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661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docx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

——“重振自然辩证法雄风”刍议

张明国

(北京化工大学STS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处于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的现状及其问题,

对以往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了反思和质疑,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此推动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完成“重振自然辩

证法雄风”的任务。

关键词:

时代;调整;自然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明国(1963—)男,黑龙江阿城市人,哲学博士,副教

授,北京化工大学STS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文化学等。

*本文系“庆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1.5,

南京)的交流论文,发表时有所删改。

——————————————————

于光远先生多次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大调整的时代。

他主张,要

研究这个时代中的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

关于自然辩证法,他强

调,要在21世纪里“重振自然辩证法雄风”。

由此,我们需要进一步

研究处于这个时代中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发展问题。

今年,既是人类

迈向21世纪的第一年,又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20周年,因此,

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发展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对此,笔

者试作如下探讨,以便抛砖引玉。

1现状与问题

迄今为止,自然辩证法的教育与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如,基本

确定了学科性质和地位,基本形成了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学位点和学科研究基地,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建

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和系统的学会管理组织等。

这些成绩

当然是和广大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分不开的,也是自然辩证

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

然而,自然辩证法在发展过程中,

还存在着以下值得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1)自然辩证法所处的大环境发生了转变。

其具体体现在:

(1)

社会环境:

由当时的务虚需要转向现在的务实需要;

(2)学术环境:

由当时的学术待兴转向现在的学术成熟;(3)人才环境:

由当时的

人才相对紧缺转向现在的人才相对过剩;(4)就业环境;由当时的

计划就业转向现在的市场就业,······。

居于这样大环境下的

自然辩证法,如何在调整的基础上获得新发展?

(2)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内容等发生了的变化。

其具体体现在:

在自然观方面,增加人工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在科技观方面,

增加技术创新、企业、人才管理、科技与市场经济、科技发展政策、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技发展的内部机制、高科技与社会、地理环

境对科技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科学

精神等;在方法论方面,增加技术方法等。

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

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放意识,另外,最近出版的教材

或相关论著,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来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创新,使之

更适合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此情况下,如何建立完善的自然辩

证法教学和理论体系?

(3)自然辩证法人才就业者“身份不明”。

其具体说来就是,从

“自然辩证法”这一名称中,不易知道其所学专业的具体内容,从而

影响其就业质量。

当然,自从把“自然辩证法”改名为“科学技术哲

学”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辩证法就业者标明了学术出身,

但尽管如此,社会上对自然辩证法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普遍认知率仍很

低。

有人对此进行了抽样调查,其结果是,有80%的读者对科学技术

哲学这门学科不了解[1]。

这就使得就业者的就业范围仍受到限制。

如何通过调整,使其从业者适合于就业市场的需要?

(4)自然辩证法专业招生状况值得关注。

受自然辩证法名称及学

科性质的影响,自然辩证法专业招生随之也由原来的高潮转入低潮。

有的学校出现了招生供过于求,就业难的现象;有的学校在招生中,

以科技政策与管理、技术创新等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不提自然辩证

法或科技哲学。

其结果,反而不愁生员不足和就业,出现了求大于供、

就业质量高的景气现象。

如何认识这两种极端现象?

如何通过加强理

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5)自然辩证法研究群体及其领域的分化日趋明显。

其具体体现

在:

(1)机构分化,分化出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和

“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会(筹)”等学术团体。

(2)领

域或方向分化,基本上形成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

与社会、科技思想史等研究领域或方向。

(3)研究群体分化。

正在分

化为“哲学群体”、“社会学群体”[2]和“管理学群体”等。

然而,

上述分化的现实是否就是今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方向或途径?

它能否

一定给自然辩证法带来兴旺和繁荣?

(6)自然辩证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比例严重失衡。

从近年来所

发表的论文情况可以看出,除了自然辩证法教学工作者对其基本理论

和学科问题有所关注以外,真正认真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和学

科问题者,与研究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如知识经济、技术

创新、西部大开发等)者相比较,前者远小于后者。

且不说大批中青

年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在这方面表现得很突出,就连曾经在基础理论研

究方面起到过奠基性作用的学术前辈,也过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而对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无暇或无意顾及,从而使得自然辩证

法基础理论研究匮乏。

这样下去,怎能加速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

面对上述问题,需要在反思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辩证法的定名、

定位和定性及理论体系等再做进一步调整,否则,将不利于自然辩证

法的发展。

这正如陈昌曙先生所言,“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

地位;没有基础(基础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

没有前途”。

2探索与调整

(1)科学技术哲学能完全代替自然辩证法吗?

——对自然辩证

法定位和定性的再认识

目前,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位和定性问题的主要观点有:

(1)它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

(2)它是一个学科群,是包

括许多科学的大口袋[4];(3)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5];(4)

它是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桥梁[6];(5)它是马克思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分[7];(6)它是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8],等等。

在上述情况下,把自然辩证法改名为科学技术哲学,把它定性为哲学

的2级学科,是不能完全代表自然辩证法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的。

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特色,主要有如下观点:

(1)它是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研究“天然的自然”,而且研究

“人工自然”,它着眼于同实际的联系,依靠广泛的联盟,坚持对外

开放和国际交流[9];

(2)它具有多元、朴实、科学、理性、传统、

动态、宽容的风格[10];(3)它具有时代性、前瞻性、适用性、合理

性和开放性以及追求科学性与思想性、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针

对性相统一的特点[11];(4)它具有综合性、前沿性、交叉性和思

辨性的不可替代的特征[12]。

由此看来,把自然辩证法改名为“科学技术哲学”(对此,有人

已经提出过反对意见[13]),这虽然使其更加学科化,有利于与国际

接轨,实现国际化,但在很大程度上,又缩小了它的生存和发展的空

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然辩证法是远不能用“科学技术哲学”替

代的。

况且,《自然辩证法研究》只是把“科技哲学”作为与自然哲

学、科技与社会相并列的研究领域之一。

许多人都常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混在一起。

这虽然只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是,不

明确这一点,就会影响对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及地位的再认识。

如果把自然辩证法理解成马克思主义(而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组成部分(中国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的组成部分),那么,自然辩证法就不再只是一个2级哲学学科了,也

不再只具有哲学性质了,它完全可以作为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

人文科学之间的1级学科门类存在。

这样,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

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都可以作为它的2级学科。

因为科学技术

的发展不仅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还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另外,大多数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研究科技与经

济、科技与政治、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在丰富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这样,

如果仍把自然辩证法说成是一个哲学学科,仍仅把其定名为科学技术

哲学,那么,一方面,就有可能因埋怨这些工作者所从事的研究领域

和成果缺乏哲学味而将其排斥在本学科以外,无疑减弱了自己的力量,

缩小了自己的队伍,不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也违背了它的初衷。

另一方面,上述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因得不到该学科的承认而有可能弃

之从它,其结果是一样不利的。

因此,只有做出上述定位和定性,才

能够统领或统合上述诸多,团结更多的人去完成“重振自然辩证法雄

风”的事业。

(2)自然辩证法的内容还只是“三大块”吗?

——对自然辩证法

理论体系的再建构

“三大块”之说来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

作出这种

限定本身没有错,但它一是自身还不全面,二是它不太适合于科技与

社会发展、学科自身发展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因此,有人主张

要在继承“三大块”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超越[14]。

有人对此也进行了

尝试,提出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人本哲学、自然科学方法哲学、自

然科学研究哲学、自然科学认识系统结构哲学、自然科学认识系统与

环境哲学等内容[15]。

我认为,自然辩证法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内核学科或理论(或“知识集”

[16])和外缘学科或理论。

前者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科技史、科技社会学等基础学科或理论;后者包括科技管理学、科技

政策学、科技法学、科技伦理学、科技文化学、科技政治学等学科或

理论。

前者是自然辩证法的立身根据地,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丧失掉这些,也就丧失了自然辩证法,它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后

者与前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它的更新代谢性、可塑性和可变性较

强。

应该强调说明的是,由于自然辩证法拥有学术理论研究和社会政

治宣传和教育的双向职能或功能,因此,在建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

系中,应该坚持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相互争鸣、自由多样或多元

化和对外宣传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注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相统

一的辩证态度和立场。

这也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3)“科学技术学”能够完全替代自然辩证法吗?

——对自然辩

证法定名的再斟酌

要不要给自然辩证法改名,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而又似乎无解的课

题。

我赞同这样一个观点: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

之谓也。

”从本质上说,自然辩证法要在新世纪获得新的发展,这关

键取决于它能否产生出具有前瞻性的、能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发展

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成果,能否培养出影响一个或几个时

代的理论大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辩证法要在学术和社会领域站

住脚,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我们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是最根本

的,也是最值得关注的。

短期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不能成

为自然辩证法的立身哲学和发展哲学。

然而,上述自然辩证法的现状与问题,又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改

名这个问题。

因为在关注上述因素的前提下,若能给自然辩证法改起

一个既能体现出其时代性和“广告性”,又不失其自身的固有体统的

名字,倒不失为一个上策(把自然辩证法改称为科技哲学就是我们多

年努力的成果)。

最近,有的学者根据国外大学的经验(如美国康乃尔大学把原来的

STS改为“科学技术学”)提出,要成立一个名为“科学技术学”的

一级学科,主张用它把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科技史、科技管理学、

科技法学等诸多学科统合起来,成为自己的2级学科,这样既可以给

自然辩证法起一个较为理想的名字,又不失自然辩证法的本色。

从科学学和STS这两个角度上说,成立科学技术学,似乎是对这两个

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的拓展,使其更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另从科学

技术哲学的角度上说,成立科学技术学,又似乎是对其的时代转变。

可见,成立科学技术学,既突出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符合“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要求,使得理工科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

究者更加“体面”,也会受到已经产生或形成学科综合、交叉意识

的理工科师生的理解和欢迎,又在很大程度上,完成自然辩证法在

大调整时代中进行上述再定位和定性的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

立科学技术学,是一个突破性的创举。

但是,要成立科学技术学需

要思考如下问题。

(1)科学技术学虽然可以囊括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科技管

理学、科技法学等诸多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破界性”等

特点,但是,它能够完全替代自然辩证法吗?

很显然,自然辩证法

除了包括科学技术学及其所属诸多学科以外,还包括自然哲学这个

重要学科。

科学技术学虽然与自然哲学有关,但又不能说它包括自

然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自然哲学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学

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学是不能完全替代自然辩

证法的,它可以成为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2)科学技术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在具体操作上,

如何处理它与科技哲学、科技管理学、科技社会学、科技史学等学

科的关系?

因为这些学科已经分属于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理学

的2级学科,并且,人们对此已经形成了共识。

用科学技术学把它

们统合起来,需要实施一系列调整。

(3)假如成立科学技术学,那么,究竟把它放在哪个学科门

类之中好呢?

是社会科学门类(与科技管理学合并)、人文科学

门类(与科技哲学合并)还是理学门类(与科技史学合并)?

(4)自然辩证法学派只是哲学学派吗?

——对自然辩证法学

派属性的再理解

于光远先生主张,自然辩证法学派是中国正在兴起的一个哲

学学派。

有人认为它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特别重视社会实践问

题、精神文明问题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实行广泛的联盟的自然

辩证法学派[17];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派[18];它是以创立、

发展自然辩证法学说为主导的有中国特色的对〈自然·科学·经

济〉进行综合研究的一个哲学学派[19]。

我认为,自然辩证法学派也不是只具有哲学性质的学派,而是具

有综合性、交叉性等属性(哲学属性只是其中的一种)的、具有

社会政治意义(理论宣传教育等)、学术意义(理论研究等)、

经济意义(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学派。

自然辩证法(

哲学)学派只是自然辩证法(大)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否则,如

果只强调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哲学属性,那么,势必就把那些非哲

学属性的自然辩证法群体排除在外了。

很显然,这背离了自然辩

证法所具有的开放、宽容、兼容并蓄的初衷。

我主张首先要加强

自然辩证法小(哲学)学派建设,再以此为核心最终建立自然辩

证法大学派。

3发展与展望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将是一个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学科,它不被

社会广泛理解和承认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不注

重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

目前,自然辩证法所处

的低潮状态,只是它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并不是它的全部发展

过程。

在经过学科分化之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之间将会相互交叉、综合,这些学科领域从业者将会相互

联盟与合作,这是一个的客观趋势,能够促使实现这种联盟与合

作者,只有自然辩证法及其工作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自

然辩证法是一个具有未来学意义上的世界性、国际性的学科(群)

(目前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分化,只是其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

段),中国自然辩证法教育与研究群体,将是这个学科主体的代

表。

能否在大调整时代中对自然辩证法重新定名,这并不太重要,重

要的是,能否并如何在新的时代形势下,重新理解自然辩证法?

赋予其新的含义(包括它的性质和地位等)?

在基础研究方面,

能否对其基本理论(如,学术界曾围绕物质是否无限可分、恩格

斯“劳动创造人”理论的含义等展开过争论,至今尚无结论)和

学科发展认真地进行探讨与研究,建立起能够与其地位和性质相

符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在应用

研究方面,能否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视角和方法,对与其它

学科相同的问题、对象进行研究,创新并取得独到的研究成果,

从中显示出本学科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的特色来(比如,自然

辩证法工作者和管理学工作者以及经济学工作者都研究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西部大开发等这些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重大课题,

但是,我们应当在其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有普遍

性和探索性意义的解释模型,形成自己的理论纲领和研究规范[20];

在教学方面方面,能否培养出具有综合科技文化素质的新世纪高

级人才和学术大师。

这应该是在大调整时代,自然辩证法所要完

成的重要使命。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的征途,虽然“路漫

漫,其修远兮”,但我们相信,经过艰辛地“上下求索”,必将

赢得光辉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旭初.由出版《科学技术哲学文库》引发的思考[J].自然

辩证法研究,1998(12).

[2]吴国盛.说《自然辩证法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5).

[3]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

[4]于光远.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M].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

社,1997.

[5]许良英.自然辩证法在中国30年的风风雨雨(未发表稿)[J].

1991(10).

[6]孔宪毅.对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结构的探索[J].自然辩证法研

究,1999(9).

[7]腾福星.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初步尝试[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12).

[8]秦健.自然辩证法教学应着眼于未来人才的培养[J].自然辩

证法研究,1998(6).

[9]龚育之.中国自然辩证法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4).

[10]李钢.多元、朴实、科学、理性、传统、动态、宽容的风格[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6).

[11]王续琨.我们的期待和希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9).

[12]丁峻等.21世纪:

突出超前性深刻性交叉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6).

[13][16]刘华杰.抓紧建设核心课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0).

[14]李思孟等.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6).

[15]孔宪毅.对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结构的探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9).

[17]龚育之.从一部书读一部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

[18]丘亮辉.用六十年心血写成的力作[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6).

[19]张健.从书斋里走出来的哲学学派[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

[20]诸大健.实行“名牌战略”,保持学术一流[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12).

Thenaturaldialecticdevelopmentduringthegreatadjustmentperiod:

aresearchaboutthenaturaldialectic'srevitalization

Abstract:

Basedonananalysisofthesituationsandproblemsrelated

tothenaturaldialecticdevelopmentduringthegreatadjustmentperiod,

thispapercastsaretrospectanddoubtonthebasictheoryofthis

disciplineinthepast.Inaddition,thispaperpresentsitsown

viewpointsaswellwiththepurposeoffurtheringthebasictheory

researchanddisciplinedevelopmentandfacilitatingtheprogressof

revitalizationofthenaturaldialecticintheend.

Keywords:

Period,Adjustment,NaturalDialect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