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326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docx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说明

一、项目背景

1、杭州

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历史古城,唐宋以来一千多年里,中国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都离不开这座家喻户晓的城市。

杭州也由于城西风景秀丽的西湖,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文化艺术,自唐以来就成为风景旅游之地,它不愧于“七大古都”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北宋词人柳永曾这样描绘过它: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浙江大学

与杭州城一样,浙江大学也有106年的历史了,其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具有“东方剑桥”之美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从而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战略调整序幕。

新的浙江大学是当今国内学科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并以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

目前,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浙江大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改善教学条件,加快布局调整,促进学科交叉,深化教学改革,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综合实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仍然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国家教育部、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决定再投入巨资,在现有紫金港校区东区的西侧新征大片土地,建设新的校区一紫金港校区西区,并与东区合二为一作为未来浙江大学的主校区。

二、项目概况

1、东区建设概况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塘北地块,距离杭州城市中心武林广场约9公里,占地总面积3200亩(213.3公顷),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00余万平方米,东区建设工程于2001年9月正式开工,2002年10月一期工程正式启用,一、二年级本科生共1.3万人已经入住。

东区计划容纳学生2.5万名,以本科教育为主。

一期规划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约51万平方米。

东区现以本科生教学为主,并有6个学院将先期搬入。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紫金港校区西区的规划和建设应秉承东区建设的“四化”理念,强调开展世界第一流研究及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并将与东区一起成为浙江大学的主校区,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心。

2、西区性质及规模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用地规模约5500亩,合计366.67公顷(征地红线范围内面积,包括水面)。

远期规划目标是与东区一起构成浙江大学的主校区,建设目标是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环境最美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科研教学基地。

西区的学生规模为高年级本科生6000人、研究生15000人、留学生8000人。

校园建设预计总投资78.45亿元。

紫金港校区建成后全校23个学院都将迁入,因此西区应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营造学科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宜由具备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科综合为组团式的建筑群。

各组群的建设以学科群公共实验中心、图书信息和其他服务设施为共享平台。

3、西区区位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北的塘北地块(属三墩镇与蒋村乡),东至紫金港路,并连接紫金港校区东区;南至规划余杭塘路,与蒋村乡拆复建用地相临;北面为留祥路,路北侧为西湖区科技经济园;西面为环城公路。

三、规划依据

1、指令性依据

(1)《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项目建议书》(浙大发[2003]22号,附件1);

(2)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上述《建议书》的复函(浙计函[2003)139号,附件2);

(3)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选址意见书(附件3);

(4)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地形图,(附件5)。

(5)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水系、植被分布图(附件6)

2、指导性依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

(2)浙江大学《关于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考》(附件4);

(3)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规划图(附件7)。

3、周边城市环境参考资料

(1)杭州市总体规划(附件8);

(2)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周边关系图(附件9);

四、概念性规划要求

1、指导思想

使西区与已基本建成的东区一起,共同建成一个硬件设施世界一流的大学主校区,推动浙江大学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在设计理念上突破以往校园规划的模式,以学科群为特点形成组团式的建筑群,做到每个学院都有大楼,每个教授都有研究空间,并以共享资源平台连接各个学院。

2、规划原则

(1)“社区型”模式:

西区规划必须处理好与校园整体规划的关系,明确功能分工,按照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要求,以推进学科的综合化发展特征,形成研究型“社区”的模式。

(2)“组团式”布局:

西区每个建筑群可以按照学科群的特点,采取“组团式”结构进行规划,便于今后每个建筑组群设计各有特色,充分体现浙江大学“海纳江河,有容乃大”的气度。

(3)“园林化”校园:

西区要继承并深化东区建设提出的“园林化”新理念,充分保护利用基地内的原生湿地,体现江南水乡的环境特色,与杭州的西湖交相辉映。

同时将学科组群建筑有机地与环境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大学园林。

(4)“生态化”格局:

构建紫金港校区东、西两区一体化的生态空间格局和环境,实现校区内的绿色循环,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实验农场、林场和动物、水产养殖基地可结合生态环境一起布置。

(5)“人性化”交通:

西区交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紧紧围绕人的活动,为教师、学生在其中的工作与学习创造便利的条件。

同时充分考虑好与东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

(6)“开放式”格局: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然是国际开放的大学,要特别推动校际之间、学校与杭州市之间、学校与周边地块之间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层次,形成互动协调的“开放式”格局。

(7)多样化的交流空间:

以创造自由的空间和交流氛围为立足点,促进师生交流和学科交叉。

在各学科建筑群内部,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往聚会场所、活动空间和相关设施。

(8)传承文脉:

遵从自然,继承文脉,传承江南地域文化和浙大优良传统,发扬“求是”精神,同时又与时俱进。

(9)节约土地:

坚持节约土地的原则,建筑高度根据功能而定。

五、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

1、设计理念

当前世界的科学技术正朝着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日益紧密,高校的教学过程也更加重视专业间的渗透,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校校园作为这种开放式教育体制的物质载体,必然要对这种发展趋势做出反应,传统的以系设馆、“院系独立”的布局模式早巳不能适应新形势。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这就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校际之间、学校与杭州市之间、学校与周边地块之间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层次,形成互动协调的“开放式”格局。

建立面向国际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场所,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需要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环境氛围,我们从发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传统精神出发,通过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理解和预测,在对基础的现状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新校园要体现出现代化、社区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在创建有形的校园的同时、营造无形的校园特有氛围。

2、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为实现规划目标,本规划强调以下几大理论和指导思想:

(1)新城市主义的规划主线——强调社区的回归与可持续的发展

强调以方便、高效节约和舒适为特点的社区化城市有机结构,发展步行及公交系统,提倡节约化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强调生活——工作——娱乐的有机复合性。

(2)后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

强调自然、生物、现代人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和谐。

设计遵从自然,遵从文化,将大地景观格局与校园的整体布局相结合,将自然生态系统及多种生物引入人居环境,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

(3)景观生态途径——强调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维护场地内山水格局及生命系统的有机整体性,通过绿色廊道及蓝色水道,形成完整的景观生态格局。

(4)现象学的模式——强调场所精神,人的体验

吸取形式主义“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避免空洞的城市形式美化设计,强调场所精神的挖掘,为人的体验而设计。

3、新校园的发展趋势

大学的核心功能已经发生变异,大学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转向一个智力、文化、经济的复合体,由一个知识的孵化器转向一个经济的增长极,由一个封闭的教育机构转向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而作为其容器的大学校园在调整完善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科研教学方式的转变——交流共享空间。

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种整体化、密集化的趋势,尤其是当代科学所面临的各种课题的复杂性,要求现代和未来的学子、科学家、工程师不在局限于一两个人的研究活动,而是要能与他人全方位交流团结协作。

因此,在校园建筑空间和环境中交流共享空间的创造,将极大的促进形成一个多元交流,积极创新的校园氛围。

以会议、展览、公共演示起主导的交流共享功能和以绿地、广场、茶座为主导的交流共享化空间将崛起成为当代大学校园的新核心空间。

趋势二:

生活模式的转变——社会化学生公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发展不在封闭独立,大学与社会互动性强。

大学应当为社会和当代大学生之间搭建桥梁,要重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实践性。

创立社会化的学生公寓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他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改革与实践,按照社会需求发展自己。

趋势三: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大学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宽敞、幽静的独特环境风格。

新一代校园空间发展的总趋势更强调开放性、自然性和人文历史性。

通过对环境、历史的尊重和再造,有利于陶冶和培养学校文明的习惯,为校园创造优美自然和人文环境。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规划设计中,结合我们对新时期校园规划理论的理解,确定了如下设计原则:

布局开放性,体现校园与社区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复合性,引入教学楼、对应学生生活区群集群化“社区模式”概念;环境整体性、生态有机性。

规划试图体现校园“四化”特点和阐述“求是创新”的校训。

4、基地概况

任何一个场地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本规划试图通过对场地的仔细分析,真正地发现场地特征,领会其独特的品质,掌握规划区内所特有的、必要的联系。

(1)总体感受

西区规划范围内的用地目前主要由农田、水面(池塘和河流)和农居组成。

地块范围内植被茂盛,河流纵横,池塘密布。

(详见地形图)

(2)水体

余杭塘河贯穿东西,属杭州西溪湿地的一部分,平均黄海海拔2.30米。

共计有大小河流18条、水塘315个池塘。

河流应尽可能保留,但根据规划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余杭塘河目前仍然保留6级通航功能,规划过程中考虑了对规划形式与功能的影响。

(3)植被

本规划区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植被生长茂盛,主要分布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以及现状道路的两侧,树林169片,各片成林的树林、竹林与当地特有的一些植被都尽可能保留。

并使其适合园区生态功能的要求,保护及维持本规划区的生态体系。

(4)现状中的异质元素

与生态元素有别,现状中存在以下主要异质元素:

北侧沿留祥路、东侧沿紫金港路有两根高压电线穿过用地(本设计考虑采用埋地方式改造)。

在规划设计中用地内的原农居点考虑全部拆除。

沿绕城高速公路后退400米绿化带;沿留祥路是100米宽绿化带。

东西区之间设置的城市快速路,设计安排机动车地下过境,非机动车和行人地面穿行来解决。

5、前期分析:

在规划设计前期,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这是一所规模、尺度不同凡响的大学,任务书要求按照2.9万高年级学生规模配置各项设施。

用地规模约5500亩,合计366.67公顷。

在这样一个大尺度的校园社区中,合理的功能布局、交通体系,适宜的外部空间处理是我们整个规划构思的契入点。

二是对各功能分区进行了“集群化”整合。

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整体式”教学楼的研究,整体式教学楼由于打破了学科界限,多专业集中教学,具有空间紧凑、便于学生跨专业选修,各专业教师之间能有效率地互相配合,有利于信息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和互相启迪,与传统的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采用整体教学楼群模式,将全校的功能划分为学科群组、校级公共平台(公共文化艺术博览区、测试区、体育活动区)、校前区、后勤生活服务、中心生态景观等几个区域;同时分析了各功能区域对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

三是完成了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分析和对浙江、杭州历史文化资料的研究。

将自然低洼地整合成连贯的水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适宜建设及不适宜建设的用地范围。

通过对校园规划设计的“理性”工作,将这二部分工作结果进行叠加,我们得到了一个很“理性”的规划布局方案——形成了合理的分区以及经过设计后获得新生的人文、自然生态环境。

6、总体规划构思及布局特点。

(1)多中心的总体规划布局

在这所规模、尺度巨大的大学中,最先考虑的是2.9万高年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在设计中,应该体现步行者优先,同时兼顾自行车流的原则。

将整个校园按照潜在特性进行分区,化整为零。

这个潜在特性便是我们方案中的——多中心的布局模式。

①多中心的布局

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总平面图中可以看出,余杭塘河呈东西向靠近基地南侧横跨整个校区。

东校区的主体水系便是余杭塘河向北延伸的一条支流,并以此支流为核心形成东校区的整体布局。

再看西校区,在余杭塘河形成的河网中,恰好也存在两条与东校区大致平行的水系,这便形成了我们方案中的总体规划构思,既延续东区规划模式,沿余杭塘河带状生长的——指状规划模式。

这样的模式使得东西校区在总体空间格局上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同时,将西校区的水系、绿化、功能体互相环绕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高效的、和谐的结构与功能体系。

此外,建立多中心的指状规划模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本规划遵循的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的要求,强调亲人、宜人和紧凑的校园布局,以“社区型”学科群为单位,将学习、生活、工作场所组织在一个宜于步行和公共交通便捷的有机体内,进行混合式布局,每一组学科群式的社区单元以半径约400米,或5分钟的步行路程为规划单位,街道间距控制在70-100米。

使校园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益。

在指状规划模式的总体规划构思中,强调“一个中心绿化景观、四个次中心组群”的总体格局。

中心绿化景观处于西校区的中央地带并于东侧和东校区连成一整体,其间布置了公共文化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部分校级的公共平台。

环绕公共平台的是西区四个次中心。

四个次中心包括校前区和三组学科组群。

每个次中心根据自身的学科性质和基地环境都有各自个性鲜明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与东区校园一起考虑后分别定位为“春园”(东校区)、“夏园”、“秋园”、“冬园”四个主题。

每个次中心都有相对应的学生生活区、完整的配套设施,同时各自鲜明的形象,它们之间相互补充,有机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校区形象。

A校前区:

校前区位于基地南侧,沿余杭塘路展开布置,分别设置一个主入口、两个辅助入口。

强调与城市直接共享与开放。

功能用房主要包括校行政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国际医疗中心、成教中心、中西学院和一定的预留用地,预留用地可以按需要发展为新的学科群或科研基地。

B“夏园”——建筑学科群、信息学科群建筑:

东临紫金港路与东区相近,沿着余杭塘河及其一条支流做规划布局。

“夏园”整体分为两个部分,学生生活区在支流东侧、临近紫金港路,有直接对外的交通,推进了学生公寓的社会化。

教学区在余杭塘河支流西面靠近中心花园,有利于学生对校级公共平台设施的运用。

C“秋园”——基础学科群、农业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

“秋园”位于整个基地的最西面,同样是沿着余杭塘河及一支流布局,基础学科群、农业学科群靠近西面绿化隔离带,其间布置果园和实验田。

人文社科学科群临近中心绿化景观,自身的人文氛围与花园式的中心绿化想融合。

学生生活区临街并靠近次出入口,强调学生公寓的社会化。

图书馆、运动场在学生生活区和人文社科学科群之间,并且将绿化延伸到了中心绿化之中。

D“冬园”——机械动力学科群、材料化工学科群:

“冬园”北靠留祥路,对面是科技园区。

西面是紫金港路。

由西向东分别布置了测试区中心(靠近科技园区)、与测试区中心使用密切的机械动力学科群、材料化工学科群和两面沿街的社会化学生生活区。

其间布置图书馆等设施。

②组群式建筑布局

按照现代化、网络化的理念,将学科背景相近的学科、功能相似的职能用房按照组团链接的空间结构形式,有机整合形成若干具有各自特色的建筑组群。

各学院依据其学科背景就近规划,与研究中心结合进行布局,其间为学科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科的新陈代谢和交叉渗透。

在本案中,将任务书提供的相近学科为背景学科群进一步整合划分为三大组群:

“夏园”、“秋园”、“冬园”三个主题园区。

这些研究中心的建筑组群按照学科特色、以组团的形式结合水系和中心绿化景观、合理的功能布局进行设计。

各个学院的行政和教学研究用房以其个性化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形态围绕公共实验平台、图书馆布置,整个西区在总体上好比一盘棋,展现了一个“星罗棋布,明光灿烂”的整体印象。

每个棋子又各具特色,呈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磅礴气势和丰富内涵。

③研究型社区

所谓研究型社区,首先体现在大量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机构的集聚上,要构筑重大的研究基地,同时按学科特点相对集中建设公共平台以及多点互联的图书资源网络,从而聚集优质科教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形成创新机制,产生重大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这一模式同时强调为社区配套的服务环境,增加一定的配套服务功能。

社区为单元的有机结构,是新城市主义的典范。

作为社区单元的每一组学科群的规模均能等同于一所普通的高校,因此,在机动车道围合的社区内,布置了与教学区和与之相对应的组团式的学生公寓,既每个学院的住宿楼群和教学楼群一一对应,每组学科群同时配备完善的商业、娱乐、运动等设施。

体现了一种新的校园模式理念。

这种模式复合了教学和生活完全融合的传统书院模式和纯粹功能分区的中小型校园模式。

它既有功能的明确分区,又有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密切联系,从而缩短了流线距离,在这里,教学与生活是并重的,各院系学生能方便地往返自己的教学楼和宿舍区,学习和业余生活是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彼此呼应的。

再加上教学楼和宿舍区之间的公共绿地、花园或是沿支流的滨水景观,共同组成了一个亲切自然、充满生机的园林化校园空间。

在校园的体育运动区,也体现了这种功能区的复合关系。

集中体育设施布置在新校区东侧临近紫金港路,与东区体育设施相邻,利于统一管理的同时也便于对外开放。

另外把一些运动区(小球场)复合配备到三组学科群之中,靠近学生的生活区,方便学生的日常锻炼和健身。

(2)空间环境的塑造与文化氛围的营造随着“开放式”格局的建立,大学校园更应体现出集中的城市性、交流性与传承性。

教学建筑的高集约化则更需要空间环境的高情感化与之平衡,创造高品质的校园空间环境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首先,对于这样一个用地规模约5500亩、空间尺度巨大的校园,可识别性控制点的设置极为重要,我们的设计中,于校前区和北入口处分别设置了具有标志性的高层建筑——行政中心、招待综合楼,和东区的信息中心高塔一起构成整个校区的地标点。

其次,在总体空间环境设计上,校前区以南校门主入口开始,采用序列相间的组织方式,强调空间的有序流动及转换,形成三个层次:

一是校前区的“礼仪、纪念、集会广场”,庄重大方。

“曲水流觞”,序列喷泉,矩形水池,开放的大台阶、宽阔的视野形成了校前区的中心景观;第二层次是核心景观绿化区,其中设置了由最基本的几何形——方、三角、圆创新建造的校级公共平台设施,寓意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是本区的标志和新校园的重心,结合各自建筑形式的特点,局部用鲜明的色彩,加强视觉的可识别性,结合自然保留和人工设计的园林绿化,共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大学园林。

第三层次是各组群结合地形地貌和图书馆等公共平台共同形成的不同主题的开放空间和面向学生宿舍敞开的园林化庭院空间,每个中心和广场都尽量趋向小规模和中型尺度,并与核心绿化区的景观尺度相区别。

A“夏园”——建筑学科群、信息学科群建筑:

其空间形态的设想来源于“行走的城市”,建筑以巨构的形式跨在环境之上,水平展开,配合中西合璧式的园林景观,利用自然和人工的对立而产生了独特效果。

这样的体量、尺度对核心绿地的围合更有力度。

又因为只有五层的高度,不会破坏整个校园的环境氛围。

建筑颜色选择砖红色———外向、开朗、热烈。

B“秋园”——基础学科群、农业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

其格局取意于江南水乡,平面错开,步移景异。

每组学科群暗含着肯定的轴线秩序,以中国古代书院院落式的布局形式平静而谦逊地伸展到新的校园之中,建筑围绕水系伸进环境,环境顺应建筑走势渗透到建筑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布局。

建筑颜色以木色为主———含蓄、内敛。

C“冬园”——机械动力学科群、材料化工学科群:

以细胞状圆形为母题,强调生态绿洲和孵化理念。

形态类似水城,依水临河,仿佛淹没在绿色环境之中、漂浮在纯色水面之上,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新陈代谢。

自然围绕建筑,建筑包围自然(花园),共同形成建筑、环境的有机体。

建筑颜色建议选择宁静的灰色、白色。

最后,对于单体的处理,因为学科群之间的背景差异,三个组团的开发与发展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采用不同设计手法,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和文化符号,结合不同的植物物种、雕塑艺术等元素设计不同主题园区的各组群建筑,这些风格的变化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不会造成视觉混乱。

更重要的是满足校园开放性、多样性、多元共生的价值观,同时,要融于浙大整体的校园风格,结合自然绿地、葱郁茂盛的林木、宽阔流畅的湖面、优雅安静的人工岛共同组成了一个亲切自然、充满生产的园林化的社区空间。

为体现校园的文化性,我们尽可能以简洁现代的手法创造一种典雅清新的文化气息,将功能性空间精神化、艺术化、校前区的喷泉文化广场、中心绿化景观区的集中绿地,以及组团中的节点雕塑、柱廊等,共同形成了校园的文化空间氛围。

(3)合理、流畅的交通组织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北的塘北地块,东至紫金港路,并连接紫金港校区东区;南至规划余杭塘路,北面为留祥路,西面为环城公路。

整个西校区沿余杭塘路设置了一个主出入口、两个辅助出入口;沿留祥路设置了一个次出入口、一个辅助出入口;紫金港路两个辅助出入口与东区相连。

新校区的交通系统可分为机动交通车统,人行交通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三个部分,它们各具特点,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交通系统。

①机动车交通系统

西区设置了两条丁字型交叉的30米宽的主道路,分别联系杭塘路、留祥路和东校区。

整个交通系统程双环模式,外环围绕三组学科组群并与东区交通体系相连通。

内环设置在三组学科组群与中心绿化之间,这样,给公共文化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部分校级的公共平台以更大的交通便利,适于对外开放和使用。

此外,内环也考虑了设立校内的公交汽车系统,并且连通东区校园,使得西区、东区、西区内部三个学科组群的联系更加便捷。

对于每个学科组群的机动车交通联系,本规划考虑的是采用尽端式的道路系统,这样更有利于保持组群内部完整的步行系统。

②以人为本的步行空间

校园内的步行空间主要包括教学区、生活区的步行空间和中心绿化景观区及周边区域的步行空间,步行系统的设置改变了人行空间单纯的交通功能,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交往和情感交流空间,创造出安全、便捷、舒适的步行空间,所有步行系统相互连接,十分便捷,同时又与中心景区相邻,与自然的绿地,水面相贯通,让师生能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