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38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docx

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题21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n55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

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2.下列有关表达不正确的是

A.具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是S

B.NH3的形成过程为:

C.HCN的结构式为:

H—C≡N

D.有机还原剂LiAlH4中,氢显-1价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所含C-H键数目一定为0.6NA

B.8.7gMnO2与40mL10mol/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0.1NA

C.0.1molN2与0.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氨分子数为0.2NA

D.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每生成4molN2,转移电子数为15NA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除去溴乙烷中溶解的溴,先用足量NaHSO3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分液

B.用10mL量筒量取7.80mL浓硫酸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检验钠离子

D.在蒸发皿中灼烧氢氧化铁获得铁红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4的溶液中:

Na+、Al3+、Cl-、NO

B.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K+、Fe2+、SO、Cl-

C.c(H+)/c(OH-)=1012的溶液中:

NH4+、K+、HCO、NO

D.c(I-)=0.1mol/L的溶液,Na+、Fe3+、ClO-、SO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或制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再过滤

C.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7.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A.用SO2水溶液吸收Br2:

SO2+Br2+2H2O=4H++SO+2Br-

B.用0.3mol/L的氯化铵溶液除去氢氧化铝中少量的氢氧化镁:

Mg(OH)2+2NH=Mg2++2NH3·H2O

C.酸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少量氧气:

4MnO+4H2O2+12H+=4Mn2++7O2↑+10H2O

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2++2H2O2Cu↓+O2↑+4H+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的反应,常温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和相同

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C.常温下,在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

的pH减小

D.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3A(g)B(g)+C(g),在其它

条件不变情况下,再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A的转化率将增大

9.异秦皮啶具有镇静安神抗肿瘤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功效。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异秦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B.异秦皮啶分子式为C11H10O5

C.鉴别异秦皮啶与秦皮素可用FeCl3溶液

D.1mol秦皮素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

10.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说明该钠盐是硫酸钠或硫酸氢钠

B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分液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C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说明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D

向含有少量的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

 

11.我国新建的某海岛发电示意图如图,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只有3种

B.蓄电池供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Pb+SO42―-2e-=PbSO4

C.储能时若充电时间过长,阳极流向阴极的气体可

能是H2

D.该发电工艺可实现零排放

1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NaHS溶液:

c(OH-)=c(H+)+2c(H2S)+c(HS-)

B.常温下,pH≈5.5的0.1mol/LNaHSO3溶液:

c(Na+)>c(HSO)>c(H2SO3)>c(SO)

C.25℃时,pH=9.4,浓度均为0.10mol/L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

c(Na+)>c(CN-)>c(HCN)>c(OH-)

D.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与NaHCO3混合溶液:

c(Na+)>c(HCO)>c(CO)>c(OH-)

13.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B、C同周期,D、E也同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D>E>B>C>A

B.热稳定性:

EA4>A2C

C.单质D可用海水作原料获得

D.化合物DC与化合物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14.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

CH2=CH2(g)+H2O(g)CH3CH2OH(g),副产物有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

下图是乙烯的总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B.目前工业上采用250~300℃,主要是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

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

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14.7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7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非选择题

15.(12分)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

Cu、Zn、Fe、Cr等杂质)为原料获得。

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稀硫酸溶液溶解废渣,保持pH约1.5,搅拌30min,过滤。

②向滤液中滴入适量的Na2S,除去Cu2+、Zn2+,过滤。

③保持滤液在40℃左右,用6%的H2O2氧化Fe2+,再在95℃加入NaOH调节pH,除去铁和铬。

④在③的滤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搅拌,得NiCO3沉淀。

⑤▲。

⑥▲。

⑦蒸发、冷却结晶并从溶液中分离出晶体。

⑧用少量乙醇洗涤并凉干。

(1)步骤②除可观察到黑色沉淀外,还可嗅到臭鸡蛋气味,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气体的产生:

▲。

(2)步骤③中,加6%的H2O2时,温度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

(3)除铁方法有两种,一是用H2O2作氧化剂,控制pH值2~4范围内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另一种方法常用NaClO3作氧化剂,在较小的pH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一种浅黄色的黄铁矾钠[Na2Fe6(SO4)4(OH)12]沉淀除去。

右图是温度-pH值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黄铁矾稳定存在的区域(已知25℃时,Fe(OH)3的Ksp=2.64×10−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FeOOH中铁为+2价

b.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2+,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c(Fe3+)=2.64×10−29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

6Fe2++ClO3-+6H+=6Fe3++Cl-+3H2O

d.工业生产中温度常保持在85~95℃生成黄铁矾钢,此时水体的pH约为1.2~1.8

(4)确定步骤④中Na2CO3溶液足量,碳酸镍已完全沉淀的简单方法是:

 ▲ 。

(5)补充上述步骤⑤和⑥【可提供的试剂有6mol/L的H2SO4溶液,蒸馏水、pH试纸】。

16.(10分)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有机合成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长期使用,催化剂会被杂质(如:

铁、有机物等)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需对其再生回收。

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氯化钯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甲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选填:

“氧化剂”、“还原剂”)。

(2)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写化学式)。

(3)钯在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中转化为H2PdCl4,硝酸还原为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700℃焙烧1的目的是:

▲;550℃焙烧2的目的是:

▲。

17.(8分)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的主要转化途径及主要产物如下图。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本质上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b.由纤维素水解获得的乙醇属生物质能

c.生物质裂解获得的汽油、柴油等属于纯净物

d.由植物秸杆等发酵获得的沼气,主要成是甲烷

(2)由生物质能获得的CO和H2,当两者1∶1催化反应,其原子利用率达100%,合成的物质可能是▲。

a.汽油b.甲醇c.甲醛d.乙酸

(3)已知在生物质气化炉中可发生:

C(s)+CO2(g)=2CO(g)△H=172kJ/mol

CH4(g)+H2O(g)=CO(g)+3H2(g)△H=206kJ/mol

CH4(g)+2H2O(g)=CO2(g)+4H2(g)△H=165kJ/mol

则:

C(s)+H2O(g)=CO(g)+H2(g)△H=▲kJ/mol。

(4)已知碳的气化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如下表:

气化反应式

lgK

700K

900K

1200K

C(s)+H2O(g)=CO(g)+H2(g)

-2.64

-0.39

1.58

C(s)+2H2O(g)=CO2(g)+2H2(g)

-1.67

-0.03

1.44

反应:

CO(g)+H2O(g)CO2(g)+H2(g),该反应的△H▲0(选填:

“>”、“<”、“=”);在900K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

18.(12分)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

一种用工业硅(含少量钾、钠、铁、铜的氧化物),已知硅的熔点是1420℃,高温下氧气及水蒸气能明显腐蚀氮化硅。

一种合成氮化硅的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1)净化N2和H2时,铜屑的作用是:

▲;硅胶的作用是▲。

(2)在氮化炉中3SiO2(s)+2N2(g)=Si3N4(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