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497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研究地质勘察报告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

1号土层:

素填土,层厚约为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

2号土层:

淤泥质土,层厚5.5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

3号土层:

粉砂,层厚3.2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

4号土层:

粉质粘土,层厚5.8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

5号土层:

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

1.3、岩土设计参数

岩土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承载力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编号

图的名称

孔隙比

e

含水量

W(%)

液性指数

标准贯入

锤击数N

压缩模量

Es(MPa)

素填土

-

-

-

-

5.0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2.5

粉砂

0.81

27.6

-

14

7.5

粉质粘土

0.79

31.2

0.74

-

8.8

粉砂层

0.58

-

-

31

12.6

 

表2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单位KPa

土层编号

土层编号

桩的侧

阻力

桩的端

阻力

土层编号

土层编号

桩的侧

阻力

桩的端

阻力

素填土

22

-

粉质粘土

58

900

淤泥质土

20

-

粉砂土

75

2000

粉砂

52

-

1.4水文地质条件

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4.5m。

1.5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

1.6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

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确定第⑤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400mm×400mm桩长为15.7m。

桩顶嵌入承台70mm,桩端进持力层1.2m承台埋深为1.5m。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3.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

根据静载力触探法公式:

=4×0.4(×20×5.5+52×3.2+58×5.8+75×1.2)+2000×0.4×0.4

=1444.48KN

3.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a

Ra=

=

=722.24KN

式中安全系数K=2

4.确定桩数n,布置及承台尺寸

4.1桩数n

最大轴力标准值,

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考虑一定的系数,按规范取1.1~1.2。

先不考虑承台质量,因偏心荷载,桩数初定为:

取n=4

4.2柱的中心距

按规范,桩的最小中心距为3~4d,s=1.2m~1.6m,综合考虑后,s=1.4m。

柱的布置按矩形式排列。

4.3承台尺寸确定

根据构造要求,a=1.4+0.4×2=2.2m

b=1.4+0.4×2=2.2m

暂时设计埋深为1.5m,承台厚0.9m,桩顶深入承台50mm承台下不做垫层,故钢筋保护层取70mm,则承台有效高度为

承台采用混凝土C30,

,钢筋选用HRB335级,

5.计算桩顶荷载

经过将设计任务书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最不利弯矩组合值比最不利轴力组合值要大,因此,按照最不利荷载弯矩组合值进行设计。

取承台及上覆土的平均重度

5.1桩顶平均竖向力:

承台及上覆土重

桩顶平均竖向力

=

5.2单桩水平设计值

其值远小于按

估算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要求。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是作用于柱底的荷载设计值为:

扣除承台和其填土自重的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Kn

=

6.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6.1柱边冲切

冲切力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冲垮比

=2×[0.93×(0.4+1.5)+0.93×(0.4+1.5)]×1.0×1430×0.83

=4945.11KN>

满足要求

6.2角桩向上冲切

=[1×(0.6+0.3/2)6+1×(0.6+0.3/2)]×1.0×1430×0.83

=1780.35KN>

满足要求

7.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按式

计算。

剪跨比与冲切比相同,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计算

对I-I斜截面

(介于0.3~3之间)

剪切系数

0.99×1.29×1430×2.2×0.83

=3334.74>2

因承台为正方形,故II-II斜截面与I-I截面受剪切承载力一样。

8.局部受压验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规范》中“7.8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的公式:

Fl≤1.35βcβlfcAln

 式中:

Fl--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β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对后张法构件,应在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中扣除孔道、凹槽部分的面积;

  A

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

8.1方柱对承台的局部压力算

满足要求。

8.2角桩对承台的局部压力验算:

满足要求。

9.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由于选用预制桩,因此,选择混凝土为C30,

,钢筋选用HRB335级,

9.1.桩身结构主筋计算: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3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知:

式中:

N--轴向压力设计值;

  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构件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并且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规范》进行构造取值为:

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

,得:

因此,可以按照构造配筋。

即,采用最小配筋率0.6%。

选用4

18,

.

9.2.桩身混凝土承载力验算:

满足要求。

9.3.桩身结构设计图:

见后面图纸。

10.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10.1.x轴受到弯矩作用:

由,

可得:

选用14

18,

,沿着平行y轴布置。

10.2.y轴受到弯矩作用:

由,

可得:

选用14

18,

,沿着平行x轴布置。

10.3.承台的配筋图:

见后面的图纸。

 

11.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混凝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孔宪立,石振民主编·《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合编·《土力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国家建筑标准图集11G101-3,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