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6011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docx

最新高危总结汇总

 

2009年高危总结

2009年高危管理工作总结

2009年我县高危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常规》和《南平市高危管理办法》精神,严格执行我县制定高危管理细则。

高危管理工作在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院长的正确领导及全体保健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总结如下:

1、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高危管理中心的钮带作用。

为保证高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高危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其钮带作用,对县医院、妇幼院、卫生院提供的危急重高孕产妇及时向孕产妇抢救小组领导汇报,制定周密治疗方案,进行专案管理,并由中心负责结案;掌握全县高危孕产妇情况,对高危门诊筛查高危孕妇及时反馈给当地妇幼人员,要求各辖区负责人每周至我院取卡,使高危孕产妇及时管理,及时监护,由于沟通及时,高危管理呈良性循环。

高危管理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环节,我县主管局十分重视该项工作,主管局副局长坐阵指挥,妇幼院院长狠抓落实,高危管理中心协调、疏通,各级高危管理员扎实肯干,使高危管理井然有序,环环相扣,以高危孕妇为重点,全面落实,为危急重孕产妇开辟绿色通道路

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关健是争取孕产妇的密切配合,高危孕妇,无论评分高低,都有潜在的危险。

发现和筛查高危孕妇是第一关。

妇幼保健院做为窗口单位,更是以身作则,今年我院门诊筛查高危孕妇804例,由高危中心每周转给所在的管辖区进行专案管理,县医院高危门诊负责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发现高危及时与高危中心联系,由于层层落实,逐级把关,高危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管理高危是第二关,对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每发现高危孕妇,均确定联络方式,及时纠正高危因素,对失访高危孕妇及时追踪随访直到转归。

对危重症高危孕产妇由高危中心统一管理,并成立高危抢救小组,为危急重孕产妇开辟绿色通道路。

为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加强高危管理,我院采用片区包干办法,每月定期下乡指导检查,各乡镇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较规范,各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能执行年初制定的高危管理方案和高危管理细则,高危管理有登记、有预约、有追踪、有随访。

贫困孕产妇,是高危管理的钉子,今年我县继续建立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以县财政拨款、医疗单位集资等形式,筹备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4.6715万,今年共救助贫困高危孕产妇10例,共启动资金1.4万元。

危急重高危是高危管理的重点,今年我县有43例危急重高危孕产妇,3例重度子痫前期转南平市立,1例脑血管畸形合并妊娠剖宫术后昏迷转省协和;1例妊娠合并肝炎转福州总院;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1例转省立医院;1例因叶缺乏性贫血省级医院终止妊娠;43例危急重高危孕产妇中有,重度子痫前期7例,产时子痫1例,前置胎盘4例;慢性粒细胞减少症状1例;高血压合并妊娠3例;妊娠期肝损害7例;糖尿病合并妊娠5例;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并合并甲亢1例;子痫1例;心脏病2例;妊娠期肝损害并合并糖尿病1例;双胎妊娠重度子痫前期3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前置胎盘1例;中度贫血1例;双胎妊娠合并甲亢1例,血象异常2例。

由于及时追踪管理,处理得当,及时治疗,未出现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控制在10‰之内。

全年高危情况如下:

今年我县活产数1709人,高危孕产妇531人,筛查率35.02%,高危管理530人,其中住院分娩531人;高危妊娠分娩中剖宫产率高,因此,及时解除高危因素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43例重症高危孕产妇管理见下表:

分类

例数

系统化管理

县级以上分娩

分娩方式

母婴情况

重度子痫前期

6

6

6

剖宫产:

6人

癫痫

2

2

2

顺产:

2人

急性胰腺炎

1

1

1

顺产:

1人

心脏病

2

2

2

顺产:

2人

中央性前置胎盘

2

2

2

剖宫产:

2

肾炎

1

1

1

剖宫产:

1

早产儿新生儿脑病

合并甲亢

1

1

1

剖宫产:

1

合并GUI

2

2

2

剖宫产:

2

重度贫血

1

1

1

顺产:

1

全县围产儿死亡率5.26‰,先天畸形发生率2.92‰,未发生孕产妇死亡。

六存在问题:

1村级网底服务有待加强,有的行政村无妇幼保健员。

2计划外生育及外流人口增加,出现漏报现象,增加管理难度。

3乡镇妇幼保健队伍人员配套有待加强、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七建议

1及时调整全县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做好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

 2 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

只有健全了三级保健网络,配备办公、医疗设备,解决基层保健工作经费,落实妇幼专干工作责任,才能提高孕产妇的监护与管理。

   3 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 

(1)县级妇幼保健站对全县高危孕产妇进行全面管理,采取县、乡、村三级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分级管理、定期复查、随访登记,直至动员住院分娩。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乡村保健人员识别高危妊娠的能力。

 4 提高妇幼保健相关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 明年将实行孕产妇辖区建卡,溪东、旧县河东均为护士人员,因此要求进行岗位培训,保证保健质量。

花桥妇产科人员1人,郑墩、渭田妇产科无主治医生作为助产机构,人员配备不完善,要求严格管理,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住院分娩母婴安全。

松溪县妇幼保健院

 

松溪县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摸清我县不同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人群分布特点和死因变动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干劲措施,实现《2001~2010年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到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25‰的目标,依据“福建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制定了我县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

一、组织领导与各级职责:

县妇幼保健院负责本辖区内监测资料的收集、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评审、质量控制与上报;接受省、市级检查。

所有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对发生在本单位的孕产妇死亡,均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计论,明确死因,及时上报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并提供住院及抢救经过。

二、监测对象和范围:

1、监测对象:

监察院测县内所有孕产妇(包括计划外及流动人口的孕产妇)。

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后42天内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宫外孕,葡萄胎死亡均报告孕产妇死亡,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等)死亡者。

2、监测范围:

全县(城区、乡镇)均为孕产妇死亡监测点。

三、监测内容:

1、内容:

(1)监测区内的活产数;

(2)孕产妇死亡数和死亡原因;

(3)孕产妇死亡的地区和人群分布;

(4)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服务情况。

2、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

(2)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变化趋势;

(3)孕产妇的死因构成和影响因素;

(4)流动人口的出生、孕产妇死亡情况。

四、监测资料的收集与上报:

1、活产数报告制度(按信息常规报表上报):

资料来源于《村级出生报表》乡级每半年、全年收集汇总后上报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经审核后于5月及12月底上报半年及全年报表。

(国家级监测点仍按每季上报)。

2、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监测地区每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

村级(居委员会)要在3天内报乡级(街道)(包括死在乡镇卫生院)要在7天内(最好1~2天内)报县妇幼保健院。

死在县(市、区)级医院的孕产妇,应由医院医务科于7天内向所辖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由市妇幼保健机构分别通知辖共的县妇幼保健机构,并书面提供孕产妇的死前经过、抢救诊疗措施及死央诊断。

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有关人员应与乡妇幼人员入户调查并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示卡,附个案调查报告及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一个月内报市级妇幼保健院.市级妇幼保健院.市级每半年组织一次孕产妇死亡评审,,明确死因及死亡影响因素,将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于每年5月、12月上报省妇幼保健院。

3、孕产妇死亡的评审及孕产妇死因分类。

见附一、附二。

五、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1、区对街道、乡对村,进行质量检查。

查核《村级出生季报表》,核对活产数。

2、县每年应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活产数的补漏按20%以上乡进行。

孕产妇死亡补漏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调查。

工作结束后应将补漏调查小结、质控表报市妇幼保健院。

育龄妇女死亡名单、孕产妇死亡线索追访表等原始记录备案。

第一季度完成补漏调查小结。

(二)质量控制的内容:

(1)活产漏报率=漏报的活产数/上报死亡数+漏报活产数x100%

(2)孕产妇死亡漏报率=漏报的死亡数/上报死亡数+漏报死亡数x100%

(3)卡片填写错误率=抽查卡片的错误项目数/抽查卡片数x每张卡片项目数x100%

(4)卡片填写完整率=抽查完整数/抽查卡片总数x100%

(三)质量要求:

漏报率:

死亡漏报率<15%,活产漏报率<10%

卡片质量:

项目错误<1%,项目完整率>99%

(四)漏报调查方法:

1、孕产妇死亡漏报调查:

通过查医疗保健机构病案室及相并科室,抄录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及危重出院名单,填写孕产妇死亡线索追访表,采取调查病历,谈会,走访等形式核实是否孕产妇死亡。

还应在计生站、派出所寻找育龄妇女死亡线索。

2、活产数漏报调查:

以村级出生季报表为基数,采用多种形式与接生登记本、进出院登记本及计生、公安、防疫等记录本核对。

六、时间安排:

1、2005年3~4月制定监测方案

2、2005年5~6月培训监测方案

3、2005年~2010年实施本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