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057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docx

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

 

“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

申报书

 

子项目名称:

合作办学乡镇送教培训(小学美术)

申报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协同单位: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教育部、财政部制

一、基本情况

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单位类型

□高等学校√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负责人

姓名

叶洪林

职务

副所长

职称

特级教师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整合情况

整合年份

所整合部门

教科所、技装中心

管理团队

姓名

职务

专业

学历

负责事务

黄朝福

宣教科副科长

教育管理

本科

统筹培训管理与实施

张毅杰

教研员

美术教育

本科

负责专家接待及培训工作的全面协调

廖勇

高级教师

计算机教育技术

本科

负责教育技术装备和网络研修培训

查能辉

班主任

美术教育

本科

学员学习需求调研,设置培训课程,联系合作培训基地

相关培训经验

培训项目

培训人数

时长

特色与成果

2013年11月合作办学送教下乡

50

2

由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分组到各乡镇举办教育教学讲座,执教一节观摩课

2014年5月合作办学课堂教学竞赛培训

80

3

竞赛活动由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部分组成,各名师工作室对相关参赛选手进行赛课磨课培训。

2015年9月涪陵区名师集中送教下乡

150

2

由特级教师、名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组成专家团队,分组到每个乡镇举办一次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执教一节观摩课。

2016年3月办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竞赛培训

120

4

竞赛活动由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部分组成,各名师工作室对相关参赛选手进行赛课磨课培训。

 

首席专家

姓名

叶洪林

职务

涪陵区教科所副所长

职称

特级教师

单位

涪陵区教科所

研究专长

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教学研究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培训专长

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涪陵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语学会副会长,小学语文试卷监测室主任。

拟承担的主要工作

负责确定培训目标,指导方案设计、专家选聘、团队组建等核心工作,承担部分专题授课。

专家团队

姓名

职务/职称

学科(领域)

专业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是否为一线教师教研员

叶洪林

特级教师

名师

小学语文

教师

涪陵区教科所

小学语文教育

教科所副所长

张毅杰

中高

名师

中学美术

教师

涪陵区教科所

中小学美术教育

教研员

张巧

中一

中学美术

教师

涪陵十四中学

中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吴勇

中高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冉丛荣

中高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查能辉

小高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李莉

小高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甘波

小高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惠昌元

小高

书法教育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书法教育教学

一线教师

徐毅

小高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徐佳

小一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何国林

小一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陈星宇

小一

小学美术

教师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

一线教师

2.协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单位类型

√高等学校□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负责人

姓名

傅小彪

职务

院长

职称

教授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整合情况

整合年份

所整合部门

涪陵师范学院、涪陵教育学院、涪陵教师进修学校

管理团队

姓名

职务

专业

学历

负责事务

杨贤艺

副院长

油画/壁画

研究生

统筹培训管理实施

卢小波

副教授

中国画

本科

负责专家的接待及培训工作协调

冉丛荣

班主任

美术教育

本科

学员学习需求调研,设置培训课程,联系合作实践基地

相关培训经验

首席专家

姓名

彭一虹

职务

教授,西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职称

教授

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

研究专长

美术课程与教学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培训专长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改革的动态与发展、中小学美术教学

主要社会兼职

西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涪陵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长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文化部《徐悲鸿画院学刊》编委。

拟承担的主要工作

培训前:

指导培训需求调查,设计培训方案,遴选专家,选择课程资源。

培训中:

联系专家,研修指导,监督课程实施,专题讲座,指导收集、开发课程资源。

培训后:

参与、指导撰写典型案例、整理课程资源、制定跟踪培养方案。

专家团队

姓名

职务/职称

学科领域

专业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是否为一线教师教研员

杨贤艺

副院长

油画/壁画

课程与教学论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美术课程与色彩教学

卢小波

副教授

中国画

课程与教学论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美术课程与美术教学

一线教师

彭凌艳

艺术设计系教授

艺术设计

学美术教育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美术课程与设计教学

一线教师

张毅杰

中高

教研员

中小学美术教育

中学美术教学

涪陵十四中

课程标准与中小学美术教学

教研员

二、培训实施方案

目标

定位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参考《“国培计划”小学美术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立足乡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需求,遵循乡村美术教师成长规律,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研修方针,从专业品行、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维度增强其从教自信,促进乡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

具体如下:

1.通过分享优秀乡村美术教师成长经历及其名师的示范引领,知道乡村教育的责任与荣耀共存,增强乡村教育的责任感和情感,为乡村教师持续发展注入内动力。

2.以构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突破点,围绕“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构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主题式研修,通过主题宣讲、专题送教、学员实践等方式,聚焦真实课堂,帮助乡村教师读懂教材,活用教材,增强解读教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了解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关注美术教学本质,关注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

3.结合“同课异构”的主题研修方式,开展一线优秀教研员与学员现场诊断、评课等参与式活动。

增强农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行动观察、自我反思、感悟体验、行动设计等有效教研的专业引领能力。

4.组建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搭建乡村教师研修工作坊,通过“师带徒”增强优秀教师与乡村教师的互动、互助,提升乡镇小学校本研修能力,建立乡村教师研修的有效平台,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助力。

 

送培工作规划

本年度送教下乡到涪陵区九个合作办学乡镇(江南片区、江北片区、江东片区、李渡片区、新妙片区、龙潭片区、龙桥片区、白涛片区、坪上片区)所有合作办学乡镇中心学校、村小、村完小,培训学科为小学美术,培训人数为60人,共2个班,每个班培训学时为10天。

研修主题为:

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及教学模式;聚焦点在能上课,上好课;计划在两个学期内完成,形式上采取集中研修(五次共10天),回岗实践与网络研修、选修相结合。

集中研训时间及主要工作安排如下(具体落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1.2016年5月-9月中旬,训前调查,再次完善实施方案。

2.2016年9月29-30日,开班,主题宣讲,课堂诊断,组建“师带徒”研修互助小组,集中在师德修养、明确目标任务及其责任。

3.2016年10月27-28日,名师示范,同课异构,进行行为示范。

4.2016年11月23-25日,模仿尝试,课例分析,寻找跟进点。

5.2017年2月-3月,分组人人上课,跟进实践。

6.2017年4月-5月,分组展示与集中展示,提炼成果;选拔“种子”教师到引领学校跟训。

 

对象

分析

现状分析:

合作乡镇学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多数教师主任语数教学,没上专业美术课,美术课照课本宣讲较为普遍,长期缺乏专业探究,导致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能力较差,职业倦怠感强。

各校美术教师配备不足,缺乏帮带引领,缺少团队与技术支持,几乎没有团队研修氛围。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内容需求:

课标与教材解读,课程和教学前沿理论,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反思和评价,教学过程设计与优化。

特别是美术教学的本质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操作解读,并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和贯彻等。

培训方式需求:

专家对课堂的诊断和指导,名师示范,团队备课、上课、评课、议课等实践体验,希望有名师进行后续指导。

师资需求:

一线名师、一线优秀教研员、课程与教法学法指导教师。

 

送教培训模式

送教培训采用五段式培训,如图所示:

 

五段式培训:

具体就是以主题式研修,诊断式研讨,实践式体验为操作策略,经历以下五个阶段:

1.课堂诊断。

学员常态课观察诊断,聚焦学员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2.名师示范。

“名师送教”和“专家微型讲座”相结合,进行行为示范和理念引领。

3.模仿尝试。

根据研修主题分版块上研究课,通过听课、评课、议课,专家现场诊断,内化教学理念。

4.跟进实践。

通过小组内人人上课,导师跟进指导,促进参训教师个体教学行为改进。

5.成果提炼。

学员优课展示,互动式评课,提炼成功做法,在总结与反思中提升。

 

阶段

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

主题:

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及教学模式

模块

核心内容

培训方式

时间

课例诊断提出问题

走进乡村学员课堂

论断研讨

训前

师德修养团队建设

我坚实地走过——我的成长阶梯

专题报告

2学时

破冰行动:

123抱成团

团队实践

4学时

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

关注学生素养

视频互动

2学时

开阔视野增知强能

以“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研讨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主题宣讲

4学时

千课万人全国开课《大黄鸭来了》(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孙飒)课例观摩:

教学模式评课议课

任务式专题

4学时

“綦江版画“编入校本教材开展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研讨本地乡土课程的开发

任务式专题

4学时

本土研究:

乡村美术教师如何做研究

专题讲座对话交流

4学时

同课异构示范引领

专题一:

造型.表现《喜怒哀乐》同课异构及解析(杨贤艺、何国林、学员)

课例研讨专业引领

4学时

专题二:

设计.运用《我家在乌江边》同课异构及解析(彭凌燕、李莉、学员)

课例研讨专业引领

4学时

专题三:

欣赏.评述《保护文物》同课异构及解析(卢小波、张巧、学员)

课例研讨专业引领

4学时

专题四:

综合.探索《跟我一起走涪陵》同课异构及解析(张毅杰、陈星宇、学员)

课例研讨专业引领

4学时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蔡晓晴课例观摩(研讨:

如果我来上)

案例分享

4学时

人人参与课例实践

造型.表现课例设计与展示

设计.运用课例设计与展示

团队研讨名师引领

8学时

主题式说课研讨

团队研讨名师引领

8学时

书法教学课例设计与展示

综合.探索课例设计与展示

团队研讨名师引领

8学时

主题式研讨:

围绕如何“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进行主题式研修

团队研讨名师引领

8学时

微课展示

团队研讨名师引领

8学时

成果展示走向山巅

优秀课例展示(含优质课、说课、微课、课例反思、小论文),师生作品

团队实践

8学时

结业典礼——示范引领

协同机制

培训三级管理:

教科所、教育管理中心、合作办学乡镇中小学校。

1.教科所:

深度融合研讨与培训,负责项目总方案拟订、课程设置,送教筹备和全程实施。

2.教育管理中心:

全面协调“培训工作”,负责参培学员的推荐上报,培训地点的确定以及培训相关事宜的协调落实。

3.乡镇中小学校:

承担任务的乡镇中小学校提供培训场地、配置齐设施设备、搞好培训期间服务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网络研修

鉴于网络技术与资源的不足,乡村教师在网络能力上的局限,本项目组借助涪陵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的支持,主要打造QQ共享群、微信群组形式的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如下表所示:

功能模块

功能运用

个人QQ

QQ日志:

个人研修日志发布。

QQ相册:

完成上传研修、教学。

QQ留言:

互访学员好友,简评日志相册。

QQ共享

资源功能:

资源上传、下载、分类与删除。

话题功能:

群组话题讨论、发布,实现日常教学交流。

研修活动:

通过视频、讨论、辩论、资源分享等,探讨同课异构、观课议课、课题研究等常见教学研究活动。

成员管理:

添加研修学员,建设教师工作研修讨论组,安排发布工作任务等。

微信群组

对话功能:

适时讨论、分享研修心得,发布研修小视频。

评价功能:

针对学员研修点滴感悟,朋友圈评论与点赞,开展过程性评价。

 

网络研修在培训过程与训后指导过程的应用与工作安排具体如下:

1.借助社区优化训前工作:

培训项目管理者根据集中培训学员信息,创建学员网络研修共享空间,为培训班级建立研修组,发布培训信息与准备材料,组织训前学员交流互动,为集中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2.借助社区优化训中工作:

在集中培训过程中,借助网络研修社区日志、资源和研修活动交流等,参训学员可以将学习心得数字化,组织网络研修活动,开展在线交流,提交培训作业与学习成果,开展深度交流;培训组织者可以将集中培训期间分析学员学习需求,形成个人改进计划在教师研修中展示公布,明确后续在岗实践目标。

3.借助社区开展训后跟踪指导:

利用研修社区中的教师研修组,按照学员研修计划,由辅导教师与学员共同开展训后实践与网络研修。

(1)以研修活动带动学员学习,围绕学员自身需求设计研修活动主题,定期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2)以研修调查统计数据激励学员学习,反馈学员个人与学员团队网络研修数据,激励学员参与活动,实施后续跟踪管理。

(3)以研修成果引导学员学习,针对学员上传实践成果进行展示评优,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学习。

团队建设

一是领导与管理团队,由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加上协同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相关领导组成,主要从制度、人事、经费、时间与空间多方面做好保障。

各合作学校所属教管中心、中心校领导为培训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认真执行“涪陵区集团办学、合并办学、合作办学三种办学模式和交流学习、走教”的文件精神,大力支持学员的研修学习。

二是专家与学术团队,主要由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合作办学学校和区内优质教育学校在内的教授、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组成。

共18人,其中高校专家5人,教研员1人,一线优秀教师12人。

资源建设

一、本项目培训使用的课程资源

(一)专著、课题研究成果:

《美术新课标与教师修改版》《校本美术教研的组织与实施》《美术创意式教学探索》《尊重教学情境是教材的生命》,《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研究》(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课题研究成果)。

(二)教师实践研修资源包,微课制作软件(三)全国美术赛课一等奖课例,涪陵区美术赛课优课。

(四)2015“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重庆市区县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小学美术项目优质资源(名师教学录像、影子教师优秀教学视频、学员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

二、将使用和开发的资源

(一)人力资源

建立以教研员、城区优秀小学美术教师和参训学员团队的研修工作坊,建立长期的研修团队。

(二)物化资源

1.《涪陵区合作办学乡镇中小学美术教师研修资料汇编》。

收集整理培训过程中的优秀案例、专家提供的资源和培训文本资料,汇编成册,供学员继续学习参考。

2.研修光盘。

拟将各位研修教师的培训课件录像制成光盘,发放给每位学员。

3.媒体、网络报道和培训简报。

4.撰写培训案例。

由任课专家、指导名师、学员撰写培训典型案例。

(三)网络资源

1.为研修学员提供上网服务,开放教育装备中心数字资源库,方便学员资料查询。

2.开辟学员QQ群、微信群和公共邮箱,上传研修资料,方便学员查询参考,也为研修后的学员搭建交流探讨平台。

(四)课题资源

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深化发展基地学校建设,涪陵区科技计划项目《利用地方文化,打造地方特色课程》。

三、拟开发资源

1.专家讲座、名师送教培训课程资源:

专家教学讲义资料、教学案例分析、讲座视频等,拟用于今后教师培训课程优化和资源库建设。

2.学员学习成果资源:

学员提交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设计、课件、科研论文和反馈等,拟用于地方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成果推广辐射。

3.项目培训管理资源:

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学员信息、学员反馈、培训总结等,拟用于建立教师培训模式资源库,方便以后对培训效果的追踪了解,为教科研调研、规划咨询和决策作参考。

考核

评价

对送培团队考核:

由学员对送培团队的管理、师资、课程安排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

考核指标为领导重视程度10分,课程安排30分、专家团队30分,班主任工作10分、学习生活安排10分,资源建设10分。

对学员的考核:

1.坚持形成性、多元化评价,保证培训的全面与激励。

采取平时学习情况与学习成果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学员档案袋,根据学员的出勤情况、研修参与情况、研讨表现情况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考评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2.坚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采取自评与他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员自评、小组评、班委评、班主任评、导师评,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3.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注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考核指标

分数

考核人

评分细则

出勤

20分

班主任

迟到1次减1分;早退1次减1分;事假半天减2分;旷课减4分。

学习表现

30分

班主任班委

认真听讲,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做听课。

积极参与小组互动研讨和教学实践。

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

作业考核

40分

导师小组长

一份教学设计、一次说课上课、一份课堂教学评课报告、一份微课制作(各10分),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

培训总结

10分

导师

一份培训研修总结、一份个人发展规划。

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特色与创新

1.主题式培训切合乡村教师实际。

主题设置基于训前诊断,以“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聚焦真实课堂,进行同课异构式的课例示范,主题式的课例实践,学员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2.研训过程规范又多样。

校本课程研究与课堂教学执行力研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课示范与尝试探究相结合,通过QQ、微信共享平台、任务认领等形式,吸引学员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既保证了研训过程的完整与持续,又体现了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3.课程资源注重本土。

如《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研究》将本地的科研课题成果应用于本项培训,《我家在乌江边》《跟我一起走涪陵》等教学研究课以本土资源为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讨,以“我坚实地走过——我的成长阶梯“以身边的骨干教师成长案例激励学员自信发展等。

4.行为改进重层次性。

以任务驱动促进行为改进。

如第二阶段安排在同课异构中观察课堂,在观摩对比中提升课堂教学行为;第三阶段安排课例实践,或说课、评课、微课制作等任务,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执行力;第四阶段安排成果展示,肯定其成功,增强其自信力。

三、课程内容列表

阶段与环节

模块

专题

核心内容

学时

是否为实践性课程

主要授课者或组织者

单位

职称

是否为一线教师/教研员

前测定位

走进乡村小学美术课堂

进村小,进课堂,与师生对话,找准问题,了解学员需求

专家团队(彭凌燕、张毅杰等)

本项目组

第一阶段

师德修养

团队建设

我坚实地走过

以自己成长经历为例,增强乡村教师的发展自信。

4

叶洪林

涪陵区教科所

特级教师

教育视频赏析

观看“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促进村小教师反观自我,关注学生素养,增强教育责任感

2

班主任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小学高级

一线教师

破冰行动:

123抱成团

明确培训目标与任务,涪陵区名师做学员导师,构建学习共同体

4

班主任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小学高级

一线教师

专业能力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课标与教材解读,进行主题宣讲,了解“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学段的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堂教学如何落实

4

张毅杰

涪陵区教科所

中学高级

教研员

微课教学

了解慕课、翻转课堂及其微课制作技术,分享专业的网站,研讨如何利用优秀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安排主题式微课制作任务

6

查能辉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小学高级

一线教师

第二阶段

课例引领

专题一:

造型.表现《喜怒哀乐》同课异构及解析

名师与学员同课异构,学员课堂观察,导师作微型讲座,进行诊断引领

4

杨贤艺

何国林

学员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教授/小学高级

一线教师

专题二:

设计.运用《我家在乌江边》同课异构及解析

名师与学员同课异构,学员课堂观察,导师作微型讲座,进行诊断引领

4

彭凌艳

李莉

学员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教授/小学高级

一线教师

专题三:

欣赏.评述《保护文物》同课异构及解析

名师与学员同课异构,学员课堂观察,导师作微型讲座,进行诊断引领

4

卢小波

张巧

学员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十四中学校

副教授/中学一级

一线教师

专题四:

综合.探索《跟我一起走涪陵》同课异构及解析

名师与学员同课异构,学员课堂观察,导师作微型讲座,进行诊断引领

4

张毅杰

陈星宇

学员

涪陵区教科所/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教研员/小学一级

一线教师

专业能力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课例观摩

学员课堂观察,导师作微型讲座,进行诊断引领,观课、评课

4

彭凌燕

学员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教授

一线教师

乡村美术教师如何做研究

《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研究》课题分享

4

彭凌燕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教授

一线教师

第三阶段

实践提升

主题式课例展示

展示各组推荐打磨的优质课,学员进行课堂观察

8

张毅杰

涪陵区教科所

中学高级

教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