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076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三单元.docx

《语文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三单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三单元.docx

语文第三单元

11、春

主备人:

孙丽审稿人:

任芳审稿时间:

2012-10-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积累并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3、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分层次描春景画面的写作手法。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品味其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正字音

2、识字形

3、释字意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把握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情感

2、生有感情的自读课文

3、生自选比较喜欢的语段进行个人朗读展示,师生共评。

五、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生默读课文,思考:

(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语言要简洁凝练)

(2)文章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春的?

2、抽生朗读2—7自然段,思考

文章又是从哪几个方面绘春的?

(请用小标题概括)

3、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4、齐读盼春与颂春内容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由课前链接语导入

二、品读课文,探究情感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从中你品读到了哪些内容?

(2)在文章结构上,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齐读此段

2、品读8、9、10三个自然段

(1)抽生朗读

(2)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这三段所展示的比喻义。

(3)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4)齐读。

三、研读赏析

(一)师生合作

1、春草图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本段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妙?

为什么?

2、春花图

(1)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它们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本段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传神?

为什么?

(二)生自主学习

分为两大组探究,一组是春风图,一组春雨图

1、春风图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春风的?

(2)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为什么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而不是父亲的手?

2、春雨图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2)本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3)本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迎春图

四、再读课文、探究写法

五、教师寄语,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1、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搜集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并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11、春

盼春(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春草图

春花图

春绘春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颂春(新、美、力)

教学反思:

 

12、济南的冬天

主备人:

孙丽审稿人:

任芳审稿时间:

2012-10-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积累并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通过本文了解北中国冬季雪景之美。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及深情,培养学生用心感受自然之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情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语言。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朱自清的《春》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正字音

2、识字形

3、释字意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把握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情感

2、生有感情的自读课文

3、生自选比较喜欢的语段进行个人朗读展示,师生共评。

五、再读课文,走进文本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

这一特点的?

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3、文中渗透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什么样的感情?

六、品读积累

找出你比较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七、赏读寻美

用“我说济南之美,美在-------”的句式去说。

八、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研读赏析

品读第三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

如何划分层次?

2、本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好?

为什们?

3、这段文字是怎样化静为动的?

4、本段的写景特色有哪些?

四、探究写法

为什么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五、拓展延伸

说说你家乡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1、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搜集一些有关冬天的古诗词并抄下来

板书设计:

12、济南的冬天

总说:

宝地

阳光照射下的山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

分述:

城外远处的山

水不结冰、蓝水晶

教学反思:

 

13、夏感

主备人:

孙丽审稿人:

任芳审稿时间:

2012-10-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

1、品析文章优美的语句。

2、感受夏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品评优美语句的含意及表达效果。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由课前链接语导入

二、检查预习

1、正字音

2、识字形

3、释字意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理清文章层次

四、再读课文,深入文本

1、齐读第一段,看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2、第二段写到了那些富有季节性的自然景观?

有什么作用?

3、第三段中,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色的?

4、自由朗读第4段,找出中心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5、第5段中作者对夏天是什么样的情感?

试分析写法。

五、研读赏析

你比较喜欢文中那句话?

(试从修辞手法角度去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3、夏感

夏之景

紧张、热烈、急促夏之色

夏之人

教学反思:

 

14秋天

主备人:

孙丽审稿人:

任芳审稿时间:

2012-10-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和诗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诗意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反复吟诵、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品味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由课前链接语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1、正字音

2、识字形

3、释字意

四、初读诗歌

1、生自由朗读

2、抽组、抽生读;师生共评

3、生齐读

4、诗歌描绘了几幅图画?

(试着给每幅图取个小标题)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研读赏析

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七、小练笔

你能不能把天高云谈、硕果累累的秋天描写的像何其笔下的《秋》一样充满着诗情画意呢?

八、小结

九、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

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热爱自然、生活

少女思恋图

教学反思:

 

15、古代诗歌四首

主备人:

孙丽审稿人:

白顺峰审稿时间:

2012-10-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4、准确朗读并默写。

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反复朗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诗歌体裁感知

《观沧海》——乐府诗

《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七言律诗

《天净沙秋思》——小令

三、朗读方法指导

四、研读《观沧海》与《次北固山下》

(一)《观沧海》

1、作者作品简介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全文是以哪一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歌写了几层意思?

那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情怀?

3、品读赏析

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小结

5、齐读诗歌

(二)《次北固山下》

1、作者作品简介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四联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是人当时在船上,而“客船”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4)为什么诗人会想到要寄一份家书呢?

(5)那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品读赏析

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小结

6、齐读诗歌

五、作业布置

默写这两首古诗词

第二课时

一、《钱塘湖春行》

1、导入

2、作者作品简介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研读赏析

(1)、品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小结

6、齐读

二、《天净沙秋思》

1、导入

2、作者作品简介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这首小令描绘的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4、小结

三、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主备人:

孙丽审稿人:

白顺峰审稿时间:

2012-10-11

 

教学目标

1、积累描写自然的诗词、成语、名言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描写四季景物。

2、思维、感悟、表达。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人说四季

1、漫步诗苑

(1)春之美

(2)夏之韵

(3)秋之魂

(4)冬之味

2、当代乐章

3、我手写我口

三、书写自然

四、评价

教学反思:

 

附件:

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相思》)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

宋朱翌《南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秋:

 

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汉•刘彻《秋风辞》

5、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南朝梁•范云《别诗》

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8、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兴八首》

9、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秋野五首》

10、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冬:

1、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3、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4、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5、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6、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7、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8、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9、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0、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范文:

春夏秋冬

春是绚丽的,夏是热情的,秋是浪漫的,冬是纯洁的。

有这样四个女孩,一样的冰雪聪明,一样的兰心蕙质。

在她们当中,雨潇喜悦春天,文夏偏爱夏天,凌风钟情秋天,而晓雪却迷恋冬天。

她们是性格相似的亲密伙伴,在很多观点上她们不谋而合,惟独在一年四季中,她们各有所爱,答案不一。

春之恋

雨潇喜欢春天,她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能不让人心醉吗?

看那桃花笑着春风,看那“不知细叶谁裁出”的柳叶儿,看那“似曾相识燕归来”,看那彩蝶儿恋着百花……这春天真是一个梦幻般的季节。

它的色彩是任何高明的画家无法描绘的。

她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孕育着生机,孕育着希望,万物都在春天里复苏。

要不,又怎么会把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华比作春天呢?

夏之恋

文夏是夏天里出生的,性冷不怕热。

她恋着夏的热情与流火。

她喜欢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她喜欢那“点水蜻蜓款款飞”的闲情逸致;也亲自领略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惬意。

她说,夏天是充满热情的。

可雨潇却说,夏天的太阳太辣了,还是春天好。

文夏反驳她干吗你喜欢春天就说夏天不好?

对问题的答案可是丰富多彩的!

于是,文夏在夏天里放飞了很多梦想。

秋之韵

秋天在别人眼里可能是萧索的、肃杀的,可在凌风的眼中,秋天却是浪漫而多情的。

在落英缤纷、红叶飞舞的世界里,她寻到了心的寄托。

她总是喜欢独自漫步在洒满落叶的小径上,默默吟诵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吟诵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她喜欢飘飞的黄叶,因为绿叶未曾黄过,而黄叶却曾经绿过。

她喜欢秋天金黄的稻田,喜欢成熟的喜悦,每当她向好友倾听着对秋的爱时,文夏总说,秋天有什么好?

感伤罢了!

而凌风这时总会不紧不慢地说,你不是告诉过雨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

文夏总会一时语塞。

冬之颂

晓雪不知是不是因为名字的缘故而对冬天情有独钟。

她喜欢白雪皑皑的世界,天地间纯得让人心颤。

她喜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喜欢在洁白的世界中生出一串希望。

而聪明的她更会用“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去反驳雨潇。

四个女孩聚在一起,都说咱们别争了,一年四季各有各的迷人之处。

世界是千奇百怪的,不仅在对待四季上,在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时,各人都有各人的出发点,因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吧。

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