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谈当前资分校式资管理的优点及存在问题.docx
《模拟卷谈当前资分校式资管理的优点及存在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卷谈当前资分校式资管理的优点及存在问题.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卷谈当前资分校式资管理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Usingtheresearchmethodofliterature,meansofobservation,behavioralapproach,conceptualanalysisandthepatternofinformation-seekingoflocalandoverseaswereanalyzedandcompared,Basicpatternstrategiesoftechnologyinformation-seeking
谈当前“分校式”管理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杨帆
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快速普及,高中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尤其是许多省重点中学(或国家级示范高中),一般都达到了30轨左右。
规模的扩大带来了管理体制的相应变革,不少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被废弃,试行的是“分校式”管理。
所谓“分校式”管理,即将每个年级平均分成三个分部(有的为两个,也有的为四个),每分部10班左右,三个年级各取本年级一个分部,组合成一个“分校”,这样全校就分成了三个“分校”,各辖30班左右。
“分校式”管理是教学管理模式上继教研组管理、教研组与年级组结合管理、年级部管理之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必将对中学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当前“分校式”管理的优点和注意点,对于促进其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分校式”管理的优点。
作为顺应教学形势而诞生的新的管理模式,“分校式”管理适应了教学的需要,它有以下优点:
1、教学上,促进竞争,有利于激发活力,调动教职工教学积极性。
试行分校式管理的省重点中学或国家级示范高中在当地(本县或本地区)一般数量很少,基本上是一个地区的龙头学校,代表着该地区中学教育的最高水平。
长期以来,这类学校因条件优越、成绩显著而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几乎没有同类学校能与之抗衡,正因为失去了横比的对象,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优越感明显,很多人甚至骄傲自大,进取心不强。
采用分校式管理后,能在学校内部产生比较对象,引入了竞争,加大了压力。
另外,随着年级班级数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年级部教学管理呈现出下列弊端:
规模太大,教学效果绝对区分度较大,但相对区分度则较小,因为如果把教学效果分成上中下三类的话,每一类都有一定的数量,即使处于中类或下类,因为涉及面较广,相关老师也并无压力,危机感不强,以致在平时教学中得过且过,吃“大锅饭”,消磨了斗志,丧失了动力。
而采用“分校式”管理,既在分校与分校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分校内部同一年级的同轨班级之间因班级数减少,成绩区分度明显,也逼着教师参与竞争,提高质量,从而有效地激发起教学活力,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危机意识、质量意识,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2、管理上,有利于管理的细致化、规范化。
因年级班级众多,如仍采用年级部统一管理的话,则陷入两难:
管理人员投入过少则必然管理上粗枝大叶,落不到实处;如管理人员过多则又很容易造成职责不明,相互依赖,互相推诿,最后变得人浮于事。
况且管理效果上仍然存在区分度小、竞争性不强的缺点。
而采取“分校”管理后,分校领导职责明确,对规模较小的分校便于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便于实施各类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便于检查、考核、评比,督促后进,促进班级间的均衡发展;便于引入竞争,增强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个分校的管理层次和水平。
二、当前分校式管理的存在问题
但“分校式”管理毕竟是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试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分校间本位思想加重,集体观念淡薄。
由于竞争的压力,分校对于自身的发展看得很重;对于另外的分校或与本分校无关的其他事情则看得较淡,导致分校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割据”,产生了以下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
①分校内部同一年级自成一体,与其他分校的同轨班级教学进度不统一、练习不统一、测试不统一,导致集体备课形同虚设,名存实亡;②各分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标准不一,使得同一学校内部出现多种政策并存的情况,分校之间相互攀比,人心不稳,有的甚至相互诋毁,暗中拆台;③自我组织课外辅导、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单兵独战,对外则互相保守,不通信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④课外活动此起彼伏,“异彩纷呈”。
针对上述现象,学校领导首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出现竞争是好事,各具特色是富有活力的表现;只有竞争才能频出新招,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供参照;对于竞争的热情不要轻易扼杀,而要小心呵护乃至加以鼓励。
同时,要迅速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为规范竞争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和评价尺度。
今年,我校采用目标管理与考核制度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目标管理,即结合分校自身特点,把学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分解为分校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学中既引导分校围绕自身目标工作,也引导他们再将分校目标具体化,分解成内部的学科之间、班级之间的管理目标,从而把“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合理的目标体系,这样有利于工作的明确化、规范化和序时化。
另外,着力以下几方面工作:
充分发挥处室的职能作用,处室对于好的经验要介绍推广,不利于大局管理的该取缔的要取缔,力求“大同”,以便于统筹管理,在“大同”的基础上可以“小异”,允许出现“特色”,进行“试点”,以摸索经验;充分挖掘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在集体备课、学科竞赛、练习测试、课外辅导等方面必须保证发挥群体智慧,打“整体战”,凭协作出效益,促进共同提高;加强对分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定期民主测评分校领导的德、能、勤、绩,重实绩,更重其思想道德、协作能力;校长室和德育处在运用制度规范并引导的同时,特别加强对分校领导集体的整体观念教育,引导各分校相互协作,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2、分校与处室的关系不清。
分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内部有自己简单的领导团体,有自己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
分校的存在使得处室的权力大大削弱,处室似乎被分校“架空”而闲置。
如何发挥与调动处室的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们认为,处室是校长室的派出机构,是学校的职能机关;处室与分校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分校出现后处室的功能不但不应该削弱,反而应该强化。
因为分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只有经过处室的管理与引导才能有序。
分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职能,保持分校之间的科学竞争、公平竞争,统筹安排,保证分校间的正常发展,防止偏离轨道;充分发挥自身的考核评估职能,围绕学校《工作意见》和总体管理目标,制定相关管理、考核和评比制度,引导分校以学校和处室工作为主线,围绕处室要求开展或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至于各行其是,百花齐放;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对于各分校的做法,严格监管,保证在宏观上与学校整体步调协调一致、分校与分校之间协调一致,力求将分校的各项工作纳入目标化、整体化、规范化的轨道上。
为了加强处室对分校的指导,处室领导要尽量到分校中兼职,既为该分校管理服务,也便于就分管工作协调其他分校。
在试行阶段,分校管理出现一些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主要领导决不能一叶障目,予以全盘否定;而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使之趋利避害,日臻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产生更大的管理效益。
探索新型评价模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兼评一次英语评课活动
屠吉祥
听课评课是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改进评价方式提高评课质量,如何创建更能发挥“诊断、指导、激励”功能的评价模式,如何促进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英语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
1.多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少关注教师教学过程;2.多重视教法,少关注如何指导学生学;3.多强调学科本位,少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4.多强调工具性,少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新课程新目标对评课模式和教师本人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发展以及完善发展自我教学行为能力,已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而且评价角度趋向立体化、多维度和全方位。
作为教研员或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一种协商的气氛鼓励教师勇于阐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思想,促使教师能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表现自己发展自己。
笔者认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成为一种环境、一种对话、一种引发学习的助燃剂、一种激励创新的催化剂。
二、思考与探索
最近,我校陈军老师(以下简称陈)执教了一节供全连云港市初一英语教师观摩的公开课,内容为江苏译林版英语教材Lesson18,Unit5,SuccesswithEnglish1A。
来我市调研的南京师大外语系王教授(以下简称王)对这节课作了精彩点评,也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该模式打破常规,邀请授课教师走上讲台,把评价活动变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的访谈。
评价双方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地以访谈、讨论、辩论等方式自主调控评价活动本身。
整个评课过程,所有与会者认真聆听、记录和思考,不时报以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鼓掌。
最后,留下5-10分钟让与会者自由发言或递纸条上来继续探讨。
评价活动成为评价双方以及与会者在真实情景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下面是评课的部分精彩实录:
王:
邓老师,你好!
很高兴能来贵校观课,感到有很大收获。
我想“实话实说”,有些问题要向你请教,请你也“实话实说”,好吗?
陈:
很好,很希望能得到黄老师的指教。
……
王:
就这一节课的教学程序来谈一谈,各个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序”。
陈老师,你用2分钟的时间作“热身”,有必要吗?
DailyReport的内容,学生是自选的,还是教师布置的?
陈:
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未能很快进入“状态”,所以有一个“热身”环节是很有作用的。
本课的“每日汇报”基本上由学生轮值,内容基本上由他们自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王:
我明白了。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觉得复习“日期”的表达与本课的一个重要句型begoingto有密切联系,那就是一些时间状语的使用,如today,tomorrow,thedayaftertomorrow。
陈:
是的。
这个句型往往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短语连用。
王:
邓老师,你用了不少电脑图片,如birthdaycard,birthdaycake等来呈现生词,并结合WhatshouldIbuy?
我觉得很好,不过,你觉得在“呈现”这个环节是仅限于呈现生词与短语吗?
陈:
我认为要根据课型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黄老师,你认为在“呈现”这个环节怎样处理会更好些呢?
王:
“呈现”是不是应该包括本课的全部或主要的教学内容?
至于呈现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但正如你所设计的那样,都应该创设情景,把学习内容在情景中呈现。
陈:
噢,原来呈现还有这么多的方法。
……
王:
邓老师,为什么在学生听录音之前,你先给出3个问题呢?
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我想这是“任务型教学”吧。
……
王:
我还注意到你设计的练习有两处与课本的练习不一样。
能谈谈你的设想吗?
陈:
可以。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删去一些较简单的内容。
另外,我在各个人名的旁边加上人物头像,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
王:
好!
广州初中英语教材SWE的编写特点之一是全书围绕几个人物的活动去设计编写。
……邓老师的处理是“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策略”,你在设计本课时,有考虑过吗?
陈:
我在处理languagepoints时,注意语言的拓展。
例如在应答“I'm
sorry.”的交际用语中,引导学生应用多种表达,并让他们自己去归纳。
王:
很好!
教师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课本只是载体,我们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去教”。
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
陈:
黄老师,你说得很好。
我更明确今后的方向了。
……
王:
陈老师,请你谈谈第七个环节Production的设计,好吗?
学生的活动预先有布置吗?
陈:
这个环节属于“活用”。
我希望学生能掌握所学的内容,在一个模拟交际的情景中使用英语。
学生事先知道有小组活动,但怎样的“情景”未知。
王:
“我认为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可以作为“任务型教学”的范例。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用”。
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总的来说,这节课结构完整,学生的活动有序地展开,教师注意反馈调控,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
另外,教师十分注意“课程标准”所提的“文化”和“情感”。
在讨论“买什么给颜老师作生日礼物”时,启发学生,“Studyinghardandwellisthebestpresent.”……非常感谢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优质的观摩课,给我们宝贵的学习机会,这对全省全面使用该套初中英语教材是一个贡献。
陈:
谢谢王老师。
欢迎王老师和在座各位老师多来听课、指导。
为了对这种课堂评价本身进行更客观全面的再评价,笔者会后随即访谈了评价双方,现将他们的感受摘录如下:
被评价者:
王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在引导我自己去感悟,特别是“任务型”教学和活用教材这两点。
以前自己上课很少具体想到这样做会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所设计的活动应该体现什么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今后我会加强理论学习,把一些可行的做法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尤其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适应发展的需要。
评价者:
教师的发展需要新的评价标准来支持。
教研员应该认真学习和把握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精髓,充分发挥评课的导向作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行为反思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评课活动本身也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次尝试将激励我们继续探索下去。
综上所述,这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有以下特色:
1.符合“两原则”,即:
评价活动应使被评价者积极参与并促使其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活动应将过程和结果统一。
2.具备“三特性”,即:
减少评价者的主观性和被评价者的被动性,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体现评价活动的互动性和发展性。
3.涵概“四功能”,即:
评价活动成为评价双方(及与会者)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成为被评价者(个人及其所在科组,学校)自我展现的平台,成为被评价者(及与会者)内省与反思的发端,成为被评价者(及与会者)自主发展的指南。
三、今后研究的方向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在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评价体系的立足之本,是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研员、学校教学管理者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者和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应该认真学习和思考,切实转变观念,改进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质量,努力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从这个成功的评价模式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评价者的角色将发生以下三个改变:
由鉴定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2.评价者需具备以下三个技能:
具备正确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价值观、具备指导被评价者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具备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能力。
3.评价者应致力解决在构建“人本与发展”的评价体系中可能出现的三个问题:
如何指导被评价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和反思、如何根据复杂多边的系统性原理着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动态性的教学评价系统、如何通过强化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以体现和完善其评价工作的民主性。
走进新课程,走进“发展性教学评价”,所有思想的碰撞都凸显“创新”:
所有智慧的获取都呼唤“体验”;所有举措的实施都放眼“发展”。
诚然,一种新型的成功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应更能突出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只有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才能使评价成为是一种开放的、持续的行为,才能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
笔者认为,这种评课方式改革,为我市的教研室中学英语科在建立促进英语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信这个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评价模式会逐渐成熟与完善,能被越来越多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认同和接受,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激励导向和反馈调控的作用,对推动促进英语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电子波动性的发现
傅明峰
众所周知,电子波动性的发现是20世纪物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正是由于有了可靠的实验坚持,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才得到科学界的承认。
并且,以德布罗意的这个理论为基础迅速地发展起来现代物理学上最重要的理论—量子理论。
1、19末-20世纪初物理学发展孕育了电子波动性的发现
19世纪末与20世纪相交之际,X射线、电子、放射性三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物理学的看法,科学家们认为应以它们为基础再建造一座崭新的现代物理学大厦。
于是其后接踵而来的二十多年就成为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期之一,这一阶段,新思想、新理论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新实验、新发现一个接着一个,使人目不暇接;电子波动性的发现就是这其中之一。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
黑体辐射中所放出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以一个与辐射频率有关的、以h
为最小能量单位的一份一份地发出的,普朗克为人们描绘的自然界是跳跃式、量子化的。
1905年爱因斯坦以光子说成功地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及1906年密立根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验证,使得光的粒子性被人们普遍接受。
另一方面,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的X射线衍射实验和1922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实验,使人们对电磁辐射的波动、粒子二象性有了比较清楚理解。
这一切都似乎在不显山露水地提醒物理学家注意:
既然像光这类电磁波都具有微粒性,那么实物粒子为什么不具有波动性呢?
整个物理界一时好似“失语”,仿佛都在翘望着这一重大发现。
就在1924年有一位年轻人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大胆假设,他就是法国巴黎大学年轻的研究生、在物理学界当时还是个无名小卒的德布罗意。
他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毅然在他的博士学位答辩论文中提出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
一切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波长
等于
,式子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
他认为19世纪在对光的研究上,只重视了它的波动性而轻看了其粒子性,而对实物粒子的研究上却只重看了它的粒子性而轻视了其波动性。
德布罗意还提醒答辩委员会注意,他的假设可以通过电子的运动加以证实,并天才地预言当电子束从小孔穿过时就能呈现出衍射效应——表现出其波动性。
由于德布罗意的假设在当时过于超前离奇,以致于答辩委员会在决定是否应授予他学位时举棋不定而不得不征求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的意见。
爱因斯坦尽管认为这一假设对真实粒子的适用性如何,尚是一个需要实验验证的悬念,但最终同意授予德布罗意博士学位。
科学上的每一个假设必须得到实验的证实,否则它便无法成立。
那么谁来对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设来验证呢?
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是可能做到的,也没有人关心这方面的实验,直到1927年美国的物理学家戴维森和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G·P汤姆逊用不同的方法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之后,世人才真正为德布罗意这一天才般的假设所折服。
2、电子波动性的发现者—戴维森和小汤姆逊
戴维森,1881年12月2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他的父亲是荷兰和法国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的后裔。
早年在布鲁明顿公立学校读书。
1902年中学毕业后,由于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而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于当年9月进入芝加哥大学,在那里受教于密立根,曾一度当过密立根的助手,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因付不起学费,一边教物理,一边攻读,是当时成绩最突出的一位学生,深受密立根喜爱,后来戴维森到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工作,从事电子物理学的研究实习。
正好著名的热电子发射专家里查森(O.W.Richardson)从英国应邀到普林斯顿大学作研究教授。
密立根和里查森对戴维森都有很深的影响。
戴维森有点口吃。
教学效果不好,后来就放弃在大学任教,于1917年转入西部电气公司的工程部(现在叫贝尔电话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成绩卓著。
他的研究集中在两个领域:
热电子发射和二次电子发射。
1921年,他和助手康斯曼(C.H.Kunsman)在用电子束轰击镍靶的实验中偶然发现,镍靶上发射的“二次电子”竟有少数具有与轰击镍靶的一次电子相同的能量,显然是在金属反射时发生了弹性碰撞,他们特别注意到“二次电子”的角度分布有两个极大值,不是平滑的曲线。
他们仿照卢瑟福α散射实验试图用原子核对电子的静电作用力解释这一曲线。
显然,他们没有领悟到这是一种衍射现象。
借用中国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戴维森的电子波动性的发现,正好应验了这句话。
他是在一次不幸的实验事故中取得成功的。
1925年的一天,戴维森和他的助手革末正在实验室做电子的晶体散射实验,研究电子经普通镍靶散射后角分布的规律。
由于靶子温度很高,真空管突然破裂,从破裂口进去的空气又使镍靶严重氧化。
他们不得不维修设备,由于使用的镍靶是经过特殊抛光的,在修复真空管时,还必须使镍靶在真空中长时间加热以去净表面的氧化物。
两个月后他们恢复了实验,但第一次的实验结果就使他们大吃一惊,电子的角分布曲线几乎变成了X射线的衍射花样。
他们对此迷惑不解,因为经过反复检查后,并没有发现X射线,有的只是电子流。
为了查明原因,他们不惜又一次中断实验,锯开真空管,并请来有名气的显微镜专家鲁卡斯帮助找原因。
在鲁卡斯的协助下,他们发现镍靶已在修复当中因加热发生了变化,原来磨得极光、包含许多小晶粒的镍靶表面已变成了几块较大的单晶体。
他们推测,这种新的散射花样可能是由于镍靶晶体中原子的重新排列所引起的。
面对这一预想不到的重要的新现象,戴维森和革末不是回避它,而是积极地去探索。
他们不但继续做实验,而且还利用由不同制备过程得到的镍靶的实验结果与之进行比较。
但是两年过去了,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再也没有获得那次偶然事件的实验曲线。
1926年夏,戴维森陪伴他的夫人(里查森之妹)回英国探亲,戴维森这时正为自己未获成功的实验踌躇,就随身带着新近得到的实验结果,希望他的姻兄能给他一些启示。
这时正值英国科学促进会在牛津开会。
戴维森随里查森参加了会议。
在8月10日的会议上,他听到了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玻恩(M.Born)讲到,戴维森和康斯曼从金属表面反射的实验有可能是德布罗意波动理论所预言的电子衍射的证据。
当他听了玻尔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早在两年前德布洛意就提出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设,而自己在美洲大陆竟对此一无所知。
并且他正在做的工作与德布洛意建议的实验是如此相近,以致于他似乎觉得那种特殊的曲线也许真能验证德布罗意的假设。
回到美国之后,戴维森和革末立即恢复工作,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设法用实验证实德布洛意的假设。
戴维森在实验中通过改变加速电压使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1927年1月,他们终于发现当电压为65伏时,在与电子流入射法线为45°角的散射方向上出现了最强的电子束。
经过初步的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他们认为这与发现电子具有波动性和证明了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正确性的距离已经很近了。
以下就是他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从热灯丝K射出来电子经电势差UKD加速后,通过一组栏缝D以一定角度投射到镍单晶体M上,经晶面反射后用集电器B收集,产生电子流强度I0。
实验结果:
在某一角度
下,电子流强度I不是随UKD增大而单调增大,而只有当电势差为某些特定值时,电子流才有极大值。
理论分析:
测量结果不能用粒子运动来说明,但可用X射线(波)对晶体衍射方法来分析。
也就是把加速电子看成波面而不是粒子。
利用德布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