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7131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教案.docx

《通信原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原理教案.docx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

教案

开课学期:

2006/2007学年

(二)学期

任课教师:

 张 伦 

所 在系:

  通信工程       

开课班级:

 04064     

学时数:

72 讲授62实验 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一章

绪论

授课时间:

4学时

教学参考书:

《通信原理》

教学内容:

1。

1引言

1。

2通信系统的组成

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度量

1。

5主要性能指标

1.6 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问题

授课次序:

1(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现代通信与信息社会      

2、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       

3、掌握通信系统的分类  

4、了解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教学组织:

 1。

1引言(25分钟)

1。

2 通信系统的组成(25分钟)

1。

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组成

  结合现实讲授。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     

2、熟练掌握消息的信息量度量   

3、熟练掌握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教学组织:

 

      1.4信息及其度量(50分钟)

1。

5主要性能指标(30分钟)

1.6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问题(20分钟)

教学重难点: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消息的信息量度量、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用类比的方法,结合课件讲授)

提问:

作业:

习题4、7。

第二章随机信号分析

授课时间:

6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2.1引言(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2.2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

2.3平稳随机过程

2.4高斯过程

2。

5 窄带随机过程

2.6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

2.7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授课次序:

3(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性质和相关特性

教学组织:

2。

1引言(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25分钟)

2。

2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25分钟)

2.3平稳随机过程(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平稳随机过程的性质和相关特性。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4(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高斯过程的性质和相关特性

2、理解窄带随机过程的相关特性

教学组织:

    2.4高斯过程(50分钟)

2.5 窄带随机过程(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高斯过程的性质和相关特性、窄带随机过程的相关特性。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5(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正弦波加窄带随机过程的相关特性.

2、理解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得特性。

教学组织:

2.6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50分钟)

2。

7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正弦波加窄带随机过程的相关特性、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得特性。

提问:

作业:

习题1、4、6、12

 

第三章信道

授课时间:

3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3。

1引言

3.2信道定义及数学模型、

3.3恒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4随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5信道的加性噪声

3.6信道容量的概念

授课次序:

6(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定义

2、掌握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的定义

教学组织:

3。

1引言(10分钟)

3。

2信道定义及数学模型(30分钟)

3。

3恒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30分钟)

3.4随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30分钟)

教学重难点: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定义;

    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的定义。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7(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的区别

2、熟练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及香农定理的意义

教学组织:

 

    3。

5信道的加性噪声(15分钟)

3.6信道容量的概念(35分钟)

教学重难点:

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的区别;

  信道容量的概念及香农定理的意义。

提问:

作业:

习题8、13、15

第四章模拟调制系统

授课时间:

8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4。

1 引言

4.2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4.3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4.4 各种调制系统的比较

4.5频分复用(FDM)

4.6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

授课次序:

7(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调制的意义

2、了解线形调制的一般模型

3、熟练掌握AM调幅

教学组织:

       4.1引言(10分钟)

4.2 幅度调制的原理

1、AM调制(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调制的意义;

AM调幅原理、参数的定义;

DSB调幅原理。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8(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SSB、VSB调幅原理

2、熟练掌握DSB、SSB、VSB调幅的抗噪声性能

教学组织:

    4.2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2、DSB(30分钟)

3、SSB(20分钟)

       4、VSB(30分钟)     

5、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0分钟)

教学重难点:

 DSB、SSB、VSB调幅原理;

DSB、SSB、VSB调幅的抗噪声性能。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9(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AM调幅的抗噪声性能

2、掌握角度调制基本原理和特性

教学组织:

4。

2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5、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5分钟)

      4.3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1、基本原理(50分钟)

      2、频谱和带宽(25分钟)

教学重难点:

AM调幅的抗噪声性能;

角度调制基本原理和频谱特性;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0(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窄带调频和宽带调频

 2、熟练掌握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3、熟练掌握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理解门限效应

教学组织:

 4.3 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1、窄带调频和宽带调频(25分钟)

  2、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解调(25分钟)

  3、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5分钟)

  4、输出信噪比和信道带宽的关系(25分钟)

教学重难点:

窄带调频和宽带调频的定义;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1(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掌握频分多路复用原理

教学组织:

 

4。

4各种调制系统的比较(15分钟)

4。

5频分复用(FDM)(25分钟)

4.6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10分钟)

教学重难点:

各种模调方式的优缺点和应用;

FDM的原理。

提问:

作业:

习题1、3、7、10、13、17

 

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

授课时间:

8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5.1引言

5.2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5.3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5.4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5。

5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5。

6部分响应系统

5。

7基带传输的抗噪声性能

5.8眼图与时域均衡

授课次序:

11(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2、理解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计算

教学组织:

5.1引言(10分钟)

5。

2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计算.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2(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教学组织:

 

5。

3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100分钟)

教学重难点:

HDB3 码型变换;

差分编解码。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3(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波形传输无失真条件

教学组织:

  5。

4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25分钟)

5.5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75分钟)

教学重难点:

奈奎斯特准则;

   等效低通特性.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4(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理解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2、掌握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差错率

教学组织:

 

5.6部分响应系统(50分钟)

5.7 基带传输的抗噪声性能(15分钟)

5.8 眼图与时域均衡

 1、眼图(35分钟)

教学重难点:

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

  基带传输系统得误码特性与信噪比关系;

眼图的观测方法。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5(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横向滤波器抽头系数计算方法    

2、掌握峰值失真、均方失真准则

3、理解横向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组织:

 

5。

8眼图与时域均衡

 2、时域均衡(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横向滤波器抽头系数计算方法;

峰值失真、均方失真准则。

提问:

作业:

习题1、2、7、11、12、18、22

 

第六章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

授课时间:

10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6.1引言

6.2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6。

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6。

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6.6 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

授课次序:

15(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2、熟练掌握数字信号的各种解调方法

教学组织:

 

6.1引言(10分钟)

6.2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1、ASK(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2ASK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2ASK信号的各种解调方法。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6(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2、熟练掌握数字信号的各种解调方法        

3、熟练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

教学组织:

6.2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2、FSK(25分钟)

3、PSK(25分钟)

6.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1、2ASK(25分钟)

  2、2FSK(25分钟)

教学重难点:

2FSK、2PSK、2DPSK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2FSK、2PSK、2DPSK信号的各种解调方法;

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计算公式的由来。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7(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

2、理解多进制调制           

3、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

教学组织:

 

6.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2PSK(25分钟)

4、2DPSK(25分钟)

6。

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25分钟)    

6.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1、MASK(25分钟) 

教学重难点:

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计算公式。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8(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多进制调制

2、掌握MDPSK信号相位变换关系

3、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

教学组织:

6.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2、MFSK(30分钟)

3、MPSK(30分钟)

  4、MDPSK(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MDPSK调制解调原理;

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计算公式。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19(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多进制调制 

2、掌握QAM原理     

3、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

4、掌握MSK的基本原理

5、理解MSK信号的相位的连续性

教学组织:

6.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5、APK(50分钟)

6.6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

 1、MSK(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QAM的星座图和抗噪声性能;

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计算公式;

MSK的基本原理。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0(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 

2、了解MSK信号的误码特性

3、掌握GMSK信号的产生方法和特点

教学组织:

6。

6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

1、MSK(35分钟)

  2、GMSK(15分钟)

教学重难点:

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

MSK信号的误码特性;

GMSK信号的产生方法和特点.

提问:

作业:

习题2、6、8、10、14

第七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授课时间:

8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7.1引言

7.2 抽样定理

7。

3脉冲振幅调制(PAM)

7.4模拟信号的量化(A/D)

7.5脉冲编码调制(PCM)

7。

6增量调制和增量脉冲编码调制

7.7PCM和DM的性能比较

7。

8 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

 

授课次序:

20(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低通与带通抽样定理

教学组织:

 

  7.1引言(10分钟)

7.2抽样定理(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低通与带通抽样定理。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1(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实际抽样         

2、熟练掌握量化

教学组织:

 7.3脉冲振幅调制(PAM)(25分钟)

7。

4模拟信号的量化(A/D)(75分钟)

教学重难点:

PAM调制的原理;

均匀和非均匀量化的原理;

A律和u律特性曲线及其近似。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2(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PCM编码原理

2、掌握PCM抗噪声性能

教学组织:

7.5脉冲编码调制(PCM)(100分钟)

教学重难点:

PCM编译码原理;

PCM抗噪声性能.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3(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DPCM编码原理

2、熟练掌握DM 编码原理

3、掌握DM抗噪声性能

教学组织:

7。

6增量调制和增量脉冲编码调制(100分钟)

教学重难点:

DPCM 编译码原理;

DM 编译码原理;

DM抗噪声性能。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4(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教学组织:

7。

7PCM和DM的性能比较(10分钟)

7.8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时分多路复用原理及其在数字电话系统中的应用;

PCM的基群及高次群。

提问:

作业:

习题1、5、8、10、14、16

第八章信号的最佳接收

授课时间:

6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8.1引言

8。

2 最佳接收准则

8.3信号的最佳接收

8.4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授课次序:

24(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最佳接收准则

教学组织:

8。

1引言(10分钟)

8.2最佳接收准则(40分钟)

教学重难点:

最佳接收准则。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5(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各种信号的最佳接收      

2、理解最佳接收机

教学组织:

8。

3信号的最佳接收

 1、确知信号最佳接收(33分钟)

2、随相信号最佳接收(33分钟)

  3、起伏信号最佳接收(34分钟)

教学重难点:

各种信号的最佳接收;

最佳接收机结构.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6(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匹配滤波器  

2、掌握普通接收机与理想接收机性能的差别        

教学组织:

8。

3 信号的最佳接收

 4、普通接收机与理想接收机性能比较(40分钟)

  5、匹配滤波器(60分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匹配滤波器;

  普通接收机与理想接收机性能的差别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7(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教学组织:

8。

4最佳基带传输系统(50分钟)

教学重难点: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提问:

作业:

习题2、3、6

 

第九章同步原理

授课时间:

7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9。

1同步的基本概念

9。

2载波同步的方法

9。

3载波同步系统性能及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9。

4 位同步的方法及系统性能

9.5群同步及扩展频谱系统同步

授课次序:

27(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载波同步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组织:

9。

1同步的基本概念(15分钟)

9.2 载波同步的方法(35分钟)

教学重难点:

载波同步的各种方法和原理。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8(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载波同步系统性能

2、掌握位同步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组织:

 

9。

3载波同步系统性能及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40分钟)

9。

4位同步的方法及系统性能(60分钟)

教学重难点:

载波同步系统性能;

位同步的各种方法和原理.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29(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位同步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组织:

9.4位同步的方法及系统性能(100分钟)

教学重难点:

位同步的方法和原理。

提问:

作业:

授课次序:

30(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帧同步的方法和原理

2、理解扩展频谱系统的同步方法

教学组织:

9.5群同步及扩展频谱系统同步(100分钟)

教学重难点:

帧同步的方法和原理;

扩展频谱系统的同步方法。

提问:

作业:

习题1、3、5、6、8、9

授课次序:

31(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复习

教学组织:

复习

教学重难点:

复习。

提问:

作业:

Nin =((floor((36*32*log2(QM)*1/2-6)/8)—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