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253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苏教版

班别: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

试卷说明:

本试题总分共15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13分)

1.根据拼音完成下列成语(2分)

⑴.万lài()俱寂⑵、wěiwěi()动听

⑶.kē()捐杂税⑷、hān()然入梦

2.按要求完成默写(每空1分,共6分)

⑴,大渡桥横铁索寒。

⑵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⑶《过零丁洋》一词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5)《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6)落红不是无情物,。

3、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

(2分)

4.仿照下列例句的修辞和格式,请你以“她”开头再补写两个句子(3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

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二.运用(共10分)

5、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2分)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6、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5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

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

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

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家和个人,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

7、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征集活动已面向海内外,公开、公平地进行,力求征集和评选出能够代表中国,并为世界人民喜爱的吉祥物。

请你向奥运会推荐一件吉祥物,并说明推荐理由。

(3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说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

几乎每一年,我们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竞赛,都能够获得一块又一块金牌。

一方面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金牌选手”与“读书高手”,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缺乏世界级的大科学家。

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都行,而一到成年就不行了。

奥赛金牌那么多,而诺贝尔奖我国至今没有人获得。

材料二:

在我们小学的课堂测试中曾发生过这样的事:

老师出的题目是“冰融化后变成了”。

有学生答案为“春天”被判错;老师说,答案应该是“水”。

材料三:

据报道:

1998年高考的语文卷子在“战胜脆弱”的作文题中出现了大量雷同,竟有许多考生因为要战胜脆弱,便编造自己的父母亡故,然后在文中大谈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

四.现代文阅读:

(共51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9——12题(13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是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顷,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望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且非常简洁,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对儿子的拳拳深情,请你在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单的分析(3分)

答:

10.请你结合文章说说“我”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

答:

11.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

为什么?

(3分)

答:

12.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4分)

据报载:

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

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

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答:

(二)阅读选文《我的母亲》,回答13—17题。

(共14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3、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分)

14、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

“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

(2分)

15、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

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3分)

16、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

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充满了关心爱护,请你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中最动情的那一瞬间。

(3分)

17、结合上文,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作出简要评价。

(4分)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8——21题(共12分):

朋友坐在一起神聊,不知为什么就把话题扯到了自己所接受过的最高礼遇上。

一个说,某市长给他夹过菜;另一个说,某副省长请她跳过舞。

做记者的孟芝淡淡地说:

我所接受过的礼遇,说出来也许有人不爱听。

那一年初春,我奉命到一座大山上采访一群雷达兵。

车开到山脚下,我和司机于背着芹菜、黄瓜、西红柿之类极受战士们欢迎的礼物开始爬那座高入云端的大山。

山路难走,我累得气喘吁吁,爬一段就停下来灌一阵子矿泉水。

老于逗我说:

少喝点水,山上可没有女厕所哟!

班别: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终于狼狈不堪地登上顶峰。

12个战士挥动着鲜艳的彩带,高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列队迎接我们。

这始料未及的隆重场面惹得我激动万分,我握着那些可爱的战士们的手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候,老于捅了我一下,指着营房的方向让我看——上帝!

那里竟赫然贴着一条标语:

热烈欢迎孟芝同志光临指导!

开始用餐了,战士们都不约而同地让自己的筷子避开那些难得一见的新鲜蔬菜而抢着去夹兔鞣(他们养着几百只兔子)。

班长告诉我们说,大雪封山的时候,他们上顿下顿全吃兔肉,直吃得战士看见了活兔子都想吐。

那天采访结束后,一个战士冷不丁问我道:

你去一号吗?

另外一眉清目秀的的战士怨责地拽了一下那小战士的衣角,恭敬地问我道:

你需要去洗手间吗?

我的脸腾地涨红了,一下子就想起了老于逗我的话。

我支吾着,极想说“需要”,但又不知这地道的“雄性”世界究竟有没有供自己“洗手”的地方,眉清目秀的的战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热情地给我指出洗手间的所在。

我走到一个岔路口,不知该朝哪个方向迈步,一抬眼,竟看到一个崭新的指路牌!

牌子的上面画着一个醒目的大箭头,箭头下用漂亮的楷书写着:

女厕所。

大概经过了二三个这样的牌子,我顺利来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说出来你们也许不信,那居然是一特意为我这个女记者搭建的“洗手间”!

虽然不过是“一次性”使用的,但它的选址是那样的安全,建造又是那样的讲究——粗细均匀的圆木围成一个玲珑的圈儿,小小的门正对着一面光滑的石壁。

一想到有12双手曾经为了让我更方便一些而在这里庄严地劳动,我就幸福得直想哭,终于明白了那一句“你去一号吗”的突兀问话里包含了多少焦急的期待和莫名的忐忑——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拿心铺成路,还生怕你走上去硌了脚呀!

长这么大,我孟芝心安理得地享用过多少豪华的洗手间啊,但惟有这一间让我的双脚在踏入时感到了微微的颤抖。

——真对不起,瞧我,把你们大家都讲难过了。

不过,说句真心话,自打在那座大山接受了那最高礼遇之后,我生命的词典里就永远剔除了一个词儿——羡慕。

大家长时间沉默着。

最后,一个受人尊重的先生真诚地握着孟芝的手说,谢谢,谢谢你。

你的故事让我们灵魂接受了一次最高礼遇。

我敢说,从今以后,我们大家生命的词典里都将补充进一个可贵的词儿——羡慕。

18.孟芝他们在山上受到了哪些礼遇,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答:

19.文章中的孟芝享受的最高礼遇是什么?

为什么称它为最高礼遇?

(4分)

答:

20.为什么孟芝说“我生命的词典里就永远剔除了一个词儿——羡慕”和而那位先生却说“从今以后,我们大家生命的词典里都将补充进一个可贵的词儿——羡慕”?

(3分)

答:

21.你想想,在你的生活中,受到的最大礼遇是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2——25题。

(12分)

父亲失业了,这对我家来说是灭顶之灾。

八年前,父亲拖着全家从某省的偏远地区来到上海,靠着曾在部队里学的一些驾驶技术,寻到一份跑运输的活,一家人总算过得比在老家要好一些。

母亲也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里照顾正在读书的我和两个弟弟。

然而现在父亲失业了。

我想;我们从哪里来,大概还是要回到哪里去,也许我们更合适与锄头与镰刀打交道,然而父亲不这么想。

几天的奔波之后,他在一家人力车出租行租到一辆人力车。

听说人力车拉客生意不错,于是父亲便将全家的希望与未来寄托在辆人力车上。

以后我家饭桌的话题也增加了些新的内容,除了母亲那永远也唠叼不完的话外,常能听到父亲津津有味地叙述他送的那些乘客和在街上遇到的有趣的事,还总能听到他这样说:

“今天回来吃饭的路上,还顺路带了两个人,临收尾又多赚了5块,这不,又回来晚了。

”每每讲到这里,父亲脸上总洋溢着满足。

一家人也和先前一样快乐,但我例外,这样的时候,我自顾吃饭,是从不插嘴的。

进入高中后,别人感受最深的是高中学习紧张,而对于我来说则是高中学费是如何的昂贵。

从我当初上小学交的50元到现在的1700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怕已大大超过了中国几年前的最快经济增长速度。

每次交学费的时候,别人总是十张百元大钞递上去,而我捧给老师的却是厚厚的一叠,都是由五元或十元组成。

从老师数钱时的表情来看,她是相当不满意的,仿佛是我故意为难她。

然而这厚厚的一叠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其中的每一张都是我父亲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

于是我开始认真并且努力地学习,是否为了这些钱而努力?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我尽量少想其他事,课间也常在教室的一角独自做题目,因为除了上厕所之外,我也无其他事可干。

即使是这样,所取得的成绩仍然非常有限,学期结束后,班主任在我的学生成绩联系册上写道:

“该生少言寡语,学习态度认真,较为刻苦,有很大的上进的潜力。

当我很认真地做一件事却看不到成绩时,就会失望、自卑。

面对自己两张试卷的成绩之和还不及同桌一张高时,我明白什么叫差距、什么叫无能为力。

这样的痛苦也随着考试的增多逐渐加深,但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是,我从未有过要放弃的念头。

但不久又有一件苦恼的事降临到我身上。

校领导告诉我,外地户口的学生只有办好蓝印户口(即上海户口),才可在此考上海卷。

否则只能回老家去考全国卷,并很干脆地说,回去考很难考大学,因为老家与上海地区教得大不一样。

当晚,我将此事告诉父亲。

第二天晚上,父亲就拎着几瓶茅台和两条“中华”进了某单位领导家,其实他早就跟那位领导谈过此事。

领导皱眉说事情很难办;接着父亲又几次三番地去领导家,当然从不空手,领导改口说尽量办;当父亲再次将这些年的全部积蓄5000元钱从银行中取出连家也没回,直接送到领导家时,领导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于是,两星期后,父亲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因为一张崭新的蓝印户口簿已交到我手中。

以后的学习似乎又有了新的动力,我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学习中去,然而几次大型考试下来,便将那些动力消耗大半,我在怀疑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否真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高三开学的第二天起,我就进入了只要有任何空闲便有作业要做、便有单词要背的境地。

我仍气喘吁吁地跟着大队的步伐,只是自己愈加苦恼,渐渐地我感觉到自己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躁。

在学校中,我不敢对老师和同学发脾气,因为他们也少与我交往,于是,我将这些无处可使的能量释放在家里,更具体地说是释放在母亲身上,饭桌上,她一唠叨,我就会大嚷一声:

“你能不能闭上嘴。

”以至于她一说话,就点燃了我脾气爆发的导火索。

有一天晚上,与往常一样,我坐在桌边静静地吃饭,父亲还没有回来,屋里很静,现在吃饭时已没有人敢说话了,但我注意到母亲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几次欲开口,又都没有说成。

只是眼里好像还噙着泪水。

待我快要吃完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抹着眼泪说,昨天晚上,父亲送人时,别人给了他一张100元的人民币,父亲将这几天挣的钱都做找头给了他,今天用时,才发现是假币,被派出所的没收了,几天的辛劳就这样没了。

我一声不响,默默地吃完饭,回到自己的房间,紧闭房门。

那一次我哭了,哭了很久,平生第一次为别人而哭,为我的父亲,为我的母亲,为我们这过于平凡的一家而哭。

(本文选自向国平的《别一种滋味》有较大改动)

22.有人说,此文就像美国的一种叫“灾难片”的电影一样,叫“灾难文”,请你说说,“我们一家”的灾难都有哪些?

(3分)

答:

23.你对父亲不惜送礼行贿解决户口问题这一举动持什么态度?

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24.为了解决户口问题送上了全家所有的积蓄,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可却为100元的假币“抹着眼泪”,你怎样评价母亲?

(3分)

答:

25.读完本文之后,对你今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会有哪些体会?

请写在下面。

(3分)

答:

五.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6——32题:

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日: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

A齐之习辞者也B王曰,何坐

C吏二缚一人诣王D晏子避席对曰

27.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28.人们常说“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次“战斗”中,晏子大获全胜,请说说他取得了哪些胜利。

(2分)

答: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②齐人固善盗乎()

③吾欲辱之,何以也?

()④晏子避席对曰()

3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1、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32、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3分)

六.作文(50分)

题目:

《我发现》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

2、表达真情实感;

3、不得少于500字。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提示

注:

除生字与默写题外,以下答案只是提供一些答题的方向及提示,改卷的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有创意的见解

1.籁;娓娓;苛;酣

2.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共6分。

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3、参考示例:

(2分)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程允升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4.    言之成理即可(参考:

她伴着淅沥的小雨点儿,把美丽的故事讲给鱼儿,讲给青蛙;她跟着山间的小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她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山村,传遍农家)

二、(共10分)

5、参考:

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2分)

6、修改参考:

(1)在“誉为‘真话的大书’”之前添上“被”

(2)“由其”中的“由”改为“尤”

(3)“忏悔录”改为《忏悔录》(4)“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中的“发出”改为“提出”。

(5)删去“从前”或“以往”(6)“一渡”中的“渡”改为“度”

(7)“因此”改为“因为”(8)“国家”与“个人”位置调换

(5分。

改对1处给1分,给满5分为止。

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7、不设统一答案,如“中国龙”、“熊猫”、“孙悟空”等,推荐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分)

三、(4分)

8、我们的教育是老师喜欢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答题的对与错,结果是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好多学生不敢说真话、诉真情。

(4分。

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共44分)

(一)(共13分)

9.略。

(需要答案的老师请参照教参,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意思对就可)

10.开始时不理解甚至反感:

“再三劝他不必去”,当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时又“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时“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后来看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终于为父爱所感动如“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请抓住加点的关键字进行评分,句子的分析说到一句就可)

11.言之成理即可(例:

赞成。

因为在父母眼中,无论儿女多大,永远都是他们的小孩子,父亲亲自送他,是父爱的表现;反对。

虽然父亲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亲子之爱,但却无助于“我”的成长,甚至在一定程度还削弱我“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12.略

13、清算,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2分,含义1分,作用1分)

14、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2分)

15、不设统一答案。

如:

“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3分,举例得1分,说理由得2分。

16、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只要能写出母爱让你感动的瞬间即可得2分,语言要求通顺,得1分。

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17、课文中的母亲和材料中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可取之处。

课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并用自己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但面对丈夫的“棍棒”教育,虽然心疼却不能阻止(2分);材料中的母亲教子严格,处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在惩罚的过程中还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有时过于严厉了,体罚毕竟是不可取的。

(2分)(意思对即可)

18.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战士们把最好吃的青菜留给我们;给“我”专门修建了一个洗手间。

19.12位战士专门为她修了一个洗手间。

因为这是12位战士用心铺成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她的尊敬。

20.因为对孟芝来说,得到如此的最高礼遇,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再“羡慕”了;而对于听故事的人们来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让人羡慕,它将净化每一个人的灵魂。

21.略

22.家境贫穷再加父亲失业;自己学习成绩差;过于平凡的一家甚至无力承受一张假百元大钞的打击等

23.赞成或反对都行

24.母亲对儿子的学习与前途是最关心的,如此拮据的经济条件她能够为了儿子舍得花那么多的钱,百元假币使她如此伤心,更能说明了平凡的家庭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母亲对于“我”的无尽的爱也就跃然纸上。

25.略

26.熟练;犯罪;到;离开

27.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仅供参考)

28.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