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816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试题全册

第一周练习

姓名:

班级: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uāndàihúdiékǒnɡquètiàowǔwánshuǎhuābàn

()()()()()()

ɡuānchāhélǒnɡfēnɡdǐnɡyǒnɡqìyǎnɡtóufènlì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发颤(chànzhàn)鲫鱼(jǐjì)鲜艳(xiānxiǎn)

朝鲜(xiānxiǎn)一间(jiānjiàn)房黑白相间(jiānjiàn)

教(jiāojiào)书教(jiāojiào)室盛(shènɡchénɡ)开

盛(shènɡchénɡ)饭睡觉(jiàojué)觉(jiàojué)察

二.选字填空。

带戴苹坪

()帽子()鱼皮()()头

领()穿()()果()坝

辫瓣袋装

长()花()口()假()服()

查察

()字典观()调()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

张:

A陈设,铺排。

B.看,望C.量词D.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1.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

2.上课时,不要东张西望。

()

3.叔叔给我们照了一张相。

()

4.我们小孩子过生日不应该铺张浪费。

()

四.我是火眼金睛。

1.观查()同钟()铁连()鼓午()

绚丽多采()一本正轻()

2.我能从上面词语中选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合的词语。

A.仔细察看食物或现象。

()

B.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

()

C.形容颜色多种多样、灿烂美丽。

()

五.记一记,填一填。

1.我国有个民族,其中有族、族、族、族等。

我是族人。

2.早晨,从,从,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3.同学们向打招呼,向问好,向

敬礼。

4.凤尾竹的影子,在的墙壁上摇晃。

5.这些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的快乐。

六.缩写句子。

1.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野花。

2.洁白的雪花轻轻地飘落下来。

七.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张开—()傍晚—()仔细—()

2.用“”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

3.“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是句,把当做人来写。

4.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草地变成了金色,是因为()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

2)草地可爱、有趣是因为()

A.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B.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八.课外阅读。

校园的一角

走进校门不远,就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虽然不高,但景色迷人,如仙境一般。

假山上有崎岖的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

假山上还有四个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

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下来,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

池中更美,各种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地在游着,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到水面上。

池中的水竹枝枝笔挺,像一把把小伞遮在水面上。

翠绿的页面上闪着晶莹的细小的水珠,格外迷人。

喷水池的四周种着绿树和红花。

榕树、银槐、棵棵挺拔高大,五颜六色的花朵张开笑脸。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崎岖——

笔挺——

2.说说下面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A.假山虽然不高,但景色迷人,如仙境一般。

把比作。

B.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下来,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

把比作。

3.划出文中一句拟人句。

4.作者写假山,通过五种景物来描写。

分别是、、

、、。

 

第二周练习

班级:

姓名:

一.我能根据读音填字组成词。

fēnɡ山()()利蜜()

tónɡ()学儿()()铁

rónɡ()毛光()()貌

二.我会按要求填空。

1.“耍”字的读音是,“要”与“耍”很像,我会分清它们:

要(),耍()。

2.“舞”字共有笔,第十四笔是。

3.用部首查字法查“假”字,先查,再查画。

我会用“假”字的两种读音分别组一个词:

、。

4.“戴”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戴”字有两种解释,①加在头、面、颈、手等处;②尊奉、推崇。

“爱戴”这个词语中,“戴”应选第种解释。

三.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我会选一选。

A.cháo,向着、对着。

B.zhāo,早晨。

朝向()朝霞()朝阳()朝着()

A.huǎnɡ,闪耀。

B.huànɡ,摇动、摆动。

摇晃()晃眼()晃动()明晃晃()

四.我会填。

1.课余时间我喜欢、、……我的课余生活真丰富。

2.最近我看了许多书,有《》、《》。

3.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一点儿也不。

4.那段山路太险了,我不得不地往上爬。

5.一位的爷爷和我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峰顶。

6.《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

应应。

加点字的读音是、

遥的意思是:

应的意思是:

稚子的意思是:

垂纶的意思是: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

描写了的情景。

五.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突然偶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傍晚时分,()下起了大雨。

2.我们随意丢在门前的一颗种子,()发芽了,真是怪事。

3.虽然从云梯上摔下来是一件()发生的事情,但是还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4.我刚想走,老爷爷()把我拉住了。

鼓舞鼓励鼓动

1.在老师和同学的()下,我坚持跑完了1500米。

2.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出色成绩,对全国人民是极大的()。

六.整理句子。

()人们都称赞彩虹很美丽。

()白云对彩虹说:

“你很美,这是真的。

不过,要是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你了。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彩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连太阳也看不起。

()不一会,云朵遮住了太阳,彩虹不见了。

()彩虹不相信,还是很骄傲。

七.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我好像看见了一个人。

()

2.青年们穿得整整齐齐,像是去赶什么盛会似的。

()

3.驼峰就像是骆驼储藏粮食的仓库。

()

4.我奋力地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八.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孩子们离不开父母,就像,

七.阅读提高。

(一)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根据读音组词。

dū()sì()

都似

dōu()shì()

2.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

和。

用“—”划出表示第一个特点的句子,用“”划出表示第二个特点的句子。

“真叫人发颤”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

3.作者写这两个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赞美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令人喜爱。

B.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没有勇气和信心是怕不上去的。

(二)

八月,天气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到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1.“满”字有以下几种解释:

A.全部充实,没余地。

B.到了一定的程度。

C.十分,全。

满不在乎()年满十岁()满载而归()

我会用满载而归写一句话:

2.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不怕酷热,勤劳地的情景。

这段话中第句写男孩子削槐米的情景。

第句写女孩捡槐米的情景。

3.短文中的划线部分共有处比喻。

第一处把比喻成;第二处把比喻成。

4.缩写句子。

男孩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5.在描写天热时,作者分别写了鸡热得,狗热得,蝉热得。

我会模仿课文写天热的方法写句子。

腊月,天多冷。

风吹在脸上,脸;小手;同学们浑身。

 

第三周练习

班级:

姓名:

一.拼拼写写。

Jiāowàisànbùxiōnɡpúhuòzhěkěxījiāojuǎnmìshūbǎinònɡ

()()()()()()()()

二.巧辨形近字。

记()诚()胶()底()借()

纪()城()郊()低()惜()

三.在括号里填上量词。

一()电车一()纸团一()杂志一()杂志社一()摄影师

一()桌子一()报纸一()小男孩一()照相机一()胶卷

四.按要求写词语。

自……自……()、()、()

……言……语()、()、()

写出天气好的四字词语:

()、()、()

五.照样子,给句子换一个说法。

例:

高尔基: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来吧,”高尔基说,“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大声喊道:

“孩子,回来!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灰雀在树林间来回跳动。

(缩句)

(2)我被这醉人的花香迷住了。

(改成把字句)

七.填空。

1.“灰雀”这篇课文,先写了列宁非常()灰雀;接着写列宁发现灰雀(),通过和孩子的谈话,知道灰雀();最后写灰雀果然又(),说明男孩是一个()的孩子。

写出了列宁是一个()的人。

2.一个()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

3.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的小男孩。

4.高尔基走到窗口,()喊道:

“孩子,回来!

5.花坛里开满了()的花朵。

八.读句子,体会任务的内心活动,将合适的序号填进括号里。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1.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这是男孩在想()。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这是列宁在想()。

3.“一定会飞回来的!

”男孩肯定地说。

这时男孩在想()。

4.列宁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