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639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 2.docx

苏教版六上第3单元教案2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___语文___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9小草和大树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者

唐玉莲

授课者

日期

教材解读

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共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课题,一次在骚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

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文末的“小草”指的传统观念中妇女不能从事文学事业,“大树”则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响,小草浇灌成大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读写结合点

 

9小草和大树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文: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词语:

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 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

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节):

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

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

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认识仙人掌花吗?

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

(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大段

  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

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3)抓“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1.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自费出版诗集,只卖出两本。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抓“惴惴不安”等,开展对话交流,想象主人翁害怕而又充满期盼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抓“原样退回”等词语理解诗人所说话的意思。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5.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学习第三大段

 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五、回顾全文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全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启示。

 

 

特色练习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___语文___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9轮椅上的霍金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者

唐玉莲

授课者

日期

教材解读

本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地震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

为什么称霍金为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读写结合点

 

9轮椅上的霍金

         物理天才(不断求索)

        非凡的科学家

        生活强者(乐观感恩)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

轮椅上的霍金

2.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霍金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生自学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中去认识霍金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学生正确朗读书本后面的生字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卢伽雷氏症:

一种能够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的可怕疾病

  顶礼膜拜:

形容对人十分的景仰、崇拜、尊敬。

  震颤:

颤动

  唐突;很突然的意思

4.通过朗读课文,你感到霍金是个怎样的人?

请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四、分清课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1、2节)简单介绍霍金

  第二部分(3-7节)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天才

  第三部分(8-12节)霍金以他坚强勇敢的人格力量,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朗读课文

六、生字教学

  撰:

注意右边部分,上下结构要紧凑。

  摊:

每一部分都要写得细长,结构紧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1.朗读课题

2.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称“宇宙之王”。

但他又是一个不幸的人!

正当他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

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疾病啊!

命运对他又是何等残酷!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第三小节,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

二、感受命运的残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2.交流: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21岁的时候就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

  “彻底剥夺说话的功能”中“彻底”一词

  “身体彻底变形”中“彻底”一词,说说身体各个部位的变形,重点指导读好这段文字(出示图片),再读

  “不能看书”,感受看书的困难

   “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3.是啊!

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幸。

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读课文第三节。

4.朗读课文第三节

三、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1.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那么他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它高度赞美了霍金取得的伟大成就,他的魅力所在。

2.学生找过渡句

3.交流: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朗读这句过渡句,讴歌了霍金哪两方面的魅力。

(物理天才、生活强者)

4.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四到七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霍金在物理学方面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就?

5.学生自学

6.交流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过-------神秘莫测的黑洞。

 (身体是被禁锢住了,但是他的思维在飞扬,在宇宙中翱翔,读好排比句,一句比一句高昂、响亮)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宇宙模型。

  (感受他的想法在当时都是非常领先的)

  “最年轻的英国皇家会员------教授。

  (感受他取得的伟大成就)

7.让学生联系课文开头,再来感受他取得的成绩

  “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全世界”“无数的读者”,成果之大)

  “宇宙之王”的美誉

8.是啊!

正是这样一个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人,一个身体一点儿也离不开轮椅的人,却取得了无此辉煌的成就。

他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学生读板书)

9.那么,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联系课文的5、6两节,你有什么发现?

10.学生读书

11.交流

    忘我工作

    板书:

不断求索

四、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出示: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教师板书:

生活强者

3.读课文9-12节,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做,怎样说的,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批注。

4.学生自学

5.交流:

  指名朗读女记者的话(这句话里带有女记者的景仰、带有对霍金的怜悯,在女记者或在一般人的眼里,人们认为什么?

认为霍金“失去很多”)

  请学生交流:

在女记者、一般的人眼里,他们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

 (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生活的乐趣等等)

 出示:

“霍金的脸上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

他用---------”

 霍金回答时充满“恬静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平静,虽然他的行动是如此地艰难“艰难地扣击键盘”,但微笑着面对一切)

 同学们,霍金不能说话,但是我们同学能说,饱含你的感情,读读霍金的话吧!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霍金的话

      板书:

乐观感恩

特色练习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___语文___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11一本男孩子比读的书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者

唐玉莲

授课者

日期

教材解读

课文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在阅读中,“我”懂得了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7个生字,理解“触礁”等词语。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梗概。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读写结合点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学会坚强

学会生存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谈话交流:

同学们,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

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

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又如何?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

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

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

“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1.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2.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

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

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特色练习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___语文___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我读书我快乐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者

徐娟

授课者

日期

教材解读

17世纪中叶,鲁滨逊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

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到后来经历了20多年的荒岛生活。

《鲁滨逊漂流记》可以分作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第二部分,也就是小说的主体,是鲁滨在荒岛上的经历。

第三部分是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鲁滨逊这个典型人物的一切特征主要是在第二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

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理清故事脉络;能够找出令自己印象深刻和让自己有所启发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能够叙述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点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1.学习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从杨红樱的笔下来窥探《鲁滨逊漂流记》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

2.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学完了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以后布置作业:

购买或借阅《鲁滨逊漂流记》。

接着利用学习《我读书,我快乐》的时机,和学生一起共同阅读了前言和目录,对整本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知道了本书的作者,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书中讲述的主要事件,让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想要细读的欲望。

3.加强阅读指导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阅读这本书,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读书的方式,再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

比如让他们自由搭配成合作阅读小组,利用课余、周末等时间聚到一起相互交流读书体会和收获,讨论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4.写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两个星期内自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然后布置写一篇读后感的任务。

内容必须包括:

本书主要情节、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具有的精神品质、给自己的启迪和自己的收获等。

5.总结活动过程:

拓展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总结:

此次阅读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还使我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深化了思想感悟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读书,尤其是文学名著。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特色练习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___语文___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3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者

唐玉莲

授课者

日期

教材解读

这次习作训练主题为“我喜欢的一种美味”,是包括说、听、写等练习在内的综合性训练。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教学难点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读写结合点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出示:

你看见了什么?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介绍:

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2、讨论:

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

谁来评一平,他介绍得怎么样?

   3、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

   4、这道菜不错!

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吗?

     口头练习说

   5、小组讨论

(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

     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1、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

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

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吧!

把你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学生交流

  四、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1、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

我建议大家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6、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___语文___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3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者

唐玉莲

授课者

日期

教材解读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毛笔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点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题、第二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

学生分角色读题。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

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

要看念得顺不顺?

准确不?

别扭不?

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

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