收公平和税收对生产的影响方面,他并没有像亚当·斯密那样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对税收原则进行分析。

李嘉图认为社会一切收入都应征税,人们应按自己的财力来负担税收;政府税收只要负担合理,至于落在哪项收入上面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赋税不是不平均地压在从事积累和节约的阶级身上,它究竟是课加在利润上面、课加在农产品上面、还是课加在工业品上面,并没有多大关系。

为了公平地征收税收,应该建立以工资税、利润税和农产品税组成的税收制度。

另外,李嘉图认为政府财政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税收是用于政府支出,因而也具非生产性;税收具有妨碍生产和耕种的通病,给生产带来负担。

(3)关于地租税。

李嘉图认为地租税只影响地租,地主负担了全部税收,地租税不能转嫁给任何消费阶级。

但李嘉图认为有些时候地租税也会使农产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也会承担税负。

(4)关于利润税。

李嘉图认为对资本利润征税会导致所生产的商品涨价。

对资本家来说,如果征税后税收负担不随商品价格上涨而转嫁,生产产品的资本家就不能获得平均利润。

通过进一步分析,李嘉图认为对资本利润课税而一切商品都按税额成比例地涨价,就会影响股票持有人。

(5)关于工资税。

对工资征税会使得工资上涨,因而导致资本利润率的降低。

李嘉图指出,对必需品征税和对工资征税的结果不一样,必需品征税必然使必需品价格上涨,而工资税则不然;必需品征税部分是利润税,部分是对富有的消费者征税,工资税则全部是利润税。

工资税的影响是使工资增加,增加的数额至少与税额相等。

(6)关于农产品税。

李嘉图认为,任何加在农业经营者身上的税收,无论采取土地税的形式、什一税的形式还是产品税的形式,都将增加生产成本,因而会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对农产品的征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