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158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docx

全国通用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精品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准培优专练

一、单选题

读我国长江经济带茶园面积(左图)和茶叶产量(右图)空间格局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

A.2014年,四川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低于贵州

B.与1984年相比,2014年云南茶叶单产大幅度提高

C.1984-2014年,湖南茶叶产量持续下降

D.1984-2014年,浙江茶园面积逐年上升

2.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的转移方向大致是

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

3.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转移的原因有

①东部自然条件优越②国家政策导向③西部生态环境良好④西部生产成本低于东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B2.A3.D

【解析】1.由图可知,2014年,四川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低大于贵州;与1984年相比,2014年云南茶叶单产大幅度提高;1984-2014年,湖南茶叶产量稳中有长;1984-2014年,浙江茶园面积波动上升,据此分析选B。

2.图中显示,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由湖北、浙江、安徽等地向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转移,故茶叶生产重心的转移方向大致是向西南方向,据此选A。

3.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转移的原因有国家政策鼓励西部发展茶叶等优势农产品,西部生态环境良好且西部生产成本低于东部;东部自然条件优越不是茶叶重心转移的原因,据此选D。

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地质

5.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较之②管线,①管线的主要优点是

A.线路短,运量大B.受地形、地质干扰小

C.便于国家管理D.连续性更强

【答案】4.D5.D

【解析】4.巴基斯坦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有利于克服地震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故D项正确。

5.①线路是通过陆上管道输入新德里,②线路是先通过海洋运输,再通过管线输入新德里。

对比可知,①管线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输送无须转运,连续性强,无须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但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带,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经过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天然气管线管理不便,故D项正确。

100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厂都在新英格兰地区。

后来,开始向南方转移,并在南卡罗来纳州形成了“纺织工业走廊”,但2007年当地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少数生存下来的是面向“小众市场”、创新型和技术含量高的纺织企业。

2014年,一批中国纺织企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纺织工业走廊”再次焕发生机。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美国纺织企业向南方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B.市场C.劳动力成本D.国家政策

7.导致中国纺织工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基础好B.劳动力成本低C.国家政策优惠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6.C7.A

【解析】6.2007年当地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少数生存下来的是面向“小众市场”、创新型和技术含量高的纺织企业。

说明南移的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美国纺织企业向南方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C对。

原材料、市场、国家政策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A、B、D错。

7.在南卡罗来纳州形成了“纺织工业走廊”,导致中国纺织工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基础好,A对。

美国劳动力成本高,B错。

美国是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国家政策优惠,C错。

交通运输便捷不是主导因素,D错。

2016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P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并将铜矿采掘业转移到甲国,在甲国从事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满足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甲国局部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中国矿业企业首先选择甲国P铜矿区进行合作开采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理位置B.资源状况C.交通运输D.人口稠密

9.中国矿业企业在甲国发展铜矿采掘和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甲国需求,带动经济发展B.满足国内需求,拓展国际市场

C.依托甲国资金,提高采矿技术D.增加当地就业,缩小城乡差异

10.近年来,中国矿产采掘业转移至甲国对我国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推动中国矿山机械工业发展B.增加中国国内就业压力

C.扩大甲国的进出口贸易市场D.减轻甲国矿区环境问题

【答案】8.C9.B10.A

【解析】8.中国矿业企业选择甲国进行合作,是由于甲国铜矿资源丰富的特点,而P地有主要铁路线经过,交通便捷,较其他地区具有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所以首先选择P铜矿区是由于交通运输条件,故选C。

9.中国企业在甲国发展铜矿开采和产品加工,不是为了满足甲国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主要为了满足中国国内发展对铜矿的需求及开拓国际市场,获取经济效益,A错、B对。

甲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条件差,C错。

中国企业到该地布局,不是为了增进当地就业,D错。

故选B。

10.中国矿产采掘业转移至甲国,扩大中国矿山机械的市场需求,为中国矿山机械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中国矿产采掘业转移至甲国,不会增加中国国内就业压力,可以扩大甲国的出口贸易市场,但可能会加大甲国矿区环境问题。

据此分析选A。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1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答案】11.C12.D13.C

【解析】11.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是咸海的主要水源。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迅速缩小。

选C。

其余说法错误。

1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因水源路途遥远,线路长,投资巨大,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选D。

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形多为平原,工程没有穿过板块边界,位于板块内部,很少地震。

13.“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A错,C对;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B错;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D错。

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15.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

A.油源相对不足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

C.运输连续性较差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答案】14.D15.C

【解析】14.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但不能彻底改变,A错。

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与公路、铁路不能交汇,不能构成交通运输网,B错。

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C错。

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D对。

故答案选D项。

15.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C对。

油源充足,A错。

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错。

我国主要消费市场是东部发达地区,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D错。

故答案选C项。

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

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17.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18.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答案】16.C17.A18.D

【解析】16.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

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C对。

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渠道建设、完善机制需要时间,A、B错。

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不能实现煤改气的目的,D错。

17.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山高谷深,气候湿热,A对。

植被茂密,虫蛇出没对管道建设影响小,B错。

没有荒漠分布,水源充足,C错。

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错。

18.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③对。

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①错。

没有输送到北方,不能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②错。

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④对。

能够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对。

D对,A、B、C错。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

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B.重庆、四川C.珠江三角洲D.新疆、陕西

20.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A.2002~2005年B.2005~2008年C.2008~2011年D.2011~2014年

【答案】19.D20.B

【解析】19.观察统计图表,发现2000年至2003年这个时间段内,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向北和向西迁移,反映出西北地区天然气的消费量大幅提升,带动天然气消费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

本题选顶中,只有新疆和陕西位于西北,因此选项D正确。

其余选项排除。

20.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2005-2008年,消费重心向东迁移幅度最大,B对。

其它时段迁移距离小,A、C、D错。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

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2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C.高差悬殊D.河网密布

23.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死海含盐量上升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答案】21.D22.C23.A

【解析】21.从材料中“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可知北方降水多于南方,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D对。

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地势高低不是调水的原因,A错。

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

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

2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

裂谷地带不是沿途消耗电能多的原因,A错。

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南北路程较近,B错。

河网密度小,D错。

23.根据材料“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

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蒸发量不会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

不影响太巴列湖入湖水量,B错。

与北部地区降水量、南部地区蒸发量变化无关,C、D错。

中国纺织业领先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

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下列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粤流向晋B.苏流向桂C.鲁流向湘D.津流向冀

25.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B.东部地区市场广阔

C.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D.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

26.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

①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②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

③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④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4.D25.B26.C

【解析】24.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津流向冀,D对。

产业转移受地缘关系影响,一般是就近转移,粤流向晋是向北迁移,苏流向桂、鲁流向湘是向西南转移,距离远,与事实不符,A、B、C错。

25.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是东部地区市场广阔,B正确。

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高,A错误。

中西部地区原料、能源充足,C、D错。

26.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①对。

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会加重转移粘性,②错。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企业迁入的吸引力,③对。

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利于降低转移粘性,④对。

C对,A、B、D错。

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中国首家特种纤维企业——烟台氨纶厂发起设立,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据报道,在氨纶产业整合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泰和新材料收购宁夏越华氨纶资产,并将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劳动力丰富B.中西部产业基础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8.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西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29.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同时,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B.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

【答案】27.C28.A29.D

【解析】27.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C对。

相对于东部,中西部劳动力少,A错。

中西部经济落后,产业基础差,B错。

中西部地区技术水低,D错。

28.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就业岗位增多,增加劳动力需求,A对。

产业的研发中心仍在东部,B错。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C错。

产业迁入,可能降低区域环境质量,D错。

29.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同时,本部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

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D对。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是初期发展措施,A错。

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不能升级产业结构,B错。

扩大生产规模,不能降低成本,保持价格优势,C错。

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有外资流出现象,且集中在制造业。

从外资流出方向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迁回本土或迁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挑战;下表为制造业中部分离开中国的公司、行业、离开原因及流向表,据图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30.国外制造业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B.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打压

C.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

D.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31.下列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  )

A.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

B.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C.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

D.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

【答案】30.C31.D

【解析】30.国外制造业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C对。

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不是主要原因,A、D错。

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是优惠,没有打压,C错。

31.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东南亚国家经验、技术水平低于中国,D不可能。

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A可能。

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B可能。

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C可能。

二、综合题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局部图,右下图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材料二红水河位于珠江水系干流西江上游,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流城内水能丰富,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实施梯级开发(如图)。

根据不同河段的落差,分别采用高坝水电开发模式(如“龙滩”)及低坝水电开发模式(如“大化”),为华南地区输送了巨大的优质电能。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近年来,该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据图分析低坝水电开发模式的优势。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简述这种转移对边远地区带来的影响。

 

(3)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港珠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请评价大桥修建的区位条件。

【答案】

(1)工程量小,淹没的土地面积少;移民数量少;建坝工程技术难度相对较小,耗资少;对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小;溃坝等造成的威胁小

(2)有利:

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利于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城市化。

不利:

对自然资源消耗大;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3)有利:

公路桥连接港珠澳地区,经济发达,人员、货物运输量大;缩短了港珠澳之间的通行时间,合理布局交通网;先进的科技克服了自然障碍,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等。

不利:

夏季多暴雨、台风天气,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环境保护要求高。

【解析】

(1)低坝水电站是指大坝的高度低,优势是大坝低,建设工程量小,淹没的土地面积少,移民数量少,移民安置问题少。

建坝工程技术难度相对较小,耗资少。

淹没地区少,对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小。

蓄水量小,潜在的溃坝威胁小。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

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利于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人们收入。

推动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迁入产业以劳动密集型或高耗能产业为主,对当地的自然资源消耗大,导致迁入地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3)港珠澳大桥修建,通过公路桥连接港珠澳地区,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人员、货物运输量大。

有利于缩短港珠澳之间的通行时间,合理布局交通网。

有先进的建筑科技做保障,克服了自然障碍,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等。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不利条件是,该地夏季多暴雨、台风天气,自然条件恶劣。

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

是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对环境保护要求高。

33.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和移出地的积极影响。

 

(3)说明珠三角地区专业镇的优势。

 

【答案】

(1)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政策等。

(2)移入地: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移出地:

环境质量改善,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或优化产业结构。

(3)形成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利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解析】

(1)可从土地、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回答;

(2)产业转移对迁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的时间;对移出区来说,有更多的生产要素转移到新的产业上,利于升级;(3)专业镇是生产高度专业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建制镇,专业镇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便于生产协作、信息交流和共享基础设施等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