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779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

《5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与评析

师:

好,上课。

生:

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

请坐!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师:

前面呀,我们已经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

能背下来吗?

生:

能。

师:

咱们背一遍,开始。

生: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

师:

诶,通过同学们的声音哪,老师:

就知道大家学习口诀的热情特别高。

那现在接下来,老师:

想跟大家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

可以吗?

生:

可以。

师:

二四?

生:

得八。

师:

二五?

生:

一十。

师:

一二?

生:

得二。

师:

二二?

生:

得四。

师:

二三?

生:

得六。

师:

嗯,请你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

二三?

生:

得六。

【评析:

复习学过的口诀导入新课,巩固了旧的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师:

嗯,真好。

刚才老师在对口令当中有一句是二五?

生:

一十。

师:

那关于5的口诀你还会背哪些?

(师:

举手示意)来,于崇盈

生: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师:

噫,真好,真流利。

(师:

板书)能再一遍吗?

生: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师:

嗯,好,请坐。

(师:

接着板书五的口诀)来,请大家把5的乘法口诀再大声读一遍。

开始

生: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师:

嗯,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搂,真不错。

好了,那其实呀,口诀光会读,光会背是不够的。

还要知道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想知道吗?

生:

想。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好,我们就以二五一十这句口诀进行研究怎么样?

行吗?

生:

行。

师:

那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义呢?

请你拿出你准备的棋子,来摆一摆,好,开始。

生:

拿出棋子,摆

师:

巡视指导。

师:

请你把多余的棋子放到旁边,不要和你摆的混在一起了。

抽一学生到黑板上去摆

师:

摆完的同学呀,可以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

3.师:

好,老师发现大家都已经摆好了。

嗯,同学们摆的方法不一样,那我想请这两位同学来交流一下,他为什么这样摆?

来,你先说一下,这是你摆的吧?

生:

是。

师:

你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这样摆?

(1)生:

因为一橫排是5个,两橫排就是两个五,两个5加起来就等于10。

师:

听明白了吗?

生:

听明白了。

师:

意思是说两个5合起来是10,是吧?

生:

是。

师:

好,有道理,请回。

来,这位同学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摆?

可以吗?

(2)生:

因为一朵花是5个花瓣,所以两朵花就是两个5。

两个5相加起来就是10。

师:

哦,听明白了吧?

生:

听明白了。

4.师:

请回。

那就是通过刚才两个同学的摆法,老师发现了:

虽然他们两个的摆法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摆出了2个5。

嗯,说2个5相加是10。

你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那你能把这2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举手示意)孙子豪

生:

2×5=10。

师:

嗯,2×5=10。

好,请坐。

还可以用另外一个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哎哟,举手真踊跃。

来,萧怡然。

生:

5×2=10。

师:

5×2=10,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好,请坐。

那大家知道我在计算2×5、5×2要用哪一句口诀吗?

(举手示意)侯苏荣。

生:

二五一十。

师:

二五一十,对吗?

生:

对。

5.师:

好,请坐。

那通过刚才我们用棋子摆,明白了二五一十就是表示2个5相加。

那三五十五又表示什么意义呢?

请同学们再用你手中的棋子来摆一摆,好,开始。

生摆

师:

巡视指导。

这种摆法摆完了可以再换一种摆法,看看谁摆的花样多。

摆完以后也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一画,除了这样,还可以怎样?

师:

来,你到黑板上去摆一摆。

(一生到黑板上去摆)

师:

下面的同学摆完了?

生:

摆完了。

师:

你们试试其它的方法了吗?

生:

试了。

师:

摆完的同学可以看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他们的摆法。

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生在大屏幕上摆。

师:

嗯,看同学们的坐姿非常端正。

师:

好,来,咱们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呀,他们也有自己的摆法。

他们把摆法分别摆在了纸上和投影仪上。

来,我们先请潘为宇同学介绍一下,她是怎样摆的?

认真听。

生:

因为3个5可以变成小花或者是什么。

可以变成葡萄一样的形状,5个5个的放在一起,可以变成这样,然后它们合起来也就是15。

师:

我可不可以这们理解,你的意思是说你用了五个棋子摆成了一组,摆成了葡萄形状的。

摆了三组,一共用了15个棋子,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

师:

哦,是。

同学们听明白了吧?

生:

听明白了。

师:

请回。

来,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们摆吗?

因为我摆了三斜排,每排五个,3个5加起来是15。

师:

她摆了三斜排,每排都是5个棋子,一共用了15个棋子。

好,请回。

下面的同学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孙子豪。

生:

我是橫着摆的。

一橫排是5个,三橫排就是3个5。

师:

听明白了吗?

生:

听明白了。

师:

他是橫着摆的,每一排也是5枚棋子。

三橫排就总共是15枚棋子。

好,请坐。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李玲玉

生:

我是摆成一个川字,每一竖排都有5个。

师:

她摆成一个川字,川字正好由三条竖组成,她说每条竖都有5个棋子组成,一共有15枚棋子。

很有创意,好,请坐。

还有吗?

房姝荣

生:

我把棋子摆成五角形的,每一堆有5个,三堆加起来是15个。

师:

听明白了吗?

生:

听明白了。

6.师:

也就是说同学们不管怎样摆,都是把5个棋子放在一堆,放了三堆。

那么,这3个5加起来就是15个棋子。

好了,同学们3个5相加,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

来,你第一个举手,你回答。

生:

3×5=15。

师:

3×5=15。

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请坐。

你还有补充的吗?

来,石浩霖。

生:

5×3=15。

师:

5×3=15。

是不是更完整了。

好,请坐。

那你能告诉我,我们在5×3、3×5时用到的哪句口诀吗?

(老师举手示意)鞠传宇。

生:

三五十五。

7.师:

三五十五。

诶,三五十五这句口诀也弄明白了,那么你想一想一五得五这句口诀表示的什么意义呢?

哟,马上就能举起手来了。

崔怡然。

生:

一五得五是表示假如摆一竖排,一排就是5个。

师:

她是假如用棋子摆,就摆一竖排,就摆5个棋子就行了,也就是说这是?

生:

一个5。

师:

总共几枚棋子?

生:

5枚。

师:

你们都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不管怎样摆,就摆一排,摆5个棋子,就是?

一五?

生:

得五。

师:

一五得五我们可以用哪两个乘法算式来表示呢?

李应臣。

生:

1×5=5。

师:

嗯,1×5=5。

那还有另外一个算式呢?

生:

5×1=5。

师:

5×1=5。

好,请坐。

那在计算之两个算式的时候,我用到的是哪句口诀呀?

集体说。

生:

一五得五。

8.师:

同学们哪,能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新知识真了不起。

诶,还有两句口诀,四五二十,它表示什么意义呢?

同桌俩互相说一下。

(生同桌说)

师:

好,我看到同学们自己都知道,但是就是不舍得把自己的意见交流给同桌,下次可不能这样,知道吧?

谁想起来交流一下,四五二十这句口诀表示的什么意义?

宫凯琪。

生:

四五二十用棋子摆的话,一行是五个,四行就是4个5。

师:

四行就是4个5,明白吗?

生:

明白。

师:

她的意思就是4个5怎么办?

生:

相加。

师:

加起来,对吧?

生:

对。

师:

好,请坐。

都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那4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写呢?

生:

4×5=20。

师:

4×5=20,有补充的吗?

师:

能给自己补充一下吗?

生:

5×4=20。

师:

诶,下次说完整好吧?

好,请坐。

哦,四五二十这句口诀也明白了。

就剩下最后一句口诀了五五二十五,它表示什么意义呢?

于媛媛。

生:

5个5相加。

师:

就是5个5相加,如果用棋子摆呢?

生:

每一行是5个,五行就是25个。

师:

每一行要摆5个,要摆5行,一共要用25枚棋子。

好,请坐。

它所表示的乘法算式怎样去写呢?

于胜平。

生:

5×5=25。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

【评析:

此环节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在探究的过程中,二五一十是“扶”的,三五十五半“扶”半“放”的,接下来对口诀意义的理解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深刻领悟知识的真谛。

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

使学生在探究乘法口诀意义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9.师:

好,请坐。

好,那么口诀我们弄明白了,现在请大家来看大屏幕。

你能用5分别去乘下面各数,算出它们的得数,并说出它所运用的口诀吗?

第一个数,王喆薇。

生:

5×1=5。

师:

口诀?

生:

一五得五。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非常正确,请坐。

来,第二个数字。

石浩霖。

生:

5×2=10。

师:

等于10。

口诀呢?

生:

二五一十。

师:

二五一十,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好,来,第三个数字,三。

林子涵。

生:

5×3=15,三五十五。

师:

哦,口诀三五十五。

好,请坐。

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是不是这样的。

对吧?

生:

对。

师:

来,下一个数字4。

那个,王亚丁

生:

5×4=20。

师:

嗯,口诀?

生:

四五二十。

师:

一样吧?

生:

一样。

师:

好,最后一个数字。

房姝儒

生:

5×5=25。

5×5=25。

师:

自己给自己改正过来了。

5×5=25。

生:

五五二十五。

师:

五五二十五,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好,不错。

来,同学们,我们现在观察黑板上这些乘法口诀,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同桌俩互相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巡视,询问。

师:

都讨论完了?

生:

讨论完了。

师:

好,请同学们坐好。

来,谁想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张楠

(1)生:

每一个乘法口诀中都有五。

师:

每一句乘法口诀当中都有5。

同学们发现了吧?

生:

发现了。

师:

谁还有补充?

潘雯雨

(2)生:

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得数它是都比下一个多5。

师:

得数都比下一个多5?

生:

上一个。

师:

噢,下面的得数都比上一个多5。

好,请坐。

你看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发现发现出在这些口诀当中每一句口诀中都有?

生:

5。

师:

那其实这就是五的乘法口诀。

(师板书)

【评析:

此环节学生自己寻找规律,总结记忆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认识,体会出5的乘法口诀间的联系。

(三)寓教于乐、熟记口诀。

1.师:

好,五的乘法口诀明白了,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上,哪一个部位最适合帮助记忆五的乘法口诀?

生:

手。

师:

手是吧。

好那么现在老师:

伸出手来你来说出对应的口诀,行吗?

生:

行。

生: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师:

请你帮帮我,伸出你的手。

生: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师:

明白了吧?

生:

明白了。

师:

好相信有了手指的帮助,你能非常快的把口诀背上来。

来,自己试一试,开始。

生背(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师:

如果你能背上来了,你就背给同桌听一听。

(生互相背)

师:

你来背一下。

生:

背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评析:

此环节落实了新课标中指出的: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

”这一基本理念,充分开发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2.师:

从大家自信的表情当中,相信大家一定能把五的口诀背下来,是吧?

生:

是。

师:

很多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我了,老师没说停你都坐好了。

谁想起来背一下。

李淑荣

生: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师:

嗯,不错。

那谁能倒着背下来?

于媛媛

生:

五五二十五,四五二十,三五十五,二五一十,一五得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