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039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16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全称:

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

简称:

剑川公司2000t/d技改工程。

建设地点:

省州剑川县梅园建材工业园区。

1.2建设单位

1.2.1建设单位名称:

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

1.2.2项目的性质

为响应国家最新产业政策,适应国家实施的新的环保标准,并根据市场发展及企业实施技术装备和产品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采用当今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现有600t/d水泥生产线旁建设一条2000t/d水泥生产线。

项目的性质为技改。

1.2.3业主概况

本项目业主——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即剑川县水泥厂,于1987年建成投产,初建时设计生产能力为4.4万吨/年;1992年通过技改,形成年产水泥8.8万吨的生产能力;2001年为了公司的发展及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经省经贸委批准,依托原有生产设施,投资7900万元,建成一条日产6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在2004年底完成了年产3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的配套工程。

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对调整水泥产品结构,促进滇西北地区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品除满足本县建设外,还远销、、迪庆、、等地,深受用户好评和青睐,并且具备了开发、生产新品种、特种水泥的能力。

目前用户不断增加,市场进一步拓宽。

随着水泥销售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公司在剑川县培植建材支柱产业中发挥了较好的龙头作用。

剑川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1亿元,在职员工24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2人。

相关岗位操作工人均受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教育及培训,严格持证上岗。

现公司拥有Φ3.2×(7+1.8)m尾卸烘干磨、Φ3.3×52m预热器窑、Φ3.3×38m单筒冷却机、Φ2.2×4.4m风扫式煤磨、Φ3×11m水泥磨,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

目前,公司现已稳定生产P·.5R、P·.5、P·032.5R、P·032.5强度等级的、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及P·C32.5强度等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等优质高性能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各种施工需要的专用水泥。

公司配套设备均属国先进,生产工序过程中均采用自动化微机系统控制,生产工艺先进,检测手段完备,生产控制点遍布各车间岗位,形成了严密的质量保证网络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指导思想,狠抓基础管理,大力推行现代管理方法,严格按国家标准和高于国家标准的控标准组织生产,对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向需方提供优质产品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所生产的“老君山”牌水泥性能优良,质量稳定。

产品的三个合格率一直保持100%。

1.3编制单位

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中华人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工咨甲2031328001号。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4.1项目的实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在新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这项决策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改革和发展,保持国家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一是解放思想,引进新思想、新方法、新机制;二是要重点开发基础设施,加快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西部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三是要加强生态平衡建设和环境保护,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军建材工业尤其是大水泥工业,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成熟的水泥生产工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性能水泥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西部地区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先后开工,如:

小湾电站、金安桥电站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大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坝中热水泥等特种水泥的供不应求局面会更加突出。

受原材料、区域位置等因素限制,许多水泥企业产品主要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对专用于大型水利电力、交通工程建设的特种水泥涉足较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弥补该部分市场空缺是完全必要的。

随着大(理)丽(江)铁路、214国道(下关)—香格里拉(松源桥)段一级路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区建设、城镇和住宅建设等,对水泥也将形成旺盛的需求,尤其对高标号水泥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为西部地区水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1.4.2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尽管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多而不强”的局面。

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从整体上讲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立窑水泥占有很大比重,而高质量的旋窑水泥却长期短缺。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泥工业整体进步的步伐。

为了实现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战略转变和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此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建材工业发展方针,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4000t/d(西部地区2000t/d)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明确在2005年前要淘汰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大幅度提高优质旋窑水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

省也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加速淘汰立窑生产线,并出台重点项目必须使用旋窑水泥等具体措施,限制小水泥的发展,小水泥的关闭为大水泥的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

国家水泥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特别是水泥强度检验采用国际ISO方法后,对水泥产品实物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使水泥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

由于传统生产方法受煅烧工艺的影响,水泥实物质量远不如新型干法生产工艺。

而以高强度、低碱含量、中低发热量为代表的新型干法高性能水泥,早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并即将成为国市场的主导产品。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填补当地新型干法水泥的市场需求缺口,加大对落后小立窑水泥厂的淘汰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并能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实现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优化省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4.3“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多年来以科技为先导,不断致力于扩大规模经营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增强经济实力,公司于2001年建成投产的日产600吨水泥生产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技术更新,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加快生产设施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

本项目拟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其熟料质量较湿法生产工艺有较大的提高,整条生产线充分体现出技术起点高、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在改革发展中迈出关键的步伐。

1.4.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可最大限度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大量的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

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噪音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进一步规水泥工业的环保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绝大多数水泥厂的粉尘排放均未达到排放标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文规定“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

本项目的建设将以高新技术的环保水平生产优质水泥熟料,同时对现有企业的环保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1.4.5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剑川地区是石灰质和粘土质原料、电力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自诞生以来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十分显著的贡献。

本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综合利用本地区的工业废渣、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多元化、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企业自身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1.5编制依据

1.5.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5.2《省剑川水泥厂原料矿山地质工作报告书》。

1.5.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6建设规模及产品品种

1.6.1建设规模

拟建设一条日产2000吨硅酸盐水泥生产线。

1.6.2生产方法

采用带分解炉的五级旋风预热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工艺。

1.6.3产品纲领

日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2000吨

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620000吨

年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06675吨

年产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17146吨

1.7研究围

1.7.1从原燃材料进厂到水泥出厂的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

1.7.2外部输电线路改造及取水等厂外工程。

1.7.3必要的辅助生产设施。

1.8可研报告编制原则

1.8.1本项目将以实现滇西地区水泥生产结构调整,满足地方及周边地区道路工程、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对高质量特种水泥的需要,技术先进、节省投资、保护环境、节能降耗为指导原则。

1.8.2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水泥生产企业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在总体规划、设备选型、自控水平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出二十一世纪水泥工业的先进性及全新的新型干法工厂风貌。

1.8.3通过多方案比较,优化工艺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在设计中简化工艺流程和布置,用最简单的生产流程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1.8.4应特别重视吸取我院已设计投产的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成功经验,保证辅机设备的可靠性,规格和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以避免由于辅机设备故障而影响系统产量和运转率。

1.8.5要特别重视节能,应采用节能的工艺技术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

1.8.6部分关键设备和关键部件进行国际招标采购,以提高工厂的整体装备水平和可靠运行程度。

1.8.7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同时兼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建工程量,以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

1.8.8主要生产车间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优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岗位定员,降低运营成本。

1.8.9本项目本身有其特定的原燃材料的具体条件,工程的设计方案首先要针对项目的技术特点进行设计,发挥我院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熟经验,在设计中贯彻我院“精心设计,质量第一,创新优化,全程服务,使顾客获得最佳投资效益”的质量方针,实现“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的设计指导思想,力争把本项目建设成为一流的新型干法生产线。

1.9建设条件

1.9.1石灰石原料

石灰石原料采用工厂自备矿山的石灰石,矿山位于厂址南侧约500米。

矿区分布围约0.3平方公里,长约3600米,出露宽度约800米。

该矿石质量好,路天开采条件优越,其有益成份含量高,质量稳定,有害成份含量低,符合水泥原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全矿平均化学成分见表1-1。

石灰石平均化学成分表(%)

表1-1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ˉ

41.86

3.06

1.04

0.82

51.63

0.95

0.06

0.06

0.20

0.007

1.9.2硅质原料

本项目选用石羊芩砂岩作硅质校正原料。

该砂岩主要化学成分SiO2为70~80%,Al2O3为8%左右,硅酸率高,有害成分含量低,是较好的硅质校正原料,可满足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要求。

砂岩平均化学成分见表1-2。

砂岩化学成分(%)

表1-2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5.08

77.74

7.96

2.48

3.23

0.93

0.35

0.36

0.01

0.003

1.9.3粘土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采用剑川县甸南蝴蝶坪粘土矿的粘土。

该矿粘土为粉砂岩风化形成,质量优良,化学成分稳定。

粘土平均化学成分见表1-3。

粘土化学成分(%)

表1-3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6.67

70.65

13.24

4.26

0.33

1.25

1.71

0.34

0.25

0.008

1.9.5铁质校正原料

采用县九河白族乡甸尾坪铁矿的尾铁矿,尾铁矿Fe2O3含量在59%以上。

该铁矿石质量和数量都能满足水泥生产的要求,有长期供货保证。

其化学成份见表1-5。

铁矿石平均化学成份(%)

表1-5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K2O

Na2O

Cl-

8.95

15.27

6.76

59.81

2.71

1.14

-

-

-

-

1.9.6燃煤

本工程所用燃料拟选用华坪煤矿烟煤。

该地区煤矿资源丰富、煤质良好,发热量高,低位热值达25380kJ/kg,挥发份27.10%,灰份较低为20.82%,是新型干法水泥煅烧的理想燃料。

煤的工业分析见表1-6,煤灰的化学成分见表1-7。

煤的工业分析

表1-6

Mad(%)

Vdaf(%)

FCad(%)

Aad(%)

Stad(%)

Qnet.ar(kJ/kg)

4.01

27.10

50.01

20.82

0.42

25380

煤灰的化学成分表(%)

表1-7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

52.72

34.01

6.43

2.12

1.32

-

-

-

-

1.9.7缓凝剂——石膏

缓凝剂拟采用剑川县马登乡石花坪石膏矿的石膏作缓凝剂,该矿石膏储量丰富,其中SO3含量为45%。

汽车运输进厂,运距80公里,供货有保障。

石膏品质符合国家标准GB5483-96要求。

1.9.8混合材

本项目拟采用距公司27km处的铁矿冶炼厂排出的尾矿水淬矿渣,该矿渣货源充足,供货有保证。

1.9.9电源

电源由距厂5km的城北变电站35kV单回路架空专线引来,厂区建一座35kV/10kV总降压站供本工程生产生活用电,该电源能满足本工程生产线及辅助设施用电。

1.9.10水源

距拟建厂址约2000m有一双河水库,水源充足,水位变化较小,本工程拟取水库水作为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

1.9.11厂址

本工程拟建厂址位于州剑川县梅园建材工业园区,紧靠滇藏公路(214国道),距剑川县城6公里,位于州北部,处于、、迪庆、怒江四地州交界处,南去135公里,532公里,北距75公里,178公里,西至兰坪129公里,县境有滇藏、剑兰公路穿越,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该厂址场地开阔,交通顺畅,水电便利,工程地质状况尚好,具备建设大中型水泥厂的基本条件。

1.9.12气象

拟建厂址所在地为高海拔地区,属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最高33.5℃,最低-10.7℃,年平均降雨量750mm,年最大降雨量928.3mm,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7cm,常年主导风向为南西风,最大风速22m/s,年平均大气压582mmHg。

1.9.13地震烈度

厂区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10主要技术方案

1.10.1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生产技术。

1.10.2主要技术方案简述

1.10.2.1石灰石破碎

石灰石破碎系统采用露天半固定破碎站,采用PCF2018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生产能力为450t/h。

1.10.2.2石灰石预均化

在相同储量的情况下,圆形预均化堆场占地面积较矩形堆场少40%以上,节省投资约30~40%,且堆料和取料均连续作业,无堆锥效应。

根据现场场地的地形条件,本项目采用φ60m圆形预均化堆场。

堆场储量10200吨。

1.10.2.3砂岩破碎及粘土破碎

砂岩破碎及粘土破碎考虑同时满足新建生产线和原有生产线的砂岩需求量,砂岩破碎选用一台PCF1412锤式破碎机,生产能力为90t/h。

粘土破碎选用一台CJ2型φ1250×1000mm冲击式粘土碎机,生产能力为90t/h。

1.10.2.4联合预均化

设置一座43×72m侧堆侧取长型预均化堆场对进厂辅助原料进行预均化处理,粘土堆场为43×36m,储存量6000;砂岩堆场为43×27m,储存量4800;尾铁矿堆场为43×9m,储存量1000。

1.10.2.5生料粉磨

生料粉磨采用立磨方案。

其技术参数为:

当入磨物料粒度70mm、入磨水分8%、出磨粒度0.08mm筛余≤12%时,系统产量为190t/h。

1.10.2.6生料均化

设计采用集生料储存、均化于一体的φ15×48.5mIBAU库,生料储量7620t,储存期2.42d。

1.10.2.7烧成系统

熟料烧成采用单系列五级CDC预分解系统、φ4×60m回转窑和第三代新型空气梁篦式冷却机等设备组成的窑外分解煅烧系统,日产熟料2000吨,硅酸盐水泥熟料热耗3178kJ/kg·cl(760kcal/kg·cl),入窑生料的碳酸钙分解率大于92%。

系统废气余热用于烘干原料。

1.10.2.8熟料储存

熟料储存拟采用两座φ18×42m圆筒库储存熟料,总储量20000t,储期10d。

为方便熟料外运,库侧设有汽车散装系统。

1.10.2.9煤预均化

煤预均化设置一座39×80m矩形预均化堆场,总储量2×3200t,总储期20.48d。

1.10.2.10煤粉制备

煤粉制备拟采用辊式磨系统。

利用窑头篦冷机热风作为磨机烘干热源。

当原煤水分≤10%、入磨原料粒度≤40mm、出磨水分≤0.5%、出磨细度0.08mm筛余8~10%时,系统生产能力为22t/h。

1.10.2.11石膏破碎

采用一台PFC1609锤式破碎机破碎进厂石膏,当入料粒度≤600mm、出料粒度≤25mm时,生产能力为50~70t/h。

1.10.2.12水淬渣烘干

采用一台φ2.4×18.35m回转式烘干机对水淬渣进行烘干,当初水分≤20%,终水分≤10%时,生产能力为20t/h。

1.10.2.13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拟采用一套CDG140-80辊压机+V型选粉机+Φ3.8×11m球磨机+O-SepaN-3000选粉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

根据各水泥品种的比例,该系统综合生产能力为105t/h。

1.10.2.14水泥储存及散装

设4座IBAU型储存兼均化Φ15×45m圆形水泥库,总储量20000t,为方便水泥散装,库底设有4套汽车散装系统。

1.10.2.15水泥包装及成品库

水泥包装采用两台8嘴回转式包装机包装水泥,台时生产能力90t/h。

成品库24×78m,储量2500吨。

1.10.2.16空压机站

厂区设两座空压机站,每一站设四台20m3/min螺杆式空压机,分别向全厂气动元件、收尘器和窑尾吹堵系统等处供气。

1.10.2.17电气自控方案

本工程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即DCS系统)。

对主生产线进行集中监视、操作和分散控制,可有效地提高电控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实现控制、监视、操作的现代化。

通过中央控制室操作站与工厂管理计算机的网络连接,使管理人员能随时掌握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实现管理现代化。

1.10.3技术装备水平

本设计的设备选型主要立足于国成熟的技术装备,对国暂不过关的设备采取引进技术来图加工或引进国外关键件。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8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

规模

硅酸盐水泥熟料

t/d

2000

万t/a

62

P.O42.5级普硅水泥

万t/a

50.67

P.O52.5级普硅水泥

万t/a

21.71

2

设备重量

t

5080

工艺设备

3

装机容量

kW

18430

4

年耗电量

万kW·h

6685

5

日耗

水量

生产

m3/d

1310

辅助生产

m3/d

178

6

循环水利用率

%

96.5

7

总平

面图

指标

工程占地面积

ha

13.98

含部分共用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35000

含部分共用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m2

34500

投资强度

万元/ha

2229

容积率

%

53.86

建筑系数

%

39.70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所占比重

%

0.00

绿化系数

%

10.80

8

资金

总额

静态投资

万元

17435.35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48.1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28.00

合计

万元

18311.50

9

投资

构成

建筑工程

万元

4519.72

25.42%

设备

万元

10158.83

57.12%

安装工程

万元

1842.20

10.36%

其他

万元

1262.75

7.10%

10

全员

劳动

定员

生产工人

管理人员

26

合计

165

11

劳动

生产

全员

t·cl/人·a

4387

生产工人

t·cl/人·a

5207

12

能耗

指标

单位熟料热耗

kJ/kg

3178

单位熟料标准煤耗

kg/t

108.57

单位熟料实物煤耗

kg/t

156.27

工艺过程水泥电耗

kW·h/t·cl

95

13

产品

指标

单位产品固定资产投资

元/t

245.70

吨水泥设备重量

kg/t

7.02

吨水泥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