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98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docx

历史浙江省杭高贡院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期末考试选考试题

杭高贡院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选考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涂在机读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答案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

“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

有关他所描述的这场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A.首次出现了飞机、坦克B.一战中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C.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D.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2.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城市。

下列内容所涉及的文件签订于华盛顿

的有:

①签字国用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②集体安全原则的确立

③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④意大利主力舰吨位为17.5万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

“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

……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

”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一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一战导致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C.一战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D.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

4.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B.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D.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5.在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中,1938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

这一年:

①德国吞并奥地利②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③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④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戴高乐将军在著名的“6月18日号召”中讲到:

“我,戴高乐将军,此刻在伦敦,我

请现在或即将在英国领土上的、带着武器或不带武器的法国军官和士兵……我请你们与我联系。

不论如何,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

”这一号召发表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

A.1939年B.1940年C.1941年D.1942年

7.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二战爆发:

1939年B.转折性战役之一:

中途岛战役

C.德黑兰会议: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D.二战结束:

德国投降

8.二战期间苏联情报局的一份秘密文件中有如下记录:

“苏联军队暂时阻止了德军装甲的

继续突破,成功地缓解了在这一领域的压力,前次进攻中德国坦克损失220多台,其中40

台是‘老虎’。

在前面一整天,敌人没有成功获得制空权。

……一种新型穿甲弹发挥了重要

作用”。

这应该是哪次战役中的情报内容: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阿拉曼战役D.库尔斯克战役

9.以下内容出自《波茨坦公告》的应是:

A.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B.根据已商得同意的计划,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C.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D.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0.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大陆战火频发。

下列发生于欧洲大陆上的战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②①④③

11.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

约三年

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一历史现

象能够说明:

A.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B.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12.右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处建筑。

该建筑:

①大圆顶由著名建筑师布拉曼特设计

②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③旨在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

④至今仍是佛罗伦萨最高的建筑物

A.①②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3.右图为富丽堂皇的白宫,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三大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历代达赖喇嘛从事政治、宗教活动的地方

B.采用了藏族碉楼建筑形式,是木石混合结构

C.屋檐下的装饰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

D.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

14.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新安江畔的古徽州。

古徽州地区留下大量反映徽州文化的牌坊和民居。

上述图文反映历史信息有:

①强调理学忠孝节义的人伦物理②凸显徽州地区宗法理念

③显现了理学家的价值追求④体现徽商“贾而好儒”的理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平遥古城内,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

徽州古村

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

通内外空间。

这其中蕴涵了民族文化中的何种特性:

A.礼制等级B.天人感应C.天人合一D.神人共治

16.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17.“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下列有关四位帝王说法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是:

①秦始皇首创郡县制,实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汉武帝选拔人才非常注重道德学问和议政能力,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发展

③唐太宗在攻下西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④宋太祖废除中书门下,设参知政事、三司和枢密院,加强了皇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谈及道德,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亚里士多德则说:

“遵

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孔子强调统治者有“德”则四夷宾服

B.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基于个人价值

C.对道德的不同理解孕育着东西文化的冲突

D.对道德的不同理解扎根于不同的社会土壤

19.右图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拉斐尔

的名作《雅典学院》,作者以大哲学家柏拉图及其

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将希腊不同时期的大哲

学家、思想家和大科学家安排在同一座宽阔的大

厅里。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居于中心位置,是因

为:

A.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B.他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C.他有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D.他与东方巨人孔子并驾齐驱

20.1791年华盛顿总统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规定美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请愿、携带武器等权利。

此举:

A.使他赢得“国父”的尊称,连任两届总统

B.体现了《人权宣言》所蕴含的美国立国精神

C.反映出他行使总统否决权,维护民主制度

D.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完善了1787年宪法

21.乔治·华盛顿被人们成为“美国国父”,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①1776年,率军解放波士顿  

②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他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③1781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 

④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一个人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而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

”爱因斯坦所评价的这位人物是:

A.孔子B.华盛顿C.拿破仑D.甘地

23.某位同学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整理出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主要居留地(详见下表)。

据此

推断马克思在伦敦期间进行的革命活动有:

地点

时间

地点

时间

特利尔

1818-1835

伦敦

1847

波恩

1835-1836

巴黎

1848

柏林

1836-1841

科隆

1848-1849

科隆

1842-1843

维也纳

1848

巴黎

1843-1845

巴黎

1849

布鲁塞尔

1845-1848

伦敦

1849-1871

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②创办《新莱茵报》

③创建“国际工人协会”④撰写《法兰西内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4.下列四则列宁的言论,按照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③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策略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粮食

④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25.“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这时,中国无产

阶级,……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以上观点最有可能出

自于毛泽东的理论著作:

A.《新民主主义论》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6.2017年正逢我国前领导人邓小平逝世20周年。

以下对邓小平生平若干大事的排序,正

确的是:

①创办经济特区,倡导对外开放

②支持真理标准讨论,推动拨乱反正

③主持制定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科学评价历史

④发表南方谈话,促进思想解放

A.③②①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27.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下列近代铁路中,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是:

①关东铁路②京张铁路③唐胥铁路④川粤汉铁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8.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

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

当抛射速度达

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

该实验得出的理论:

A.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B.正确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C.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9.某科学家在19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

“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

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

”这位科学家的成果:

A.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B.构成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石

C.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D.完成了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30.“那些希望改变世界的举动,常常从改写历史入手,从而使人们能够重新想想未来。

管你是希望工人发动全体罢工、女性掌控自主权,还是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站起来要求政治权

利,第一步都是重述他们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史学的言论中,与上述主张最为相似的是:

A.故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已经不可知了,可知的是现在的状况

B.宁可疑古,不可信古,正史都是帝王家书,官书皆为胜者呐喊

C.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精选集,对此做挑选记录的是历史学家

D.重述历史的目的不在历史本身,而是在于这段历史的现代意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宙斯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建筑物。

它起源于公元前515年,但直到公元129年才由于崇尚希腊艺术的罗马皇帝哈德良建造完成,据说未毁坏前有104根壮观的列柱。

——摘自《西方艺术风格》

材料二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奥林匹克宪章》

材料三 

材料四 教堂是一个总是让人思考生与死、善与恶、功与过、真与假的所在。

精神的力量比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更难以撼动,一代代建筑大师、艺术家乃至工匠,胸怀至诚的信仰,带着无比耐心用智慧浇灌出这座艺术宝库。

即使对非教徒来说,圣彼得大教堂那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也是难以抗拒的。

——《圣彼得大教堂成就了贝尔尼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处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建成的代表性建筑,并分别指出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奥林匹亚遗址的功能。

列举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彼得大教堂外观最显著的建筑部分及其设计者,并揭示大教堂和故宫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英国外交大臣奥斯丁·张伯伦将1932年的国际形势与20年代的国际形势进行比较后说道:

由于某种原因,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互相之间非但没有更加接近,非但没有增进友好程度,非但没有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反而还采取了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要求国会宣布:

由于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对我国无故进行卑鄙的袭击,美国同日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总统致国会请对日宣战咨文

材料三1942年8月7日,美军开始进攻……,这是日德兰海战以来主力舰的第一次经典对决,是战列舰与战列舰的交锋。

……这是一场陆海空协同进行的岛屿争夺战。

该战役中,美军制定了他们将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用来击败日本人的战术战法。

精锐的登陆部队在攻击机和海军炮火的强大支援下,在日本的征服区内争取、占据重要岛屿,一次作为向日本本土岛屿进攻的垫脚石,……战役历时半年,最后以日本陆海军的惨败告终,这也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

——根据《二战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的直接原因?

列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的主要表现?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美国卑鄙的袭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带来的重大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战役的名称,试析该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4分)

 

33.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领袖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1651年航海法的颁布不仅是“英国历史上政府第一次把对外贸易作为一个国家的事业来追求”。

也是其追求国家层面全球海洋事业的开端。

……经过之后的多次修正,1651年颁布的航海法已不仅仅是保护英国商船和渔船的法案,也已经成为英国殖民体系坚实的基石,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英国航运和海上贸易的增长。

……詹姆斯一世统治的22年只建造了19艘军舰。

到1648年,英国在海上总共只有41艘军舰。

在1649至1659年的11年中共建造了98艘军舰,加上多去的战舰,英国海军到共和国时代结束时一共增加了207艘战舰。

——根据《英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我们对待外国应该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该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

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

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异风雨,与欧洲进行有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

——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辞

材料三1806年11月21日,征服者拿破仑在柏林颁布《柏林敕令》:

“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

——施京吾《大陆封锁的失败及其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为发展对外贸易采取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措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

 

(2)材料二中华盛顿提出的美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他是基于哪些政治条件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

你如何评价这一外交政策?

(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敕令》颁布带来了哪些影响?

(2分)

 

34.统一问题是探讨历史发展的重要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乾隆时期,……不少蒙藏的高僧学者在朝为官,乾隆与各宗教领袖关系密切,在相互交往中,乾隆被尊称为菩萨,……清漪园的宗教建筑之多,在皇家园林中数一数二……成为国家强盛、疆域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

——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材料二 经历了数次革命后,孙中山深感中国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孙中山(1866-1925)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深切感受到全国人民“热望祖国成为强大统一之中国”的迫切要求,他指出: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今者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

他认为,中国的统一,断不能指望外国列强,相反,中国内乱、分裂,莫不与军阀、列强有关。

——根据《孙中山的国家统一观》、《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漪园宗教建筑多的原因,列举清康熙年间加强对蒙藏地区管理的措施。

(3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又发动了“数次革命”来捍卫民主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数次革命”的具体内容。

(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中国统一的思想主张及其人生最后两年的主要政治实践。

(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CDDABDDABACCDCDCDBDBDCAABCBCD

二、非选择题:

31.

(1)宙斯神庙与万神殿(2分)。

宙斯神庙:

希腊本土最大的建筑物(1分);

万神殿:

①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②世界建筑史上首次出现的如此大跨度、大空间建筑。

(任意一点,1分)

(2)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1分)精神内涵:

①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②和平友谊、公平竞争、奋发上进、崇拜英雄(任何一点,1分)

(3)大圆顶,设计者是米开朗琪罗。

(2分)

不同之处:

故宫着重体现了封建皇室的独尊与威严的内涵(或传统礼制)(1分);大教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天主教堂,不仅体现了天主教对世人的感召力量;还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辉煌。

(任意一点,1分)

32.

(1)原因: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1分)

表现:

②英法等国向殖民地、附属国倾销商品,转嫁危机;主②要资本主义之间大打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③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任意2点,2分)

(2)影响: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推②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分)

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1分)

(3)战役:

瓜岛战役(1分)

特点:

①主力舰的对决战;②岛屿争夺战;③陆海空协同作战。

(任意2点2分)

意义:

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1分)

33.

(1)克伦威尔的措施:

①积极建造军舰;②颁布《航海条例》。

(2分)

影响:

促进英国航运和海上贸易增长,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分)

(2)(5分)孤立主义政策(1分)

政治条件:

①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饱受战乱和殖民之苦;

②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对复杂的欧洲关系难以预料;(2分)

评价:

①有效的摆脱了外来干涉,维护本国政治上独立发展;②扩大与各地贸易往来,保证其行动自由,为后来美国在美洲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2分)

(3)影响:

②在一定时期内促进法国工业部门的发展,从长远看造成法国经济日益恶化,帝国走向崩溃。

②对英国经济形成一定打击,引发欧洲大陆部分国家的不满和反抗。

(2分)

34.

(1)原因:

清朝统治者利用宗教来团结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1分)康熙年间的措施: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②册封活佛;③多伦会盟;③设木兰围场。

(任意三点给2分)

(2)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2分);

(3)思想主张:

①民族平等与统一;②反对军阀内乱分裂与外国列强侵略。

(2分)

政治实践:

①实现国共合作(或答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进行国民革命(创建黄埔军校)。

③北上谋求和平统一。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