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000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2020】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文科)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C.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D.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B.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3.读下图,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4.下列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与其主要防护功能匹配正确的是(  )

A.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沙化B.华北防护林——防止风暴潮肆虐

C.东北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D.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危害

5.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6~8题。

6.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①光合作用强②生物循环旺盛③生物残体分解快④生物生长迅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A.水体B.土壤C.枯枝落叶D.植物体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据此完成下列9—11题。

9.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10.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吸烟除尘、放氧杀菌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

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D.保护生物多样性

12.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示过程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冻土融化D.土壤污染

据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市××、××交界处(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回答下面13—15题。

13.准确地定位地震的震中(北纬34.5°,东经104.2°)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飞机拍摄B.GISC.RSD.GPS

1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进行短报文通信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15.甘肃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余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只有对余震进行实时监测,才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区损失。

在监测由余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时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卫星通信技术C.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16.为移民迁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读图,完成17—19题。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装。

订。

线。

17.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

18.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

19.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

据此回答20~21题。

年份

降雨量(mm)

地表覆盖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m3/s)

土壤侵蚀量(t/km2a)

径流量(m3/s)

土壤侵蚀量(t/km2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9

264.6

1.9

6.6

1993

815.9

10.1

272.6

2.4

0.5

1991

884.8

11.1

299.2

2.8

4.9

20.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D.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21.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2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D、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读图,回答下列23—24题。

23.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D.保护农田

24.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河道淤积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5.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B.降水较少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D.高温多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2、综合题(共50分,3大题)

26.(本题14分)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2分)

(2)图中B是高原,F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__________,它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

(6分)

(3)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针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6分)

 

27.(16分)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评价甲平原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6分)

 

(2)分析甲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4分)

 

(3)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乙地区工业化的优势有哪些(6分)

 

28.(本题2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4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4分)

 

(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分析图示地区在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带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2分)

A.钢铁工业B.石化工业C.有色金属工业D.煤炭工业

(4)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4分)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总结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6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优越,但矿产资源不足。

考点: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A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南北方光照条件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强;由于南北方降水条件的差异,从北向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由于南北方气温条件的差异,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轻薄。

考点: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示区域的边界不明确;该图只是划分了一级区域,没有划分下一级区域;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故选B。

【考点定位】区域的划分

4.D

【解析】沿海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防止风暴潮肆虐,而华北防护林、东北防护林、西北防护林主要是防止土壤沙化、防御风沙危害,故选D。

5.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表水主要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故A错;自东向西随降水的减少,植被由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

故C对;由于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短缺成为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

故D错。

考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D7.C8.D

【解析】6.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

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表现在:

地球之肺: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地球的储水库:

涵养水源;天然的空调机:

调节气候;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7.③生物残体的分解不属于生产环节。

错误。

8.养分储存的表现就是有机体,即植物体。

9.C10.A11.A

【解析】

试题分析:

9.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指东北、华北和西北,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所以其作用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故选C。

10.交通道路上,车辆较多,有汽车尾气污染空气,还会产生汽车的噪音污染,所以两侧的绿化带,可以吸烟除尘、放氧杀菌,降噪隔音、减轻污染,同时,绿化带还可以划分车道、隔离交通,绿色的植被还可以使人们提神醒脑,增强注意力,减少事故。

故选A。

11.长江中上游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降水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植树造林的目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故选A。

考点: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2.A

【解析】

从图中看,图示过程主要是植被破坏,引起的气候变干,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A对;水土流失主要是降水多的地区,B错误;从图中看不出冻土融化和土壤污染,CD错误。

13.D14.A15.C

【解析】试题分析:

13.准确确定震中的位置需要对当地的地理坐标进行确定,需要用到GPS技术,GPS技术是定位导航系统,飞机航拍和RS技术都属于遥感技术,只是获取影像,不能定位,GIS主要是用于查询、分析、存储,不能进行准确定位,故选D。

14.在抗震救灾中能够提供灾区的影像的是遥感,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需要用到GIS,定位导航系统可以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和进行短报文通信,故选A。

15.遥感技术是通过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不同,反映地表变化情况,通过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和监测滑坡、泥石流灾害,故选C。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名师点睛】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遥感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地理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制图、查询等,数字地球主要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把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并由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技术系统。

16.D

【解析】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为移民迁入亚马孙平原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节省了迁移的人力、物力、财力,故选D。

17.B18.B19.B

【解析】

17.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为我国东北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地纬度差异大,热量差异导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

18.,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土壤经长期耕作发育成肥沃的水稻土。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9.,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受市场影响城市周围种植花卉、蔬菜的比重上升,粮食、塘鱼比重有所下降。

20.D21.C

【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生态环境问题)。

结合资料反映,降水量多则径流量大;径流量大则土壤侵蚀量大;但当降水量相同时,有人工林地覆盖的地表土壤侵蚀量要比非林地土壤侵蚀量要小得多。

故D项正确。

该数据反映了有森林覆盖和没有森林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比较,即反映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受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不断下降,故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阶段和对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掌握我国的区域发展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

23.B24.C

【解析】试题分析:

23.理解题意“该图揭示”的森林具有的作用;图中没有显示森林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森林的附近没有显示沙漠或者沙地及其农田等信息,所以不可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该森林位于河流沿岸,坡度较陡,而且表土层深厚,水分下渗量较大(注意箭头指向),所以应该表示保持水土的功能,故选项D正确。

24.若图中森林被破坏,森林保持水土的功能降低或者丧失,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流失进入河流,河水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水面升高,洪水期水患加剧;结冰期与冬季最冷月气温有关,与森林在否被破坏无关,故选项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5.B

26.

(1)干旱

(2)内蒙古,河西走廊,祁连山冰雪融水(冰雪融水也给分)(3)荒漠化,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措施答出两点,即可给4分)

【解析】考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特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

(2)读图可知,图中B是内蒙古高原;F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灌溉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

(3)荒漠化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有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27.

(1)有利: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黑土和黑钙土肥力较高,水源充足;不利:

热量不足,低温冷害(6分)

(2)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4分)

(3)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人才队伍水平高;市场腹地条件较好(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

据图可知:

甲为我国的东北平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黑土和黑钙土肥力较高,水源充足;但是纬度较高,属于热量不足,又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2)图示地区为东北平原,该地区的粮食商品率高,主要得益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

(3)据图可知:

乙地区为我国的长江三角洲,这里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强、人才队伍水平高;市场腹地条件较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8.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3)B(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5)自然条件: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

分布特征:

主要位于绿洲地带,沿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沿河流分布

【解析】

(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要从海陆位置、地形两个角度分析。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地形更加封闭,降水更少,所以,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图示为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内陆,河流以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次是地下水。

由于以冰川、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径流变化受气温影响大,表现为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图中显示,在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带拥有丰富的石油,因此该线路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石油及其相关产业,据此选B。

(4)盆地边缘为山地,山麓地带及河流沿岸水资源较多,往往形成绿洲。

本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环境承载力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地水资源缺乏。

(5)干旱地区的人类的生活活动及经济活动主要受制于水资源。

作为城市,其形成发展的自然条件与当地绿洲、水资源的分布息息相关。

选址时要考虑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

据图可以看出区域城镇主要位于绿洲地带,沿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沿河流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