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490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电线电缆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一、电线电缆概念及分类

电线电缆按国际电工名词术语定义为“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它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所不可缺少的器材,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

电线电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是机械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通信、汽车以及石油化工等产业,其发展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走向以及各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绝缘电线称为布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

目前我国的电线电缆产品按其用途可分成下列五大类: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管理体制为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遵循市场化调节的管理体制。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对电线电缆行业实施宏观指导和调控。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发布《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电线电缆产品的,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部分产品实行强制认证(CCC认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电线电缆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其主要职能是协助政府进行自律性行业管理、代表和维护电线电缆行业的利益及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制订电线电缆行业共同信守的行规行约,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引导服务,构筑行业内、外交流平台等。

目前,电线电缆行业标准架构由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

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对电线电缆行业标准制定过程的起草、技术审查、编号、报批、备案、出版等工作进行管理。

没有颁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线电缆产品,可参照国际标准执行或比国际标准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政府及各行政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电线电缆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以监督与管理,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具体如下:

欧盟于2003年1月通过RoHS指令,并于2005年对该指令进行补充,明确规定了六种有害物质的最大限量值。

2006年6月,公安部颁布《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GB20286-2006),对公共场所应用阻燃制品及阻燃制品标识作出了明确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关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06]632号)的有关规定,凡申请生产电线电缆产品的企业应按规定合法生产并按要求提供证明文件。

2013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3)》,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电线电缆产品的,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

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实施细则规定的电线电缆产品。

国家认监委于2014年7月颁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该规则基于电线电缆产品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规定了电线电缆产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015年9月1日,国家能源局批准的《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正式实施。

这标志着铝合金电缆的相关标准已经配备完整,将有利于执法部门的监管和提升行业门槛,规范铝合金电缆的制造和市场竞争次序,推动铝合金电缆行业的健康发展。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受电力、建筑、通信等多个行业发展的影响,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

为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具体如下: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列为优先主题,明确了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电东输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2006年9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发布《电线电缆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明确了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指导思想,提出电线电缆行业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专而精”的专业生产模式;发展一批具有专业生产特色的中小企业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倡导环保电缆。

2011年4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发布《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电线电缆“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将“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

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业务发展目标:

保持行业经济的稳健增长,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强做大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技术水平。

三、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1、国际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电线电缆行业整体呈增长态势

近年来全球金属绝缘线缆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

2008年全球金属绝缘线缆需求量达1,470万吨,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比下降7.7%,2010年市场需求量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2015年全球金属绝缘电线电缆达到1,714万吨,同比增长1.8%。

2008-2015年全球金属绝缘电线电缆市场消费量情况如下:

(2)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大型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增速下降、竞争加剧、设备利用率下降,全球电线电缆高端市场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中低端市场则逐渐趋向同质化竞争。

市场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促使大型电线电缆企业重新审视并调整其自身发展战略,通过有选择地进入高端领域和主动退出同质化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资源,加速全球市场开拓和区域布局。

随着行业内重组兼并加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部分优势企业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研发能力和产品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3)产品的安全环保要求持续升级,各国认证等级不断提高

为加强对包括电线电缆在内的重要产品的监管,全球主要地区、国家和机构均发布了相关的资质认证,例如美国UL认证、欧盟CE认证、英国BASEC认证等。

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对电线电缆产品安全、环保性能要求的升级,各项认证等级也随之提高。

以欧盟为例,继WEEE、RoHS、EuP指令之后,欧盟于2013年7月1日起开始强制执行最新的建筑产品法规——CPR法规,根据规定,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的建筑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均须拥有CE标志。

2、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概况

(1)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是各产业的基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民用、通信、船舶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按产值规模计算,电线电缆行业在我国机械工业的细分行业中,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位居第二;是电工电器行业20多个细分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子行业,占据约四分之一的产值规模。

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4年,电线电缆行业产值达到12,531.9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5%。

2008-2014年电线电缆行业产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

(2)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行业拓展新增长点

作为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伴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拉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08-2014年,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由6,358.59亿元增至12,418.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0%;2008-2014年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总体稳步扩大的同时,行业内企业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特征。

随着生产成本上升、铜价大幅波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部分生产低端产品的中小型电线电缆企业原本有限的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面临生存困境,纷纷退出市场;行业领先企业凭借品牌、技术、资金、管理优势持续推动新产品研发,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增长点,重点发展环保电缆、城市轨道交通电缆、新能源电缆、阻燃耐火电缆等特种电缆。

(3)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区域市场特征显著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成为行业发展重点区域。

以电力电缆为例,2014年江苏、广东、天津、安徽、浙江五省的电力电缆产量合计达到3,246.00万公里,占全国的比重为58.27%。

2014年我国主要省市电力电缆产量占比如下:

(4)出口市场持续增长,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随着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求的较快增长,我国领先企业逐步开始重视国外市场的开发,促进了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出口规模的稳步扩大。

2008-2015年,电线电缆行业出口量由169.39万吨上升至217.0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0%。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近年来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在特种电线电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使得行业内进口量不断下降。

2008-2015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口量由33.77万吨降至26.27万吨,行业进口替代趋势较明显。

3、行业发展趋势

(1)特种电线电缆将成为行业主要的增长点

低端电线电缆产品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工艺简单,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局面。

环保、阻燃耐火等特种电线电缆产品生产工艺较复杂,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市场主要由少量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内领先企业占据。

相对于普通线缆,特种线缆具有技术含量高、适用条件较严格、附加值高等特点,具有更优越的特定性能,如绿色环保、阻燃耐火、耐高温、耐酸碱、防白蚁、耐腐蚀、耐辐射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城乡电网大面积改造、新能源电站建设等领域均对电线电缆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特种电线电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GB20286-2006),对公共场所应用阻燃制品及阻燃制品标识作出了明确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矿用电缆、通用橡套电缆、电梯电缆、家用电器用线缆均有不同程度阻燃要求,阻燃、防火线缆应用已扩大到前述多个领域。

(2)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产销量全球第一,但产业集中度低下,企业在产品品种、选用技术方面存在严重趋同性,缺乏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行业同质化竞争趋势。

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3,863家,其中大部分为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行业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化的格局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已成为发展趋势。

近年来,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

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升级,未来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行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持续提升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技术上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高端电线电缆研发方面还很薄弱,与国际大型电线电缆企业相比,在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下游产业对电线电缆配套产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行业内领先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创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