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学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238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验学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理测验学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理测验学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心理测验学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心理测验学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测验学上.docx

《心理测验学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验学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测验学上.docx

心理测验学上

第一节概述

心理测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19世纪传人中国,引起我国心理学

家与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无论是进行临床诊断、判定疗效,还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都必须以心理测验为基础。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验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心理测验虽然只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也是心理学中较年轻的分支,但其思想

和实践源远流长。

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是世界上

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

在古希腊,测验作为教育的附加物,既测智力技能又测运动才干。

在中世纪,欧洲的某些大学已开始使用考试方法。

但科学的心理测验则是在工业成功后的

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P.Galton)。

作为达

尔文的表弟,他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

同而遗传的。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他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

测验,但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

高尔登也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他第一个提出

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K.Pearson)加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判定

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另一个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

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在此文中,卡特尔写到:

“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

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

”又说:

“心理测验如果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则其科学的与实用的价

值都可以增加。

”他当时就极力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

较。

所有这些都是测量学上的重要概念。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也对心理测验发生了浓厚兴趣。

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

多教育家、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

育方法。

作为委员之一,比内(A.Binet)极力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

后的儿童。

经过他与助手西蒙(T.Simon)的精心研究,次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

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

的量表。

这个量表很粗糙,但它在心理测验史上极其重要,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

验。

1908年,比内发表修订后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删掉了1905年量表中不合适的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b理咨询师

目,增加了一些新题,使总数达到59个。

在这次修订中,比内首次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

算成绩,并建立了常模,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

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人们常说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登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

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比内的智力溅验的十年。

在此以后,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大半是文字材料,对于未受过教育的儿童无

法使用,尤其是在理论上,这类量表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即偏重于用语言文字材料去测

量智力,只能着重测量到智力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有效地测定整体的智力。

由于理论上的

缺陷和实际上的需要,所以就有操作测验的问世和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都是个别测验,每次只能测查一个人,

这在时间上是很不经济的。

而运用团体测验则在同一时间可以测量许多人,这是心理测验

方式的极大进步,也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推孟的研

究生欧提斯(A.S.Otis)所编团体测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广

泛用于美国军队对官兵选拔和分派兵种的需要。

战后此种测验经改造广泛用于民间,尤其

为教育和工商等各界普遍采用。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是因素分析盛行的十年,在此期间多项能力

倾向测验被编制出来,这些测验为分析个人心理品质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适用的工具,逐渐

受到人们重视。

此外,普通能力倾向(智力)测验也向多元化发展。

在这里要特别提及韦

克斯勒(D.Wechsler)所编的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

其一,他在前人工作

基础上,大胆地、富有成效地抛弃智龄这个测量单位,而运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其

二,他将智力量表分为言语和操作两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包含有不同的分测验,这样不仅

可计算IQ总分,也可区分智力的不同侧面。

、.

4.人格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验的另一领域是涉及情感或行为等非智力方面的人格评

估,通常包括对性格、气质、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

人格测验

的先驱是克雷丕林(E.Kraepelin),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

而1920年问世

·的罗夏测验(RorschachTest)则是投射测验的发端。

自凹世纪40年代后,人格测验逐渐增

多,并在技术上得到改进,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l)、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我国近代心理测验大约源于1914年前后。

凹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曾两次修

订过比内量表。

但自此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心理测验工作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处于停顿

状态。

十年动乱后,随着心理科学的恢复和发展,心理测验工作也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

道路。

自1979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家组织起多个协作组,先后对国外广泛采用的智

力和人格测量工具进行修订。

此外,近些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本土化,编

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人格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功。

们期望通过一代或数代人的努力,心理测量与测验事业将会在它的发源地发扬光大。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

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这个定义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

1.行为样本

心理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严格地说,是一个人对测验题目所进行的反应。

一个测

验不可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题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题目的一

个样本。

行为样本的意义,正如对水文、空气和人体血液等进行物理化学分析时的取样研究一

样,取部分代表全体,例如,医生在分析血型的时候,往往只需抽取很少一部分血样进行

分析。

心理测验在测量个别差异的时候,往往也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样本进行观察,

来间接推知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取样研究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样本的代表性,即不是任

何部分都可代表全体。

所谓行为样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样本,或者说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

显然,

这种行为必须是能够提供给我们足够有用的信息,能反映被试者行为特征的一组行为。

而,由于所取得的标准样本只是代表某些心理功能,并不能反映这种功能的全部,所以,

总不免有某种程度的偏差。

因此,只有在全部了解行为样本的意义以后,才能正确使用心

理测验。

2.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

为了使不同的被

试者所获得的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者都必须是相同的。

在测验

编制时,测题的印刷和成批生产的器具要保证物理性质上的一致;对被试者的指导语尽管

不能编得天衣无缝,但是要尽量编得全面,凡影响测验作业的每一种情况,都要有详细的

说明,以保证被试者在反应时应减少误差的影响;评分标准也要在测验编制时规定明白,

必要时还应该举例说明,以使主试者评分时按同样的标准规则记分。

标准化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有代表性的常模。

应该知道,个人在测验中所得到的

原始分数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只有将它与其他人的分数相比较才有意义。

常模的功用,是

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即提供某一标准化的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从而对

测验分数加以解释。

常模是否可靠,关键是有无一个代表性的被试样本,即建立常模的这

组被试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是依据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原则挑选出来的。

3.难度的客观测量

心理测验的客观性的某些方面,总是与标准化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即对心理测验的

客观性要求涉及到标准化问题。

因此,在不受被试者主观判断支配的范围内,测验的实施、

评分、解释应是客观的,要尽量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程度。

然而,一般地说不是这样,

.91R.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因为绝对的客观性和标准化实际上是难以获得的。

但无论如何,客观性总是测验编制的目

标,并且在大多数测验中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客观性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测题或整个测验的难度水平的确定必须客观。

比内和西蒙

在编制1905年量表时,将测题由易到难加以排列,其难度是根据将测题施测于50个一般

儿童以及少数智力落后的儿童的结果来决定的,这是最早以客观的方法来决定测题难度的

尝试。

如今,它已成为现代心理测验编制的一个普遍原则。

此外,在选择测题时,往往也

采用客观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被试通过某一测题的百分比作为标准。

如果某题的通过比

例太高或太低,则表明该题太容易或太难,这些测题就应该删除。

如果某种难度水平的测

题太少,则应该补充新的测题。

各种心理测验的客观性高低也是不相同的,相对而言,神经心理测验客观性最高,智

力测验也较高,人格问卷次之,而投射测验的客观性较低。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把心理测量同物理测量等量齐观,是导致人们对心理测验产生种种误解的原因。

由于

心理现象比物理现象更加复杂,测量起来也更困难,因此,心理测量具有独特的性质o

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通过测量

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应(response)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所谓特质是用来描述一组内部相关或有内在联系的行为时所使用的术语,是个人对刺

激作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

例如一个人喜欢修理自行车,喜欢观看机器运转,阅读机械方

面的杂志等等,我们就可以推论此人具有“机械兴趣”的特质。

智力也是一种特质,如果

某人广闻博见,谈吐流畅,计算敏捷,动作灵活,学习成绩优秀等,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有

较高的智力特质。

可见,特质乃是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可辨别的特征。

但它又是一个抽

象的产物、一个构思,而不是一个直接测量到的有实体的个人特点。

由于特质是从行为模

式中推论出来的,所以心理测量永远是间接的。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我们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

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所谓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

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兴趣的大小等,而这一连续序列是由某一团体或一群人的某

类行为特点或心理特征构成的,所以每一个人被测得的结果都是与所在团体或人群的大多

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

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量具必须标准化,这是对一切测量的共

同要求。

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

均经过标准化,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特别是对测验题目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在预测

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的。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其次,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

评分方面的客

观性随测验种类和项目类型而异。

一般来说,投射测验的客观性差些,而选择题的客观性

较好。

最后,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测验常模是通过对总

体的代表性样本的预测确定的,测验的有效性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经过实践的检验,依据这

些资料所做出的推论,自然较为可靠和客观。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数目较多,据统计,仅以英语发表的测验已达5000余种。

其中,有许多因过

时而废弃不用;有许多本来就流传不广,鲜为人知;有一部分测验因应用广泛,经过一再

修订,并为许多国家译制使用。

1989年出版的《心理测验年鉴》第10版(MMY--10)收

集了常用的各种心理测验有近1800种。

为了方便起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归纳为几种

类型: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智力测验这类测验的功能是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

如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斯

坦福一比内(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韦克斯勒(Wechsler)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等,都

是现代常用的著名智力测量工具,用于评估人的智力水平。

·

2.特殊能力测验这类测验偏重测量个人的特殊潜在能力,多为升学、职业指导以及

一些特殊工种人员的筛选所用。

常用的如音乐、绘画、机械技巧,以及文书才能测验。

类测验在临床上应用得较少。

3.人格测验这类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

信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问卷法,

一类是投射法。

前者如MMPI、16PF、EPQ,后者如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o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文字测验文字测验所用的是文字材料,它以言语来提出刺激,被试者用言语作出

反应。

MMPI、EEO、16PF及We&der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言语量表部分均属于文字测

验。

此类测验实施方便,团体测验多采用此种方式编制,还有一些有肢体残疾而无言语困

难的病人只能进行文字测验。

其缺点是容易受被试者文化程度的影响,因而对不同教育背

景下的人使用时,其有效性将降低,甚至无法使用。

2.操作测验操作测验也称非文字测验。

测验题目多属于对图形、实物、工具、模型

的辨认和操作,无需使用言语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学前儿童和不识字

的成人。

如罗夏测验、TAT、Raven测验及Wechsler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操作量表部分

均属于非文字测验。

此种测验的缺点是大多不宜团体实施,在时间上不经济。

·220·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Jb理咨询师

两类测验常常结合使用。

例如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开始主要是文字测验,但以后修订

的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特别是最近的修订本则增加了操作测验成分。

韦克斯勒的三套智

力量表(即幼儿、儿童和成人)每套均分成文字的和操作的两类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1..客观测验在此类测验中,所呈现的刺激词句、图形等意义明确,只需被试者直接

理解,无须发挥想象力来猜测和遐想,故称客观测验。

绝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属这类测验。

2.投射测验在此类测验中,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

确规定。

被试者作出反应时,一定要凭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填补,使之成为有意义。

在这过

程中,恰好投射出被试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所以称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种类较少,具

有代表性的有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测验和句子完成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1.个别测验指每次测验过程中是以一对一形式来进行的,即一次一个被试。

这是临

床上最常用的心理测验形式,如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其优点在于主

试对被试的言语情绪状态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有充分的机会与被试合作,所以其结果正

确可靠。

缺点是时间不经济,不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而且测验手续复杂,主

试者需要较高的训练与素养,一般人不易掌握。

·

2.团体测验指每次测验过程中由一个或几个主试者对较多的被试者同时实施测验。

心理测验史上有名的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教育上的成就测验都是团体测验。

这类测验的

优点在于时间经济,主试者不必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即可担任。

其缺点为主试者对被试者

的行为不能作切实的控制,所得结果不及个别测验正确可靠,故在临床上很少使用。

团体测验材料,也可以个别方式实施,如MMPI、EPQ、16PF等。

但个别测验材料不能

以团体方式进行,除非将实施方法和材料加以改变,使之适合团体测验。

第四单元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

自测验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毁誉不一。

所以如此,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它缺乏客观

态度。

这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测验完美无缺,另一是测验无用且有害。

其实心理测验像其

他科学工具一样,·必须加以适当的运用才能发挥其功能,如果滥用或由不够资格的人员实

施、解释,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必须做到:

1.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首先,施测者必须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并接受

实验心理学的训练;。

其次,施测者必须接受严格、系统的心理测验专业训练,熟悉有关测

验的内容、适用范围、测验程序和记分方法等;再则,测验的使用者既要有能力,又要恪

守一定的职业道德。

2.慎重选择测验量表每一种测验都有其特殊功能,因此对被试采用何种测验,应慎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重考虑。

选择测验时也应了解它的信度和效度,起码应懂得信度和效度的含义。

此外,每

个测验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年龄范围,超越其范围便不能使用。

3.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在测验过程中,主试者对被试者的态度应该是关

心、热情、真诚和有耐心的,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以设法引起被试者对测验的

兴趣,取得他的合作,使其表现出真实水平或实际情况。

·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心理测验可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不能机械地依

赖这些信息,不能机械地使用测验结果,要懂得如何解释测验分数。

一般来讲,合格的主

试者会结合有关影响测验分数的因素对同一个分数作出不同的解释。

5.注意测验的保密对测验的保密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测验内容的保密;二是对测

验结果及个人隐私的保密。

对于大多数心理测验来说,泄露测验内容,可能会使测验失效。

因此,对测验的出版发行必须严加限制。

对测验结果及个人隐私的保密,指在整个测验过程

中得到的资料,应由有资格的专业人员妥为保管,只供心理评估参考,不得让其他人或机构知

道。

第五单元分数的解释与交流

测验分数如何解释和主试者的经验、心理测验学的知识、素养很有关系。

主试者要对一

个测验结果进行解释,一方面必须对所做的具体测验要熟悉,另一方面对被试者的情况也要

有所了解。

此外,还必须结合当时测验的具体情况,例如是否有干扰、被试者当时有无情绪

波动或身体不适等。

合格的主试者会结合以上三方面因素对测验分数作解释,对同一分数

可作出不同的解释。

一、解释分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

验情境的函数,这三个方面都会对测验成绩有所影响。

为了能对测验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

释,必须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考虑在内。

例如,在词汇测验上得到相同的分数,由于环

境影响,对于大城市的儿童与边远山区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意义。

此外,测验情境也是一个

需要考虑的因素。

例如,一个被试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情绪不好、不懂主试的说明或意

外干扰而得到较低的分数,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偶然情况而得到意外的好分数。

无论哪种情

况,都要找出造成分数反常的原因,而不要单纯根据分数武断地下结论。

2.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测验的信度和

效度资料。

没有效度证据的常模资料,只能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常模团体的相对等级,

不能做出预测或更多的解释。

即使有效度资料,由于测验效度的概化能力是有限的,在对

测验分数做解释时也要十分谨慎。

在解释测验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匹

配的情境中获得的资料。

此外,由于测验不完全可靠,应该永远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

而不是一些确定的点,也就是要对测验分数提供带形的解释。

3.对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即使两个测验名称相同,由于所包含

·22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的具体内容不同,建立标准化样本的组成不同,量表的单位(如标准差)不同,其分数也

不具备可比性。

如来自两个智力测验的分数,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孰

优孰劣。

为了使不同测验分数可以相互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量表上。

当两种测验

取样于相同范围时,人们常用等值百分位法将两种分数等值化。

具体做法是:

将两个测验

都对同一样本进行施测,并把两种测验的原始分数都换算成百分等级,然后用该百分等级

作为中介,就可以做出一个等价的原始分数表。

另一种方法是不用相同的百分等级作为中

介,而用相同的标准分数作等值的基础,此种方法叫线性等值。

二、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

为了使被试者本人以及与被试者有关的人,如家人、老师、单位等,能更好地理解分

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

像其他特殊领域一样,测验具有自己的专业词汇,主试

者能理解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也一定能够理解。

因此主试者必须用非技术性的用语来

解释测验分数,必要时可以问当事人是否听懂,让他说说主试者的解释是什么意思o

2.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的内容。

这里并不需要作详细的技术性解

释,并不需要向当事人解释职业兴趣调查表的编制过程,但应该让他知道,职业兴趣量表

是把他的兴趣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加以比较,如果在某一方面得了高分,就意味着如果他

参加这个工作会长期干下去。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简单,这在具有情绪色彩的人格特

征方面特别重要,例如,对人格测验的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就要加以较详细的解释,以免

引起被试者误解。

3.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例如,同一智商分数对于不同文化水

平的被试者其意义是不同的。

用平均初中文化程度的标准化样本的智力测验来测验一个不

够小学文化程度的被试者,如果测得IQ为85,就可以认为他基本上是中等智力水平;如

果被试者原来文化程度是大学毕业,也测得IQ为85,就可解释为被试者可能因疾病而智

力有所减退,属于中下水平。

4.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

由于测验的信度、效度不足,分

数可能有误差。

而且对于一个团体总体说来有效的测验,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同样有效,但

也不能让被试者感到分数是毫不足信的。

5.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当测验用于人员选择和安置时,这一点特别重

要。

要向当事人讲清分数在决定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是完全由分数决定舍取,还是只把分

数作为参考;有没有规定的最低分数线;测验上的低分能否由其他方面补偿等。

6.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由于对分数的解释会影响被试者的

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进而会影响他的行为,所以在解释分数时要十分谨慎,防止被试者

因分数低而悲观失望或因分数高而骄傲自满。

7.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测验的分数是被试者的分数而不是你的分

数,同样作出的决定会影响他的生活而不是你的生活,因此在解释分数的各个阶段,你都

应观察他的反应,鼓励他提出问题。

虽然测验分数的信息有限,但考虑到分数能够引起一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连串的事件,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因而你必须保证他完全了解分数的表面意义和隐含

意义。

除非当事人积极地参与这个过程,否则你无法了解他对于自己的分数有了多大程度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咨询人员对心理咨询的性质、过程的正确认识,

熟练掌握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技巧,同时还有赖于对求助者心理特性、行为问题

性质的正确评估和诊断,以便于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和行为矫正训练。

因此,心理测验

在心理咨询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