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八年级政治教案doc.docx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八年级政治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八年级政治教案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八年级政治教案doc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_八年级政治教案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二、教学理念
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
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因此,本课着重结合有关案例,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对青少年进行应有的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明确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划清是非界限的能力,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越权。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指导行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培养国家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3)指导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
四、教学重点
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五、教学难点
(1)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2)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六、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法、陶冶法、演示法。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田甜。
(田甜的人物形象)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
别急,我们先看看田甜的自我介绍。
田甜享有法律赋予的许多权利,大家说说田甜都有什么权利?
享有这些权利,对田甜有什么益处?
除了大家谈到的权利外,我们再想想,田甜还可以享有哪些权利?
这些权利涉及哪些领域?
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发散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假设情景,发散思维,最大空间地去思考田甜还可以享有的其他权利。
法律赋予我们平等而广泛的权利,我们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
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多媒体)设计活动:
《大家来闯关》
第一关:
《手机》提出问题: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第二关:
《如此选择》提出问题:
谈谈你怎么看待杨某的行为?
第三关:
《论坛是与非》提出问题:
小刚的做法可取吗?
第四关:
《误判之后》提出问题:
小刚有没有这个权利?
行使此项权利应该履行哪些程序?
假如小刚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纠集同学,抗议示威,会造成哪些危害?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权利,要想真正享有这些权利,首先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如果我们把权利比作一条船,那船帆应该是什么样的?
(多媒体)权利之舟
通过讨论,生生互动,满足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和获得自尊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闯关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现实情景的冲突中去感悟,选择。
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和谐发展。
最终领悟并认同以下观点:
1.行使个人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以上四点是“权利之舟”顺利航行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你评我说)教师提供多个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哪些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哪些是不正确的行为。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
(多媒体)《明天会更好》提出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类似不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如果有,今后该怎样努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把它留做家庭作业。
我想,当我们真正完成这份作业后,一定可以轻松地驾驭自己的权利之舟,扬起风帆,驶向美好的明天。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帮助学生活化课堂知识,并最终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警示作用。
附录
第一关:
《手机》。
阅览室里,一学生手机响起,如何做:
(1)大声接听;
(2)小声接听;(3)关机不接;(4)走出阅览室,小声接听。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校园情况知多少”以及“出谋划策”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中学和小学的差异,对因为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辅之以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阅读思考“阅读与感悟”中的《
谁动了我的奶酪?
启示录》,感悟学会适应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认知法、操作法、行为改变法相结合。
教学对象的分析
认知结构方面,对于刚上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中学的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
他们并不了解中学和小学的不同之处,不知道要适应中学的生活必须度过一个工长或短的过渡期。
总之,他们对中学新的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是不充分的。
情感方面,刚迈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们,一方面他们对一切感到新鲜与好奇,渴望了解新学校的一切;另一方面由于中学与小学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惑或烦恼。
生活背景方面,走进中学是每个适龄儿童的必经阶段,在这里他们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最后阶段的学习。
所以,这也是每个青少年人生中必经过程。
在这一过程,他们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选择人生的方向,为将来进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事业打下根基。
能否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对于他们的人生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课的内容加以引导。
教学内容分析
1、中学生活新变化
中学与小学相比,不同的地方有:
学生的重新组合、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的变化、校园生活的变化、规章制度的变化等方面。
对于刚上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而言,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可能给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能否帮助他们尽快了解这些变化、适应变化是十分重要的。
2、积极适应新生活
由于中学与小学相比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认识了这些具体变化之余,更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适应的问题上。
教材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
①自觉遵守中学的规章制度;
②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③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的总体设计
首先展现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然后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提供几条指导性建议
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学生在观察学校和阅读资料后完成此题,可相应作以下准备:
①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
②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③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④中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3)过程指导
第一步:
“新学校知多少”竞猜活动。
竞猜活动的规则:
①必答题由本小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答完后可以补充或纠正。
②抢答题由老师请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答完后可以补或纠正。
③对认真回答竞猜题的同学,大家要给予掌声鼓励。
竞猜题目:
(可根据各地学校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①我校建于哪一年?
首任校长是谁?
②我校有哪些光荣传统?
我校校友中有哪些杰出人才?
③我校的校风是什么?
你以我校老师和同学有何印象?
④我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我校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是哪几位?
⑤我校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有哪此新的教学设施?
⑥我校有哪些主要建筑?
有多少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
⑦我校的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分别在哪一幢楼、哪一层?
⑧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图书馆分别在哪一幢楼、哪一层?
第二步: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
第三步:
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问和回答;教师选择问题向同学提问,并引导和补充同学的回答。
第四步:
教师小结。
第五步:
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第六步:
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4)评价指导
补充活动1:
“表心情,谈想法”交流活动
活动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
活动过程:
第一步:
教师解释活动内容和步骤。
①步骤:
先在小组内与同学畅谈交流,然后自愿与全班同学分享,最后老师小结,全班同学集体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
发言内容:
A.
表示进本校以后或了解本校以后的心情和感受。
是满意、高兴、开心极了,还是不满意、不高兴?
(提示学生采用描写心情的词语)
B.
畅谈想法。
谈谈你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即你对进入本校的想法。
谈你在新学校里有什么新的打算、决心或愿望。
第二步:
教师引导活动。
①教师启发各小组同学发言,并物色在全班交流中发言的同学。
②教师主持全班交流发言:
A.
对学生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示肯定,注意启发发言不完整的同学说
B.对学生发言内容不作评价,但要根据其内容表示理解或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将打算、决心或愿望化为学生的动力和新的行为习惯。
C
.对有负性情绪的同学,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但不强求其转变。
第三步:
小结。
补充活动2:
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
活动目的:
一方面了解学生心目中校园最美的一角,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活动过程:
可采用以下指引:
“你喜欢我们这所中学吗?
请把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画下来或写出来。
”
补充活动3:
中学与小学的不同
活动目的:
进一步了解中学与小学的异同。
活动过程:
组织学生填写表格。
参考如下:
进入中学后,你感到哪些方面和小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