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437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甘肃省天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青春彰显活力,青春充满力量,青春谱写乐章,青春也同样有困惑和烦恼。

把握青春,我们要

A.放任青春的冲动,享受青春的激情B.穿着标新立异,追求一“酷”到底

C.悦纳青春美好,克服青春烦恼D.及时行乐而不虚度年华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

①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

③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在书本中寻找“贤”,并将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的一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对集体生活成就我认识错误的是()

A.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B.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C.只要有了良好班风和校风的熏陶,我们一定会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D.良好班风和校风的熏陶是我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外部条件,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最关键的是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

4.建设班集体需要大家()

①自主行动和建设

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③相互攀比

④制订班级规则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5.中学生小张每当遇到伤心事时,总是劝勉自己“忧愁于事无补,还是想想怎样面对吧。

小张调控情绪采用的是

A.转移注意法B.放松训练法C.改变认知评价D.合理宣泄法

6.你要看到美才能体验情感,体验到情感才会想象,于是就有了想象力,有想象力才能诞生创造力。

这表明

①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来③只要具有情感就一定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④在生活中我们只会产生正面的情感体验,不会有负面的情感体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现代国家用法治代替了人治,法治的要求是()

①依法治国②依法办事

③遵守法律④法律代替所有准则

A.①③④B.②④

C.①②D.①②③

8.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的必由之路。

①政治清明②社会公平③民心稳定④国家长治久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小丽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学生小敏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2021年3月28日,是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

这是因为()

①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②中小学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

④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民族的未来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多选题

11.班集体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的美好班集体不仅可以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和价值认可,而且可以成为每个学生向上的动力。

这表明()

A.美好集体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意义重大

B.美好集体引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C.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在精神上获得养料和拼搏向上的力量

D.在美好集体中人人都能成才

12.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A.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B.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C.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D.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13.学完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后,七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当法律至上成为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B.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C.树立法律信仰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D.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三、判断题

14.“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15.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_____)

16.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17.集体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_____)

18.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9.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四、分析说明题

20.学校大检查前夕,张明和几位同学去教学楼后面踢球,意外打碎了教室的玻璃。

老师查问是谁干的,张明和朋友们都默不作声,谁都不想“出卖”哥们儿,破坏朋友之间的“义气”。

最终大检查中,班里没能得到流动红旗,可是张明和朋友们为自己的小群体友谊还是很高兴。

(1)如何理解张明和朋友们的小群体友谊?

(2)如果你是张明应该怎么办?

(3)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怎样处理角色冲突?

21.小强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进入初中刚读完一期,他对父亲就坚决让他停学,令他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而当老师家访做小强父亲的工作,说到“阻止子女上学是违反法律的”时,小强的父亲却十分恼怒地说:

“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话就是法律!

小强听我的话就是遵守法律!

(1)小强父亲的话是法律吗?

为什么?

(2)请你简要说说法律的作用。

22.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某校七年级学生以“法制校园”为主题,开展法制研究性学习活动。

假如你是本年级的学生,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一部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的法律?

(2)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3)我们应该样依法办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材料说明青春有美好,也有困惑和烦恼。

因此把握青春既要悦纳青春的美好,也要克服青春的烦恼。

C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中的“放任青春的冲动”说法错误,青春应学会克制;B的说法错误,真正的个性不是穿着上的标新立异;D的说法错误,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表现。

故该题选C。

2.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止于至善”的认识,题文的观点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等,①②③观点正确;④“学习他们一切”的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体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良好班风和校风的熏陶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高尚的品格,但关键还在于我们个人的努力,AB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共同确定集体的愿景和目标、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制度、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

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中相互攀比的做法错误,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但不是互相攀比。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D。

5.C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的认识,根据所学,调控情绪的方法包括转移注意法、放松训练法、改变认知评价、合理宣泄法等。

题文中的小张自己劝勉自己,是通过改变认知评价调控情绪的,所以ABD与题意无关,正确答案选C。

6.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情感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来,①②观点正确。

③没有认识到情感是复杂的,具有情感不一定会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观点错误;④观点错误,负面情感也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所以正确答案选A。

7.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①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④的说法错误,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的准则有很多,法律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准则,不能代替所有的准则。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D。

8.D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治的认识,根据所学,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由之路,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9.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认识,①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学校附近不允许经营网吧,小丽举报学校附近的黑网吧是具有法律意识的表现;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少缴税的做法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③小敏制止父亲以次充好的行为,是具有法律意识的表现;④爸爸不给孩子钱上学,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权,没有尽到抚养教育的义务,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所以排除②④,正确答案选B。

10.C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国家和社会重视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的原因,①③④分别从未成年人自身成长的特点、国家的需要的角度进行说明,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②的说法错误,中小学生不是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而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C。

11.ABC

【解析】材料中的这句话说明了美好的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ABC分别从美好集体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对精神成长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D的说法夸大了美好集体的作用,在美好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得到成长,但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成长。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ABC。

12.BCD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法律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表现,BCD分别从法律的作用、范围、内容的角度进行说明,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的说法错误,公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可以通过法律来调整,而且可以通过道德、亲情和友情来协调。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BCD。

13.ABCD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公民应如何对待法律的正确说法,ABCD分别说明了公民应树立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

故该题选ABCD。

14.正确

【解析】此题是一道判断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要做到“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因此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5.正确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感知集体的温暖的相关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所以,题文中的判断是正确的。

16.错误

【解析】

此题是一道判断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易错易混点的把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

根据所学知识,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材料中的这句话混淆了情绪和情感的不同,是错误的。

17.正确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集体愿景的认识,根据所学,集体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18.错误

【解析】

此题是一道判断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较大。

根据所学知识,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因此该观点中“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

19.错误

【解析】此题是一道判断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较小。

根据所学知识,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因此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0.

(1)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2)告诉老师是谁做的,将集体利益放于首位。

并告诉朋友们他们的错误之处。

(3)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

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我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集体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人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

材料中“谁都不想“出卖”哥们儿,破坏朋友之间的‘义气’”一句话说明张明和他的同学之间的友谊沾染上江湖义气。

根据所学知识,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我们应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只要学生能清楚地判断出小团体主义的实质,并说明我们应反对小团体主义,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面对小团体主义,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因此张明应该告诉老师是谁做的,将集体利益放于首位;并告诉朋友们他们的错误之处。

只要学生的答案体现出反对小团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自己的做法,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1.

(1)、不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此小强父亲的话肯定不是法律。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解答此问,要求学生依据所学进行说明,如果学生回答出规范、保护、调整等作用,也可以酌情给分。

22.

(1)、«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2)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很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等等,只要学生回答出一部,符合题意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设置了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解答此问,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不允许自由发挥。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学会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只要学生从上述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做法,也可以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