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702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7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压强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压强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压强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压强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强单元检测.docx

《压强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单元检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强单元检测.docx

压强单元检测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2013年单元检测卷A

(一)

 

一、选择题

1.(2011•柳州)在如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B.

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

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D.

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2.(2011•泉州)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

3.(2011•齐齐哈尔)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B.

C.

D.

4.(2011•绍兴)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

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5.(2011•衡阳)如图,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压强最大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D.d点的压强最大

6.(2011•宁波)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1年5月5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若汽车闯卡并驶上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30s内彻底没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

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

7.(2011•兰州)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8.(2011•内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沙漠中的越野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这是为了减小压强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C.在连通器里,不管有几种液体,只要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大气压强和气球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9.(2011•陕西)国家重点工程一一靑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中.2011年3月5日,载有200t电力设备的超大型运输车“公路列车”(如图,全长约80m,有180个大轮子)从湖南衡阳出发,以很慢的速度驶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两个多月(行驶时间约600h)行驶了3000多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路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0km/h

B.公路列车安装有很多大轮子,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公路列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其牵引力大于阻力

D.公路列车刹车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10.(2011•自贡)西部首列“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2009年9月正式开始运营,给成渝市民提供了新的更加快捷与舒适的出行方式.当动车组列车以速度200km/h驶过时,铁路两侧各3m范围内会产生8级风力,即使只是在路边,也可能将人卷到铁轨上,所以千万不要太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路边行人之间的(  )

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11.(2011•烟台)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11•宁波)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小科认为:

①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

②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

③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

④使用水笔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

其中合理的(  )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2012•广州)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0.2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14.(2012•茂名)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厘米汞柱高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

15.(2012•铜仁地区)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16.(2012•河南)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

1B.4:

3C.1:

2D.4:

1

17.(2012•梅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8.(2012•淮安)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D.F、f不变,p变小

 

二、解答题(共14小题,满分0分)

19.(2011•衡阳)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      .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      (填“增大”或“减小”).

20.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1=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1      p2(填“>”“<”或“=”).(g取10N/kg)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21.(2011•广东)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22.(2011•连云港)体重为500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

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      .

23.(2011•南昌)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

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刃磨得很薄;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

24.(2011•衢州)杭长高铁衙州段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高铁用无砟轨道,即路基不用碎石,钢轨直接铺设在钢筋混凝土的路基上(如图甲所示),建造的成本高,但能确保列车快速通行的安全;传统的铁路钢轨铺设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传统的铁路钢轨铺设在枕木上,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压强,防止钢轨下陷;

(2)高速列车进站时的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如图丙所示).这是因为高速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动速度更大,气压更      (选填“大”或“小”).

25.(2011•连云港)“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2)由图(a)和图      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

26.(2010•宁夏)2010年2月10日,宁夏普降大雪.

(1)如图所示,在沙湖滑雪场,同样体重的步行者腿脚深陷雪中,而滑雪者却如履平地,为什么?

(2)据网络报道,永宁县某中学操场积雪深达14cm厘米,求雪对操场的压强有多大?

(ρ雪=0.2×103kg/m3,取g=10N/kg)(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推导)

(3)雪后降温、路面结冰对交通安全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提出2条雪天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行措施(只提措施,不做解释).

27.(2012•桂林)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F2,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8.(2012•遵义)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l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      N.(忽略容器厚度,取g=10N/kg)

29.(2012•莱芜)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发现宾馆中的牙膏和家中用的牙膏略有不同,这种牙膏盖的前端有一小锥体用于刺破牙膏的密封口,如图所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仿照提供的示例,写出其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理知识.

示例:

挤牙膏时牙膏皮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1)      

(2)      .

30.(2012•盘锦)如图甲所示,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是靠      的作用;图乙表明水壶与壶嘴组成了      .我们科考船于6月中旬在太平洋海域进行“蛟龙号”7000m海测,“蛟龙号深海探测器”能载3名人员,于水下7000m进行科考,其外壳承受海水的压强是      Pa;其封闭舱门面积约为1m2,它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31.(2012•绥化)如图所示,小倩同学提了11kg的水给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重为1kg,桶的底面积是5×10﹣2m2(桶的厚度不计),桶中水深h为2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0.8×10﹣3m2.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大?

(2)提水时手受到的压强多大?

32.(2013春•泸西县校级期末)我国自主制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某次试潜顺利完成下潜5000m深度,此次下潜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5m/s,潜到最深处时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达5×107Pa.

(1)求“蛟龙号”本次下潜过程所用的时间约为多少?

(2)如果“蛟龙号”潜水器一个观测窗的面积约为0.03m2,则潜到最深处时海水对该观测窗的压力约为多大?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2013年单元检测卷A

(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1•柳州)在如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B.

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

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D.

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解答】解:

A、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肩膀感到舒服.不符合题意.

B、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菜刀对菜的压强,容易把菜切碎.符合题意.

C、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列车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D、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滑雪者对雪地的压强,不至于陷入雪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压强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一个量来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

 

2.(2011•泉州)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液体压强特点,结合图片信息就可以知道它表达的是液体压强特点中的哪一个特点.

【解答】解:

由图可知:

最下端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最远,表明此处水的压强最大;

最上端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最近,表明此处水的压强最小.

所以该图表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故选A.

【点评】分析图片,得出结论也是近年来考试的一个热点.这类题一般都与实验有关,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做实验,阅读课本时还要认真的看图,将图片与文字、实验相结合.

 

3.(2011•齐齐哈尔)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B.

C.

D.

【分析】

(1)从纸条上方和下方空气的流速和所受压强的大小去考虑即可解决.

(2)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汽水进入口中.

(3)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掌握乒乓球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压强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

A、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符合题意.

C、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此时中间的流速大压强小,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可观察到两纸片靠拢.不符合题意.

D、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4.(2011•绍兴)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

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分析】①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受力物体的形变上,受力物体形变程度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海绵是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可以用海绵来感受压力,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图中用小凳子压海绵,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小凳子的重力,在海绵上放一个砝码来增大重力从而增大压力;受力面积等于桌子和海绵的接触面积,通过倒放来增大受力面积;

③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同样的道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一定;

④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变化的那个物理量就是需要探究的因素,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得出结论.

【解答】解:

A、图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凳子正放和倒放改变海绵的受力面积,凳子上加砝码以改变海绵受到的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所以A是正确的;

B、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所以B是正确的;

C、海绵比较容易发生形变,所以应该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而不是用海绵的凹陷面积来表示,故C错误;

D、由图甲、乙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是一定的,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凳子和砝码的总重力)比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丙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凳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比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用到的比较多的探究方法,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需要掌握.

 

5.(2011•衡阳)如图,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压强最大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D.d点的压强最大

【分析】已知四个点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公式P=ρgh可求四点的压强大小.

【解答】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a、c两点的深度相同,b、d两点的深度相同,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a点的压强大于c点的压强;b点的压强大于d点的压强;

又因为b点的深度大于a点的深度,所以b点的压强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深度(从液体某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6.(2011•宁波)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1年5月5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若汽车闯卡并驶上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30s内彻底没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

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

【分析】A、根据压强公式P=

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可得A选项正确;

B、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可得B选项正确;

C、根据压强公式P=

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可得C选项正确;

D、根据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可得D选项错误.

【解答】解:

A、铁钉尖头向上,与车胎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当铁钉扎破轮胎时,因为有空隙,所以能迅速放气.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由于车台内的气体迅速放出,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即受力面积增大,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能减小对地面压强.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需要熟练掌握,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不要混淆.

 

7.(2011•兰州)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解:

脚踩在盲道上,脚对盲道的压力不变,砖上的条形或圆点减小了脚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地面对脚的压强,增大脚的感觉.

故选B.

【点评】当脚踩在盲道上时,压力是不变的,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给盲人提供方便.

 

8.(2011•内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沙漠中的越野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这是为了减小压强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C.在连通器里,不管有几种液体,只要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大气压强和气球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两种:

①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掌握液体和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

(3)连通器内的液面相平是有条件的.

【解答】解:

A、沙漠中的越野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沙子压强,便于行驶.符合题意.

B、容器中盛有水,因为水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有压力,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不符合题意.

C、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且受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气球内部的压强除了受大气压强的影响外,还会受球膜对内的压强,球膜半径越小,这个压强就越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以及连通器的原理.

 

9.(2011•陕西)国家重点工程一一靑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中.2011年3月5日,载有200t电力设备的超大型运输车“公路列车”(如图,全长约80m,有180个大轮子)从湖南衡阳出发,以很慢的速度驶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两个多月(行驶时间约600h)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