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74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docx

河北省石家庄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物理小金刚系列

河北省石家庄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C-12N-14O-16Fe-56Co-59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成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成事实

解释

A

小苏打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明矾可用于净水

明矾在水中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

C

SiO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SiO2有导电性

D

SO2可使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A错误;B、明矾在水中电离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B正确;C、二氧化硅不导电,能传递光信号,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D、SO2具有还原性,可使溴水褪色,D错误,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二乙基-丙基辛烷

B.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C.分子式为C5H5O2Cl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休结构)有12种

D.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该有机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缩聚反应和消去反应

【答案】C

【解析】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3-甲基-5,7-二乙基葵烷,A错误;B.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

一分子甘氨酸和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中有两种构成方式,但二肽水解时的产物相同,B错误;C.分子式为C5H5O2Cl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羧基,因此相当于是丁炔或1,3-丁二烯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和羧基取代,根据定一移一可知共计(不含立休结构)有12种,C正确;D.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答案选C。

3.利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结论

A

浓氯水

NaBr

淀粉KI溶液

氧化性:

Cl2>Br2>I2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Br2的苯溶液

铁屑

AgNO3溶液

苯与溴单质在铁催化剂作用下

发生取代反应

D

硝酸

Na2SO3

KMnO4溶液

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置换出溴,但挥发出的溴中可能含有氯气,氯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A错误;B.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同时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还有SO2生成,SO2使溴水褪色,结论正确,B正确;C.挥发出的溴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C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亚硫酸钠反应得不到SO2,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性质、有机反应等,把握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选项A和C是易错点,注意干扰因素的排除。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8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电子数为4.4NA

B.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C.1.0L1.0mol/L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64g加热了的铜丝在硫黄蒸气里完全反应后,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A

【解析】A.CO2和N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均是44,且均含有22个电子,因此常温常压下,8.8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电子数为4.4NA,A正确;B.不能确定6.72LNO2的物质的量,因此不能计算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B错误;C.1.0L1.0mol/L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因为溶剂水中还含有大量氧原子,C错误;D.64g加热了的铜丝即1mol铜在硫磺蒸气里完全反应后生成Cu2S,失去的电子数为NA,D错误,答案选A。

5.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铝-石墨双离子电池(AGDIB)。

这种新型AGDIB电池采用廉价且易得的石墨作为电池正极材料,铝锂(AlLi)合金作为负极材料,LiPF6是电解质,碳酸酯为溶剂,反应原理:

AlLi+Cx(PF6)LiPF6+xC+Al。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B.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阴极电极将增重7g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Li-e-=Li++Al

【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结合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AlLi+Cx(PF6)LiPF6+xC+Al书写,注意Li是活泼的金属。

6.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一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能力,Y单质与X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化合物,Z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最小的,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W

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反应

C.原子半径:

Y>Z>W>X

D.工业上获得Y、Z单质的主要方法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

【答案】D

【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一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能力,Y单质与X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化合物,Z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最小的,所以Z是Al,则X是O,Y是Na。

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W是S。

则A.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W,A正确;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和硫酸,它们之间能两两反应,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

Y>Z>W>X,C正确;D.工业上获得Na、Al单质的主要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和氧化铝,氯化铝熔融时不导电,D错误,答案选D。

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pH均为4的H2SO4、(NH4)2SO4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室温时,Ka=1×10-5浓度为0.1mol/L的HA溶液,pH=3

C.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增大

D.25℃时,向2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滴加10mL0.01mol/L的KOH溶液,混合溶液后呈酸性:

c(K+)+c(H+)<c(CH3COOH)+c(OH-)

【答案】B

【解析】A.H2SO4是酸,抑制水的电离,(NH4)2SO4是强酸弱碱盐,铵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错误;B.室温时,Ka=1×10-5浓度为0.1mol/L的HA溶液中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氢离子浓度约是,即pH≈3,B正确;C.该混合溶液中,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则比值不变,C错误;D.25℃时,向2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滴加10mL0.01mol/L的KOH溶液,混合溶液是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钾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K+)+c(H+)>c(CH3COOH)+c(OH-),D错误,答案选B。

8.

(1)科学家寻找高效催化剂,通过如下反应实现大气污染物转化:

2CO(g)+2NO(g)N2(g)+2CO2(g)△H1

已知:

CO的燃烧热△H2=-283kJ/moL

N2(g)+O2(g)=2NO(g)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N≡N键

O=O键

NO中氮氢键

键能(kJ/mol)

945

498

630

求△H1__________________。

(2)NH3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其有关性质反应的催化剂研究曾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3和O2,在某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下述反应I,测得不同时间的NH3和O2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C(NH3)/mol·L-1

1.00

0.36

0.12

0.08

0.0072

0.0072

C(O2)/mol·L-1

2.00

1.20

0.90

0.85

0.84

0.84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其反应速率

B.若测得容器内4v正(NH3)=6v逆(H2O)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当容器内=1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D.前10分钟内的平均速率v(NO)=0.088mol·L-1·min-1

(3)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下述两个竞争反应I、II。

催化剂常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专一性。

已知:

反应I4NH3(g)+5O2(g)4NO(g)+6H2O(g)

反应II:

4NH3(g)+3O2(g)2N2(g)+6H2O(g)

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和2molO2,测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①该催化剂在高温时选择反应____________(填“I”或“II”)。

②520℃时,4NH3(g)+3O24NO(g)+6H2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得出计算结果,只需列出数字计算式)。

③由图像可判断,反应I正反应△H_______________0(填“>”、“<”,或“=”)

④C点比B点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羟胺(NH2O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羟胺是一种还原剂,可用作显像剂还原溴化银生成银单质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用25.00mL0.049mol/L的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mL0.020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完全作用,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_____。

【答案】

(1).-749KJ/mol

(2).AD(3).1(4).(5).<(6).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平衡向左(逆反应)移动(7).(8).2NH2OH+2AgBr====N2↑+2Ag↓+2HBr+2H2O(9).N2O

4NH3(g)+5O2(g)⇌4NO(g)+6H2O(g)

变化(mol)0.20.250.20.3

4NH3(g)+3O2(g)⇌2N2(g)+6H2O(g)

变化(mol)0.40.30.20.6

故平衡时,n(NH3)=1mol-0.2mol-0.4mol=0.4mol,n(O2)=2mol-0.25mol-0.3mol=1.45mol,n(H2O)=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