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940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6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1.docx

【编号1】实验1物质的变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物质的不同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熟悉液体的取用、液体的加热、固体颗粒的研磨、溶解、溶液的滴加、液体的倾倒等正确的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火柴、玻璃片、研钵(研杵)、单孔塞(带导管);蒸馏水、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水,用铁架台固

定,点燃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玻璃片上有

结论和解释

在此变化过程中,水由液态受热变成态的水蒸气,而后遇冷凝结成液态水,水本身

发生变化,新物质

生成。

蓝色颗粒状胆矾变成

2.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

胆矾从

状固体,成。

状固体变

新物质生

3.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研碎的胆矾粉末并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试管

说明该变化过程中,

加入少量水,振荡,直至硫酸铜全部溶解为止。

向内有

新物质生成。

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数滴氢氧化钠溶液。

4.如图所示,取少量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里,向其

证明石灰石与稀盐酸作

中加入少量稀盐

璃弯管的橡皮塞使弯管的另一端石灰水的烧杯里。

酸,用配有玻

塞住试管口,伸入盛有澄清

石灰石

灰水。

表面出

,澄清石

该变化中物质生成。

实验过程:

问题与讨论:

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哪些实验现象?

2.请列举2-3个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例子。

【编号2】实验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能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初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

酒精灯、火柴、木条、集气瓶;氧气、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实验现象

氧气是

结论和解释

色物理性质包括

味的

二氧化碳是

体。

和密度、硬度等。

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的放

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二氧化

体。

中 的

碳中的

说明氧气可以

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燃烧,

燃烧,也

实验过程:

问题与讨论:

1.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1)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属于 ;

(2)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 ;(3)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

2.通过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编号3】实验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并描述变化现象;

2.学习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等基本操作;

3.初步学习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实验用品:

烧杯、火柴、小刀、玻璃管;蜡烛、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2.猜想与假设

(1)蜡烛燃烧生成水;

(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

依据蜡烛能燃烧,从三个阶段对蜡烛的物理性质、火焰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等进行探究。

(2)实验流程:

认识蜡烛点燃前的物理性质→观察火焰分层情况→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观察燃烧后的现象→认识蜡烛及其燃烧。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

结论和解释

燃前

一闻气味等。

蜡烛是 色、

味的 体。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水

中,观察。

蜡烛被小刀

蜡烛是

水面上。

蜡烛的硬度

蜡烛的密度比水

蜡烛 溶于水。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

等。

蜡烛火焰分为 层,火焰最暗的

层,

火焰最亮的是层。

着时

用火柴梗平放入烛焰中,约1S后

取出。

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将烧杯迅速翻转,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

用火柴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白烟”。

火柴梗

部位炭化。

说明蜡烛火焰 温度最

高。

说明蜡烛燃烧时有

烧杯壁上有

生成。

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时有

生成。

灭后

蜡烛

燃烧。

说明“白烟”具有

性。

5.反思与评价:

(1)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上有哪些特点?

实验类型:

【编号4】实验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水槽、集气瓶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初步学会收集、检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

3.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实验用品:

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火柴、木条、弯导管、胶头滴管、酒精灯;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2.猜想与假设

(1)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

(3)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

依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对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它们成分含量的不同。

(2)实验流程:

收集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检验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检验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认识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不同。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

(2)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3)取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小木条,观察燃烧现象。

(4)取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5)取两块玻璃片,一片置于桌面上,一片

对着哈气,对比观察玻璃片表面。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

结论和解释

小木条在空气中

出气体中

,在呼

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

呼出气体瓶中石灰水

空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

哈气的玻璃片表面出现而置于桌面的玻璃片上

,而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

o碳含量。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

o的含量。

5.反思与评价

(1)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方法是什么?

(2)现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它们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请你将他们一一鉴别出来o

【编号5】实验5固体药品的取用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知道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2.初步学会取用颗粒状、粉末状药品的操作。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架、镊子、药匙、小纸条;颗粒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

实验过程:

1.颗粒状固体的取用。

先将试管放,用 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使石灰石(或大理石)滑落到试管底部,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先将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 或 ,小心地送至试管,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问题与讨论:

1.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放到容器口后,为什么要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为什么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编号6】实验6液体药品的取用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学会液体药品倾倒和滴加的操作;

2.初步学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澄清的石灰水、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酚酞溶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2.用10mL量筒量取2mL稀盐酸,加入实验5中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问题与讨论:

1.倾倒液体的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无色的酚酞溶液变为 色。

有大量 迅速冒出,随着时间推移 逐渐减少至停止产生。

2.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取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

影响?

3.取液后的滴管,若平放或倒放在桌子上,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编号7】实验7酒精灯火焰各层温度的探究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酒精灯火焰各层的温度;

2.学会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

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酒精灯火焰中各层的温度高低如何?

2.猜想与假设

(1)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酒精灯火焰的内焰温度最高。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

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并依据放入火焰中火柴梗的炭化程度,判断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

(2)实验流程:

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验证酒精灯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

酒精灯火焰分为层,火焰最暗的是层,火焰最亮的是层。

结论和解释

用火柴梗平放入烛焰中,约1S后取出。

火柴梗 部位炭化。

说明酒精灯火焰 温度最高。

5.反思与评价

(1)酒精灯火焰为什么外焰的温度最高?

(2)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加热?

【编号8】实验8给液体加热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练习酒精灯的使用;2.学会给液体加热的方法。

实验用品:

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用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产生 。

2.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按图所示正确加热方法加热,

观察现象。

问题与讨论:

1.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的原因是什么?

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编号9】实验9装置的连接和气密性检查

实验类型:

基本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