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0977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docx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DOC

如何编写财务统计分析报告

广东省财经学校管理洪

一、财务统计分析报告概述

(一)财务分析报告——是指用文字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对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建议的总结性书面报告文件。

(二)会计统计报表的缺陷:

只有数字资料、没有文字说明;

只能反映结果,未能反映原因;

只反映现状,未能显示趋势;

只能反映问题,未知采取的措施。

(三)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如下作用:

1、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

2、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示经营风险

3、是利益相关部门了解报告单位经营情况和统计信息的重要工具

(四)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现状

1、财政部2000年1月1日起实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明确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规定了要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说明的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其实就是财务分析报告。

2、在会计制度中,通过财务分析报告来披露单位的经营情况及理财事项。

如:

改变会计方法、会计政策及造成影响、资产减值的计提、重大的理财事项等.只能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反映.

3、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标志。

现代企业的管理强调科学、透明、规范。

如上市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其实也是财务分析报告。

4、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逐步智能化。

BBA银和公司是一家专业理财公司。

开发了专门的会财务分析软件,设计了企业财务指标评估系统。

如山东铝业所作的财务分析报告,达22页,运用了大量的表格,统计图,先对资产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结构、盈利构成、现金流量构成进行分析,然后对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最后进行风险预警分析。

对2008年度比2009年度增减幅度超过50%的财务指标或比率进行列示。

二、编写财务分析报告的准备及步骤

(一)编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步骤

1、收集整理材料

2、了解领导的关注点

3、确定报表报送对象、确定分析重点

4、拟定报告框架

5、事件的调查和数据加工分析

6、撰写分析报告

7、领导审核批准

(二)资料准备

为了编写好财务分析报告,应准备好如下材料:

1、相关的政策法规(如税法、各种财政法规)

2、预算计划

3、财务会计报表(本单位的;所属单位的;汇总的;本年度的;以往年度的)

4、单位会议记录、日常掌握的情况和数据(各种决议、工作计划、会议记要)

5、典型事件和调查资料

(三)写好一篇财务分析报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要写好财务分析报告,财会人员要做到五勤

腿勤(多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

耳勤(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手勤(多记录各方面的情况、典型事例和数据)

眼勤(多看经济活动方面的有关资料)

脑勤(多分析、多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财务统计分析常用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通过提示财务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进行分析指明方向的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的优点:

揭示差异;反映水平。

2、如何比较:

实际与计划比;期末与期初比;本期与上期比;本企业与社会比(社会平均水平、社会先进水平)

3、使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可比性。

(分析时间可比、经营条件可比、计算口径可比、价格水平可比)

2011年上半年各市供销社利润完成情况表

市别

本年目标

(万元)

本年实绩

(万元)

上年同期

(万元)

同比

+-%

完成目标%

南京

3200

1611

553

191.32

50.34

无锡

16500

11217

5788

93.80

67.98

徐州

10000

6738

3933

71.32

67.38

常州

7200

3954

1142

246.23

54.92

苏州

68000

43199

6788

536.40

63.53

南通

13000

8003

5217

53.40

61.56

连云港

1400

823

732

12.43

58.79

淮安

9300

6186

5724

8.07

66.52

盐城

7200

4365

2275

91.87

60.63

扬州

4500

3194

1924

66.01

70.98

镇江

5200

2765

1594

73.46

53.17

泰州

5200

3969

2489

59.46

76.33

宿迁

2300

1300

850

52.94

56.52

省属

52000

35878

24740

45.02

69.00

全省合计

205000

133202

63749

108.95

64.98

(二)趋势分析法

又称水平分析法。

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会计报表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常用此方法。

趋势分析法根据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又分为三种方法:

1、定基增长比率:

它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增增长比率(幅度)。

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公式:

定基增长比率=------------------------------

固定基期数额

例:

某企业近三年的净利润如下:

2000年300万元;2001年320万元;2002年342万元,请计算2001年、2002年分别与2000年相比的净利润增长速度。

解:

2001年与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320-300)/300=6.67%

2002年与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342-300)/300=14%

2、环比增长比率:

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增长比率(幅度)。

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公式:

环比增长比率=--------------------------

前期数额

仍按上例资料,请计算近两年环比增长幅度。

解:

2001年与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320-300)/300=6.67%

2002年与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342-320)/320=6.88%

3、同期变化比率(同比):

是将本年度的某一时期指标与上年或以前年度同一时期的指标比较。

这种比较可以考察某一经济指标经过一年(或若干年)后的变化情况。

例:

某市2012年7月份的房价为12000元/每平方,2011年7月份的房价为11000无/每平方。

房价同比的涨幅为:

(12000-11000)/11000×100%=9%

(三)因素分析法(替代分析法)

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操作步骤:

1、分析影响财务指标诸因素的关系性;

2、分析确定因素替代的顺序;

3、因素变化对照。

列示各因素的报告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基期数)

4、顺序替代各因素,测定各因素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按顺序,假定其中一个因素变化,其他不变进行测试)

例:

某工业生产W产品主要耗用A材料。

原全年计划A材料耗用成本64800000元。

实际耗用65596000元,超支796000元。

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1、因素相关性分析:

W产品耗用A材料成本受三个因素影响:

产品产量、产品材料单耗、材料单价。

2、分析替代顺序:

A材料成本=产品产量X产品材料单耗X材料单价

3、因素变化对照。

对照项目

产品产量

产品材料单耗

材料单价

材料成本

计划数

600

240

450

64800000

报告期实际数

620

230

460

65596000

1)顺序替换、测定影响

替换顺序

替换后的结果

对材料成本影响结果

计划数

600X240X450=64800000

由于产量变化

620X240X450=66960000

66960000-64800000=+2160000

由于材料单耗变化

620X230X450=64170000

64170000-66960000=-2790000

由于材料单价的变化

620X230X460=65596000

65596000-64170000=+1426000

由以上分析可见:

A材料实际耗用比计划耗用增加了796000,其原因是:

由于产量增加,多耗用2160000元;由于材料单耗的节约,减少了2790000元;由于A材料进货价格上涨,成本增加了1426000元。

合计成本增加了796000元。

(四)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又称财务指标),据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

根据财务指标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偿债能力比率。

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

1)流动比率:

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表明企业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以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年末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是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表示1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元的速动资产来保证。

该项指标更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债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期末速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3)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经营活动有无产生出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

是指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是否稳健,抵御财务风险能力的大小。

这是评价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

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它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投资人提供的资金的相对关系,它体现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稳键。

用来衡量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

算公式: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营运能力分析比率

营运能力:

是指企业运用生产资源进行配置组合的能力.它反映出企业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低。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它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它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反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

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2)存货周转率:

它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也反映了存货管理各个环节如采购、储存、生产、销售等环节工作状况的好坏。

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式中,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是指流动资产的平均占用额与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完成的周转额之间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流动资产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式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

4)总资产周转率:

是指企业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可有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式中,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经济资源获取收益的能力

1)销售利润率:

就是企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它表示每销售100元商品能获得多少利润,它反映销售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由于企业的利润有三个层次: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因此,该指标的分子包括的范围不同,相应就可可得出以下指标:

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

2)总资产净利率:

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净利润与企业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它表示每占用100元的资产平均可获得多少净利润,它反映出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

(综合性较强的盈利能力指标)

计算公式: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2)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它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这是最综合体现盈利能力的指标。

1、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平均净资产=(年初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者权益)/2

3)资本保值增值率:

是指企业本年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它表示企业资本保全状况。

1、计算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在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2、例子:

/

=133.69%

 

四、定期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

财务分析报告按时间分可分为定期报告、非定期(专题、项目)报告两类。

按编写单位分,可分为:

基层单位报告和汇总单位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没有统一格式。

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单位的结构不同、分析的内容不同,其格式结构也不尽一致。

现介绍一种较简单的财务统计分析报告通用格式供参考。

在开展财务分析时可套用。

(一)标题

1、直标式。

可以用“某某单位某年财务统计分析报告”为题。

2、点题式。

也可以将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提练,作为标题,如“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副题应说明“某某财务统计分析报告”,否则人们会以为是一篇工作总结。

专题财务分析报告可采用此形式。

(二)主送单位

行文对象,或报送上级单位、或报送单位领导人、投资人、债权人、税务机关。

(三)综述或导言

综述部分的内容一般为:

单位概况(单位性质、单位的组织、人员构成、业务范围、企业目标等)

本期财务分析报告的重点提示

报告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收效

主要财务工作主要成绩、问题及基本评价;

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概况;

(四)财务分析部分

1、经营状况分析

销售、费用、利润的分析是财务统计分析报告永恒的主题。

该部份是财务分析报告最主要的部份。

可以会计报表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

1)报告期商品购销售额分析

·会计口径商品购进、商品销售额;统计口径购进总额、销售总额明细说明。

两种统计口径差异的说明。

·与上期或去年同期比的升降幅度

·与计划预算比完成的程度

·报告期销售额升降原因分析

2)费用分析

·费用总额,费用率

·重点费用开支分析

·与上期或去年同期比的升降幅度

·与计划预算比完成的程度

·报告期费用升降原因分析

3)盈亏分析

·利润构成分析。

按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逐个层次分析

·报告期利润总额、利润率分析(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报率)

·与上期或去年同期比的升降幅度

·与计划预算比完成的程度

·报告期利润升降原因分析

2、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

·报告期未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

与上期比变动情况。

·商品库存分析。

库存商品总量、库存结构、适销比例、有问题商品处理情况。

·流动资产内部结构变化分析,重点进行应收帐款管理分析;固定资产结构变化分析;

·资产结构变动原因分析

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分析。

·债务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与上期比变动情况;

·流动负债结构分析;

·所有者权益构成及变化分析。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原因分析

3)偿债能力分析

·计算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后进行分析

4)营运能力分析(资金使用效果分析)

·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存货周转速度等指标后进行分析,运用比较法进行评价。

3、重点项目、工程分析。

如推进情况、主要成果、存在问题等。

(五)自我评价及风险分析

1、自我评价:

在进行以上分析之后应进行自我评价。

一般应列出几条自我评价的意见。

要注意:

1)要一分为二。

既谈成绩、又谈问题;既谈有困难、又谈有利条件;既有结论性的意见,又有原因分析。

2)处我评价的结论应与分析过程相一致。

3)分析造成问题原因时,要实事求是。

2、风险分析(风险提示):

在进行了自我评价之后,就单位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最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

当企业出现如下情况时,要进行风险提示:

1)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出现异常,应对偿还债务进行风险提示。

2)销售额大幅下降,商品积压,应对营运能力作出风险提示。

3)应收帐款周转出现问题,现金流量可能出现问题时,应对资金链作出风险提示。

4)某项费用开支大幅度提高。

应对费用管理作出风险提示。

5)重点工程、项目的建造费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要进行该项目作出风险提示

(七)措施及建议

1、提出的建议措施应切实可行

2、要善于从会计的角度来提措施

(八)重大问题的揭示。

如果是中期财务分析报告或年度财务分析报告,还应揭示重大事项。

如: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2)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3)   企业合并、分立;

4)  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5)   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五、专项财务分析报告格式

专项财务分析报告是针对一项具体工作项目而编写的报告。

专题财务分析报告如:

利润及分配专题、债权债务分析专题、存货管理专题、非正常损失专题、关联方管理专题、资金链(现金流量)分析专题、费用管理专题、领导任职期专题等。

现举现金流量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格式,供参考:

(一)标题:

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标题要使用点题式,如:

某某公司资金分析报告

(二)此次分析的原因:

文字说明:

如近期大量货款未能及时回收、在建工程支出高峰期到,长期借款归还期到,预计未来三个月内现金净流出数额巨大,可能引至资金链断裂。

(三)目前现金流量分析。

如近半年现金净流量为较大的负流量。

原因分析为: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量大,商品季节性储备、销售量相对减少;2、应收账款回笼慢,周转率放慢;2、投资性资金流出量增大。

(四)企业目前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使用现金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比率进行分析,提示企业目前的偿债风险。

(五)未来企业资金流预测分析。

(编制预计现金流量表)

1、预计现金流入入。

如预计未来三个月的现金流入量预计:

营业收入的现金预计、收回应收账款收入现金的预计、其他项目收入现金的预计等。

2、预计现金流出。

到期债务归还流出的现金;在建工程的支出;购进商品流出的现金、发放工资流出的现金等。

3、现金缺口分析,进行风险提示。

(六)应对措施的建议。

1、债转股的建议;2、延期归还贷款谈判建议;4、新融资方案建议。

 

六、编写财务统计分析报告的几个建议

(一)月份的财务统计报告可以以简报的形式撰写。

可以列重点、亮点的形式写;季度、半年度、年度分析报告则应较为详细,应有销售分析、费用分析、利润分析、资金分析。

分析报告的格式要经常变化。

(二)如何将《供销合作社统计报表制度》中的的信息结合进分析报告。

1、会计人员要熟悉《统计报表制度》。

1)应掌握统计报表的内容。

统计报表主要进行两方面统计:

一是对本系统的商品购销额、经营数量进行统计;二是对本系统的组织机构、人员、服务、项目等进行统计。

也有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净利润等财务指标。

2)应了解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注意统计口径与会计口径的不一致。

2、平时的财务统计分析报告应对“经营总值情况”、“主要商品经营类值、数量”情况进行反映和分析。

3、半年及年终分析报告应对统计报表中的组织机构、人员、服务、项目等现状及变动情况进行反映及分析。

4、注意说明统计指标的变化原因。

(三)财务分析报告应突出重点,不应面面俱到。

1、要了解研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充分了解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企业所有者:

最想了解投资回报的信息。

·企业债权人:

最想了解偿债能力。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税务机关):

最想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企业经营管理者:

最想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单位的经营风险、会计人员的建设性措施。

可见,不同利益主体,其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各自的侧重点,因此,企业需要满足各方要求。

从企业角度来说,财务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2、在编写财务统计分析报告前,要研究报告期财务管理的特点、重点,定出每一期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报告如何处理敏感问题。

原则上要对其进行反映和分析。

1、与本单位领导沟能后进行反映和分析

2、如果总是过于尖锐和敏感,在表述上可婉转

(五)对典型的事件要进行调查取证。

使财务分析报告中使用的证据能相互证实。

(六)编写分析报告时,应灵活应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七)用小表格、饼状图、柱形图、线状图等多种形式配合分析

 

单位:

万元

销售费用

40

管理费用

62

财务费用

58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销售额

200

230

224

费用额

35

40

42

利润总额

40

47

33

七、财务分析报告的点评

第一篇:

江门供销社

优点:

(一)第一部分总括说明系统年度主要财务指标,给读者一个较深刻的印象;

(二)重点分析收入、费用、利润。

原因分析较为透彻,既有一般情况分析,又的具体单位的数字。

改进建议:

(一)对资金分析不够深入,建议对资金周转、应收款管理、存货管理、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

(二)主要是文字说明,没有图表;

(三)存在问题及提出的建议不够深入、详细。

(四)作为年度分析报告,分量不够。

第二篇:

广西供销社

优点:

(一)结构较完整。

有收入分析、盈利分析、资金分析。

(二)注重原因分析。

如分析收入增长的原因时,列举了四大原因

(三)能结合系统的重点月点进行分析,如“新网工程、农资经营、基层社工作”等。

(四)从财务角度提出工作建议。

改进建议:

(一)设有小表格及插图;

(二)没有风险提示

(三)运用的财务指标较少

第三篇:

江西供销社(简报)

优点:

运用图表进行分析、形式活泼;

改进建议:

(一)只列举数字、没有进行原因分析

(二)资产分析较简单

第四篇:

江苏供销社

优点:

(一)表格运用较好,在文字分析中运用小表格、后附大表格。

(二)结合业务开展,进行详细分析。

对销售、盈亏进行原因分析

改进建议:

资产分析较少、应用财务指标较少。

 

附录:

财务分析报告中常用的比率(财务指标)

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可通过三方面指标来分析: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

以某企业年未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为例:

资产负债表(千元)

资产

期初数

期末数

权益

期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68000

161273

短期借款

130000

130000

交易性货币资产

50000

45000

应付账款

30000

33500

应收账款

29700

29400

其他应付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