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534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苏丽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眉梅。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全。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的意思。

2.能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点: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梅识美,品其“淡”“清”

1.欣赏梅花图片,教师解说:

梅花真美啊!

走进梅园,各种颜色的梅花就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瞧,这是粉红的,像——霞,这是白色的,如——雪,这是淡绿的,似——玉。

梅花真美啊!

漫步于梅园的小路上,感觉整个梅园都被梅香浸透了。

是啊,无论是粉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显得是那么的淡雅高贵,清秀脱俗。

(板书:

淡)

2.回忆赞美梅花的诗句,教师相机出示,学生齐读。

二、“墨梅”解题,初识王冕

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看图,这是什么梅?

(墨梅)

2、为何称作它为墨梅?

(因为这是用墨画出来的梅花。

3、是的,相传古人因看到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想到了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

这就是——墨梅

4、而说到画墨梅,当属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造诣最深。

(出示王冕简介,生快速浏览)

5、我们一起来把王冕的名字来写一写,注意“冕”字的上半部分和感冒的“冒”是一样的,中间和下面的横和左右是不相连的,切不要写成“曰”字。

跟着老师书空。

6、王冕爱梅啊,这一天他家洗砚池边的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图片出示),那淡雅的色彩、宜人的清香让王冕沉醉了,于是他挥墨画下了这么一幅墨梅图。

为了使画的意境更加深远,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出示墨梅诗)。

三、初读《墨梅》,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指读正音吾砚

3、诗的第一句里还有一个生字(板书:

砚(yàn))。

我们知道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老师再请位同学来准确、流利地古诗来读一读。

(个别读。

5、读得字正腔圆。

刚才老师听出你在“吾家”后面停顿了,在“洗砚”后面停顿了,你读出了古诗节奏。

通常七言诗都是按照这样二二三的方式停顿的,这样就能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了。

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手势,一起来把这首诗有节奏的读一读。

6、齐读(师用手势引导)

四、自读自解,梳理诗意

1、同学们再来自由地把这首诗来读读,想想:

你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

哪些地方你还读不懂,做上记号。

2、生自读古诗交流

3、“吾家洗砚池头树”是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4、吾家就是我家(板书:

我),古人说吾我们现在说——我,这是古今语言表意的不同。

像这样的例子在这首诗中还有一处,古人说:

个个花开,我们现在说——朵朵花开。

5、“个个花开淡墨痕”是指梅树上的朵朵梅花盛开了,画在纸上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6、“不要人夸好颜色”是说不要别人去夸它的颜色有多么的好。

7、“只流清气满乾坤”只要在天地间留下清香。

五、图诗相融,人梅合一

1、众所周知梅花的色彩是十分淡雅的,在王冕的《墨梅》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寻,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个个花开淡墨痕)。

(补足板书:

淡墨痕)

2、同学们看图(出示墨梅图),因为梅花很淡雅,所以王冕——(用淡淡的水墨勾勒出梅花的样子。

3、画纸上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这就是诗中所云的:

个个花开——(淡墨痕)

4、你能读出淡雅的味道来吗?

(生读)

5、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可王冕为何会对淡雅的梅花如此钟爱呢?

(生沉思)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冕的生平。

6、出示:

默读

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拒绝了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7、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生:

拒绝了。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生:

退隐山林

8、你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王冕?

(我觉得王冕不追求名利。

9、说的好,答应求画他可以得到金钱,选择做官他可以得到权力,这些对于王冕来说不过是浮云,一个“淡”字道出的是王冕一生对名利的淡泊。

(板书:

淡泊名利)他不正像这墨梅一样。

(生齐读:

个个花开淡墨痕)。

10、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继续读诗。

生: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1、为何不用“留”(补足板书:

清气)先给两个“liú”组词。

(留下、留存)(流动、流泻)

12、字音相同,意思却不同读出来感觉也不同。

听老师来读读这两个字

流(手势起伏,声音悠长)师:

留(用手一点,干脆短促)

13、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试着来读这两个字。

(生读)

14、把这种感觉再放到诗中去读读,你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流”是会动的,而“留”好像是静止的。

15、你的感觉很妙,宋代诗人林逋在他的诗《山园小梅》中是这样写梅花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示)(指读齐读)

16、你们发现没有林逋是怎么样写梅花的香的啊?

(暗香浮动.)

17、显然梅香是会动的,它是浮动的,流动的。

所以只流清气满乾坤应该是用上流动的流(板书:

流)。

谁来读出梅香流溢的味道来?

(生读)

18、散发在这广阔天地之间的是梅花的清气。

这清气更指的是王冕怎样的精神?

(他不追名逐利、清正、他鄙视权贵、淡泊名利、甘于淡泊)。

19、这清气已化作了王冕一身的——(板书:

清白正气)

21、从元末到明初,朝代在变,不变的是王冕的那一身——清白正气

22、无论是对待他鄙视的权贵,还是与自己相濡以沫的老朋友相处,甚至是在万人敬仰的皇帝面前,不改的还是王冕那一身——清白正气

23、不要人夸、只流清气这就是王冕精神的写照啊。

你能读出这种气节来吗?

24、这就是王冕: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幻灯出示)

25、这样的王冕,我们由衷地——敬佩、敬重、敬仰。

女生读: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26、这样的王冕我们不得不敬仰。

男生读: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27、这样的王冕我们怎能不敬仰?

(出示墨梅图并配乐)

28、一支遒劲的梅枝斜伸出来,朵朵晶莹剔透、朴素淡雅的梅花缀满枝头,似乎很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王冕不就是这一株傲然于世、孤芳自赏的独梅吗,此时人化作了梅,梅化作了人。

(师读)

29、诗读到这里我不禁要问问王冕?

(对着一学生)王冕啊王冕,若是没有人再欣赏你的才华了,你会去找你老朋友泰不华吗?

(不会,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欣赏,只要我的内心保留着高尚的情操足以。

30、是的,因为在你的内心里坚信的是——生齐读: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1、我还想再问问王冕(对另一学生):

王冕啊王冕,若是你到了风烛残年、穷困潦倒,你会卖画给那些达官贵人们吗?

(不会,因为清白是我一生不变的品质。

32、是的,因为在你心里永远坚守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3、我们一起还想问问王冕,王冕啊王冕,六百多年过去了,朗朗乾坤里充盈的是否还是你那一身的清白正气(是,因为王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4、王冕的《墨梅》有没有铭刻在你们的心中呢?

让我们一起背诵《墨梅》(生齐背)

六、托物言志,咏叹梅魂

1、同学们王冕的《墨梅》是借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手法叫——(板书:

托物言志)

2、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和王冕一样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3、王安石为了表达对高洁情操的不断追求,他曾吟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陆游在他的《卜算子咏梅》是这样写梅花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陆游是想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啊,所以他吟道——

生齐读: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琼瑶的《梅花三弄》里也写到了梅花——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7、琼瑶是在赞美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呀,所以她吟道:

生齐读: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8、同学们写梅花的诗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而梅花的精神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9、(出示)生齐读:

一树梅花千首诗,铸就中华民族魂。

10、让我们再一次来把这些梅花诗吟一吟,诵一诵:

(配乐生齐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七、书梅明志,与君共勉

1.师:

同学们喜欢《墨梅》吗?

(生答)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此刻王冕站在这幅墨梅图前,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相机评价。

八、踏春寻梅,走进自然

1.背诵古诗《墨梅》。

2.建议:

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感受梅花的美。

3.搜集并背诵赞美梅花的古诗句。

板书设计:

墨梅王冕

托物言志

淡墨痕淡泊名利

流清气清白正气

教学反思

 

阅读理解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肉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阳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

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

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博大的胸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黑白________  视而________

一无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AABB):

________、________

(3)尘埃的作用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

(1)相间;不见;是处

(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

(1)考查补写成语,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相间、不见、是处

(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

(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节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怎样给百姓充饥?

怎样为百姓治病?

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带着随从,攀上了高山。

他亲自采摘各种花草,放到嘴里尝,并把尝到的结果详细记载下来:

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

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随从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他的嘴里。

神农吃了灵芝草,才把毒气解了。

随从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劝他下山回去。

他摇摇头说:

“不能回!

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就这样,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随从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随从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选自《中华传统美德简明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

(1)“苦思冥想”的意思是________。

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3)下面说法,有错误的是(  )。

A. 神农氏为了让百姓有吃的,能看病,就亲上山自品尝了一百种草药。

   

B. 神农氏利用灵芝草救了自己一命。

C. “神农架”这个名字是用来纪念神农氏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神农氏为说些什么呢?

【答案】

(1)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2)我们不能回去。

(3)A

(4)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苦思冥想:

尽心地思索和想象。

根据其意思,苦思冥想的近义词可以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静思默想”中其中两个。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品尝了一百种”是一个概数,泛指品尝之多。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⑴尽心地思索和想象;示例:

搜肠刮肚;绞尽脑汁;⑵我们不能回去。

⑶A;⑷示例:

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陈景润的故事(节选)

陈景润叔叔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

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这天早晨陈景润叔叔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叔叔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他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

“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

”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叔叔根本没听见,还是角落里静静地看书呢。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叔叔朝窗外一看,心想:

今天的天气真怪!

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1)仿写词语。

认认真真(A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不知不觉(ABAC式):

________   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

(3)第3自然段是主要是对陈景润的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可以看出陈景润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属于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说明了陈景瑞________。

(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陈景润经常晚上在图书馆读书到天亮。

B. 陈景润是一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

C. 陈景润能够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是因为他非常刻苦。

(5)热爱读书是所有成功者共有的品质,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人士读书的故事?

【答案】

(1)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

(2)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

;示例:

过年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忙的我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拿水果,一会儿又开电视的!

(3)A;读书时全神贯注,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B;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没有发现是天黑了 

(4)A

(5)示例:

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不知不觉”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3)描写方法概括为: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结合句子分析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错误。

一次。

(5)此题较容易,只要从我们的记忆中写出几个即可。

故答案为:

⑴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⑵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示例:

过年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忙的我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拿水果,一会儿又开电视的!

⑶A;读书时全神贯注,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B;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没有发现是天黑了;⑷A;⑸示例:

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学习他们热爱读书的精神。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偷秋(节选)

月亮挂到中天时,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

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

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

“偷秋了”。

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

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

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

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

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

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选自《勇气改变世界》,印刷工业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不知疲倦:

________

蹑手蹑脚:

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一清二楚—________  渴望—________  劳碌—________

(3)文中表现孩子们偷秋后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体现了他们

________的心情。

(4)孩子们偷秋后“甜甜地睡熟了”是因为(  )

A. 他们偷到了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 因为这些东西都很好吃。

C. 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他们的梦想。

(5)短文中的“偷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传递了庄户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2)模模糊糊;失望;悠闲

(3)兴高采烈;高兴

(4)C

(5)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⑴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

;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⑵模模糊糊;失望;悠闲;⑶兴高采烈;高兴;⑷C;⑸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