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137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docx

南昌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自然科学前提:

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 ④思想理论来源 

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

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

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

①唯物主义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 

C、现代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

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

a、可知论b、不可知论  

   ②唯心主义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何不同?

  ①一元论:

指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观点。

--承认世界统一  

二元论:

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  ②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种:

 

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5.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①机械性:

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 

②不彻底性:

不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去  ③形而上学性:

不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 ④直观性:

缺乏实践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答:

物质:

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义 

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7.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 

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 

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

一、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13.时间的特点:

一维性(不可逆性)如:

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 

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 

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

 

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实践的基本特点:

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16.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试验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18.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联系构成了发展(运动、变化);发展(运动、变化)体现了联系。

19.唯物辩证法:

事物有联系,有区别。

 形而上学:

有区别无联系。

 相对主义:

有联系无区别。

  

20.发展的实质:

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如:

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   

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

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3.论述: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分歧,说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

一、对立表现在:

 

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联系  形而上学--孤立) 

②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唯物--发展变化  形而上学--不变的观点) 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4.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

两者是每一个矛盾的两个相反的基本属性。

 

2)两者相互联系: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没有脱离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质转化为量:

质变巩固、体现量变的成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转化为质: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   

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肯定之中包含着否定,一定意义上的肯定是否定。

  2)否定之中包含着肯定,一定意义上的否定式肯定。

  

25.简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③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26.(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  

答:

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包含两方面的的含义。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统一性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27.(04年论述)内因和外因含义及其意义,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1)内因:

指事物的内部矛盾 

2)外因:

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的正确性。

  

答:

唯物辩证法认为:

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结合起来的哲学原理。

因为内因是根据,所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为主;因为外因是条件,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因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必须把独立自主和争取外援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在内因和外因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是错误的。

‘外因论’只讲外因。

不讲内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引进的错误;只讲内因,不讲外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排外的错误,都是应该加以反对的。

   

28.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2)共性统摄个性,共性离不开个性。

  

2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30.简述 度的含义及其意义  

① 度:

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②把握度的意义:

 

在认识上,只要把握了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

2)在实践上:

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提出知道时间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对立统一 ①对立(因就是因、果就是果) ②统一  原因和结果 

A、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C、相互作用   

32.(常考 单选)一果多因:

多种原因影响下。

造成一种结果。

   

3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辨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一切必然,否定偶然。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一切纯粹偶然,否定必然。

  

34.说明本质和现象辨证关系原理,以及认识这原理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指导(考3次论述2次简答重点题) 答:

一、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表现在:

 

1.现象是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感知的,只要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

 

(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1.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

 

2.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

本质和现象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结底以来于本质的。

   二、掌握本质与现象辨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1)

(一)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的本质。

(二)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

要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5.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规律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特点:

A、客观性B、普遍性   

36.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03.05论述) 答:

1)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2)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具有必要的物质手段。

  

37.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认识规律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缺一不可。

  

38试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

(03.06论述) 

(07论述)试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客观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统一起来的哲学依据。

一方面,讲科学就是说在尊重客观规律,讲革命热情就是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讲革命热情,不讲尊重客观规律,是实际工作中的左倾盲动主义、坐等观望,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40.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1论述:

试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P84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指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二者关系的哲学依据。

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方向和保证,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成果就会更丧失。

总之,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反之,社会主义就会走向斜路。

   

42.唯心主义: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章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观点是:

实践的观点。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2.实践和认识的含义及关系  

 1)实践:

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认识:

指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A.实践决定认识 B.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

 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④正确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反之失败   

3.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主体:

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人,群体,人类整体)。

认识主体的属性包括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

  

5.客体:

指进入主体认识范围的客观规律。

认识客体的属性有可观实在性,对象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 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7.感性认识:

指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事物的个性的反映,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8.理性认识:

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主体对事物的共性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9. 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主观性。

 理性认识包括:

1、概念2、判断3、推理   

1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和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的成分)。

   

11.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②感性材料是丰富的全面的、不是零散的。

   

12.认识的两个飞跃:

第一个: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第二个飞跃:

理性认识到实践(理论付诸实践)。

13.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04.06.07论述)  答: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一)从客体考察 

1.事物是矛盾统一体。

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

都有很多特点和情况 

2.事物矛盾有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本质不是开始就暴露,要经历过程逐渐暴露出来 

3.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得人们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限制。

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二)从主体考察:

人的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

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必须经过实践到认识、再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

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14.完整的认识过程:

实践—认识—实践   

15.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答:

客观性:

1)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以来于人类的客观内容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绝对性:

1)真理是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是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才存在是绝对的。

 

相对性:

1)广度上,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扩展。

2)深度上:

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的,一定层次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16.(03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加以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

一、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②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

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③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需要发展,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总之,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作为指导思想,同时它又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07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致性及坚持方法和意义。

P128  答:

①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的运用。

 

②人心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问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 

2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1.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22.真理的功能包括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与激励。

 

  

第三章  

 

1.(考5次单)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07论)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P132  

答:

①A、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发展。

人们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

B、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②环境与人口问题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人口多,资源少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③战略为:

必须坚持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05.06年简)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P133  

答: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主要影响有: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只有物质与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从社会主体的范围来看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他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巨头一定的阶级性。

非意识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

2社会意识受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P136  

答:

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是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